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的想法
自韓志軍上了大學後,除過年回家外,寒暑假他都不曾回來,留在學校和同學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出門到各地走走,用古人的話來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對于此事,每個大學的學生都特別積極;周末他會去找些輕松的活計為自己掙些生活費,但這樣的日子皆是少數,大學裏有各種補貼和獎學金,足夠他學習和生活了,這樣做也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安逸的生活。
每年春節期間會來拜訪文秀琴,看看秦雯,雖然沒說什麽特別的話,但以文秀琴和趙剛閱歷,他的心思還有什麽看不出來的。只是見秦雯還小,且即将面臨高考,便将此事埋在心裏,暫不說破。
除開這些外,韓志軍在校期間,每個月會給秦雯寄封信,信裏從來沒說過什麽甜言蜜語,只是簡單又生動敘述他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在校時發生的各種各樣有趣的事,甚至還有他和同學去各地實踐時碰見的趣事。
每月一封,從未間斷過。文秀琴和趙剛都已經習慣,連秦雯也漸漸習慣了。
“雯雯,這次小韓又說了什麽新鮮事?”有時候文秀琴會詢問秦雯韓志宏信上的內容,秦雯見上面沒什麽特別的言語,都會讓她自己看;且自從每年韓志軍上她們家拜訪後,文秀琴對他的稱呼不知什麽時候起,從韓志軍同學變成了小韓。
秦雯對這稱呼說過兩回,文秀琴不作理會,甚至還說:人家這兩年都記得來拜訪,且韓志宏在她家這麽多年,大家皆是熟人了,這樣稱呼也親密些。
于是秦雯作罷,随她怎麽稱呼。秦雯仔細看着這封信,與以往不同,沒講什麽生活趣事,而是跟她說了形勢。
他大致意思是說: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經濟形勢也是日趨上升,對于秦雯母女倆想發展壯大生意,他有幾點建議。随着個體越來越多,競争會愈來愈大,這幾年雖然她家的生意挺火熱,但也不能盲目自信,要考慮後續的發展。
想要在日後的服裝行業站的一席之位,他覺得創新和貨源是主要的。這兩年從國外刮來一陣流行文化,韓志軍認為這将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人民從前的審美,所以服裝業也要緊跟潮流。
因此,他建議秦雯母女倆,如果資金充裕加上她們家固定客戶,可以考慮辦個服裝廠或者服裝公司,實行設計,生産和服務一體化。因為現在各地辦廠或者成立公司的人如雨後春筍似的漸漸在增多,這是一個趨勢。
“服裝公司?”文秀琴咀嚼着這個名詞,覺得困擾自己幾個月的難題似乎有了新的路途。
秦雯點頭。韓志軍的建議和自己想得不謀而合。從文秀琴開始頻繁上省城進貨,她就漸漸有了這想法,只是一直覺得時機不夠,如今倒是韓志軍先提出來了。先不說他的想法好不好,就說這份遠見也是走在別人前面的。
“想法好是好,資金嘛,咱們家這幾年賺的錢也盡夠了,只不過……媽從來沒做過這麽大的事,到時候這幾個鋪子确實不愁貨源,可也不夠一個廠開銷的,得争取和更多的商鋪和批發商合作,而且我們這幾個人手遠遠不夠的,要找……專業的人來。”文秀琴拉過秦雯坐在身邊說。
兩人看信的時候,趙剛進廚房燒飯去了。
“怕什麽,我們沒做過,其他開辦的人也沒經歷過,大家都是一邊學習,一邊開創。”秦雯道,“而且就如韓志軍所說,現在是最好的時機,錯過了就遲了。”
話雖這麽說,但文秀琴還是不由擔憂,這不是開個小鋪子這麽簡單,涉及許多事和人,怕自己處理不過來,也怕……
“萬一……到時候賠了怎麽辦?”那可是全部投入,要是不成功,家當得全賠進去。
秦雯笑笑,“賠了就賠了,沒什麽大不了的,最多和從前一樣重頭再來就是,也不算重頭再來,最起碼有了失敗的經歷,下次就更容易成功了。”
這麽多年,文秀琴已經習慣什麽事都要和秦雯商量一下,如果得到女兒的肯定,她會生出說不清的自信。這次雖然也有同樣的感覺,只不過事情不小,她得好好想想。
這時趙剛燒好了飯,秦雯上去幫忙端菜端飯,三人一起吃飯。
“我覺得雯雯說得對,什麽事都只有做了才知道行不行,猶猶豫豫容易錯失良機。”趙剛為文秀琴夾了一塊糖醋排骨,笑着說。
文秀琴白了他一眼,咬了一口排骨才道:“話說得輕松,要是失敗了,到時候我們就一無所有了。”
趙剛笑嘻嘻道:“哪裏就一無所有了,不是還有我嘛,要真是一無所有那也不用怕,我的工資夠我們三個人吃喝了。”
文秀琴溫柔地看了趙剛一眼,知道丈夫雖然像是在開玩笑,實際支持她做想做的事,再瞧瞧一旁吃飯的秦雯,她心裏暖暖。姑娘支持,丈夫支持,她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行,那咱們就去做。”文秀琴笑着拍板,“有你們的支持,我也不怕了。”
趙剛笑着給她又夾了塊糖醋排骨。秦雯吃完最後一口飯,“到時要是忙不過來,我去幫你。”
文秀琴吃完飯正放下碗筷,聞言,搖頭道:“不用,再過兩個月便要高考,你安心複習,恩……雯雯,你有沒有想過考哪裏的學校?”
想也不想,秦雯回道:“就報省城。”
聽她這麽說,文秀琴心底很高興,知道女兒明白她的不舍,所以才放棄去更好的學校,自願留在這裏。
“雯雯,你明白媽的心意我真的很高興,不過……要是你喜歡去別的學校,我也不會攔你……”文秀琴還是不想秦雯委屈自己。
“不用,我想報考的專業,省城就有,沒必要去遠處。”
文秀琴笑着點頭。趙剛也吃完了飯,秦雯幫忙收拾碗筷後,三人坐着看了會電視,聊了會天,秦雯想回那邊的房子去複習功課,被文秀琴阻止說:“天晚了,明天再去吧。”
于是三人各自洗漱睡下。
——
第二天,秦雯吃過早飯,帶着各科作業去了自己的房子。屋裏沒人,秦雯安靜地做了一上午的作業,中午在外邊買了一碗混沌當午飯,飯畢後休息了一個小時,看了會電視,澆了遍花,下午才開始複習。
‘扣扣’,有人敲門。秦雯開了門,門外是錢萌,背着個帆布包,手裏還抱着兩三本書。
“我就知道你在這裏。”錢萌對她笑着說。
秦雯關好門,兩人一起坐在沙發上。
“怎麽想着來了?”自開學後,錢萌很少過來。
錢萌将手裏的書放在小木桌上,把書包取下來擱在一邊,“宿舍裏太吵了,想靜靜地看會書都不行,圖書室和教室也都是人,沒個安靜的地方,而且有些題不會做,所以就來打擾你了。”
秦雯給她倒了杯溫水。錢萌接過來喝了半杯,開玩笑道:“你可不能攆我出去。”
知道她是玩笑話,秦雯笑笑不作應答,只問:“哪些題不會?”
聽到說正事,錢萌收起了玩笑的模樣,拿出書本将不會的題目指給秦雯看。秦雯掃了一遍,找來紙筆為她解題。
不會的題目不多,很快就講完了,之後兩人各在一間房溫習功課。學習的時候總是過得很快,等錢萌回過神來時已經快傍晚了。她收好書,打算回學校了,正準備去跟秦雯道別,忽地聽見門被人從外打開。
錢萌猜想肯定是文阿姨。進來的果然是文秀琴。
“文阿姨。”錢萌笑着招呼。
“是萌萌啊,什麽時候來的。”文秀琴笑問。
“下午來的。”
秦雯聽到她的聲音就出了門,“媽,你怎麽來了?”
“來叫你去吃飯,你一個人肯定又是在外面随便吃點,我和你趙叔已經燒好了飯,走吧。”文秀琴道。
錢萌聽後向她們告辭,文秀琴拉住她道:“好久沒上我們家吃飯了,一起去吧。”
“走吧。”秦雯背上包挽着錢萌的手,和文秀琴一起回趙剛家吃飯。
四人吃畢飯,坐着說了兩句話,錢萌就說要走,文秀琴挽留道:“天黑了,你一個女孩子不安全,就在這住一晚,明天再回去吧。”
一想也是,反正明天是星期天,而且宿舍依舊吵鬧,不如在秦雯這兒多看會書再回去的。
“好的,文阿姨。”
四人坐着看電視,正巧電視上正播放新聞,上面報道一家包裝工廠的情況,文秀琴聚精會神地盯着直到看完。
“昨天說得事,媽又想了想,辦是要辦,不過得尋個可靠的辦法。”節目播完後,文秀琴對身旁的秦雯道。
趙剛坐得離她們有點遠,正在抽煙,聽了這話,想離近點,又怕煙熏着她們,便遠遠來了句:“你又想多了。”
文秀琴不搭理他,側身望着秦雯。錢萌則好奇是什麽事,只聽秦雯道:“我今天忽然想到,其實你可以先去成熟的服裝廠或者公司參觀一下,了解他們是怎麽運作的,需要些什麽,等你心中有數了,再慢慢籌辦。”
聽了這話,困擾文秀琴的難題似乎一下茅塞頓開,高興道:“還是雯雯辦法多,我明天就去問問熟人,看看哪裏有工廠。”說到這裏再也坐不住看什麽電視,回房去找出熟人的地址,想着明天上門去問。
“你們家要開工廠?”等文秀琴離開,錢萌才問。
“是有這個打算,但什麽時候辦,暫時還不确定,我們洗漱睡吧。”秦雯起身道。
錢萌點頭,兩人洗漱後躺在秦雯房間,嘀咕了一陣才睡去。
——
第二天,秦雯、錢萌依舊回那邊房子複習功課。趙剛在家休息,而文秀琴一早吃過飯,就急急忙忙出門去找熟人,一直到天黑才回來了。這時秦雯已經和趙剛吃過晚飯,錢萌早回了學校。
“你說你,有什麽事不能慢慢來。”見文秀琴跑了一天,疲憊的很,且聽她說今天就只吃了一頓飯,趙剛又心疼的抱怨起來,可還是忍不住到廚房為她熱了飯。
文秀琴知道丈夫是心疼她便沒吱聲。
“雯雯,我有個熟人的親戚在省城城郊開了一家工廠,雖然不是服裝廠,但是也可以參觀一下。她已經幫我聯系好了,明天我就可以去省城。”文秀琴雖然疲憊,但這精神頭卻非常好。
“你歇幾天再去行不行?”秦雯還沒開口,端着菜出來的趙剛先發了話,“這樣下去你的身體怎麽受得了?”
文秀琴端起了飯,“謝謝你,趙剛。我心裏有數的,身體好得很,再說這機會難得,我拜托了人家好久才答應給我聯系的,要是明天不去,這人情不就白欠下了。”邊說完吃起了飯。
趙剛略帶擔憂望着她,“我怕時間一長你的身體吃不消。”
“沒事,我好着呢,等忙過這陣就好好休息一下。”文秀琴安撫道。
“明天我請個假陪你去。”秦雯道。
“別,不能耽誤你學習。”趙剛忙道,“這樣,我請兩天假陪你媽去。”
文秀琴無奈道:“行了,都不用請,我自己能行,從前進貨開鋪子,有時候還不是我一個人。”
秦雯想了一下,道:“好吧,你要注意休息。”
文秀琴點頭,趙剛見秦雯都不說什麽,知道勸不了文秀琴,也不勸了,只叮囑她再忙也要記得吃飯。文秀琴一一應下。
吃完飯,秦雯先睡了,文秀琴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準備明天出門。
第二天星期一,秦雯去上了學,趙剛上班,文秀琴拿着熟人寫了的一封介紹信,坐車到了省城,又轉了一趟車到了城郊,問着人一路步行了那個工廠。
這是一間鞋廠,加工生産各種鞋類,成立時間也不長,也就這兩年開始的,不過各方面都日趨成熟,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鑒。
文秀琴找到熟人的親戚,将介紹信交給對方後,那人就帶着她參觀了整個鞋子生産流程,整整看了一天,為了表示謝意,文秀琴請對方在省城最好的飯店用了一頓飯,吃飯的時候趁機向對方請教辦工廠心得。
參觀完工廠,她沒有立刻回家,而是留下仔細看了各個環節,又和工人們聊天了解情況。一直過了四、五天,覺得心裏有了些數,文秀琴才告別的省城回到了縣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