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家宴齊賀‘印書忙’
次日一早沈白醒來,在各個院子走走。回到書房,秦玉他們三人已經坐着那吃起了東西,絲毫不認生。
“才來,你們沈府的夥食的确不錯,下人的也挺好,四弟果然是宅心仁厚的人。”許進嘴裏叼着一塊湯麥飯說。
湯麥飯就是古代用面粉加鹽水打成薄糊,撒上蔥花,攪勻後,在鍋中攤出來的薄餅。
沈白笑笑,坐下,夾起一個餃餅筒,面糊做的皮,裏面是木耳、牛肉絲、香蔥、黃花菜、胡椒、黃瓜絲,炸的焦脆的餃餅筒外焦裏嫩,一口咬下香氣四溢。
“這個好吃。”沈白夾起一個餃餅筒吃得滿嘴油花,贊不絕口。
“這個是趙管事的夫人做的南方吃食,喜歡就多吃。”沈白喝了口粥,夾了腌制的蔓菁,爽脆宜人,還有一碟子豆豉下粥。
還有加了肉末、糖、花椒面和鹽的饅頭,其實就是包子,一頓早餐讓幾人吃得十分滿足。
吃完後,大牛進來幫忙玲珑收拾東西。
“大牛吃飽了嗎?”賈世清昨天在街上看到了大牛的事情始末,打趣的問到。
“吃得可好了,大白饅頭,我一個人吃了十個。”大牛伸出雙手來比劃。
“哈哈,吃飽就好。”沈白笑着看看一臉幸福的大牛。
“四弟還真是個好心人。”秦玉從許進那聽到大牛的事情,笑着說。
昨天四人喝得太多,早上沈白讓趙管事草拟了一份同源書店的合作協議。
“親兄弟明算賬,咱們四人一人兩成五的股份,二哥你看行嗎?”沈白問秦玉到,畢竟是他的産業。
“沒問題。”秦玉點點頭。
“那我和大哥,三哥一人出三千兩給同源書店,店鋪要從新裝修,這個我看讓大哥負責幫扶,他的茶樓就品味不凡。”
Advertisement
賈世清應允,沒問題。
“咱們再把刻印的地方搬到一個獨處的院子,讓師傅吃住都在那,另外也要再招工,咱們想勝過其他書店,印書的速度就是關鍵。
二哥,以前雕版的師傅都是一個人雕一本書吧?”沈白想想問。
“對,各盡其事。”秦玉不知沈白追問的用意。
“要改,把書抄錄成一頁頁的,然後每個工匠刻一頁,再從新裝成一冊,一個工匠快點,一天能刻一頁嗎?”
“不止,快點一天兩頁。”
“那就好辦。”沈白點點頭,和他們一起挑了三十幾本沈府藏書出來,由許進來謄抄,以他的字打底來刻板。
賈世清和秦玉一起去同源書店安排盤庫和安排裝修。
新的印刷點準備找個位置清靜的區域,這個賈世清去安排。
協議已經分別收好,許進先回相國寺去收拾東西,再去取兌換的錢票。
沈白則是讓人取好現錢給秦玉帶走。
之後的日子異常的忙碌,汴京的人士都發現同源書店關門重裝了。
而賈世清的邀文也十分的順利。
通過趙普安排,沈白去拜訪了柳大學士,以君子著書教化天下為由請他親自點評一些學子的文章。
這樣同源書店的《應試舉子文章選集》,《名士點評文章選集》,《應試時政文章選刊》三本書全部核稿。
同源書店半個月後正式裝修完畢,再次開業。
精致的裝飾,和兩張書店的告示立即引發汴京學子的熱捧。
一個是名家藏書刻印,一個是《應試舉子文章選集》的發售。
後面兩本書則因為時間關系沒那麽快出來。
《應試舉子文章選集》幾乎賣瘋了,一千多本幾乎全部被搶售一空,一周之後《名士點評文章選集》也出來。
雖然沒有點名是柳大學士點評的,但是柳學士點評真知灼見,之前買了《舉子文章》的看了點評後都有感受良多的感慨。
兩本書幾乎是全力開印,同源書店一時成了汴京佳話,不少外來學子都托人來買書。
月結的時候,同源書店盈利一千多兩。
賈世清發了帖子請幾位義弟到自己府裏慶祝。
沈白滿心歡喜,許進卻一臉的憂愁。
“三哥,你這是怎麽了?”許進的字體清隽,能寫多種字體,在書法造詣上極高,簡直就是個小天才的人物。
但不知道的都以為此人是多麽的清高名士,私底下這就是個樂天派的家夥。
只是興趣愛好廣泛,幾乎沒他什麽煩惱的時候。
“四弟,你知道為什麽我寧願住相國寺也不去大哥家住嗎?”許進感慨的說。
“是啊,我也奇怪就沒好意思問,你和大哥感情不錯,又是師兄弟,怎麽還這樣客氣呢?”沈白問到,心裏卻是‘你也不是客氣的人啊,怎麽這麽謙虛呢?’
“大嫂她可不是常人啊!”
“大嫂?她怎麽了,你去了她會罵你啊?”沈白知道賈世清和秦玉都已經娶親,但是這個月都一直很忙,也就沒有去他們家走動。
“大嫂罵倒不罵,就是會打人。”許進擠眉弄眼的說到。
“打?打人。”沈白吓了一跳。
去賈府的時候,特意挑了個宮裏的金釵,還有一支玉管筆,一塊龍腦墨做禮物。
‘玉管筆和龍腦墨’是禦用的文風四寶中的兩樣,足顯金貴。
賈世清的宅子在運河邊上,雖然離鬧市遠點,但是環境清幽。
和許進一起坐馬車,帶着順子和肖衍一起去。
到了賈府的時候,賈世清已經在門口迎接。
賈宅是一個五進的大院子,還有可以看到運河景色的庭院。
“三弟,四弟來。”賈世清領他們進去,秦玉已經在正堂等他們,他也帶來家眷過來玩。
一個身材婀娜的年輕少婦,一派從容的上前與沈白行禮,沒有半點許進說的兇悍,倒是婀娜多姿端莊大氣。
沈白對許進擠擠眼,心說‘哪有你說的這麽誇張’。
許進也擠擠眼‘你沒細接觸’。
“小進,你又說嫂子壞話了吧?”少婦瞄一眼許進,吓得他一嘚瑟。
“這是你大嫂季卿,他父親是遼東都護府鎮守使。”賈世清忍笑介紹到。
原來也是将門之後,難怪許進這樣說她。
“沈白見過大嫂。”沈白端正行上一禮,讓人把禮物遞上。
賈世清和夫人看看沈白的禮物,覺得太過珍貴都說到:“四弟的禮物太貴重了。”
沈白笑笑,讓他們收下。
秦玉也領着一個少婦和一個男孩過來行禮:“這是三弟,四弟,這是你們二嫂蔣鈴悅。”
“見過二嫂。”二嫂是個小家碧玉的人物,一身纖柔的樣子十分美貌。
倒是秦玉的兒子,長得虎頭虎腦的叫秦宣。
沈白送給他夫人一個宮內賞賜的南珠耳墜,水滴的南珠一模一樣,十分精致。
送給秦宣的是一塊梅花清隽的白玉牌,因為秦宣是臘月出生的。
“四弟的禮物都這麽貴重,叫我們怎麽敢當。”秦玉也說到。
“以後都是一家人,金錢有價情無價。”沈白笑笑說。
季卿和蔣鈴悅之前都聽自己的夫君說起了他,現在見到,都對他印象十分好,覺得果然名不虛傳。
許進和賈世清夫妻都是熟人,也就沒禮物。
不過他倒是送了秦玉一家一副自己的仕女賞雪圖,引得衆人贊嘆。
“先去涼亭喝茶,稍後再赴宴,今天都上桌,也不分男女啦!”賈夫人安排到,果然是将門之後,說話利落爽快。
“好,待會我和三哥為大家撫琴助興。”沈白笑着回答。
“那當然,四弟的琴藝聽說比小進還高,嫂子可盼着呢!”季卿說完引得大家一笑,她和蔣氏帶孩子去坐。
四兄弟一起去涼亭欣賞江景,喝茶品茗。
“我們同源書店生意大火,在汴京算是獨一份啊,這都是四弟之功,四弟果然是奇才。”賈世清說到。
“大哥謬贊,沒有二哥的底子,三哥的字,還有大哥從舉子那得來的文章,我們又怎麽能成功呢!”沈白謙讓的說。
“都別謙虛,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許進插話到。
“不過眼下我們雖然領先,但是要想一直這樣大火,還是要推陳出新啊。”秦玉經營書店多年,知道外面的模仿能力之強,不無擔憂的說。
“無妨,後面我們要編撰各地名家文章彙選,另外,這幾年殿試,皇帝問了不少地方的事情還有邊疆的事物,不少人都不知道啊。”沈白說完,衆人都眼前一亮。
“我們再出版各州的風土傳記,就叫《應試州府地方志》如何。”
“這個名字取得讨巧,四弟聰慧。”賈世清贊賞到。
“我們這樣做,取的是文人應試中舉的信念,也算是個巧頭,精裝藏書價格不要便宜,要成為名仕收藏的熱選。”沈白提出意見說。
“量少則價高。”許進補充到,引得沈白都贊譽,不愧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