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來信
一聲鈴響,沉靜的縣高中瞬間沸騰起來,各班級的學生步出了教室,去食堂的去食堂,回家的回家的。秦雯收好書本,和錢萌道了別,也出了教室。
走在才長出雛芽的梧桐樹下,偶然間聽見幾聲鳥啼,擡頭望過去時,那些鳥還躲在樹丫之間,繼續叽叽喳喳叫個不停,仿佛要用盡全部的聲音來歡慶春天的來臨。
出了梧桐樹林,向右步行了一段路,然後拐進桂東路,走了幾分鐘,就到了趙剛家。
“雯雯回來了,先洗個手馬上就能吃飯。”趙剛圍着個花布圍裙,正在廚房裏忙活。
秦雯應了一聲,将書包放在沙發上,望了一圈不見文秀琴,問:“趙叔,我媽呢?”他們結婚後,秦雯一直叫他趙叔,趙剛也不介意,笑呵呵的答應。
“去幾個鄰縣鋪子對賬了。”趙剛關了火,将菜端了過來放在沙發前的小木桌上,笑着道:“月末了,她要挨個對賬,你忘了?”邊說邊為秦雯舀了碗大米飯。
“趙叔,我自己來。”經趙剛一說,秦雯這才想起又至月末,這兩年來她們家在其他縣上陸陸續續又開了七、八間服裝店,經營範圍不僅限于女裝,男裝、兒童服裝乃至老年服飾都有買賣。
兩年來随着改革開放,國內經濟逐步複蘇,人民收入增加了,荷包滿了,物質就要緊跟上,吃的喝的穿的,都不像從前般将就。手裏有了閑錢都想為自己或者家人添幾件新衣服,特別是城裏的年輕男女,追求潮流時尚,更換衣服不僅是為了新舊,更是為了自己能引領時尚,成為親朋好友間的焦點。
在這樣的情形下,秦雯母女倆先後又開幾家服裝店,生意很火熱,只是進貨成了問題:店一多,庫存情況不同,這店缺貨,那店還有;那店缺貨,這店還有。為此文秀琴每個月都要上省城奔波好幾回,累得不行,在家時還要忙活家務,這幾個月來瘦了好些。
趙剛很心疼,主動将家務攬了過去,因此近來家裏的一日三餐都是他在準備。從最初的飯菜只一般口味,如今雖不是色香味俱全,但也頗為可口。
兩人吃了飯,休息了一會,聊了兩句,趙剛就要去上班,他離單位近,文秀琴不在時,中午抽時間回來燒飯等秦雯放學,下午還有課,秦雯也出了門。
——
下午的課很輕松,上了完課和錢萌聊了兩句,秦雯就回了家。這個學期學習很緊張,班上每個人都很努力,為了不影響學習,加上這兩年掙得錢不僅足夠學費和生活費了,将來上師專的錢也有了,錢萌從開學起就沒去過鋪子,每天放學吃了飯後,不是在教室複習,就是在圖書館溫書,格外的刻苦。
不僅是她,就連韓志宏也沒去店裏,和錢萌差不多軌跡,吃飯後在教室或者操場安靜的角落複習。
而秦雯雖不像他們一樣白天黑夜都在用功,但是周末會回自己的家裏安靜的看會書。至于文紅紅,去年就結了婚,早搬走了。對象是縣城邊上石榴村的人,姓周,家裏條件尚可,以務農為主,但農閑時會上城裏找活做,日子過得也殷實。
前年冬天進城務工時,上店裏買衣服認識了文紅紅,兩人一來二去看對了眼,于是在去年夏天結了婚。
一開始孫蘭花并不滿意,盡管對方條件還不錯,但在她眼裏,對方沒有工作,自己女兒紅紅可是有正經工作的人,工資逐年增加,現在每個月已經有五十多了,雖然比不上國家單位的工資,可比一般工作要多得多,活也輕松,這些錢別說是養活紅紅自己,就是養活他們一家四口人也勉強夠了,如果嫁給這樣一個人家,孫蘭花總覺得有些吃虧。
最後雖然兩家磨了許久,無奈兩個年輕人相互喜歡,孫蘭花心裏再怎麽不滿意,怎麽覺得吃虧,也不敢阻止。現在國家有政策,婚姻自由,若是阻止他們,被派出所的人知道,說不定會被抓到裏面去,輕則教育一頓,重則聽說還有受法律制裁。
因此文紅紅還是嫁到城邊周家。她嫁人前,孫蘭花特意買了禮物來找文秀琴說情:希望秦雯母女倆能為文紅紅保留這份工作,等她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後能繼續上班,如此一來。這個小家庭也能多一份收入,養活新出生的孩子。
文秀琴想也沒多想就答應了。一來文紅紅在她家做這幾年,一直勤勤懇懇,從不偷奸耍滑,賬目也是清清楚楚的,用秦雯的話說這是老員工,用慣了;二來,孫蘭花這次不像從前一樣咋咋呼呼上來就質問,而是正經提了禮物來求她,這面子不能不給。
于是先找了個人來頂替文紅紅的位置,等她生完孩子再來。
今天是周五,秦雯本打算回自己家裏,忽地想起中午沒見到文秀琴,又轉了腳步走到趙剛家。進了屋,見棕色沙發上橫躺着個人,走近一看,原來是文秀琴。
她閉着眼似乎睡着了,頭發有些淩亂,臉色頗為憔悴,雙手枕着頭,身體彎彎曲曲窩在沙發裏,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疲倦。
從自己房間找了一條薄被來蓋在文秀琴身上,秦雯就安靜坐在一邊。
“雯雯,放學了。”不知道是不是母女之間的感應,蓋上被子沒幾分鐘,文秀琴就醒了。
“嗯,別起來再躺會。”秦雯見她一起身被子便滑了下來,伸手将被子又蓋了回去。
文秀琴摟着被子蓋在腿上,背靠沙發,“不睡了,這天氣越睡越困,餓了嗎?我去給你做飯。”說着要起來。
秦雯單手壓在她右肩上,“不忙,我不餓,一會我自己弄,你先休息會。”
跟自己家的姑娘,文秀琴當然不會像外人一樣客氣,聽了這暖心的話對她笑笑,繼續靠着沙發醒神。
“賬對的順利嗎?”秦雯給她倒了一杯溫水。
文秀琴接來喝下才回道:“還行,都沒什麽差錯。”
“那我看你……怎麽好像很發愁的樣子?”秦雯接過水杯放在小木桌上。
文秀琴嘆了口氣道:“是前幾天去省城進貨……好幾家都漲了價,事先也沒通知一聲,我和幾位老板理論了半天,他們才肯比別人便宜點批發給我。”
這兩年經濟形勢大好,個人經商越來越多,那些商品也跟着水漲船高,批發價漲了兩三回。雖然她們家經營得早,有一批固定的客戶,但是也禁不住這樣長期漲價,況且個體戶越多,她每次去提貨能拿到中意的衣服就越來越少,那些批發老板都只認錢不認人,誰先帶着錢去,誰就能得到最新最流行的服裝。
這半年來,進的服裝是愈來愈沒有新意了,別說客戶不滿意,連文秀琴自己都覺得不合她的意。
這确實也是個問題。秦雯正要說話,門’嗒’的一聲開了,趙剛下班回來了,手裏還提着順路買的新鮮菜。
“回來了。”文秀琴笑着問。
趙剛應了一聲,放下包,将菜放進廚。
“對了,雯雯今天又有你的信。”趙剛出廚房後,想起什麽,拿起方才放下的包,從裏面取出一封來遞給秦雯,“下班時看見了,順便帶回來了。”現在趙剛不往鄉村送信了,只在郵局裏上班,每天就是整理分類這些各處的來信。
“謝謝趙叔。”
秦雯接過來一看,上面寫着收信人秦雯,寄信人韓志軍。
又是他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