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轉入1班
盛青青不知道這種平靜是從何而來。可她能明确的感覺到,在看到試卷上她哪怕不能一眼看出全部思路也大致知道如何下手的題目的時候、在旁邊人仍然奮筆疾書她卻已經答完了所有的題開始檢查的時候、在交完試卷哪怕沒有正确答案佐證也有自信自己答對了的時候……盛青青的心确實慢慢地平靜了下來。
她終于明白,确實有些人不在意考試是因為考試的結果并不會産生什麽影響,然而真正不在意的人,往往還是有足夠實力、并且足以相信自己的人。
說到底只是實力不同而已。
有了實力才有了自信的底氣。
那種感覺太不一樣了。仿佛一下子跨進了另一個世界,思想境界一下子就拔高了。——哪怕是現在的盛青青都有這種感覺。
可有時候,自信只是一種錯覺。
試卷發下來的時候,依舊有很多可避免的或者可能避免的錯誤。這決定了盛青青前面依舊有53個人。
是的,這次考試盛青青依舊是班級第一,年級54名。即便半年多的努力讓盛青青在學習上已有了質的飛躍,甚至答卷時她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這點,可說到底在年級裏她還算不上強手。比她厲害的人多的是。
暑假的時候王啓山依舊在成績公布的當天致電了盛青青。當聊起高二班級格局的時候,王啓山問了句:“盛青青,你要去1班嗎?”
盛青青不知道這麽回答會不會傷人,可她還是堅定地“嗯”了一聲:“如果可以的話。”
“那當然可以了。”王啓山笑道,“你考得這麽好,小宇宙大爆發啊。”
盛青青忍不住問:“班長呢,有機會會不會一起去1班?”
王啓山在電話那端沉默了。
這時候老師已經跟學生們傳達了學校出臺的新政策。也就是說,作為班級第一的盛青青,只要她願意,進1班已經是妥妥的事情了,何況她的年級排名也拿得出手。曾經的盛青青就是如此,只不過那時她的年級排名還在一百名左右,并且她天真地拒絕了。
王啓山倒不一定。他是班裏第二,并沒有盛青青那樣的特權。
“……雖說排名還是按總分排的,但1班是理科班,選人進去看的也是理科成績。班長總分雖然一百多名,可是去掉拖後腿的文科成績的話,說不定有機會排在前面呢?”盛青青分析道。
Advertisement
王啓山卻說:“沒那麽簡單。你以為就我一個人理科好呢,你知道年級裏面有多少人考試直接放棄文科嗎?正因為偏科的人太多,文理分科才會是年級排名的大洗牌。你等着看吧,只剩優勢科目後,會有多少人沖到前面去。”
王啓山說着說着,似乎覺得自己語氣太沖一般,稍稍放緩了些,繼續說:“其實我個人覺得,盛青青你這種均衡型的可能适合學文。畢竟你在理科上的優勢不是很突出……尤其是你想去1班,一定很辛苦。”
“班長,”盛青青輕輕地說,“我知道。”
“嗯。”
“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想試試。”
王啓山頓了會兒,道:“嗯。1班确實很好,你會提高很多的。”
“如果……我是說如果。我真的壓力太大,受不了回來了,6班還會歡迎我嗎?”
“當然,”王啓山笑了,“我不是說過嗎?無論你們走到哪裏,都是6班人。我可還記得你在貼紙上面寫了什麽呢——”
盛青青忍俊不禁:“王啓山!”
“嗯?”
“我會回來看你們的。”
“……嗯。”
新學期一開始,就意味着新的班級已經産生了。學校像貼大字報一樣将各班學生名單貼在宣傳欄,就像放榜似的惹得學生圍了一團到處找自己的名字。
盛青青倒是不急。假期班主任已經詢問過她關于去1班的問題,也明确她以後就是1班生了。再看名單的作用似乎不是很大。
只是那時班主任還跟她交流了很久,挂電話的時候她幾乎都要哭出來了。盡管無數次告訴自己勇于追求,堅定了要去1班的想法,盡管無數次告訴自己有舍才有得,下決心離開6班。可哪怕平常并沒有什麽刻骨銘心的事情,真到要分別了,依然難過得要命。
她去了1班之後,也看不到新6班會變成什麽樣子了。還會像以前那樣,平時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但元旦彙演籃球比賽所有人二話不說拼全力去完成嗎?
不說盛青青,楊珊進2班差不多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王啓山呢?
擠在1班的名單前的人最多,盛青青也是擠着看了好久才看完所有人的名字。除開寫在第一個的最顯眼的喬琛,還有些熟悉的名字,喬詩詩,還有以前就聽說的幾個學霸……
可是沒有王啓山。
真的沒有王啓山。
盛青青說不上特別難過。她莫名地覺得離開了6班的王啓山可能就不是王啓山了。可盛青青還是忍不住有些失落。
然而盛青青又隐隐有了種感覺。哪怕重來一次,所有人依然按着原來的軌道有條不紊地前進。除了她。
她和王啓山終究是不同的。
她注定了失敗的未來,所以她必須拼盡全力去改變。
——或者說,她是個異類。
盛青青本想找楊珊說會兒話。暑假的時候她就沒聯系上楊珊。楊珊家的電話似乎換了號碼,打過去的時候,接的是一個毫不知情的陌生人。盛青青想着開學就能見到楊珊了,也沒多在意,畢竟楊珊的家庭情況有些複雜,而她不能強求楊珊說明白一切。
可是分班讓她不能在第一時間找到楊珊。本來她們可以在6班相聚,然後開開心心地聊起假期時的一些趣事。
沒關系。盛青青在2班的名單裏找到了楚江、俞詩文等熟面孔,也不出意料地找到了楊珊。
雖然2班搬到了對面教學樓,不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她們總有機會見面的。
盛青青并不是第一次來1班了。上學期多虧6班班主任劉老師,盛青青在1班旁聽了好一陣時間,對1班情況多少熟悉了些。因而當她打開1班的門、找到講臺上的座位表、查到自己的位置、順利坐下時,一系列輕車熟路的動作讓人完全感覺不到她是一個才轉過來的學生,有些新來的還以為她以前就是1班生。
相比之下,那些人表現得确實有些忐忑和拘謹。
盛青青四下打量了一番。雖然她對原先的1班學生也認不全,好歹相處了一段時間,大致也能看出走了不少人,來了不少新面孔。她知道1班走了一批學文的,譬如楚江;也知道1班淘汰了一些人到6班這樣的普通班去。她更加知道,這不是會是最後一次。
1班的淘汰機制一旦啓動了,直到高三畢業之前都不會停止。任何成績落後的,随時都可能被分到普通班上,由普通班成績拔尖的人頂上來。
連一絲的放松都不能再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