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母族
但當曉年将這件事告訴劉煜的時候, 對方卻表示了不同的意見。
雖然擁有魂魄的普通人極少,但煜親王見過不少人中英傑,所以他看到的“魂魄”還是有些的。
而且對于這件事, 他恰恰有現成的例子, 只是之前曉年看不到別人的“魂魄”, 劉煜就沒有特別提過。
“你堂弟簡曉令, 也有紫貂形的魂現, 只是和簡曉意表現出的魂魄一樣, 不是非常明顯。”
這也是為什麽年紀不算小的簡曉令學武不過月餘, 就順利通過了武舉的第一試, 成了武秀才, 并在騎射方面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這與他有個好師傅有關,與他自身的資質也有很大的關系。
據見煜親王所知,擁有“魂魄”的人,總比一般人多幾分聰明,思維敏捷,亦或者體力過人、身體素質極強, 所以更容易在某些領域發揮長材。
曉年聞言, 頓時瞪大了眼睛, 恨不得現在就跑回京城去看看曉令的“耳朵”和“尾巴”:“如果是這樣, 那為什麽我的先祖返魂,不是紫貂?”
他的遠房堂兄和最親的堂弟,魂魄是一樣的,唯獨曉年跟他們不同, 想想其中的緣由,不禁讓人有些心慌——總不至于,他不是簡家的孩子吧……
“別多想,你若不是簡家人,我不會讓你跟簡太醫進煜王府的,”劉煜趁此機會,狀似無意地摸了摸小大夫的臉:“應該是你母族那邊的原因。”
“我的母親……”曉年喃喃道。
但他腦海裏沒有任何關于母親的畫面,在華國沒有,在冀州也沒有——那位據說擁有天人之貌的溫柔女子,很早就過世了。
“我的外祖父和母親,祖籍是荊州,我曾聽我祖父說,他們祖上是為了避禍才離開故裏,千裏迢迢來到冀州的。”
大概是因為白發人送黑發人,祖父心中有傷,又不願意曉年多去想他永遠見不到的事情,所以簡遵友很少在他面前提及他父母的事情,曉年知道的訊息十分有限。
他畢竟不是真的孩子,已經早過了毫無顧忌天真爛漫的年歲,當發現祖父心傷,自然就懂事地完全不去問了。
對于曉年來說,雖然父母是給他生命的人,但祖父是含辛茹苦養育他的人,他不想因為對一方的好奇,就讓另一方去不斷回想過往的事情,徒增傷懷。
劉煜沉默了片刻,似在猶豫要不要跟曉年說起這件事,但最後他還是開口道:“我曾派人到荊州去查你母族的事情,目前還沒有太多的進展。”
去歲冀州皇帝整壽生辰,諸國遣使臣來賀,劉炘在宴上将荊國來的兩位美人賜給了煜親王。
這兩個女人中,有一位擅調香的美人,因與曉年長得有幾分相似,立刻被蔣長史注意到,并禀報給了煜親王。
劉煜遂讓鄭榮派人去荊州查探,主要是想看看這荊州美人來冀州、冀州皇帝賜美人的一系列事情是否有內在的關聯,又是否有什麽藏于地下的陰謀。
曉年明白祖父要進王府給煜親王“治病”,劉煜一定會好好查簡家的事情,但沒想到連他母族也要查……
雖然知道站在王府的角度上,再如何謹慎都是應該的,不過作為被調查的一方,還是有點笑不出來。
劉煜就怕曉年多想,見他垂了眼睛,立刻把正在他們之間躺着玩曉年手的小虎崽提溜到另一邊,靠近了些跟他解釋。
“我記得,是陛下賜的,荊州來的美人……”
曉年聽劉煜說起,很是回想了一陣才記起來這些事情:“她們住進來的時候,集英院好像還着了火。”
當時他擔心失火的時候煜親王也在裏面,但蔣長史說殿下根本沒去集英院,曉年才放心下來。
原本連簡小大夫都以為集英院因火災被燒毀了屋子,那些擠在裏面的美人會被安排住到別的院子裏去,誰知道財大氣粗的煜親王府這般“小氣”,不僅沒有收拾出新的院子,還讓她們依舊擠在房間變少的集英院裏。
當時拂冬還跟簡小大夫開玩笑,說連她和斂秋在晚楓院都有各自的屋子,那些千嬌百媚的美人卻連個單獨的房間都沒有,蔣長史也太不憐香惜玉了。
(蔣長史:這個鍋寶寶不想幫某人背……)
殊不知煜王府就是要用兩面鄰水的集英院最大可能地“擋住”這些女人的去路,然後讓她們不能擁有私人的空間。
這樣太後的人得跟先帝的人住一間,陛下送的人又跟太後早些年送來的人住一間,她們彼此都要試探彼此、防着彼此,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也沒有機會出來作妖。
那個燃香燭點着了集英院的美人,雖然是宗室的長輩送給劉煜的,但保不齊這些年已經投靠了哪一邊。
她做的事情,其實是犧牲了自己來“造福”所有集英院的美人,只是不知道已經籌劃了多久,才抓到這個時機。
可惜煜親王根本沒打算給她們這個機會出來興風作浪。
曉年沒想到“失火”的背後竟然還有這麽多故事,只覺得當初只在意着劉煜會不會喜歡荊州美人的自己太單純了。
——咦咦咦,他那個時候為什麽要想劉煜會不會喜歡別人???
曉年頓時有些不好意思,他眼神飄忽了一下,小聲問道:“那她……真的跟我長得很像嗎?”簡小大夫雖然沒說“她”是誰,但劉煜很清楚他在問什麽。
煜親王立刻回道:“子謙說很像。”
曉年聞言不禁擡起頭,有些奇怪地看向對方:“你沒見過嗎?”
煜親王理直氣壯地說:“我不去集英院,自然是見不到的。”
他說話的時候眼睛直直地看向曉年,語氣不僅像在陳述某個事實,而且好像在承諾什麽,顯得認真又鄭重。
曉年聽出他的弦外之音,頓時覺得耳朵有些熱熱的,嘴角微微翹了翹,又趕緊控制住。
他心裏莫名有些慌張,只覺得這個時候應該回應點什麽,但又不知道說些什麽才好,只能“嗯”了一聲,表示自己知道了,匆忙間把小虎崽從旁邊抱進懷裏,假裝想撸貓,來掩飾羞怯。
小虎崽之前被“大家夥”提溜到了一邊,但眼看哥哥是在談“正經事”,就沒敢鬧。
它們自從得了哥哥的“準信”,就變得異常乖巧,為了再次見到哥哥的小兔子,簡直聽話得變了個虎,要怎麽樣就怎麽樣。
現在突然被哥哥抱進懷裏,還大方地露出自己的小肚子給他摸,簡直就是曉年的貼心小棉襖。
因為小虎崽的“配合”,曉年手裏有事情做了(霧),也就沒有剛剛那般手足無措了。
他調整了一番,又繼續問道:“那鄭大人他們查到了什麽嗎?”
劉煜看了一眼在曉年懷裏舒服得哼哼唧唧的小崽子,然後回答:“陳玉皓的事情,已經有眉目了,但你母族的事情,暫時沒有進展。”
曉年驟然聽到這個名字,很是反應了一陣,才意識過來這是那個美人的名字。
“陳玉皓……聽起來像個男子的名字……”他想了想,突然想起了什麽:“姓陳,那确實跟我外祖是同姓啊!”
劉煜看向曉年,補充道:“陳,也是荊國的國姓。”
九州與曉年所知的古華國一樣,平民老百姓雖能與皇族同姓,但帝王的名諱卻是要避諱的。
只是和古華國不同,九州的某些州境,皇族并不避諱代表字輩的那個字,只避諱單名。
比如開創梁州文武盛世的梁文皇帝李景熙,他的同胞兄弟,聲名赫赫的梁承王李景承,以及其他同輩的堂兄弟,就沒有避諱“景”字改名。
而不像古華國的雍正皇帝名為胤禛,後來他繼承皇位之後,他的兄弟都得改胤字為允。
既然姓氏并不避諱,但劉煜偏偏又特意提及陳姓,曉年相信其中必有深意。
果然,煜親王緊接着補充道:“陳玉皓的祖上原本不姓陳,是荊前朝帝王賜姓而改姓的陳。”
能夠得到帝王這樣的賜姓,而且還是國姓,對于九州的百姓來說,絕對是無上的榮耀了。
曉年好奇地問:“難道是因為陳家出過功臣武将?”
然而,煜親王卻搖了搖頭:“荊前朝皇帝窮奢極欲,眈于享樂,極好香道,陳玉皓祖上擅香,遂賜姓。”
曉年聞言,對這位荊州皇帝“眈于享樂”的程度也是驚訝。
“此陳氏經過幾代,已有數不清的旁系,因在荊州多有不便,年代又有些久遠,所以你外祖家是否是出自此族,尚未可知。”
這個陳玉皓原本已在荊州皇帝的選秀名單之中,可惜出了一個前朝享樂皇帝的事,荊太後大概是怕此女進宮後成了“禍害”,于是說服皇帝打發她來冀州了。
從目前看來,這個荊州美人來冀州,倒是偶然,但劉炘見她長得像曉年,特意把她送來煜王府,卻絕非偶然。
只是不知道這位美人從荊州千裏迢迢來了冀州,不僅沒能進荊州皇宮,也沒能進冀州皇宮,到煜親王府之前,有沒有得冀州皇帝的某些“囑托”。
沒有因此得到母族的消息,曉年心底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我的先祖返魂,不是因為父族,那就只能是因為母族了……可不管怎麽說,它已經出現了,就得避免在人前露陷。”
曉年想了想,覺得現在當務之急的事情,還像劉煜所所說,應該是學會控制自己的先祖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