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喬深懷揣着迫切要發財的心,和祁碩說了心裏的想法。
“芋圓可以晚上就做好,只等早上和紅豆一起煮了,我就在附近巷子賣,上午走兩趟,午後走兩趟,累不着,還能鍛煉身體。”
祁碩思考了下可行性,食材家裏都有,就在東壽蘭鎮外十多裏路的守雲村裏,家裏父母都是農戶,這些産量高的紅薯南瓜,農村家家戶戶多的吃不完都喂了豬。
紅豆也可以在村裏以物易物來換取,唯一需要銀子買的就是澱粉和糖了。
“就先試試,如果太累,我就再想法子。”喬深眨巴着眼睛央求着祁碩。
喬深瞳孔黑亮,眼睛黑白分明,就如一雙小鹿眼,襯的喬深溫潤如玉,看着這樣的喬深,祁碩同意了。
“只一點,不可勞累,常樂還小,正是鬧人的年級,可不能只顧生意忽視了他。”
“不會,我就在附近巷子游賣,不弄多。常樂也需得鍛煉了,我帶着他多走走,才能走的穩當。”喬深一聽祁碩答應了,開心的摟着乖乖吃糕的小常樂,吧唧親在他腦門上。
看小常樂嘟着嘴用一口小米牙吧嗒吧嗒的咬着打糕,喬深被萌的親完一口又一口。
小常樂一開始還笑眯眯的任親任抱,親了四五下後,他忍不住掙了掙,讨厭,爹爹一直打擾他吃糕。
祁碩考慮到喬深平日在家,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索性給他打一個小木輪拖車。
和喬深商量了下,喬深憑借着現代黑科技的見識,給出了大致的草圖思路,于是改良版的小推車正在制作。
第二天祁碩忙活一天,小推車就做好了。
小推車其實就是仿照現代那些老太太去菜市場買菜,裝菜的小拖車。在兩個擴大了的木輪轱辘上支起兩個結實的杆兒,最下面嵌着一塊厚厚的板子,用來放木桶,木桶後面有個小空間,架起隔板,就可以放勺子錢罐子之類的東西。
當天晚上,喬深欣喜的試了試小推車,放上裝了水的木桶,桶裏裝個三分之二的水,既不會撒出來,推起來也不費力氣。
第三天,祁碩便帶着喬深坐上牛車回守雲村探親。
Advertisement
趕牛車的阿爺是守雲村的農戶,他三五天的來東鎮送菜給一些酒樓賣錢。
早些年的時候,祁碩還是個木匠學徒,因為在鎮上生活,便幫村裏談了這單子買賣,守雲村不少農戶各自産出不同的蔬菜,統一讓阿爺運到鎮上賣給酒樓。
因着這層關系,阿爺到鎮上也順路給祁碩送些菜,走得近了,祁碩一家時不時的便搭着阿爺的牛車回村,阿爺也多賺幾個銅錢。
一路上喬深看看古代農村的面貌風景,時不時的和阿爺聊上幾句,晃悠晃悠便進了守雲村。村裏背靠大山,村子前面一條小河流穿過守雲村向前不知盡頭,守雲村可謂是依山傍水的寶地,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付了車錢,告別了阿爺,祁碩抱着小常樂,領着喬深往家裏走。
祁父當年圖着方便擴建,所以家建在了村尾,祁碩小時候找小夥伴玩耍都不方便,好在大一點後進了縣城當學徒,不再貪玩才罷。
農村民風質樸,偶有院門大開,主人家坐在院子裏乘涼,有人路過,都大方主動的打着招呼。村民們見祁碩領着夫郎兒子回來,都熱情的出來寒暄。
祁碩在守雲村村民心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還是個小小子的時候就去到縣城謀生計,年紀輕輕的就在縣城買了院子,還開了鋪子,村裏人教育孩子都喜歡拿祁碩做榜樣。
“祁二,鎮上生意可還行?”
祁碩抱着小常樂,停下回應:“湊合,能過日子罷了。”
祁碩回應了出來打招呼的村民,別人邀請他,他也回邀,這才拜別了村民,回到祁家。
祁家除了祁父祁母,還住着祁碩的大哥,祁硯一家,祁硯大兒子是個小哥兒,叫小常喜,十二歲了;小兒子是個漢子,叫小常安,也九歲了。
祁母在院子納鞋底。雖是午時,農村的人還是大都還在地裏忙農活,祁父和祁碩大哥一家都還在地裏。
祁母高興的迎接小兒子一家,抱着小常樂不撒手。
又是切甜瓜,又是端自家炒的南瓜子給喬深吃,看着小常樂捧着一小塊甜瓜吃,祁母小心翼翼的問:“還是不會說話?問過大夫沒?”
“看過,大夫說正常。沒事,現下天天開口學着呢。”祁碩趕緊讓祁母放心,怕喬深介意多疑,他自己知道母親沒有怪喬深的意思,所以趕緊轉移話題:“娘,家裏紅薯南瓜還有多嗎?”
喬深嗑着南瓜子,倒是沒多想,還心大的逗着小常樂喊奶奶,小常樂吶吶了兩聲,繼續小口地啃着甜瓜。
祁母見喬深大大方方的,松了口氣的同時,也不再小心翼翼地開口:“可多呢,你這回走,多裝些去。”
幾人坐在院子裏,看着小常樂噠噠噠的東摸摸,西踩踩,聊着天,唠着家常。
等日頭不大了,農田裏的人也差不多要往家裏趕了,祁母便回竈房準備晚飯。
喬深也不好意思幹坐着,趕緊進了竈房想給祁母打下手,祁母讓他去坐着歇息,他也沒好意思答應。
直到喬深切菜的時候,小常樂進來扒着喬深的腿,一個勁的撒嬌搗亂要抱,沒辦法,這才厚着臉皮聽祁母的,抱着小常樂出了竈房。
抱着小常樂去了院子,喬深食指點了下小常樂的腦袋:“就搗亂,你天天是啥也不用幹,也不讓爹爹幹點事兒。”
小常樂懵懵懂懂的,“啊?”
這邊祁碩陪母親坐了會,祁母做飯,他也就去了農田裏,想着去幫個忙收個尾也好。
喬深便抱着小常樂在院子裏轉悠,院子角落祁母種了些辣椒,番茄之類的蔬菜。
有的番茄已經紅了,小常樂掙紮着下了地,顫巍巍的去揪番茄,抓着個半紅還青的番茄就往懷裏拽。
喬深嘟囔着:“你可真不識貨,那紅的熟透了的在邊上挂着,你就可着這青的摘。”
他抓着小常樂的小爪子,轉移到一個熟透的番茄上,小常樂抱着拽不下來,索性抱着番茄就把嘴伸了過去。
喬深哭笑不得的把番茄,從小常樂的嘴裏搶救下來,把它摘了下來,又領着小常樂進了竈房,用水給洗了洗番茄。
祁母見小常樂捧着西紅柿啃,手上不停,笑着說話:“好吃嗎常樂?奶奶還留的有種子,讓爹爹帶回去,給我們常樂種了吃好不好啊?”
“奶奶問你話呢,常樂。說……奶奶~,說……好吃~”喬深索性搬了個凳子摟着小常樂坐在門口。
低頭輕輕蹭了蹭小常樂軟軟的頭毛,又朝着祁母說:“要是有多的種子,那娘明兒給我裝點,我帶回去種上。”
“害,種子那不多的是,你要是不嫌累,我給你裝幾樣你帶回去種。”祁母切着臘肉回道。
于是喬深便要了些西紅柿,辣椒,還有白菜等蔬菜的種子。順便讨教了種植這些蔬菜需要注意的事項,打算回去就種後院裏,挨着井,也好澆水。
竈房裏,祁母炒着菜,喬深護着小常樂給祁母燒火,要大火的時候就添點柴火。
等菜快做完了,農田裏的人也都到了家。
晚飯,一大家子在院子支起桌子,熱熱鬧鬧的圍着飯桌吃飯,漢子們還喝起了小酒,村裏自己做的米酒,度數不高。
孩子們吃的差不多了,九歲的常安湊到喬深邊上,伸手摸了摸小常樂軟軟的小手臂。喬深揉了揉常安的腦袋,放下小常樂,讓常安牽着玩去了。
吃完飯,一家人坐在院子閑聊。祁碩說了想在縣城做小吃食賣的打算。
“所以,這趟回來,想跟家裏買點紅薯南瓜。”喬深接過話說。
祁父滿口答應,“說什麽買不買的,先拿去賣就是。”
他農村人不太懂做生意這一套,二兒子這些年幫襯家裏不少,要的也不是金貴的東西,他這個做父親的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又聊了聊家裏長短,祁母起身趁着天還沒黑透,收拾竈房去了。大嫂起身給喬深一家收拾晚上睡覺的房間,喬深也跟着幫忙去了。
男人們坐在院子,乘着涼,時不時看兩眼玩的樂呵的孩子們。
院子裏晾着床單被罩,小常樂鑽過來鑽過去,和哥哥玩捉迷藏,嘴裏哈哈直樂。
待天黑透了,農作了一天的大人們也累了,各自回屋準備歇下。
祁碩打了盆水,喬深給自己和小常樂洗完手腳,抱着上床躺着,等祁碩倒完水回屋,一大一小已經睡着了。
院子裏最後一個油燈也滅了,整個村子都漆黑一片,大家都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