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半睡半醒間,林秀貞就覺得有些冷,伸手拽了拽被子,翻個身,正打算睡覺,就聽見外面有細細碎碎的聲音,側耳聽了一會兒,有點兒像是飛蛾撲在窗戶上,但大晚上的,哪兒來的飛蛾?
外面天色已經有些發白,林秀貞索性起身推開窗戶,只一眼,就驚喜的喊出來了:“呀,下雨了!”
隔壁房間傳來劉珍珠的聲音:“秀貞?怎麽了?”随後,窗戶也被推開,劉珍珠探頭往她這邊看,起的匆忙,外面裹着的衣服還有些亂。林秀貞忙指指院子:“娘,下雨了,你快看。”
劉珍珠也轉頭看外面,看清之後,也是一臉的驚喜:“太好了,終于下雨了,這下莊稼可是有救了。”一邊說,一邊放下窗戶整理衣服:“秀貞,天色還早,你再睡一會兒,早上想吃什麽?我今兒親自下廚給你們做。”
林秀貞還沒來得及說話,林仲修就先接話了:“什錦素珍湯,黃花菜香菇餃,昨兒高大嫂不是送了個羊腿過來嗎?弄個清蒸羊腿肉,再來個羊蹄扒。”
劉珍珠一邊換衣服,一邊沒好氣的說道:“大早上的就吃羊肉,你也不嫌熱的慌。”
“哪兒熱啊,這都九月半了,深秋時候,不是正應該吃羊肉的嗎?”林仲修笑着說道,雖然天色還早,但一想到下雨了,心情甚好,就有些睡不着了,緊跟着起床。他們這邊剛有動靜,正堂房門也被推開,林君明伸着懶腰出來:“剛才就聽見妹妹的聲音,真下雨了!”
老爺子上了年紀,這會兒也不是京城裏的那會兒了,早晚有丫鬟婆子伺候着,所以,林叔皓和林仲修以及家裏的幾個小子,除了林君輝,其餘的人都排了日子,一人一天,晚上要睡在老爺子的房間,萬一喝口水了什麽的,也方便伺候,昨晚上正輪到林君明。
林君清也推開了窗戶,他還有些沒睡醒,一邊揉眼睛一邊說道:“那可好了,本來都該秋耕了,若是還不下雨,還想着明年也該……沒想到,臨了頭了,倒又是下雨了。”
“得抓緊時間才是。”林仲修推開房門出來,站在屋檐下,打了個哆嗦,又回去添衣服:“昨兒的衣服不能穿了,這一下雨,明顯天氣就冷了,你們也趕緊回去加衣服,一會兒我出門去看看。”
林君明正趴在窗戶上往外面看,聽了林仲修的話,也打了個哆嗦,趕緊關了窗戶,起床還是不起呢?天氣這麽冷,明顯鑽被窩是個最好的選擇,床上還有個小暖爐能抱着,明顯時候還早,難得不用念書,實在是不想起。
可若是不起床,爹娘都起了,連二哥都起來了,自己若是還賴床,實在是太不好意思了。躺在被窩裏翻了兩遍,實在是舍不得暖和的被窩,索性就抱着林君輝繼續睡覺了,就當自己剛才沒開過窗。
他這邊睡的香,林秀貞倒是睡不着了,穿衣起床,和往常一樣去打了井水來洗刷,手剛放進水盆裏,就被那溫度刺的一哆嗦,瞬間就清醒過來了。
“這天氣,可真冷,該穿夾襖了。”林秀貞哆嗦着洗了手洗了臉,蹭進廚房去幫劉珍珠燒火,毛大娘和王大娘也趕緊過來了:“二夫人,秀貞,你們去歇着吧,我們來就行了。”
“不用不用,難得下雨,今兒我也不去鎮上,就自己做吧,你們回去多睡會兒。沒事兒的。”劉珍珠忙說道,只是,主家在忙着,毛大娘和王大娘也不敢真就回去睡覺,就留在廚房自己給自己找點兒事情做。
細細的雨絲交織成一面網,早飯都做好了,天色還是和剛才一樣灰白,林君清拖着林君輝一起到正堂,老爺子正笑眯眯的看着外面吟詩,林君清也不敢打擾,湊過去和林君明說話:“這一下雨,我就覺得,骨頭裏面都是懶的,一點兒都不想起床。”
Advertisement
“這兩天不用念書……”林君明正打算安慰他兩句,就見老爺子轉頭:“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們兩個也休息了這麽些天了,也該開始念書了。”
林君清嘴角抽了抽,和林君明對視了一眼,兩個人蔫搭搭的應了下來,林君輝半點兒不受影響,還喜滋滋的和林秀貞商量:“下雨了可以去抓青蛙,村邊那個池塘裏還有魚,咱們可以去釣魚。”
林秀貞無語,小胖孩兒,別的記不住,就這吃的,別人一說他就能記住。村口的那池塘早就幹了,別說是魚了,裏面連一棵草都沒有。至于青蛙,不到雨停,去哪兒找?
“沒有池塘了,池塘已經幹了。”林秀貞還是沒忍住,伸手捏了捏小胖孩兒的臉頰,小胖孩兒一臉的如遭雷擊:“沒有池塘了?那就不能吃魚了?”
“你想吃魚?”林秀貞挑眉,小孩子掰着手指數:“姐姐,我都已經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我都已經一年沒吃過魚了!”
不光是林秀貞,幾個大人也都忍不住笑,小孩兒出生才多久?滿打滿算三年,吃奶一年半,這還不到能記事的時候,還說自己一年沒吃魚了,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愛了。
“真的有一年了?”林秀貞一臉嚴肅的問道,小孩兒使勁點頭:“是啊,一年了!上次二伯說,一年又過去了,怎麽還不下雨,現在下雨了,那不就是一年了?”
劉珍珠想了一下恍然大悟:“是前幾天,高大哥來找仲修商量秋耕的事情,仲修就随口感嘆了一句,倒是沒想到,被這小東西給記住了。”
林君輝咧着嘴笑:“伯娘,咱們什麽時候吃魚?”
劉珍珠伸手揉揉他頭發,說起來,也确實是很長時間沒吃魚了,七月去縣城那會兒,魚已經比往年貴五六倍了。而鎮子上,七月那會兒已經沒有魚賣了,天氣旱,定河沒水,河魚幾乎不見蹤影。
“明兒要是不下雨,伯娘就去鎮子上給你買條魚回來。”劉珍珠笑眯眯的承諾,裴雲右也從書房出來,他每天要比大家早起一個時辰,念書背書,吃飯的時候露個面兒,随後就又要去書房了。
“在說什麽?”進門給長輩行了禮,裴雲右笑呵呵的走走到林君明身邊問道,林君明捏了捏小胖孩兒的手指頭:“君輝嘴饞了,想要吃魚,二嬸正說明兒不下雨了就給他買去。”
“這場雨下的好。”裴雲右點頭笑着說道,老爺子摸摸胡子:“是下的好,說不定今兒地裏就該忙起來了,對了,也沒來得及問問,仲修之前請了短工沒有。”
“爹,這個您就不用操心了,咱們家已經拾掇的差不多了。”劉珍珠一邊将碗筷擺好,一邊笑着說道,之前大旱,麥子沒收成,有些人家就早早的拔了麥苗種玉米,想秋天早收一季玉米,有些人家則是種了紅薯之類的。
林家就是一多半種了紅薯,剩下一點兒種了玉米。但是沒想到這一旱就到了深秋,玉米也沒了收成,林仲修索性就雇人将那玉米也都給拔掉了,幸好還有紅薯。
前些天也開始挖了,現下也快弄完了,這一場雨下來,正好秋耕。
老爺子雖然不操心了,但該做什麽,還是囑咐了一番。等林仲修回來,一家子就開始吃飯,吃完飯,林仲修先打發了裴雲右去書房,接着叫來了林君明:“你大哥不在,我這段時間又要忙着指點你表哥的功課,家裏的事情,你和君清能擔起來嗎?”
林君明今年十二歲,正是那種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的年紀,一聽林仲修的話,胸脯立馬就挺起來了:“二叔你盡管吩咐,我保證能完成任務,一定做的妥妥當當的,半點兒不讓二叔操心。”
林君清也不甘示弱,連忙做了保證,林仲修點點頭,這才吩咐道:“那我可将事情都交給你們了,咱們家總共有四塊地,村子裏一塊兒,總共是一百畝,隔壁柳村一塊兒,總共是六十畝,青山鎮一塊兒,總共是五十五畝,青山鎮的大屯村一塊兒,也是一百畝,一會兒我将賬本給你們送過來,種了紅薯的,你們得找短工将紅薯給挖出來,然後整地,知道什麽是整地吧?”
林君明忙點頭:“知道,就是将地翻一遍,埋了糞肥,然後犁平,攏埂。”
林仲修贊賞的點頭:“知道就好,整地之後,就要播種了,咱們村的這些,全部種了麥子,柳村那邊,全部種了山藥,青山鎮那邊……”
兄弟兩個聽的萬分認真,這種事情,林君安去年的時候就已經經過了。不過那會兒,林仲修是手把手的帶着教的,輪到他們兄弟兩個了,就屬于放羊狀态了。反正有什麽不懂的,兄弟兩個還可以自己商量商量,實在不行,再來請教林仲修也是一樣的。
至于林君安,他是長子嫡孫,只要弄明白了這些事情就行,将來統籌全局才是最重要的。
林仲修去了書房,老爺子坐在家裏也沒事兒,索性叫上了林秀貞,祖孫兩個到外面轉轉去。油紙傘不太好拿,因着林秀貞要扶着老爺子,一個傘太小,所以,就穿了蓑衣和高幫靴。
林君輝本來也吵着想去,不過被劉珍珠用點心誘惑了一下,小沒良心的立馬就投奔自家伯娘的懷抱去了。
出了門直接往村邊去,雖然今兒下雨,可地裏還挺熱鬧的,大約這雨是從後半夜開始下的,不是很大,正好濕了地,旱了大半年,這雨都積不了水坑。
“林大爺,出門走走啊?”扛着鋤頭十指耙等農具的人,笑呵呵的從一邊走過,還要放慢腳步和林老太爺打招呼:“這下着雨呢,您慢點兒。”
“沒事兒沒事兒,我老頭子腿腳利索着呢。”老爺子也呵呵的笑,擺擺手示意那人先走:“你地裏忙,就趕緊去吧,這雨下的正好,早些播種了,明年也早些能收。”
“哎,那我就先走了,林大爺回頭見啊。”笑着點了頭,繼續匆匆忙忙的往前趕。有那不着急的,前段時間已經打理好田地的,就慢悠悠的和老爺子并肩走:“君安這是去府城幾天了?”
“有小半個月了。”老爺子算算日子,笑着回道:“估摸着,也快回來了,這考試不過是三五天的功夫,明兒是頭一天,再有個六七天吧。”
“那可好,君安定是能高中的,之前聽鎮上的張秀才說,這次考中了,要是還考個第一,那就是案首?”笑呵呵的問,老爺子笑呵呵的點頭:“是叫案首,不過,估摸着懸,好多人呢,你想想,十裏八鄉的,光是咱們懷縣,就去了好幾百,這懷慶府,那可是十二個縣城呢,再者說了,府城的條件可比咱們懷縣的好多了,我啊,只求他們能考中。”
“那是肯定能,老先生學富五車,教出來的學生也肯定不差。”大約是驕傲自己能說個文绉绉的詞了,那人說完很是自得的笑了幾聲,又忙說道:“林大爺,我先走了啊,雖然前些日子已經播種了,但還得看看,還有幾畝地種了別的呢。”
“去吧去吧。”林老太爺笑着擺手,村子裏的路雖然不是那種青石板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林秀貞窘了一下,實在是記憶太深刻了,自己還沒想起來下一句呢,就已經自動給接上去了。
這泥土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踩得瓷實了,偶爾有不平整的地方,誰去地裏幹活兒,就順手鏟兩鐵釺給整平了,所以一路走來,鞋也不怎麽髒。
林秀貞還有心情到路邊去摘兩朵花,這段時間菊花開的正好,路邊偶爾黃的白的小花朵,就算是被雨滴打的左右搖擺,也照樣開的燦爛。
走的累了,就到村口的草棚裏歇會兒,就是農忙時候,草棚裏也是有人當值的。正好林秀貞還都認識,一個是張嘉楠的爹,一個是隔壁的杏花爹。
“老爺子快坐,有熱水,您喝口?”高大力忙搓着手站起身,小爐子是他打家裏拎過來的,今兒天冷,中午不想回去了,就拎了小爐子過來,中午能熱熱飯菜什麽的。
老爺子笑眯眯的在草墩兒上坐下:“地裏的活兒都忙完了?”
“忙完了,前幾天大牛回來幫着,都弄利索了,我運氣好,這剛弄完就下雨了,明年啊,一定有個好收成。”高大力笑的見牙不見眼的,這旱了大半年,他們這地裏刨食的,可都是老天爺賞飯吃,這雨一下來,下半年就有奔頭了。
“林大爺,之前縣裏不說是要挖溝渠嗎?明年啥時候挖?縣裏是個啥整法?”嘉楠爹也湊過來,籠着袖子問道,老爺子端着碗抿了一口水:“明年開春了之後弄,那時候地裏沒多少活兒,正好可以抽出人手來,銀錢說是衙門出四成,縣裏的人給咱們攤三成,咱們自己攤三成,不過,從定河到咱們村,中間還要經過小屯村,保富村,還有青山鎮,所以這銀錢不光是咱們掏,得先畫了線路出來,沿路多少村莊,就攤多少份兒。”
這事兒是林仲修去縣裏談的,所以老爺子知道的非常清楚:“縣裏說是按田地算,誰家的田多,誰家給的錢就多。我私下裏算了算,這溝渠至少了得三米寬,五米深,應該是一畝地半錢銀子。”
高大力低着頭算了半天:“我家是十畝地,到時候就是半兩銀子?”
“最多了是一錢銀子。”老爺子笑呵呵的帶你頭,半兩銀子不算太多,到時候挖溝渠肯定是得需要人手,這一天三十個銅板吧,那十天半個月的,也就掙回來了。
“到時候要征徭役不?”嘉楠爹忙問道,老爺子搖搖頭:“征徭役的話,那大約就是一畝地十來個銅板了。”
高大力和嘉楠爹都松了一口氣:“這樣的話,那就不算是太多,家裏還是拿的出來的。這事情啊,還多虧了林二哥,要不是他替咱們奔波,怕是這溝渠就修不下來。”
“林大爺……”嘉楠爹有些猶豫,老太爺伸手摸摸胡子:“有話就說吧,我這把年紀了,還有什麽事情不能聽的嗎?”
“那什麽,這次大旱,不是說,定河的水也幹了嗎?要是挖了溝渠,下次大旱,定河要還是沒水,這溝渠不就用不上了嗎?”嘉楠爹遲疑了一下還是問出來了:“要是沒遇上大旱,那溝渠不就更用不上了嗎?到時候不僅是對村子沒好處,指不定還要出點兒事兒,村子裏的孩子們萬一要是到這溝渠邊上玩耍什麽的……”
“有備無患。”老爺子沉吟了一下說道:“怕是村子裏多數人都是這麽想的吧?”
嘉楠爹點點頭:“前兒我就聽田大壯這麽問了,今兒厚着臉皮問問林大爺,若是搞不好,怕是這修溝渠的時候,會給林家帶來不好的影響。”
說白了,就是林家出力不讨好。有那心思龌龊的,就該想林家從這事情裏,能弄出來多少銀子了。
老太爺笑道:“多謝你提醒,回頭我找裏長說說,讓裏長将村裏的人召集起來說說,好處壞處,咱們明明白白的攤出來講,總有人是能明白的。”
總不能因為怕有人說壞話,就永遠萬事不出頭吧?孫女兒之前老說一句話,不被嫉妒是庸才,這話說的就很有道理,既然想出人頭地,在村子裏有好名聲,希望建立起林家的名望來,那就不能怕事兒,事事縮在後面,那不管林家出多少個大官兒,有多少的銀錢,那在田家莊都紮不穩根。
嘉楠爹笑道:“林大爺有了主意就行,我不過是白提兩句。我家嘉楠那小子,還要多謝林大爺教導呢,若非是林大爺,怕是他這輩子都只能是個地裏刨食的,他能出人頭地,我張家也算是熬出頭了。這一切,都多虧了您老人家了。”
“那是嘉楠自己用功讀書了。”老爺子對學堂裏的幾個弟子還是很滿意的,贊了一番,又安撫嘉楠爹:“你放心吧,嘉楠的功課踏實的很,這次若是沒有意外,也不會出問題的。”
“真的?”嘉楠爹喜的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老太爺忙擺手:“都還沒定下來,只要嘉楠和往日裏一樣,正常發揮,不出差錯,那就沒問題了。”
嘉楠爹忙點頭,沒有定論,就不敢太張揚了。
高大力有些羨慕的看嘉楠爹:“你家趕上好時候了,要是大牛能小幾歲,我也将孩子送過去,讓林大爺指點幾年,指不定我家也能改換門庭了。”
“那有什麽,大牛不行,你不還有孫子的嗎?大牛媳婦不是快進門了嗎?到時候你早些将孫子送到林大爺那兒,到時候肯定比我家小子更出息。”
“說起你那兒媳婦,聽說家裏兄弟也是念書的?”
“嗯,不過比不得嘉楠,你家嘉楠才十幾歲,這就要中秀才了,他那都十七八了,這次也是跟着一起考試的。”
“鎮上那個張秀才的女婿不也十七八考的秀才嗎?好家夥兒,現在都是官兒了。”
林老爺子偶爾插話問兩句,其餘時候都悠閑的看着外面。臨近中午,才帶了林秀貞回家,只是一回去就進了書房,林秀貞偷偷摸摸的跟過去,才發現老爺子是在作畫,畫的就是今兒雨中的農耕圖。
林秀貞站在一邊替老爺子磨了一會兒墨,看老爺子收筆了才出聲:“爺爺的這幅畫兒真好看,能送給我嗎?”
老爺子搖搖頭:“這個可不能送給你,這個是我要送給你王爺爺的,你若是喜歡,回頭爺爺再給你畫一張。”
“好,那我就等爺爺下次幫我畫了,我先說謝謝,爺爺到時候可不能忘記。”林秀貞忙點頭,她自己雖然不會畫畫,但她會看,老爺子的畫兒雖然筆墨簡單,卻帶着一種悠然自得,很有意境,她可是要收藏起來當傳家寶的。
收藏字畫也顯得自己是文化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