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藥廠
葵郡王以都督府的名義貼出告示之後, 陸陸續續有不少藥師和在雪嶺采藥的山民來詢問。
他們中如果有意向長期做下去的人,就會被登記在冊,等專人進行考核後, 方能與都督府簽訂契約。
曉年看了幾日的名冊, 不禁有些驚訝——竟然還有不少人呢!
葵郡王安排協助簡小大夫的人解釋道:“湯氏、牛氏雖不是醫藥世家, 但靠的是興安雪嶺的藥材發跡, 他們名下不僅有藥鋪, 也開設醫館, 東麓和北麓不少藥師就依附于這些大醫館。”
雖然湯家和牛家因為謀逆罪伏法, 但還不至于禍及這些醫館和藥鋪的藥師。
只是沒有了醫館和藥鋪, 他們暫時無處可去, 空有一身醫理醫術,卻因為曾經在湯家和牛家門下做事而讓人心生忌憚。
倒不是旁的醫館覺得他們為虎作伥、助纣為虐了——畢竟都是得養家糊口的,誰也不容易。
他們不過是擔心受到罪人牽連,不敢接手這些藥師罷了。
這些藥師原本在北境最好的醫館,如今跌落塵埃,自己同樣怕受到湯家和牛家的牽連。
他們中大部分人很是過了一段戰戰兢兢、忐忑不安的生活, 有些甚至已經為了避禍遠走他鄉, 估摸着再也不會回北境了。
這一次都督府貼出的告示, 也就是代表了北境新主人的意思, 這些流離的藥師自然有心歸順葵郡王,于是紛紛去錄入名諱等信息,期望可以為葵郡王做事,受到其庇佑。
至于那些采藥的山民, 則是看重了告示上提到的“護衛”二字。
他們大多都是散戶,也不像有些采藥的山民積累了幾代人的經驗,已經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還能更快發現更好的藥材。
每次進山對他們來說其實都是拿命相搏,現在都督府貼出了告示,稱屆時集中采藥會有府兵相護,他們自然對上面描繪的事情有所期待,想來一試。
由于興安雪嶺北起冀州,西南至雍州,屬于冀國的山脈大多在葵郡王和爍親王的封地,這告示上的內容一傳十、十傳百,竟然把不少沒有收到牽連的人也吸引了來,所以人數很快就增長起來。
曉年聞言,立刻拱手道:“那就有勞曹大人先請人篩選一遍,然後咱們再着郡府的名醫集中看選。”
時堅立刻回禮道:“不敢不敢,吾等受都督所托,皆聽簡大夫調派,您安排的事情,吾等立刻去辦。”
冀州邊境的都督府是由鎮守的親王或郡王擔任都督,除從五品的長史和司馬之外,還有錄事參軍事一人、錄事兩人,另有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參軍各一人,分管郡府內外事務。
劉葵令司倉和司田兩位曹參軍協助簡小大夫,同時也安排郡王府的長史廖淩全力配合他,代表郡王府支持簡小大夫的具體行動。
時堅就是司倉參軍,年紀稍長,十分有經驗,不僅熟悉北境的事務,又因為祖籍在雪嶺東麓的泰城,所以對那裏的實際情況也比較清楚。
有他們這些當地官員的配合,曉年覺得事情推進得比他想象得迅速,從開始準備到貼出告示、再到整理名目卷冊,前後不過十來天。
時堅帶人先進行了一遍篩選,按照簡大夫的要求留下了有經驗或有潛力的人,然後葵郡王府和煜親王府再請興安城的名醫對錄入在冊的藥師進行了考核,找出了合适的人選。
按照曉年的計劃,圍繞雪嶺的工作主要有三條線,要在近幾年中依次展開。
首先是将這些采藥的山民集中編整隊伍,進行系統的學習和定期的演練,然後讓他們分區域、分時間段,在府兵的護衛下進山。
由于整個雪嶺山脈綿延千裏,光是在冀州的一段就深不可測,是漫無目的地進山,還是有計劃的尋找……顯然是後者更有效率。
正所謂“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這時候的人們已經懂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之所以要分區域和時間段進行采藥活動,曉年只要稍稍提些原因,他們就能意識到這項安排的重要性。
時堅跟簡小大夫禀報了編整隊伍的進展,然後道:“現在有煜親王殿下和葵郡王殿下兩位皇族坐鎮我懷安,只要山民不太深入密林,妖魔可暫時不用擔心,有府兵相護,尋常猛獸亦不用懼怕,如此就比較穩妥了……只是煜親王殿下到底是要回去的,也不知道以後是個什麽光景。”
這樣好的局勢,對于懷安來說卻不是永久性的,一旦北境安穩,煜親王殿下勢必會返回天京,到時候只有葵郡王一人,對于妖魔的震懾會小上許多。
曉年點點頭:“所以,現在雖不正式開始,但卻要做另一項準備了。”
“就是您之前提到的,找合适的位置,令人種植藥材?”
“沒錯,野生的藥材大多時候确實效果要好些,但病症輕微的人根本不需要用到這般程度的藥材,如果能種植些常用藥,就可以進一步減少山民進山的次數,降低危險。”
自上一次煜親王府和葵郡王府請來興安城及外縣的幾位名醫,曉年就已經随他們進行了反複地讨論,确定了幾十種可以在雪嶺山麓或者不深入密林的地方種植。
只是現在願意一起進山的山民雖然不少,但人數還不能達到同時完成進山采集藥草和種植藥草這兩項事情,所以才暫時将種植一事放在旁邊。
曉年覺得這些事情對于北境來說一種新方式,太急于求成恐怕會遇到更多阻力,所以最好是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推進。
他對時堅道:“大人,北境已經快要進入冬季,咱們要先加緊準備山民們進雪嶺的東西,務必在大雪封山前完成這次任務,這樣也好與兩位殿下交代。”
雖然建立雪嶺藥局的初衷是解決這些山民和藥師的生活問題、同時惠及整個北境乃至冀州的百姓,所以并不是奔着賺個缽滿盆滿的目标去的。
但如果藥局沒有盈利,那就不足以維系正常的開銷,以及擴大采集和生産範圍的條件——總讓葵郡王府或者煜親王府出錢出力,并非長久之策。
如果這一次進山能夠取得好的效果,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前景,那接下來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之後進山活動和種植藥材需要的銀錢,也有了着落。
時堅第一次見簡曉年的時候,甚至懷疑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傳說中能治療煜親王魇症的大夫。直到與他接觸之後,方才信服。
但他實在無法相信這些都是一個未及弱冠的年輕人想出來的,所以猜測簡曉年背後應當有煜親王府的智囊。
由于封地是葵郡王的,所以興安雪嶺所有的産出也屬于他,只需要保證給朝廷的賦稅即可。
雪嶺藥局所得的一半利潤作為儲備,支持各種成本以及上繳的國稅;另一半則分為五份,劉葵自己和煜親王各占其二,還有一份給了曉年。
雖然曉年竭力婉拒,但劉葵認為沒有曉年的“奇思妙想”,雪嶺一帶很可能走上老路,所以堅持如此分配。
後來想想,藥局的藥材要物美價廉,也許不會有什麽盈利,就算有,将來在京中多辦些義診也不錯,所以曉年就不再在這件事上與劉葵糾結,而更多的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實際的事情上。
……
也正因為如此,曉年立刻就變得忙碌起來,白日甚至難得在都督府待着。
等傍晚回到院中,小虎崽就賴在他身上,整個一副不會走路的樣子。
曉年用晚膳的時間比它們晚,小家夥就蹲坐在他的腿上,扒在桌子的邊沿看哥哥吃飯。
煜親王原本想把它們抱走,結果小虎崽立刻發現“大家夥”的舉動,立刻躲回曉年的懷裏,用小爪爪緊緊抓住他的腰帶和衣襟。
曉年一天沒見着小家夥也着實十分想念,于是道:“讓它們待着吧。”
小虎崽聞言立刻看向煜親王,得意地昂起小下巴——這懷抱乖乖和崽崽坐最合适了。
晚飯後,曉年陪它們在院子裏玩了一陣子,然後就給小虎崽擦擦幹淨,抱它們上床準備睡覺。
曉年給小家夥講的睡前小故事來源豐富,有些是按照《三字經》裏出現的故事來講的,有的則是有名的典故,總之什麽教人向善,他就講些什麽,為了讓小虎崽更容易理解,還偶爾借助一些道具。
他剛剛說過了孟母三遷的故事,但因為小家夥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所以不能對其産生極大的共鳴——如果曉年改成“哥哥三遷”,或許會更加好些。
這天夜裏,曉年給小虎崽講的是讓梨的故事。
說起吃的東西,小家夥明覺感興趣起來,聽着聽着,小爪子就放進嘴裏了。
但就這樣嚼吧嚼吧,還是覺得有些意猶未盡,于是小虎崽對着曉年嗷嗚、嗷嗷直叫,似乎在要求一個實物。
曉年無法,只能讓煜親王出去要一個梨子回來。
煜親王:“……”如果現在出去,豈不是有點沒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