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魯氏其實是打着折騰的名義在觀察沈怡。她的目的有兩個。
其實,魯氏很有成為熊家長的潛質。因為她總會毫無原則地偏心自家的孩子,并且一直秉持着“不管靜玉做了什麽,反正靜玉肯定是不會錯的,錯的都是別人”的觀點。只不過魯氏平日裏裝得比較好,而且邊靜玉不是熊孩子,也就顯不出魯氏熊家長的本質了,反而顯得她善解人意。在這樣的基礎上,魯氏沒有大吵大鬧,并不是因為她一開始就想通了,她只是不願意傷了自己和兒子之間的情誼而已。
魯氏之所以要觀察沈怡,第一個目的就是想要弄清楚他和邊靜玉之間到底擁有一份怎樣的感情。如果他們只是一時的少年情迷呢?那麽,魯氏只要死咬着婚期不松口,想方設法把婚期拖上一陣,沈怡和邊靜玉之間的感情說不定自然而然就淡了。等到那個時候,魯氏再提出退親,就無人會反對了。
可惜,經過魯氏的觀察,她的希望破滅了。對于這份感情,兩個孩子很顯然是深思熟慮過了。
魯氏左思右想,都覺得就算自己成功地棒打了鴛鴦,那麽事情也不會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說不定邊靜玉從此就心死了。她就算成功為邊靜玉聘了淑女回來又能怎樣呢?怕是也無法改變兒子的心意,反倒是害了那位淑女。再加上還有老夫人在一旁勸着,魯氏只能想辦法讓自己努力接受沈怡。
既然要努力接受沈怡,魯氏不得不換了眼光重新觀察沈怡,這就是魯氏的第二個目的。很多男人在外頭仗義疏財,他的朋友誰不說他一聲好呢?但這樣的男人在家裏未必會是一位好丈夫。魯氏之前很願意讓邊靜玉和沈怡在一塊兒,因為她相信沈怡的人品。但如果沈怡要和邊靜玉共度一生,那麽魯氏對沈怡的要求就不一樣了。當沈怡是邊靜玉的好友,魯氏希望沈怡是個對朋友真誠無保留的人;但當沈怡是邊靜玉的愛侶時,如果沈怡真對朋友毫無保留從而委屈了自己的家人,魯氏就是不依的了!
沈怡雖然不知道魯氏心裏是怎麽樣想的,但既然魯氏是邊靜玉的母親,那也就是他的長輩了,他孝敬魯氏是應該的。見魯氏好像沒有真心厭惡自己,他更是順着杆兒往上爬,對着魯氏越發殷勤了。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沈怡對邊靜玉的感情順利通過了魯氏的檢驗。
殿試放榜那日,安平侯府裏的所有人都早早就起來了。
前朝殿試放榜時,參試的貢士們會重新到皇宮中聚齊,一群人站在大殿的外頭,由禮儀官按照三甲、二甲、一甲的順序念出殿試的錄取名單。到了本朝後,這道工序就被省略了。貢士們不用再去皇宮中聚齊,殿試錄取名單會像會試時的名單一樣被貼出來。因此,安平侯府早早就打發人去看榜了。
不過,這到底是殿試,朝廷肯定會有一些表示。如果是三甲的也就罷了,他們只能自己去看榜。如果是二甲,就有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小吏依次去給各位進士老爺道喜了,這就是二甲進士能得到的臉面!如果是一甲,那真真是了不起了,會有禮部的官員領着朝廷賞賜的禮服上門道喜,等一甲的進士老爺換了禮服後,他們還要第一時間進宮接受皇上的面見。等皇上見過他們後,他們還要踏馬游街。
在安平侯看來,他們家肯定會有官員來道喜。就是有禮部的官員來,他也不會覺得奇怪,畢竟他的老友沈德源都說了,邊靜玉在本次恩科中大有可為!哪怕來的不是禮部官員,那麽也肯定會有負責給二甲進士道喜的小吏上門。于是安平侯盯着家仆們把整個大門連着進門之後的院子都打掃了一遍。
負責去看榜的人還沒有回來。
在這種時刻,大家反倒是盼着他別回來了。因為在榜單剛貼出去時,禮部負責給一甲三位進士道喜的官員就出發往各位進士家裏去了。按理來說,他們會比負責看榜的人來得快。所以,看榜的人還沒有回來,大家反倒是能期待禮部的大人上門。到了這時候,即便淡定如邊靜玉,他也有些緊張了。
有小厮站在安平侯府所在的街的街頭張望,遠遠看到有人穿着緋色的官袍領着一群人朝這邊走過來,激動得連滾帶爬,跑進府裏結結巴巴地說:“來了來了!穿的是紅色的官袍!小人看得真真的!”
紅色官袍是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穿。若是二甲的進士,怕是只能勞動穿綠色官袍的八、九品小吏來道喜,只有一甲的進士才能引得禮部的大官親臨。一甲啊!不是狀元,也得是榜眼探花啊!
Advertisement
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安平侯立刻就不淡定了。有些腳軟的他只能扶着桌子保持形象,喝道:“莫要張狂!你只瞧見了大人們往這邊走,怎知大人們就是上咱們家門的?再等等,再等等。”
這一等并沒有等多久,禮部官員果真上門了!
魯氏難得給了安平侯一個好臉,撣了撣丈夫肩上不存在的灰,說:“侯爺還等什麽,快迎去吧。”
本朝最年輕的狀元誕生了!禮部官員帶來了緋色的狀元袍,等邊靜玉換上,他就要進宮面聖了。這狀元袍用料精良,樣式都是提前裁好的,因為裁衣服時還不知道最終的狀元是誰,所以這衣服做成了“均碼”。好在這時候的外袍都做得寬大,肥瘦方面不會有問題,就只怕長短上會有些許的不适合。
邊靜玉這幾年一直在長個子。待他換好狀元袍走出來,大家都要看呆了。紅色的外衣越發顯得他面冠如玉,再加上他周身那融合了讀書人和勳貴子的氣質,一時間竟讓人覺得有種缥缈如仙的感覺。
吉時不等人,禮部官員立刻領着邊靜玉往皇宮去了,路上還要給他做一個緊急培訓,以免在面聖時失儀。這待遇和以往的狀元是一樣的。邊靜玉聽着禮部官員的教導,一顆心漸漸落在實處。他是狀元了!從此以後,他就要正式走上政治舞臺了!他擁有一個再好不過的開端,決不許自己泯然于衆。
邊靜玉走後,安平侯府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安平侯趕緊又去給祖宗上了一炷香。
魯氏打賞了衆人,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沈怡就在這時上門道喜,只說自己已在游街的路上的酒樓中定下了最好的位置,還請魯氏和安平侯賞光和他一起去看邊靜玉游街。魯氏自然是應下了。
“我實在沒想到靜玉能這般有出息!”這是假話,對于一位母親來說,邊靜玉再如何有出息,在她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魯氏又對沈怡說:“這多虧了你父親對他的悉心教導。這實在是一份大恩了!”
沈怡忙說:“也是靜玉天資聰穎,不似我這般朽木不可雕。”
魯氏搖了搖頭,道:“你哪裏不如靜玉了?你和靜玉是一樣的年紀,已經給自己賺下了爵位,這何其難得!至于科舉之事,你前頭都是被耽誤了,只要好好用功,咱家過兩年怕是又能出一位狀元了。”
沈怡敏銳地抓住了“咱家”兩個字,充滿期待地看着魯氏。莫非魯氏已經認可他了?只要他和邊靜玉成親,可不就是一家人了麽!要不然,沈家和邊家再是通家之好,魯氏這會兒也不能說“咱家”啊。
魯氏仿佛知道沈怡是怎麽想的,先是微微一笑,等沈怡越發期待了,她卻幽幽地說:“我瞧着你和靜玉,真似一對親兄弟。就算你們沒有結拜,我心裏也當你是我兒子呢……呵呵,你莫要怪我唐突。”
沈怡:“……”
伯母,我叫您一聲皮皮魯,您敢應嗎?
魯氏在心裏樂開了花。不得不承認,她這些日子确實添了一些惡趣味,每每看到沈怡這副可憐兮兮的模樣,都覺得心情非常愉悅。她舉起手邊的紅棗茶正要喝一口,卻發現杯子空了。沈怡連忙收了臉上哀怨的表情,很有眼力勁地給魯氏添了一杯熱的。魯氏心道,親生的兒子其實也不過是這樣了。
魯氏不緊不慢地把一杯紅棗茶喝完了。
沈怡趕緊又給添了一杯。
魯氏這次卻沒有喝,只是摩挲着杯子的邊緣,仿佛在思考着什麽。眼看着杯中的水一點點都要涼了,她才忽然開口說:“我問你,若那頭有一位嬌女溫柔可人,不僅能給你帶來萬貫家財,又能許你高官厚祿,還一心一意戀慕着你,這頭卻是靜玉帶着我這個不識趣的老母親,你要成親時,要怎麽選?”
“我選明天!”沈怡說。
“什麽?”魯氏沒懂。
沈怡湊到了魯氏面前,說:“您不是問我成親時要怎麽選麽?我當然選明天了。我已經拿着我和靜玉的八字找大師仔細合過了,明日就是個好日子,最适合我們倆成親。若明天不成,再找這樣的好日子就要等到明年了……伯母,啊不對,娘,您答應我和靜玉的親事啦?那您看明天這個日子怎麽樣?”
魯氏:“……”
魯氏見過能順杆子往上爬的人,但實在沒見過像沈怡這樣能順杆子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