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75
雖然精神已經有些疲乏了, 而且也不太願意跟林如海說這件事,不過想到對方估計等了他不少時間, 林子軒猶豫了一下,還是跟在管家身後往書房走去。
此時已是深夜, 林府內大多數人都休息了,一路上打着燈籠, 只能聽到一些動物的鳴叫之聲, 夜色寂靜讓人心裏也越發的沉悶。
好在到了書房的時候,便亮堂了很多,因為林如海還沒休息的緣故, 外面挂了很多的燈籠,倒是不再顯得漆黑幽暗,看起來亮堂了不少。
林子軒進去的時候, 林如海正手拿着書卷在認真的看書, 顯然等他的時間裏,也并沒有閑着,而是在完善自身,不斷的學習。
要說起來,林如海身上的優點很多,理智清醒不會被感情沖昏頭腦,心機城府頗深,懂得人情世故,善于利用人心,認真努力絕不敷衍了事, 這都是值得學習的。
可最讓林子軒佩服的,卻是林如海的勤奮自制,換了他處在對方那個位置上,又沒有什麽必須的要求,他可不會這麽想着每時每刻的充實自己。
可林如海卻不一樣,他不管是有多忙,每天都會堅持看一會書,各種各樣的書籍,林府裏那些典藏的孤本,都已經被林如海全都看完了。
他現在看的,都是後來到了江南,又重新收集的,這樣認真學到老活到老,每時每刻都不忘了補充知識的精神,林子軒是真的很佩服,因為這點是他沒有的。
“父親,兒子回來了……”
林岩把林子軒領到書房門口便就退了下去,林子軒進來以後,見林如海依舊再看書,上前兩步行了一禮,也是再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告訴林如海屋裏進來人了。
剛才進門的時候,因為離得遠,看得還并不是怎麽太清楚,現在距離變得近了,林子軒才看清楚林如海手裏面拿得着是什麽書。
不是四書五經,兵書之類那種好像比較有用的東西,也不是寫詩詞歌賦曲譜類的書籍,而是一些雜話,這讓林子軒不禁有些愕然。
像是這樣類的東西,林子軒是看過的,因為很有趣,古代那些文人墨客的腦洞那是一點都不比現代差,有基本甚至比那些什麽網絡還要又意思。
他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讓紫煙讀這些話本給他聽,既能打發時間,又能增長見面,還比較有意思,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讓林子軒覺得有些上瘾。
後來還是出行不受阻了,有了自己的事業之後,又被林如海安排了個老師,弄得他時間忙不過來,才漸漸的不再搜羅這些話本看了。
可沒想到他不看了,林如海倒是看了起來,不過這種東西雖然是老少皆宜的,但似乎不太适合像是林如海這樣的有志于仕途的人吧。
像是這樣在官場上拼搏的,而且做出了很多成績的,不是應該對這種話本都處于一種鄙夷的态度嗎。
雖然當初林子軒看那些話本故事的時候,林如海并沒有像是一個迂腐的父親一樣的批評他,也沒有沒收他的話本,甚至連問都沒有問一句,顯得比較開明,可開明和自己拿過來看起來,就是兩回事了吧。
要知道,身為揚州知府,一省的首腦人物,整個揚州那數不盡的事情都得等着林如海去處理,每日空閑的時間絕對是少得可憐。
就連休沐的日子,遇到什麽大事的話都給被占了,有好幾次甚至是新年,他都得召集下屬的官僚議事,沒辦法,揚州出了事情,他這個最大的官不管,還能推給誰呢。
所以別看官做得大,好像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真要是忙起來,那都是腳不沾地的,一點空閑的時間都沒有,而就在這麽忙的時間裏,抽空看話本,這真是有些說不通。
有些納悶的林子軒又瞅了那本書,這一看,他頓時發現了不對勁,這話本看起來似乎有些熟悉,不就是他曾經看過的那堆書裏面的嘛。
原本只是大概掃了一眼,并沒有太注意,這會發現了之後,林子軒頓時更忍不住了,他擡頭瞅了眼林如海,有些驚訝的問道:
“父親,您怎麽看上兒子的書了這些兒子現在都不看了……”
見林如海拿着自己現在都不看了的話本,在那裏看得津津有味,似乎已經不知道看了多久,林子軒忍不住強調了一句。
話本這種東西,好像不管是在哪個時代,都不是被家長們贊同的,雖然林如海以前沒管,但林子軒也怕林如海是想現在翻舊賬,所以還是特意表明了自己現在已經不看了。
“這些話本都是為父特意給你挑出來的,多看看對你也有好處,沒什麽不能看的,書看得多了,有些道理就會越明白,與人交談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東西可以談……”
聽到兒子那特意強調的話語,林如海忍不住笑了一下,他把手中的話本放到一旁,看着似乎有些擔心自己清算的兒子,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小家夥雖然聰慧,不過還是有些天真了,還真以為,這些話本不經過自己的同意,能跑到兒子的屋子裏去,事實上,這些書都是他親自挑選出來的。
外面的書籍良劣不齊的,不篩選一遍,帶壞了兒子的性情那怎麽行,對這方面林如海可是格外注重的。
其實話本本身沒什麽,很多還是對人有益的,選好的看一看,也能使得自身的知識更加豐富,不管是談到什麽話題那都有得聊。
他像是兒子那麽大的時候,其實也不怎麽喜歡讀書,不過也是被父親逼着讀的,不只是四書五經,還有很多孤本典籍,甚至是野史之類的東西。
原先他并不理解,除了科舉之外的那些書讀着有什麽用,只是覺得那些東西反而比四書五經要有意思,也就沒反對,反而很高興的就讀了下去。
可後來,等他考中探花,進了翰林院的時候,才算是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那些侍講學士,翰林院的長官,各個都是學富五車。
即便一開始他們不是,但待久了也就都是了,你若是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夠,那想要在這裏出頭,博得皇上的賞識就非常困難了。
翰林院的規矩,剛進去的新人,比較出色的,都有一次能在皇上面前侍講的機會,這次機會你若是把握住了,讓皇帝對你印象深刻,那今後的前程基本上就穩了。
若是沒把握住,那哪怕你是狀元探花,之後的前程也難說了,很大可能就被淹沒在了翰林院那人才濟濟之處,很難讓皇帝再想起你,除非今後再做出什麽大的成績。
而所謂的侍講,那不确定的因素很大,雖然題目是由你自己想得,但皇上會問什麽,那可就沒準了,天馬行空,甚至與之無關的話題,皇上都可能會問出口。
他想到什麽就會問什麽,根本就沒有範圍,所以各種各樣的書籍,都需要涉獵一些,雜文趣談,最好也要掌握,這樣才不會無話可說。
在皇帝面前侍講,有時候可以說比考狀元還要難一些,當然,有的時候比考秀才可能都簡單一點,這是不确定的,全靠皇帝的心情。
這或許有些不太公平,不過這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翰林院那麽多人,新科進士幾百人,能有這侍講機會的甚至都不超過一掌之數,這本身便是最大的不公平。
因為很多時候,這侍講的機會靠得并完全是才華,更多的是關系是人脈,而那些平民才子,除了特別出色,又或者是皇上欽點的狀元,很難得到這個機會。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些平民子弟,能夠考上進士,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他們也一般沒有那麽多錢和精力,去看這些雜書來豐富自己。
林如海當年就是抓住了侍講的機會,再加上當年殿試的時候也給皇上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又有賈代善從旁協助了一些,才在翰林院只待了短短一年多,就被調到了大理寺。
翰林院其實是個好地方,藏書衆多而且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若是做學問是個非常好的去處,而且自古就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
讓翰林院的學士都顯得非常的清貴,但窮翰林窮翰林,那地方也是一點油水都沒有,就那點朝廷發的俸祿,實在是什麽都不好幹,尤其是在京中過活。
不過林如海急着離開翰林院,卻不是因為俸祿太少,而是為了更快的升遷,若是按照正常的途徑,他得在翰林院待滿三年,才能調任其他地方。
這三年時間那就是白白浪費了,官場最重資歷,若是有輪換各部,鎮守地方的經驗,那才是入閣最先看重的地方,翰林院出身只是個硬性條件。
而且那個時候,林如海也心急着回江南報仇,所以他是拼了命的去抓住各種機會,不過機會擺在那裏,若是沒有昔日學到的那些知識,他也很難抓得住。
所以再知道兒子想要看這些話本的時候,林如海并沒有制止的意思,他反而還是很支持的,只不過他在兒子不知道的時候,就把那些不好的都給淘汰掉了而已。
雖然後來兒子跟着周先生讀書以後,不知怎麽得,就對這些書失去了興趣,但是這書籍怎麽可能會浪費呢,林如海幹脆就拿過來,充實自己的見聞了。
揚州知府沒有固定的任期,不過林如海不可能一輩子都在這裏幹知府,現在揚州也沒有他的仇人了,他也想着往京城那個政治中心去發展。
雖然他才坐上揚州知府的位置還不到一年,怎麽的估計也得至少五年,才能運作好往京城調動,但至少現在就得開始學起來了。
當今皇上別看年紀已經不小了,而且身為皇帝,也沒有什麽讀書科舉的壓力,但這位主卻是個學富五車的人,各種各樣的東西那都有一些。
什麽奇淫技巧,詩詞歌賦,什麽昆曲唱腔,民間小調,還有野史傳說,古玩珍寶,想要成為皇帝的心腹,你除了能做事能辦事之外,皇帝說話的時候,你也得能跟得上。
要不然讓皇上覺得你沒見識,是個土包子,那除非你是武夫,否則在皇上眼中的印象肯定會降低,到時候很多事情就不好辦了。
所以說,這做大臣的也是不容易啊,尤其是遇到一個特別熱鬧學習的皇帝,那你要是稍微差一點,他都會嫌棄你沒文化沒水平。
武夫那本來就是沒文化沒水平的,接不上皇帝的話,說不定皇帝還會打趣幾句,心裏覺得高興,畢竟武夫沒文化,那是很正常的,就算是鬧笑話,皇上也不會太在意。
可文臣那就是吃得這碗飯的,你連話都接不住,那要你還有什麽用,那就成了一個大大的水貨了嗎。
“……”
林如海腦海裏想得這些,林子軒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只是他聽着林如海說得那些話,卻是不禁有些無語,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他原本只是以為林如海就是不管他看什麽書而已,哪裏能想到,這些話本竟然還是林如海挑給他看得,這讓林子軒心情不禁有些複雜。
這個父親未免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吧,這孩子看,不但不阻止,竟然還親自下去給挑好看的,這真是說出去八成都沒人信。
不過想想,父親開明一些,總比那些迂腐的強,林子軒雖然覺得有些無語,可到底還是有些欣喜的。
“你救回來的那個孩子,為父已經聽護衛說過了,他的情況怎麽樣了?”
見兒子神情複雜的看着他,一時間沒有說話,林如海也不在這個話題上多說,而是神色一正,問起了正事。
兒子身邊的護衛,那都是林如海派過去的,出了什麽事情,自然是第一時間會向他彙報,若是一些小事,孩童間的糾紛什麽的,他自然是懶得管。
不過今天發生的這事,顯然不是什麽小事,甚至一個處理不好,就會變成一件大事,林如海自然不能放下心來,他必須得立刻就了解到事情的發展才行。
至于護衛所說的,關于那個小男孩身上的傷勢,以及那護衛話語中對于那孩子的隐隐同情,林如海并沒有太在意。
這不是他冷血,而是沒有親眼看到,只聽着別人訴說,自然不會想到那是何等樣子的慘狀,也就自然不會太過在乎,語言的沖擊永遠沒有感官的沖擊來得大。
林如海現在更在意的,是怕兒子一時沖動,再去報官啊又或者是跑去山莊鬧事,那地方不知權貴子弟雲集,幾乎揚州的大半世家都跟那個山莊有過關系。
就連他年輕的時候都曾經去過幾回,那地方的水可是深着呢,林家可不能就這麽卷進去,若不是因為林子軒來報信的時候,天就已經黑了。
官府的衙門也關了,那林如海也等不到兒子回來,怕是立刻就會派人把兒子給叫回來了,年輕人性格都會比較沖動,更何況是小孩子呢,他必須得把話說清楚了才行。
人那是可以救的,他也不是沒有同情心的人,可是渾水絕對不能趟,那裏面的漩渦太大,一不留神就可能讓人粉身碎骨,林家雖然現在很強盛,但也沒有那個硬鋼的資本。
其實說起來,在剛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林如海是有些郁悶的,他年輕的時候,去那個山莊也不是一回兩回,可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就算是有,山莊的主人也不會讓他們看到,那未免太過影響心情,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那般心狠的,看到這樣一幕,但凡有點良心的,怕是都不會再去。
人山莊辦得那麽大,投了那麽多的錢,好不容易弄出現在的規模,也是要收益的,不會為了某一個而得到其他的客人,但兒子不過第一次去,就遇到這樣的事情。
林如海甚至有些懷疑,這是不是別人借刀殺人的計劃,又或者是有人想要針對林家,要不然,這事情怎麽就能這麽巧呢,巧合的讓人簡直無法相信。
“黃大夫說,那孩子的情況不容樂觀,若是沒有像是天山雪蓮或者是千年靈芝一類的珍寶,怕是很難醒過來,而且就算是醒了,怕是也活不了幾日……”
談起這件事,林子軒的神情又瞬間低落了下去,即便他已經下定決心,不計較損失也要救回那個孩子,但有的時候,這種天材地寶也是需要機遇的。
不是你說自己有大把銀子就可以買來的,你就算是想買,也得人家有,而且肯賣才行,更何況,按照黃大夫的說法,就算是買到了,也只不過是增強了幾分希望而已。
那個小男孩是林子軒救回來的,從那個外表看似光鮮亮麗,但其實內在污濁不堪的地方,他比誰都不希望那個小男孩死掉,可事實卻是希望渺茫。
聽到這話,瞅見兒子那失落的模樣,林如海也沉默了下來,他倒不是為了那小男孩而感到惋惜,而是他不知道,該怎麽與兒子說,讓他不要插手去管這件事。
如果兒子不那麽聰慧,又或者兒子現在已經是個大人了,那他大可以直接說,不過這個年紀,又恰恰不像是一般孩子那般懵懂,卻最是讓人有些頭疼。
直接分析利益得失那不行,直接嚴肅的命令那也不行,看着面前站着的兒子,林如海不禁有些為難。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六點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