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肆弎
那一日之後,梁王再也沒有前來見過蘇槿容,自然也沒有與他提過頭像或是硬抗到底的打算。而平州的日子也日益難熬,饑餓折磨着軍營和王府裏的每一個人,人禍面前,條款的約束力日益降低,而梁王麾下招募到的,本就不是紀律嚴明的軍人。
一日,蘇槿容在外出的時候被搶奪糧食的士兵沖撞,當即便驚動了胎氣,鮮血淋漓地被擡回來,當即便沒了孩子。
梁王終于出了書齋,在窗下聽她撕心裂肺地痛哭,那哭聲簡直痛到了極致,讓人禁不住懷疑,下一刻她就會去尋死,對人間再無留戀。
他沒有進屋門,只在窗下長長嘆息,然後轉身離開。
五天之後,靖州軍營裏的宛妤收到了梁王親筆所寫,願意投降的書信。
康華元依令撤軍,因為兩軍首領已經握手言和,他麾下饑餓的士兵們可以領一份口糧和俸錢離開軍隊,回到原籍。除卻梁王近支的将領,每個人都沒有被問謀逆之罪。
商墨淩終于和靖州恢複了聯系,回到軍營的時候,他的第一句話便是:“謹行說的不錯,我輕敵了。”
“康華元果然是一位不世出的名将,沒能及時發現并重用他,是我的錯。”
梁王打開了平州的大門,率領他的殘兵敗将出城投降,商墨淩策馬立于城前,看他這個向來桀骜的弟弟終于在他面前低下頭。
他并不下馬,語氣平平道:“吾弟平身。”
梁王沒有挑剔他冷漠的态度,因為階下囚沒有要求待遇的資格。
商墨淩又道:“遣散你的軍隊,回長安去吧。”
梁王道:“太後曾在诏中說……”
商墨淩打斷他:“太後許諾給你的,自然會實現。”
梁王又道:“罪臣的王妃鳳氏……”
商墨淩道:“她很好。”
Advertisement
梁王點了點頭:“罪臣欲休棄發妻,還請陛下允準。”
商墨淩不問原因,爽快地點頭:“準。”
梁王道:“罪臣欲扶側妃蘇氏為正,請陛下允準。”
商墨淩沒有立刻答應,反而饒有興致地詢問:“蘇妃為何沒有前來接駕?”
梁王澀聲回答:“賤妾小産不久,正卧病在床,求陛下恕她無禮之罪。”
商墨淩“唔”了一聲:“你舉白旗,莫非是因為她卧病的緣故?”
梁王沒有回答。
商墨淩挑了挑唇角,做出一個微笑的表情:“回長安罷。”
梁王投誠的消息傳到長安時,并未在長安引起轟動,似乎是每個人都相信,這場戰役的成功不過是時間問題,沒有人認為商墨淩會失敗,而梁王能取他而代之。反倒是針對梁王的處罰方案引起了争議。
左相桓傑在收到捷報的當天便上奏皇太後,要求将梁王下獄,好徹底鏟除其在長安官場的爪牙。這個提議立刻遭到禮部尚書的激烈反對,因為皇太後早有诏書,許諾梁王可以以王爵善終,此刻出爾反爾,非君子所為。
皇太後從來不關心她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君子的要求,只單純覺得桓傑言之有理,當即便準了他的奏折。梁王被商墨淩押入長安,只在先前的梁王府上呆了一日,便被刑部請走。
他似乎對這個結果并不驚訝,只詢問前來押解他的官員,是否可以放過他的家人。
官員礙于他的身份,依然保持着恭敬有禮的态度:“殿下放心,王妃不受牽連。”
梁王點了點頭,伸出手示意官員為他上鐐铐:“可以走了。”
他沒有為難任何人,幹脆利落地交代了一切——所有追随他的,在他舉事後做他眼線的,根據他的吩咐散播謠言的,事無巨細,不必拷問,不必上刑,盡數交代。
桓傑拿到了他簽字畫押的供詞,滿意道:“原本以為,撬開殿下嘴會很難。”
梁王盤腿坐在牢房地面上,衣袍幹淨,發髻整齊,沒有半點狼狽之處:“既然已經承認失敗,又何必做困獸之鬥。”
桓傑惋惜道:“陛下欣賞殿下的領兵之才,倘若殿下在陛下登基時便誠信臣服,如今也會像浙王殿下一般受到重用。”
“我可以不要王位,”梁王擡頭看了他一眼,淡淡一笑:“只求能與王妃一起,穩渡餘生。”
桓傑道:“殿下只要再回答臣罪後一個問題,臣保證會讓殿下安然無恙地出獄。”
梁王道:“你問。”
桓傑道:“先皇後為何會将楊漱玉賜給浙王?”
梁王平靜道:“浙王善兵,故以楊氏女配之。”
“這的确是個很好理由,”桓傑笑了笑,搖頭道:“可你我都知道,這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重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