第19章 強強對決
建立北越國的呼延氏其實挺慫,也确實很能忍。當初他們被大唐的開國皇帝殺的差點亡族滅種,繼承了仇恨和那點兒殘兵敗将的只是一個不被承認的私生子。
從大唐還在的時候就開始發展勢力安插內奸。不過那時候本錢不厚,動靜也小,神武太子遷都南撤建立南唐的時候都沒敢輕舉妄動。
等到現在準備兩三百年,南唐又是昏庸明光帝的上位,皇權下放,幾大世家争鬥起來亂的厲害,才有了膽子,聯合了好幾個大部落倉促建立了個北越國,啓用了好幾代人埋下來的奸細內應,出兵南下,準備奪取這塊中原最富庶的膏腴之地,還可以順便報個仇。
這十萬鐵騎只是幾個部落湊出來的先頭部隊,本來準備戰事順利,就繼續抽調兵力徹底占領這塊他們觊觎已久的富庶國土。
可怎麽也沒想到南唐的這個昏庸皇帝,雖然喜好風花雪月,國事管的一塌糊塗,權欲卻不重,還是個膽小識時務的,一封承諾獻上玉玺退位讓賢的求救诏書,把各方勢力的強軍都招了過來。
局勢雖然混亂,但他們北越人卻是共同的敵人,被各方勢力輪番打擊,不到幾個月,十萬大軍損失慘重,再打下去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得全軍覆沒。
這下別說繼續調兵過來占領南唐了,呼延贊手裏各部落首領大将已經不聽話了,這次敗仗讓他威望跌落了谷底,回去以後能不能坐穩皇位都不一定了。
幾代人的準備和執念,兩三百年的積累和心血,這一場仗打下來已經不剩什麽了,如果這次都不能找李唐皇氏複仇,難道還要再準備個三百年?
于是借着撈一大把的旗號,甩掉名路大軍,帶着三萬多殘兵,繞過沿途好幾個城池,孤軍深入,直奔國都。
為了報仇,南唐國都裏的奸細內應是安排的最多的,所以不僅輕而易舉破了城門,皇宮裏也有人裏應外合,讓他們長驅直入。
啥都算計的挺好,卻沒想到南唐皇室經歷了戰亂遷都以後,膽子都吓沒了,在皇宮裏修了不知道多少密室暗道。
昏庸的明光帝剛接到他們攻城的消息就帶着妻妾兒女躲了進去,一個心腹下屬都沒帶,混進來的奸細雖然知道密道口,卻從來沒進去過。
密道裏四通八達暗室頗多,稍不注意就會碰到機關暗器死傷慘重,被這些秘道暗器的弄得狼狽不堪的呼延贊只顧着搜尋南唐皇帝報仇雪恨,大多數兵馬都用在了皇宮的重重封鎖之上。
別說別的部落到處劫掠的隊伍,城牆上的駐防都顧不上安排。建邺的城防就随便丢給了一個小部落首領。
可他們這些游牧部落,組建聯軍,建立北越,這麽積極的對南唐出兵,不為了那巨大的利益,難道還能是幫呼延氏報仇不成?
看着別人享受南唐那似水的美人,金銀珠寶搶的盆滿缽滿身上馬上都挂滿了,哈哈大笑別提多得意了,在城門牆上駐防的小首領哪裏還忍得住?
就算首領還有點兒理智,手底下的将士族人也不可能按捺住。
抱着僥幸的心理,想着不可能有哪支兵馬這麽快追過來,更何況大軍奔襲動靜也絕對小不了,留幾個人看着點兒,到時候發信號也來得及。于是守城門的小首領心安理得的帶着人加入了劫掠的隊伍。
所以別看南唐都城花了大代價修的氣勢恢宏,城高牆厚,哪個隊伍過來奪取都沒費多大功夫。
由于早就替換了城防,趙家軍大軍攻進建邺城的時候,動靜很小,直到剿滅了好幾路劫掠的北越騎兵。皇宮裏搜捕昏君的呼延贊才得到消息。
這下也顧不上搜尋密道抓捕昏君報仇了,着急忙慌的收拾了點兒輕便的財寶,帶着僅剩的一萬多死忠殘兵想要撤退逃跑。
可早就計劃着甕中捉鼈的趙家軍哪裏肯給他這樣的機會?
呼延贊的人頭,可是他們名正言順接手南唐玉玺和國土的大軍功,怎麽能讓他順利逃跑了呢?
更何況他還搜刮了那麽多錢財,靠着自家幾輩子管理玉礦積攢的錢財養軍隊養百姓的趙小将軍早就耗空了家底點兒。
雖然之後攻城略地,也抄了不少城主,大戶,但他們是奔着天下使勁兒的仁義之軍,抄幾個反抗的厲害的大戶還說得過去,也不敢搜刮的太厲害影響名聲。
對底層百姓還要減免稅負收攏人心,所以哪怕這些年趙家軍撈了不少,可跟那越來越龐大的軍費開支比起來,總是捉襟見肘,緊巴巴的。
這次北越騎兵大半天的收刮,可是讓黑吃黑的趙家軍賺了個盆滿缽滿,再把皇宮裏的呼延贊解決掉,占了南唐的國庫私庫,趙家軍絕對能一次吃個飽,幾年之內都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所以趙大将軍不僅在各個城門,安插重兵,防守嚴密,還把皇宮各個出口堵得嚴嚴實實的。
呼延贊只要沒有摸清南唐的密道出口,這次絕對逃不了了。
等阮青山的特種兵帶着分過去的大軍,清理完城內作亂的北越騎兵趕過來跟大将軍彙合的時候,猶如困獸的呼延贊正集結好兵力,準備打開皇宮大門,強沖出去。
這樣的好機會,即将成家立業,準備上進一把的阮青山哪裏會放過?
當下就帶着兩千餘特種兵,請戰沖鋒。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阮将軍既然趕上了,就跟着我的親衛軍一起上吧。”
“傳令兵!擂鼓!沖鋒!殺呀!”皇宮大門打開以後,北越騎兵沖殺了出來,趙大将軍也揮舞的□□率先大喊着帶兵迎了上去。
呼延贊帶的北越騎兵雖然勇猛,但人數太少,趙大将軍不僅有三萬騎兵,還有五千成建制的弓箭手。
箭雨壓制之下還要面對比自己多兩三倍的兵力,一場惡戰呼延贊沖出包圍圈的時候,已經只有幾百騎了。
別看只有幾百騎,浴血沖鋒出來想要一條活路的惡狼,比平時更加勇猛兇悍了。城門下拼命抵擋的兩千守衛都差點兒被砍崩了。
還是阮青山帶着特種兵追的快,才在呼延贊破開城門之前,攔住了他。
一個是草原上合縱連橫,勇猛不凡的開國皇帝。
一個是末世穿越而來,力大無窮,直覺敏銳,武藝高超的年輕将軍。
彎刀大斧戰在了一起,火花飛濺獵獵生風,周圍一圈人都自覺遠離。
身形交錯換位太快,侯崇這個神射手瞄了半天都沒有把握射出手中的箭支。
不過打到後來被阮青山的神力壓制的厲害的呼延贊漸漸吃不上力,落入了下風,最後阮青山一個力劈華山的大斧頭下去,直接砍飛了他的彎刀,這個草原雄鷹的頭顱也終于滾落在地。
呼延贊一死,趙家軍這邊歡呼雀躍,士氣大振。北越騎兵就正好相反,沒了心氣和希望,雖然沒有投降,但已經沒有了多少戰鬥力。
特別是面對阮青山這個強殺了他們國主的大殺器的時候,還沒交手就卻了三分,等趙大将軍帶着大軍趕到的時候,幾百騎兵已經全部殲滅了。
外敵雖然都解決了,但趙家軍的事情仍然不少。
收繳的金銀需要清理入庫,城內的屍體需要拖走掩埋,被禍害的老百姓需要暫時安撫。
藏在密道裏的南唐皇帝也要早點兒找出來,趁着現在有北越的呼延贊背黑鍋,世家大族自顧不暇,皇宮裏又一片忙亂,正是敲出南唐寶藏的好時候,不然等李賢交出玉玺退位讓賢以後,承了情的趙家軍還真不好太過分!
趙遠這個大将軍雖然忙的一個晚上都沒有休息,但剛剛打下了南唐這麽大片富庶的國土,還有一大堆繳獲的金銀財寶,一個晚上沒休息,不僅沒有萎靡不振,反而亢奮的精神奕奕的。
不過他旁邊一直在充當護衛的阮青山就不行了,昨天晚上一場大戰他消耗頗大,又要陪着大将軍滿皇宮的搜尋躲起來的南唐皇帝。
哪怕吃飽喝足力氣恢複了過來,也一身黏黏膩膩的血腥味,所以等捶爆了密室石門,把南唐皇帝拎小雞崽兒一樣拎出密道以後,避嫌的阮青山就借口精神疲累,領了清理屍體安撫城中百姓的差事告退了。
從皇宮裏退出來以後,把差事交給手下人去辦,回到被當做臨時軍營的宅子裏洗漱幹淨,毛頭小子阮青山忽然又不累了,也有精神去謝府看未婚妻了。
這樣丢下軍務跑去辦私事的行為,在上輩子的軍隊裏是違反軍規,要挨處分的,不過誰讓這是在古代呢?
哪怕軍紀嚴明的趙家軍,也只是對喝酒和逃兵處理的比較嚴重。
這樣不是太重要的軍務,主将偷個懶丢給下面去辦,實在是太常見了。
就連阮青山公器私用,不僅在出任務的時候用手裏的兵馬威逼利誘訂了個未婚妻,還私自調動十來個人去保護的行為,在趙大将軍看來也只是小節。
別說違反軍紀受罰了,人家還覺得這是喜事,不僅承諾要給他當證婚人,還從繳獲的戰利品裏搜羅了一箱适合當聘禮的珠寶玉器賞賜下來。
也是因為這些好處,讓阮青山沒法把上輩子解放新的軍規軍紀透露出來。
他也不是掌權者,整這樣嚴苛的軍規來約束自己不是有病嗎?而且,真執行下來,上到将軍,要到小兵都得恨死他。
他現在把特種兵管的這麽嚴,已經鶴立雞群,得罪好些将士了,手底下的人也是因為時常沖鋒在前撈夠了戰利品,才能這麽聽話。
把明顯不适合這個時代的東西整出來絕對會水土不服傷到他自己的,所以阮青山雖然對趙家軍很多行為看不慣,卻從來不多言語,有時候還同流合污給自己謀點福利。
就像現在丢下軍務,一個人溜走,去讨好未婚妻的行為,明知道不合适,他卻一點兒顧忌也沒有。
他也是到了古代這麽久,有了軍師提點,才知道了這個時代“不拘小節”的政治意義。
在古代當個不功高震主,懂得明則保身的将軍可真不容易呀!
偶爾自污一下有個缺點軟肋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