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美味的荠菜包子
“主播!看我, 看我!我就喜歡吃荠菜!用荠菜包馄饨,什麽都不用, 就直接用芥菜, 我可以一口氣吃兩大碗!真的很好吃,一點都不膩!強烈要求主播賣荠菜!”
“我媽也喜歡挖這種野菜包餃子,不過, 她挖的都是又老又小,吃起來特別粗糙。可是每次我吃的時候都不敢直說,怕我媽打我!因為我媽說,這個野菜很有養,不能浪費。”
“主播他們這邊的荠菜看起來很大, 長的也很好,葉子特別綠, 一看就很嫩。主播, 這個野菜我也有吃的,做韭菜盒子我最喜歡放荠菜了哈哈,裏面放一點雞蛋,好吃到爆!”,
“主播安利的這個我吃了。”
…………
看到網友們對野生的荠菜接受度還是挺高的,沈潇雲也有些高興, 現在他是發現商機, 就緊抓不放,争取把雲水村裏的,一草一木都給賣出去換錢!
這種野生的荠菜漫山遍野都是, 挖了一撥還有另外一撥,也不需要人為費力栽培,頂多一個月後又長出不少來。
不但是荠菜,像田地裏,村子的路邊,後山,田埂子上,可以食用的野菜還有蒲公英,馬齒苋,水芹菜,折耳根,蕨菜,紫蘇,這些都是可以食用,而且味道比自家菜地裏多了一份鮮甜。沈潇雲這麽一想,就覺得他們雲水村真的是一個寶庫,每個季節都能孕育出如此多食物,現在這些大自然贈與他們的食物,還能讓他們發家致富。
“那過三四天吧,等大家收到了番薯葉後,我就出售荠菜。荠菜和番薯葉都是葉子比較多的蔬菜,運輸的過程中容易腐爛壞掉,等大家收到了番薯葉,親自驗貨,葉子都是新鮮的,我再給大家發荠菜吧。”沈潇雲想了想對網友們說道。
“為什麽不現在就出售呢?反正我是相信主播的。”
“我還挺喜歡吃荠菜的,這快遞明天發出去,也要過兩天才能收到吧,那時候番薯葉早就吃完了啊。我還等着吃荠菜餡兒的餃子呢。”
“因為我家要蓋房子了,本來定的就是今天,這不因為早上忙着發香椿,耽誤了一些時間,一會兒我把番薯葉打包好還要回去幫忙。這幾天估計有些忙,挖野菜也是個耗費時間的活兒,這段時間村裏人都來我家幫忙,也沒什麽時間漫山遍野的挖野菜,所以這個荠菜大家要等幾天了。”沈潇雲說這個還是有些激動,在雲水村建房子是一件大事,更何況,這個房子沈潇雲還是打算用來辦農家樂的。
“是農家樂嗎?”直播間裏的網友一下就猜到了。
“哇!終于要建了,就不知道要建多久,我早就盼着主播快點把農家小院建好啊,要是早點,我還能去山上撿蘑菇呢。”
“對了對了,主播問你一下,農家樂什麽時候可以建好呢,你說個大概時間,我也早點調休。”
沈潇雲想了想,說出一個大概的天數:“應該一個星期左右就行吧,我們這邊村裏人要是建房子,群村人都要來幫忙,幾百號同時出力。一般而言,一戶人家建房子只要一天就能建成。我這個農家樂比一般農戶房子大好幾倍,可能花的時間比較多。大家不要奇怪,我們這邊房子,大家也看到了,都是平房,做的樣式也很簡單,打完地基就可以蓋了,大家分工合作,效率很快的。等把番薯葉打包好,我就帶大家去看看吧。”
Advertisement
以前沈潇雲也不覺得雲水村這樣蓋房子很奇怪,等他出了雲水村,看到那些工地,私人建築,來來回回幾個月,甚至幾年還沒建好,當時還挺震驚的。
雲水村雖然只是一個小山村,只要一百多戶的人家,可這一百多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一門手藝。
有專門靠編制各種竹子制品的竹匠,做磚瓦的瓦匠,會建房子的泥瓦匠,殺豬的屠戶,做衣服的裁縫,釀大醬做醬油的廚娘,會打豆腐做各種豆制品的豆腐西施,還有會各種家具打造的木匠,會看風水的先生,做各種瓦罐的瓷器人,會看家禽家畜的獸醫,當然也有赤腳醫生,會教書的老先生,總之雲水村的村民各個都有自身的手藝,各自經營着自家小本生意,在與外界封閉的環境下,依舊過得井然有序。
聽祖輩們說,雲水村在早年是一位大官帶着家眷家仆遷徙到山裏避免殺頭之罪,連帶着一幫擁護者在山裏頭定居下來,過着與世隔絕的日子。
不管這個說法是真的還是假的,沈潇雲倒是覺得有幾分靠譜,雲水村雖小,與外界封閉,可日子卻并不比外面的差,而且各家都有拿得出手的手藝活兒,日子也過得十分的惬意。沈潇雲每每把雲水村與外面的村子一比較,就隐隐有種他們村是一群世外高人在此隐居。
雖然沒有第一時間吃到野菜,可在聽到沈潇雲說要開始建農家樂,直播間網友頓時就來了精神,他們特別的想要看看,只要一個星期就把農家樂建成到底是什麽樣的一群人。
聽主播說,還是全村出動,這場面他們都不敢想象。
沈潇雲拿着手機,沿着小路往回走,等他到了自家院子,已經有不少村民提着滿籃子的番薯葉等着過稱了。
“潇潇回來了,快點來過稱,我一會兒去你家幫忙呢。”幾位嬸嬸做事都是風風火火的,沈潇雲也沒有時間去跟網友們互動,連忙把售賣的鏈接做好,拟定好價格,這次也不搞預售了,直接發購購買鏈接,庫存也是前所未有的多,庫存量99999!
“大家好,番薯葉售賣鏈接已經發出來了,大家點擊左下方的小黃車就好。價格是三塊錢一斤,依舊是試營價格,每份五斤,同樣的不包郵,請大家多多諒解。”這個價格相對而言,是有些高,特別是跟春筍相比,都高出三倍了。可跟外面的物價比起來,還是算很便宜的。而沈潇雲正是想要從這些源源不斷的番薯葉賺一些,等農家樂建好,空房子都需要置辦一些家具,就靠着這些番薯葉帶來流動資金了。
“番薯葉我拟定這個相對于較高的價格,是我有特殊的辦法保證這些番薯葉送到你們的手中是新鮮的,沒有損壞的,如果有損壞,或者爛掉的葉子,我都會全部退款給大家。”像這種帶葉子,葉子中汁水很多,鮮嫩的蔬菜,在運輸的途中會腐爛變質。
好在,他有一個特殊的系統,還能随時随地就能畫出保鮮符,能夠保證蔬菜新鮮如剛剛采摘的那樣。
“這個價格确實比之前的春筍香椿貴很多,不過,也不是不能接受。既然主播說了,壞了退款,那我就下單吧。”
“天啦,看我發現了什麽,主播這次不搞預售,也不搞限量了!看到付款的那一刻,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我竟然也能搶到!”
“我也看到,太感動了,前面兩次預售我都沒搶到,只能眼巴巴的瞅着,越看越心疼我自己。現在下單了,我就跟搶到了寶貝似的。”
“好嘛,現在不限量了,那我也試試。反正也就幾十塊錢的事,看看這些番薯葉是不是真的像主播說的那樣,真的那麽好吃。”
“我是吃過主播賣的筍子,感覺很值,味道比外面的賣的好十幾倍,真的不是我誇張,我相信主播這次賣的番薯葉也不會誇大其詞。好了,不多說了,我去下單了!”
經過幾天的積累,沈潇雲的直播間裏,目前在線的人數有六萬多人,這其中有一大半是直播平臺幫忙推薦後湧入了不少新的網友。就目前的幾分鐘,番薯葉下單人數已經有六百多,而且數量還在上升,對于這個結果,沈潇雲還是比較滿意的。
價格一下子擡高,對于很多原先接受低價格的網友來說,确實有點難以接受。可眼下正是要用錢的時候,而且新建的農家樂,裏面需要添置很多東西,這些都是要錢。番薯葉的價格是有些高,可相對于外面,真的便宜很多,而且他也保證了,如果有壞掉的,全部退款。
更何況,番薯葉不像春筍,被壓,被磕碰,很容易折斷損壞,他還需要找村裏的竹匠,編織一些小型的長筒形的竹簍子把番薯葉固定好,防止暴力快遞損壞這些番薯葉。
想到這裏,沈潇雲趕緊的給村裏的竹匠打了電話,村裏幾個竹匠都在沈潇雲附近幫忙建房子,接到沈潇雲的電話連忙放下手中的活,來到沈家前院。
“潇潇你說的那個竹簍子到底是什麽樣子的,給我們具體說一下。”那幾個竹匠問道:“要不這樣,潇潇,你給畫下來,我們好照着你說的來做。”
沈潇雲覺得可行,從房間裏拿來筆和本子,寥寥幾筆就畫出他想要的形狀。
“就這樣?”那竹匠露出懷疑的眼神,他有點想不通,沈潇雲要他做這種小孩都能編織的筷子筒一樣的玩意,居然要他們幾個竹匠來做。
沈潇雲被看的很心虛,可他也沒辦法啊。
“對,就是這樣,我想用這些竹筒裝菜,要是直接那樣包起來,等到了買家手裏,新鮮的菜也被壓壞了。”煎幾位伯伯和姥爺點點頭,沈潇雲又補充道:“這個數量上,可能比較多,起碼要兩千個,後續可能還會增加……”
“這麽多!那現在就要,還是等幾天才要?”竹匠驚呼道。
“現在就要,我一會兒就給嬸嬸送來的番薯葉過稱,過稱就開始裝包裹,就會用到這些竹簍子。”沈潇雲也不想這麽趕,可他的條件有限,很多必須抓班抓點的完成。
“沒問題,這些交給我們吧,等會兒我就把家裏的一套工具帶來,就在這兒做,就我們的效率,肯定趕的贏。”幾位匠人很是自信。
“那就謝謝幾位伯伯了,工錢的事可能要等上一兩天才能給你們。”
“沒事沒事,這個不要緊,你家現在忙着,我們都知道。”
幾位竹匠人回去把工具拿來,他們各自還抗了兩棵又高又大的竹子,等他們把竹子放好,就拿出自身的一套工具,開始劈竹子。然後再劈,最後削割成薄薄的長長的竹篾子,就見他們手指靈活,那些面條一樣柔軟的竹篾子輕巧的轉動,在指尖幾個漂亮的翻花,一個長筒形狀的簡易簍子就做好了。
匠人們的速度很快,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一個簡陋的,滿是窟窿,漁網狀的簍子做好了,後面做熟練了,速度簡直飛了起來似的,不光沈潇雲看的驚奇,直播間裏的網友們更是看的目瞪口呆。
“卧槽!原諒我讀書少,肚子裏墨水少,實在想不出可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了!主播你千萬別告訴我,他們真的是普通莊稼人啊!”
“這手速太可怕了,我都看到了殘影,是我的錯覺嗎?”
“主播這是從哪兒請來的人啊,這手法,這速度快的我都害怕了。要不是有主播在一旁當參照物,我都以為鏡頭加快進了…”
“樓上傻了吧唧的,哪有直播快進的。”
“主播你們村裏好多牛人啊,就這速度,這手藝,絕對不是普通師傅能完成的。”
“主播,你就把手機對準這幾位師傅呗,我光是看他們編織簍子,我都能看一整天。”
“對了,我突然想起來了,這些簍子是用來裝菜的,也就是說,等于是我們買了主播家的菜,還額外贈送一個簍子對嗎?”
“驚喜總是來的太突然,我就知道主播不會坑我們的,這簍子我喜歡,拿回家,還能裝水果蔬菜,簡直完美!”
“愛了愛了(°з°)-我再也不嫌棄主播提高價格了!這簍子我也看中了,等包裹到了,我就用兩條繩拴着當寶寶,時尚極了~~”
這些竹簍子其實很簡單,竹匠按照沈潇雲的要求,力求編的又快又紮實,沈潇雲看到村裏竹匠人編的生活用品,無不是精致且實用,每一樣拿出來都是藝術品,像這種簡單用來防摔的竹簍子确實有些醜陋。
沈潇雲想着等農家樂辦好了,有游客來雲水村來玩,他就把村裏一些匠人獨特的手藝活兒宣傳出去。
而眼下還是把網友們訂購的番薯尖打包好,有了打印機,聯網後快遞面單打的就特別快,而且不用擔心輸入錯誤,着實省下不少時間。
因為要幫沈潇雲家蓋房子,村裏人在把香椿送到沈潇雲這裏來,都過去幫忙了。
賣番薯尖還是臨時起意,好在各家菜園子裏都有,方便采摘,用不了多少時間,沒一會兒每家每戶就拎着菜籃子,滿滿一籃子都是番薯尖。
一般有十斤八斤左右,份量少,分揀打包倒也快,來這裏送番薯尖的都是婦人。送完過了稱拿到錢就去沈潇雲家裏幫忙去了。
因此今天打包的人少了很多,沒人周旋,沈潇雲忙活了一陣子才适應。
所有的番薯尖打包完也才三百多個包裹,在打包好後,沈潇雲就通知另外幾位專門負責送快遞的村民。
“今天的番薯尖售賣就到這裏了,明天應該還有供應,發貨按下單的先後順序進行發貨,還請大家多多體諒。”沈潇雲對直播間網友說道,把前院收拾幹淨後跟着幾位嬸嬸來到了距離後院有百來米開外的一塊空地。
那塊地當初沈潇雲還找了本村的風水先生看了,掐算好日子,就定在了今天開工。
出了院子,繞着外面的石子路走了幾分鐘,來到後山附近,再沿着踩出的小路往裏走,就看到一大塊空地前,滿是熱火朝天的人群。
大部分村民拿着鋤頭,鐵鍬,人力夯,幾人一群,脫下厚厚的外套棉衣,赤着膀子,揮汗如雨的黑房子打地基。
這邊打地基,旁邊就有人挑着擔子把多餘的泥土挑走或者倒在房屋空地上,用來擡高屋基。
在外面,是幫忙攪拌可增加粘黏的泥漿,更遠的地方是陸陸續續挑來一框框的石頭。這些石塊很大,一般一個籮筐也就裝一個,大部分是顏色雪白,極為幹淨,這種石頭在外面用來做瓷磚或者陶瓷,而在雲水村主要用來建房子。
還有挑來圓溜溜的,極為圓潤漂亮的鵝卵石。
一排排的泥瓦片堆的整整齊齊的,還有扛着杉木的木匠人,給一棵棵褐色樹皮的樹木去皮削割側枝,等着最後做屋頂的房梁。
偌大的一塊空地,長滿野草灌木,這才沒多久,那一塊已經被開墾的現象出雛形。幾百號人,遠遠的看着,就像是一團螞蟻,似乎亂糟糟的,可偏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彼此不相幹,卻又相互之間融入其中,就像是一條無形的紐帶。
在如此多人力下,房子的地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完成,直播間裏的網友徹底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他們還真的不知道,原來蓋房子真的需要全村出動,每個人都會,每個人都能使力,房子的每一磚一瓦都經過他們的手。
這樣默契的合作就跟工蜂建蜂巢一樣,光是看一眼就讓人格外動容。
如此默契,且全村人都出動,也難怪主播會說普通人家蓋房子只要一天就能蓋成。
“看完了,我們就回去吧。今天村裏人都來幫忙,我們家就負責全村人的夥食,這會兒家裏估計很忙,我也該回去幫忙了。”跟着沈潇雲一起的幾位嬸嬸們早就加入了蓋房的隊伍中,沈潇雲拿着手機在屋基前舉着手機看了好一會兒這才轉身離開。
回到家裏,沈家人今天全都在家裏,都在為中午幾百號人的午飯忙活。
以前吃飯用的廚房是靠前屋的新式廚房,今天因為供應用飯的人數多,不僅前屋的廚房,後面奶奶的小廚房,太奶奶那邊早就落灰好多年的老竈臺也開火了。
“媽,今天中午吃包子還是饅頭?”看到兩個大鐵鍋裏裝有發酵好,極為蓬松的面團,沈媽媽和奶奶各自都揉着一團面團,沈潇雲好奇的問。
“我和你奶奶打算做點包子和燒餅,你爸跟你太高在後屋熬豬腳黃豆湯,後堂是你太奶奶跟太爺蒸糯米飯。潇潇你現在忙不忙,不忙的話,一會兒把一袋子荠菜洗幹淨,我們等會兒就要用。”沈媽媽看到沈潇雲過來,二話不說就把沈潇雲拉過來充當苦力。
“哦,我現在就去洗。”沈潇雲滿口答應,轉身去拿荠菜,等他看到廚房角落裏那一麻袋,心裏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把麻袋口打開,裏面果真放的都是滿滿當當的荠菜,看着這滿滿一麻袋的荠菜,沈潇雲直覺得眼前有點發黑。
媽媽說一袋子,這确實是一個袋子啊,只是袋子的大小有點跟他想象中有些差別。
直播間裏看着這一幕,已經笑瘋掉了!
這種喜聞樂見的事,他們看的真的很歡樂啊。
“主播,別發愣了,快點去洗啊,奶奶他們還等着你的芥菜包包子呢。”
“哇!主播剛給我們推薦荠菜,現在就吃到了,真的太幸福了,刺激的我現在就想吃芥菜餃子!”
“主播,快點去洗,別慌哈,這就是一袋子芥菜而已,不要大驚小怪。”
沈潇雲把那一麻袋的芥菜拖到外面的水池旁,壓了一池子的井水,先把竹籃放水水池中,再往竹籃裏放芥菜,如此來回搓洗有很多泥沙的芥菜。
這樣弄竹籃隔開,避免芥菜在搓洗的時候碎掉飄散到開,省時又省力。
雖然做飯他不是最拿手的,可作為家裏經常被使喚當下手的沈潇雲,做家務肯定是小能手。
一麻袋的芥菜分幾撥,來回清洗三次後,沈潇雲随意挑選幾顆掰開葉子,發現沒有泥沙,這才全部搬到廚房。
“潇潇,把荠菜裏面的水擰幹,放進鍋裏,我一會兒給它炒幹。”沈媽媽看到沈潇雲把芥菜洗好,又把小苦力抓過來使喚。
“哦,我知道了,這就擰。”本來還打算給直播間裏的網友來點互動,現在是一點閑暇時間都沒有,沈潇雲幹脆就把手機固定在廚房光線好的窗臺。
奶奶手腳麻利的把鐵鍋和竈臺面擦幹淨,就去生火,沈潇雲趕緊的拿來一個盆,抓起籃子裏的芥菜,用力的抓,擰,盡可能的把裏面的水分擰幹。
所有荠菜都放入鐵鍋裏,竈堂裏的火也生起來,鍋裏熱度上升,沈潇雲直接用手翻動鍋裏的芥菜。就像是炒茶一樣,不斷的用手翻炒,待不再是濕答答的,沈潇雲這才停下來。
沈媽媽早早的在一旁剁了不少鮮嫩的筍丁,白白的,水靈靈的。還有肥肉較為多的煙熏肉,剁碎,剁成小顆粒,一粒粒油脂光亮,油水淋淋,肉粒顆粒飽滿,結實且細膩,搭配一些細碎的紅色臘瘦肉,極富有食欲,光是看着就格外誘人。
無論是炒的半幹的荠菜,還是剁碎的筍肉丁,或者是臘肉粒,都是用盆子裝的,還是堆的冒出山尖尖的那種,把這三樣拌勻得在鍋裏拌勻,還分幾次才行。
沈潇雲作為家裏最勤快的打手,一直充當廚房苦力的角色,不用奶奶他們說,沈潇雲就開始把這幾樣餡料拌勻。拌勻好後沈潇雲把一旁放涼的豬油倒入餡料中。這些豬油是過年的時候,自家養的豬割下來的油脂,炸出香的要命的豬油,熱豬油裏放一些鹽,可以長時間存放。
這些油提前加熱了一番,豬油又香又頂餓,幹體力活的人吃一些能多保存一些體力。
拌勻豬油,撒上鹽,一半的餡料放剁碎的小米椒,辣椒油,一半不放。
所有的餡料拌勻好,滿滿三大盆子,沈潇雲把手洗幹淨後,那邊發酵好的面團也揉好了,他從奶奶手裏接過擀好的面皮,開始包芥菜包子。
每一個包子都包有兩湯匙餡料,滿滿當當的,捏上褶皺,一個皮薄餡兒多的荠菜包子就做好了。
奶奶專門擀面皮,沈潇雲負責包,兩人都是手腳很快,做事爽快利落,那包子一個個眨眼間就落在蒸籠裏。
白的蒸籠布,白的芥菜包子,稀稀朗朗的放着,一蒸籠裏裝有快五十枚包子,裝有一籠,又放一蒸籠。
沈媽媽在兩人包芥菜包子的時候把兩口大鐵鍋裝滿水,往竈堂裏丢柴火。
待鍋裏的水燒開,一籠籠的蒸籠足個放上去,每一鍋的蒸籠碼的足足有半人高,兩鍋一共有十八籠。蓋上蒸籠蓋,蒸了十來分鐘,開蓋後就看到那竹蒸籠裏滿是白白胖胖,軟乎乎的大包子,這些蓬松柔軟的包子把鍋還要大一圈的竹籠屜擠的滿滿當當的,險些要寄出籠屜。
“潇潇來嘗嘗,看看裏面的餡兒熟透了沒。”沈媽媽用筷子夾了一個還冒着白氣的大包子遞給沈潇雲。
沈潇雲拿了口碗放好,吹了吹,這才咬着牙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剛出籠的包子還很燙,面皮又軟又糯,還有一股淡淡的麥香味,咬下去的時候直覺得香甜。偏偏這些包子一個個包的餡兒快要爆炸了似的,皮兒還特別薄,微微咬下一小口,就能吃到滿口流油的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