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知己
此時的簡曉意, 和曉年之前看到的,确實有些不一樣。
他似乎特意疏整了一番,眉宇間少了頹廢陰沉, 多了些期盼而顯得精神了起來, 整個人仿佛煥然一新, 讓曉年差點沒認出來。
原本以為至此要錯過了, 沒想到對方最後竟然還是同意離開寧安, 曉年頓時喜出望外。
不過他還是語氣鄭重地問道:“兄長可知, 我們這一去, 恐怕就很難再回寧安了。”
簡曉意點點頭——他既然已經做了選擇, 就不打算回頭……而且, 他也沒有回頭的路可走了。
事實上今日他已經找過了族長,言明自己将離開本家去遠行。
“既然你心意已決,那就去吧……至于家裏的事,我會請你伯祖父過繼一個孩子到四房,承了你的責任,繼承四房的香火, 也算替你盡了孝心。”
簡遵彭原本就對這個侄孫百般看不順眼, 甚至比不喜曉年還要厭惡他幾分,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 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但既然要走,就不能帶走簡家的東西,就跟當年幾乎淨身出戶的簡三一家一樣。
所以簡遵彭又對簡曉意道:“四房的東西,理應留下來給過繼的孩子, 不能讓他繼承一個空的家業……至于你自己,既然有手有腳,又有醫術,想來能夠自給自足……離開本家之後,你就好自為之吧。”
不過他也沒有完全讓他空手離開,簡遵彭從四房的産業中取了一份給了簡曉意,當作旅資,他并不知道簡曉意會跟京城來的那個小子結伴同行。
放棄了家業,背井離鄉……簡曉意為自己的出離付出了代價,但他希望這是一段嶄新而值得付出的旅途。
對于簡曉意來說,這是一次前路未蔔的冒險,而他的離開,此時對簡家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很多很多年以後,當簡家的後人談起醫聖的時候,竟然已經不知道他是何時離開的寧安。
那個時候的簡府,正因為別的事情而“熱鬧”非凡。
簡遵彭原本是為了四房過繼孩子承繼香火的事情找來簡遵維和簡遵執商量,沒想到還沒商量出個結果,就聽到下人禀道鈞少爺從外面回來了。
Advertisement
“你說什麽,煜親王殿下來了寧安?!”簡遵彭聽到簡曉鈞的話,驚訝萬分。
因為簡曉年今日就要離開寧安,之前說好不再來簡府道別,但他們作為本家,還是要派人相送的。
于是這兩日跟簡曉年走得比較“近”的簡曉鈞就奉祖父和叔祖父的命令,從簡家出發要去送他們出城。
然而抵達了官署的院子,他才發現簡曉年并沒有準備立刻動身,而後簡曉鈞知道了他們不立刻動身的原因。
煜親王昨夜抵達了寧安,如今正有郡守相陪,随後他會帶自己的大夫去遠安巡視。
因為簡曉年要跟煜親王殿下的隊伍離去,以簡曉鈞為代表的簡家人自然就不能去送他了。
簡曉鈞帶着這個對他們二房來說天大的好消息,匆匆忙忙趕回了本家。
初聽到這個消息,和簡遵彭一樣驚訝、但同時又帶着狂喜的簡遵維立刻問起細節:“煜親王殿下在何處?”
“殿下去了郡守府,曉年在官署的院子等着殿下,他們最快也要午後才能出發了。”
簡曉鈞推測煜親王應該從興安來的寧安,接了簡曉年之後再去遠安,想到這裏他語義有些激動:“曉年果然得到殿下倚重!”
如果不是在煜親王心中有一定的地位,那殿下要巡視北境三郡,完全可以從興安出發。先去遠安再來寧安。
——如此看來,三房果然得攝政王看重!他們在三房身上押寶,可算是押對了!
現在二房的人們只是在後悔,當初簡曉年還在本家的時候,沒有對他更加殷勤周到一些。
若是當初他們更加堅定一些、想盡辦法與簡曉年定下盟約,此刻說不定有機會被煜親王召見。
雖然這個願望沒有實現,但二房覺得一切還有希望,畢竟他們與簡曉年相處得還算融洽。
與之相對的,就是一直沒有對簡曉年露出過好臉色的長房。
這個消息讓二房歡欣鼓舞的同時,也徹底颠覆了簡遵彭的猜想:簡曉年根本不是狐假虎威,他手上也許确實有令箭!
他的長子站在一旁,看到臉色不佳、沉默不語的父親,又看到明顯帶着喜意的二房,心中生出了幾分壓抑。
——如果三房的叔叔和這個堂侄子簡曉年真的有本事讓煜親王看重,那他們之前對他的各種為難,是否也已經被簡曉年記在心裏……他會如何做呢?
這世上,恐怕沒有比有塊巨石懸在頭頂之上卻不知道它何時會掉下來,還要讓人忐忑不安的事情了。
……
曉年并不知道自己的離開跟到來一樣,引起了本家極大的“動亂”。
他們一行人跟着煜親王殿下乘坐馬車往東北的方向前進,大概要十多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遠安的郡府,遠安城。
因為還有個稍顯陌生的堂兄在,簡小大夫不好放着他去跟煜親王坐同一輛馬車,所以讓劉煜照顧小虎崽,而他自己則先和簡曉意一路聊聊天。
他心裏其實早就想找機會跟簡曉意好好聊一聊,只是之前一直沒有機會。
曉年準備看看對方實驗的進展,打算想想辦法在何時的機會用自己的理念“提醒”對方一下,也許能夠讓簡曉意這位“先驅”更快地發現真理。
簡簡單單地聊了些事情,曉年才意識到,自己撿到了“寶”。
原來簡曉意不僅是個解剖學的實驗者,而且醫學的基本功也非常紮實,竟然與曉年這個帶着“外挂”的穿越者不相上下。
雖然對方确實年長曉年七、八歲,但曉年可不止“多”讀了七八年的醫書。
——由此可見,這位堂兄是真的有天賦!
曉年不禁在想:簡家曾出了像他曾祖父一樣出類拔萃的人,現在又有像簡曉意一樣的“先驅”,可偏偏這樣優秀的他們都是生有反骨的人……
還是說,上天賦予這些天才天賦的時候,為了讓他們最後不會泯然衆人矣,所以特意加了一根反骨給他們,讓他們與衆不同起來?
就在曉年由衷感嘆這位四房堂兄極具天賦時,在簡曉意看來,他這位剛剛認識的堂弟,也同樣是天資卓絕的人物。
他小時候曾經聽祖父提過離開寧安去了京城的三房曾叔祖,知道他當年的風采蓋過同輩的所有簡家子弟,甚至連醫術高超的二房叔爺爺也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比起叔叔來,那是遠不及的。
因為簡遵彭考校曉年的時候,已經被趕出主宅的簡曉意沒有見到,所以初次見面只遠遠看到他是個氣質出衆的少年。
等接觸了才明白,為何一向驕傲的簡曉鈞等人要如衆星捧月般簇擁着他。
現在單獨相處,一起讨論醫理,簡曉意就更加佩服眼前這個不及弱冠的少年——因為他真是太聰明了!
饒是簡曉意自己多年在人的“身體”中尋求真相,有些地方依舊渾噩,得到了一個問題的解答,進而産生了更多疑惑的問題,如此循環往複,不得全解。
可到了曉年這裏,對方明明應該從未接觸過這些,但只要聽他說一點內容,就能生出極好的想法,甚至好幾次提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意見,卻讓簡曉意有茅塞頓開、如夢初醒的感覺。
……
曉年若是能夠聽到簡曉意在心中對他的贊嘆,恐怕要感到不好意思了。
在因為興趣而成為芳療師之前,他也是正經的醫學生,但內科不及外科接觸解剖多,他又經歷了這麽多年的“空白”,曉年的知識多半只局限于理論。
要論起實際操作,恐怕遠遠比不上野路子出身、全靠自己摸索的簡曉意。
他一開始之所以要勸簡曉意離開寧安跟他們走,是覺得那裏的環境太過壓抑,他不想讓一個“先驅”在做偉大嘗試的時候,還要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誤解甚至責罵。
雖然明白此人必有執念,并不會輕言放棄,但他還是希望生活能夠善待簡曉意一些。
等到真正開始了解他了,曉年才無比慶幸自己能夠找到一個這樣能說得上話的人。
就像當年他在乘音寺遇到了洪懸大師而與之成為忘年交一樣,人生得一知己,實在是太幸運的事情,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更何況是像曉年這樣,是個原本與九州格格不入的“外來者”,更是知音難尋。
曉年和簡曉意在自己的馬車裏讨論醫理讨論的如火如荼,相談甚歡,彼此在心中“商業互吹”,恨不得引之為知己。
與此同時,在煜親王殿下的馬車裏,劉煜和小虎崽們卻相顧無言。
煜親王的小大夫自己要跟同行切磋交流,把小崽子托付給他照顧……結果無論是照顧虎的人,還是被照顧的虎,現在都覺得挺郁悶的。
煜親王:好想跟他的小大夫一個車,親親熱熱說會話也好啊……為什麽他要跟兩個小崽子一起。
小虎崽:好想跟它們的哥哥一個車,親親熱熱玩一玩也好啊……為什麽它們要跟“大家夥”一起。
煜親王在坐榻的這一邊,小虎崽在坐榻的另一邊,無言了好久,終于有人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