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安定大長公主此生三嫁卻未有生育,臨老了,等第三任驸馬走在了她的前頭,她才從宗室裏挑選了永樂郡主到膝下,養了她做孫女。永樂郡主到了要擇婿的年紀,但安定大長公主早已不怎麽在外走動,這事就被出身自大長公主府的九門提督夫人攬在了身上。前幾個月,這位夫人曾避身于酒樓的暗室,本想查探另一房間的幾位公子的人品,卻不想聽到了邊靜玉和沈怡的對話,對他二人非常看好。
知曉邊靜玉和沈怡兩人已經和對方定親了,九門提督夫人還曾暗嘆可惜,便将他們二人周圍的人都調查了一番,姚和風也曾入過她的眼。不過,這位夫人并沒有将這些事對當事人永樂郡主提起過,因此永樂郡主是不認識姚和風的。就連沈怡這位新晉的新誠伯,她都是久聞其名卻不曾見過一面的。
聽到外男說起自己的閨名,還被用在那樣暧昧的語境裏,永樂郡主雖知道自己的名字不可能會傳出去被外人知曉,這很可能就是個巧合。但這也巧了!偏偏就說起了她的名字,偏偏就被她聽見了!
永樂郡主便命人去查了沈怡與姚和風的底細。
再說沈怡與姚和風,被永樂郡主身邊的丫鬟瞪了,他們倆還覺得莫名其妙呢。沈怡問:“那丫頭難道是在瞪我們嗎?不可能是我,我從來沒有招惹過女人。她肯定是在瞪你。快想想你都做錯了什麽!”
“誰知道是怎麽回事!我從不認識她們。”姚和風莫名其妙地說,“元芳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沈怡總擔心錯過邊靜玉游街的盛況,忙拉着姚和風回了包間,湊到窗口往下探看。姚母已經和蘇氏、魯氏商量過一回了,她直言并沒有想過要給兒子娶一門高媳,只想給他娶個能陪他過日子的賢惠媳婦,正巧蘇氏認識一位姑娘,她父親是正六品官,家世與姚和風相當,據說性情也是極好的。邊家近日肯定要大擺酒席,魯氏可以給那位姑娘家下帖子,叫姚母親自相看一回。姚母自然無有不應的。
街道兩邊站滿了人。很快,街那邊起了喧嚣聲,魯氏激動地握住沈怡的手,說:“來了來了!”話雖然是這麽說,但其實又等了好一會兒,才瞧見邊靜玉穿着緋色的狀元袍,騎着高頭大馬緩緩而來。
魯氏的眼淚瞬間就掉下來了。
沈怡吓得手忙腳亂。魯氏自己拿帕子擦了眼睛,說:“我這是高興的……都是高興的……”
姚和風前頭被沈怡打趣了一回,現在自然要想辦法狠狠地打趣回來,指着樓下說:“你們快瞧呀,靜玉師弟這樣子像不像是正要去接親的新郎官?哎,沈怡你還躲在這裏做什麽,快去迎你的新郎吧!”
蘇氏順着姚和風的話接了一句,道:“還別說,确實是像啊!”
于是,包間裏的人都笑着鬧沈怡這位“新娘”。
游街的隊伍漸漸走來,很快就要經過樓下了。大人們不好扯着嗓子喊,沈英和沈荷這對小孩子卻是不用顧忌什麽,朝着樓下用力喊:“邊——叔——叔——”邊靜玉似乎聽到了聲音,擡頭望了過來。
今科的狀元如此年輕俊美,街邊圍觀的人懷着一顆湊熱鬧的心,紛紛拍手叫好。路邊有那種大膽的女子,更是連連朝邊靜玉看去,然後羞紅了一張臉。貴女們也喜歡湊熱鬧,但她們大都如永樂郡主一樣在酒樓中定了包間。邊靜玉一擡頭,一張俊美的臉襯得陽光都溫柔了幾分,就連貴女都看呆了。
沈英和沈荷見邊靜玉有了反應,越發用力地喊:“邊——叔——叔——”
Advertisement
邊靜玉揚起嘴角,伸出手對着孩子們揮了兩下。他準确找到了孩子們的位置,自然也看到了同樣站在窗邊的沈怡。邊靜玉臉上的表情越發溫柔。沈怡忍不住伸出手,同樣揮了揮。邊靜玉笑容漸深。
魯氏眼珠子一轉,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說:“哎,弟弟妹妹也想和狀元哥哥打招呼呢。”
這話明擺着是對沈怡說的。
沈怡有些不解。他的視線舍不得從邊靜玉身上收回來,只飛快地給了魯氏一個詢問的眼神。
魯氏笑着說:“你是個好孩子,不如就替弟弟妹妹們喊一聲哥哥吧。”
沈怡:“……”
沈怡和邊靜玉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兩個人八字一樣,根本分不出大小來。但他們總堅持叫對方弟弟,你喊一聲“靜玉弟弟”,我就喊一聲“怡弟”,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情-趣了。總之沈怡從來都沒有喊過邊靜玉為哥哥!那麽,這會兒迫于江湖人稱皮皮魯的丈母娘的淫威,到底是喊,還是不喊?
沈怡的臉一下子就漲紅了。魯氏開心地說:“怡娘啊,你最疼愛弟弟妹妹了,對吧?”
“對。”沈怡從牙縫裏擠出了這個字。
自己選的丈母娘,哭着也要繼續聽她的話。大不了現在喊了哥哥,日後叫邊靜玉在床上喊回來!沈怡趴在窗臺上,眼看着邊靜玉就要走過去了,忙閉着眼睛喊了一聲:“哥——”這一聲喊得有些輕,邊靜玉似乎沒有聽見。沈怡頂着魯氏熱切的目光,連忙又喊了一聲:“阿——玉——哥——哥——”
邊靜玉聽見了。他詫異地看着沈怡,眼睛都瞪圓了。
沈怡破罐子破摔一樣地歡快地朝邊靜玉揮着手。
邊靜玉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等游街的隊伍走出去很遠,邊靜玉還不斷地回頭看。
沈怡連灌了一壺涼白水,才叫臉上的熱度下去了一些。
游街還沒有結束,但他們一行人卻不在酒樓待了,姚母先領着姚和風告辭,蘇氏也領着女兒和兒媳婦回了家。沈怡本來猶豫着要不要送家裏的女眷們回府,卻被蘇氏朝着魯氏的方向推了推,說:“給你個任務,把你伯娘平平安年送回家吧。”沈怡覺得自己親娘真是太善解人意了,迫不及待去了邊府。
魯氏拉着沈怡的手,說:“我記得你娘最喜歡玉簪了,是吧?”
“是啊。”沈怡說。
魯氏意味深長地說:“聚寶齋的玉飾是整個京城做得最好的。”
沈怡很有幾分機靈,幾乎是立刻就明白了魯氏的意思。魯氏這是在提醒他,莫要忘記去親娘面前獻殷勤,送根聚寶齋的玉簪就很好。沈怡和蘇氏是親母子,原本不需要如此客氣,但最近這些日子,沈怡待在邊家的日子比較多,也是蘇氏為人大氣爽朗,否則她說不定要覺得沈怡有了媳婦忘了娘了。
魯氏希望沈怡對邊靜玉好,但年輕人難免會不謹慎,又怕他會因為邊靜玉忽略家人。魯氏之所以提醒沈怡,也是有私心的。要是沈怡真“有了媳婦忘了娘”,沈家人心裏能高興?時間久了,他們難保不會遷怒到邊靜玉身上。即便沈家人不是這麽小氣的人,魯氏卻覺得不和諧的苗頭都應該提前掐滅。
沈怡明白了魯氏的一番苦心,滿是感動地想,他丈母娘也如此善解人意啊!
魯氏和沈怡急匆匆地回了安平侯府,是因為對于狀元來說,游街的最後一站,就是被禮部的官員和榜眼、探花送回家,之後的送榜眼、送探花等流程就都和他沒有關系了。邊靜玉從馬上下來,家人們和沈怡都已經在府裏等着了。安平侯正想要和狀元兒子說說話呢,魯氏的壞脾氣又冒出來了,打斷了他們父子倆,沒好氣地說:“靜玉,帶怡娘去你院子裏坐坐吧。侯爺忙着呢,哪有時間陪你閑聊!”
安平侯:“……”
天大地大,孕婦最大。邊靜玉穿着緋色的狀元袍,拉着沈怡去了順安院。
走到半路,邊靜玉瞧見了一處花架。這會兒花開得正好,花架下有一點空隙,他拉着沈怡躲了進去。兩個大小夥子站在花架中,氣氛一下子就暧昧了起來。邊靜玉用星星眼看着沈怡,眼中仿佛藏着無限的期待。沈怡一下子就蕩漾了起來。他想,靜玉這是在索吻呢,還是在索吻呢,還是在索吻呢。
“別鬧。”邊靜玉把沈怡的臉推開了一些,“有正事要和你說呢。”
“說什麽?”沈怡無比溫柔地看着邊靜玉。他看得是那樣的全神貫注,好像怎麽都看不夠似的,很顯然快被邊靜玉迷得找不到東南西北了,哪怕邊靜玉說他想要天上的月亮,他也毫不猶豫會答應了。
邊靜玉仿佛有些害羞,張了張嘴,好像有些說不出口,又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
沈怡心想,靜玉要說什麽呢?哦,肯定是要說他們的親事了!如果他對靜玉說,他們的母親已經把他們成親的日子定了下來,只等着兩家按照世俗禮節走禮了,邊靜玉會不會高興地跳起來?這全都是他的功勞啊,在靜玉進宮面聖時,他就把所有的事情悄無聲息地搞定了,靜玉一定會特別感動吧?
沈怡鼓勵邊靜玉說:“說吧,我聽着呢!”
邊靜玉越發期待地看着沈怡。沈怡又想,靜玉這樣子瞧着是要告白啊!雖然他們在這之前就已互通了心意,但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好日子,這是靜玉考上狀元的日子,也許靜玉想要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再次鄭重地表明他的心意?戲文裏經常會有這樣的唱詞,男人對心上人說,待我功成名就時就來娶你。中了狀元的邊靜玉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能算是功成名就了。于是沈怡也滿是期待地看着邊靜玉。
邊靜玉似乎有些緊張,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耳朵,他的耳尖有些發燙呢,說:“我……我中狀元了,這應當沒有辜負你們的期待,也沒有給你們丢人。所以,我……我能不能……就是那個……”
沈怡握住了邊靜玉的手,用眼神安慰着自己的心上人。
邊靜玉察覺到了沈怡的安慰,深吸了一口氣,道:“雖說,這事由我提出來,似乎有些不規矩,但我和你這樣的關系,我不必在你面前瞞着……所以,你能不能幫我試探一下你爹,看他願不願意……”
等等!這關我爹什麽事?沈怡隐隐覺得有什麽不對。
“我……我中了狀元,可以提前加冠了,不知道伯父願不願意給我取字。”邊迷弟害羞地說。
沈怡:“……”
爹,沒想到我成親路上最大的障礙竟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