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這話明擺着就是讓楊書辛将壓箱底的顏料都拿出來。
楊書辛剛還滔滔不絕, 侃侃而談,瞬間噎住。
果然, 聊得再開心,紀扒皮還是紀扒皮啊!每次來蘇州,都得将他掏空了不可。
楊書辛攤手:“別的顏色我這都還有些庫存,可石青、石綠是真的沒有。”
“怎麽回事?”紀松柏有些意外,其實這次來蘇州,他也是來找這兩種顏色的。
“哎, 前段時間你們故宮修複通景畫, 将湖北藍銅礦都收購的差不多了, 我去的晚了,只給我剩了點渣, 品質不好, 雜質比較多,只做了點,被一個畫家買了拿去做《千裏江山圖》的複制品了。”楊書辛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跑了幾個銅礦産地都落空, 就心痛不已。
“那什麽時候才能有呢?”紀松柏問道。
“這我可說不準了, 我年紀大了,常年研磨這些顏料,腰不好, 如今又有了風濕, 跑不動咯, 我只跟相熟的礦工打招呼, 只要遇到合适的礦石給我留着, 我定期去收。哎,挖不動了。”這話說的有些傷感,讓紀松柏聽了也沉默了。
半天,紀松柏才拍拍老友的肩膀:“你辛苦了。”
聊完,紀松柏就要離開,楊書辛叫住他:“你等等。”
“怎麽?”
楊書辛說道:“好歹你也剛剛收了徒弟,我也不能讓你空手而歸,這裏有最後一點石青和石綠顏料,是我留着平時畫兩筆用的,你都帶着你徒兒來了,這些就當是見面禮吧。”
紀松柏和靳木桐都以為要撲空了,沒想到這老頭竟然藏了一手。
紀松柏樂了:“你這老家夥,不早拿出來。”
楊書辛聳聳肩:“這的确是最後一點了,不是我說,我這沒有,如果你們故宮都找不到,估計真的難找了,除非你自己去收藍銅礦。哎,自己收又累又不好找,反正誰找誰知道。”
紀松柏:“行了我知道了。”
靳木桐卻問了一句:“楊伯伯,請問如果我找到了藍銅礦,能不能跟你學習研制顏料呢?”
楊書辛一愣,卻擺手:“還是算了,你個姑娘家的,學這個很辛苦!”
紀松柏卻很支持:“顏色和顏料原本就是學習古畫修複的基本功,有興趣跟着學學也挺好,老楊,她要真的能找到,你就教教她吧。”
楊書辛心想如今藍銅礦難找,估計也找不到,便點頭答應了。
從顏料店出來,靳木桐問紀教授:“師父,如今這幅《雨景圖》确定是真跡了,你看要不還是你拿回故宮修複吧?”
紀松柏笑了笑說道:“我不急着回故宮,最近工作組最要緊的還是找到雙面繡傳人,所以我還得留在蘇州,這樣,難得我們師徒聚在一起,明天開始我便帶着你修複《雨景圖》。工具倒是好辦,我助手明天飛蘇州,我讓他給我帶來便是。”
靳木桐簡直高興壞了,當初在安徽小山村的時候,她剛剛拜師,紀教授也教了她不少東西。
只是那時,她的修複水平還只是初學,紀教授也沒教太多深入的操作技巧,只講了一些練習基本功的要領。
可就算只是講基本功,也讓她受益匪淺。
如今竟要帶着她一起修複金廷标的《雨景圖》真跡,這簡直就是福利啊!
而且,有師父的參與,《雨景圖》的修複進度也會加快許多,這樣冉菁也就不會等那麽久了。
對了,靳木桐想到了一個很關鍵的點。
“師父,既然《雨景圖》已經确定是乾隆時期宮廷畫師金廷标的真跡,那故宮真的會啓動購藏程序麽?”
紀松柏想了想:“具體的情況還要等我回去以後彙報才能知道,畢竟我只是負責書畫修複組,并不負責購藏。”
靳木桐連忙說道:“但如果書畫持有人有特殊情況呢?”
“什麽特殊情況?”
靳木桐便将冉菁的情況告知了師父,紀松柏說道:“那我打個電話。”
他撥了幾通電話,說明情況以後,對靳木桐說道:“你放心吧,院裏的領導答應我立刻開會讨論《雨景圖》持有人的情況,如果能批下來,估計不等購藏計劃啓動,持有人的母親應該就能得到妥善安置。”
靳木桐聽到這個消息,也為冉菁感到開心,雖然兩人萍水相逢,不過通過畫認識也算是一種緣分。
如果能夠因此給她的生活帶來一點幫助,也挺好。
于是第二天,靳木桐便開始跟着紀教授占用了楊書辛的地盤,在他店裏開辟了一塊地方教靳木桐修複《雨景圖》。
楊書辛抱怨連連:“走走走,每天在我這個收不到徒弟的人面前秀,簡直可惡!”
不過他抱怨歸抱怨,每次過來溜達,瞥一眼紀松柏缺什麽顏料,還巴巴的給主動送過來。
這副《雨景圖》要比靳木桐手中的古畫大多了,這樣大的古畫,如果一個人修複的話非常辛苦,所以靳木桐便一邊學,一邊在旁邊給紀教授打下手。
合作的過程中,她也學到了不少,楊書辛除了偶爾過來搭把手,其餘的時間都在一旁研磨顏料。
靳木桐休息的時候也會在一旁圍觀,看得多了才發現,之前楊老說的還真不是開玩笑的。
他每天都坐在一張小桌子前,面前擺着榔頭、石盆、石杵、瓷碗和一些礦石顏料。
他先用榔頭将礦石的一點顏料敲下,然後用石杵反複研磨,然後過篩以後的粉末放在瓷碗裏,再用另一個石杵研磨。
就這一點顏料,需要每天研磨十小時,連續二十天都不能停歇,直到顏料出油放光,還要倒入水中沉澱分離,顏色的層次便會出來了。
這可真是太磨人了。
難怪楊老感慨這活太累,年輕人沒點定力完全做不了。
“磨顏料這麽累,楊老為什麽還要堅持做?”等從顏料鋪出來,靳木桐才忍不住問道。
不是她不明白傳承的重要性,只是覺得做顏料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紀松柏意味深長的說道:“你如今修複的那些古畫最遠也就是幾百年對吧?”
靳木桐想了想,的确是的,她修複過的古畫基本上都是清朝的。
“你想想,如果是上千年的古畫,假如那時的畫師用的是化工顏料,就算今天有修複師,你覺得這些畫真能保存到現在嗎?”
靳木桐想了想:“還真是,別說明清了,唐宋也有不少名畫傳世。”
“所以楊書辛堅持做礦物顏料,也希望能将今天畫家的名畫傳給後人。只可惜,如今礦石難找,用的人也極少,市場萎縮的厲害,他這個顏料大師都難找到傳人。”
這話一出,靳木桐也覺得有些無奈,看來不僅是桑皮紙技術,傳統顏料匠人也面臨傳承艱難的境地。
她剛跟紀教授道別回到酒店,便接到了一個錦城的電話。
靳木桐接了起來,竟是冉菁打來的。
“靳小姐是嗎?我是之前委托你幫我修複畫的冉菁,你還記得我嗎?”
靳木桐:“當然記得,你媽媽的病情如何了?”
冉菁的聲音裏是難得的輕快和高興:“靳小姐,勞你惦記着,我媽媽如今已經轉到普通病房了,雖然精神還是有些不好,不過已經沒有危險了,真是謝謝你了!”
“謝我做什麽?”靳木桐笑道。
冉菁有些激動的說道:“真是多虧了你呀,你把我家的情況告訴了故宮博物院,他們派人過來,還專門請了北京的醫生會診,這才讓我媽媽化險為夷啊。整個過程,他們都沒有提買畫的事情,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是你幫忙的!”
原來是這樣,看來是師父将她的話放在了心上,派人過去處理的。
“這畫如今我還在修複,我會盡快将它修好,然後物歸原主。”靳木桐說道。
“不了,我已經跟我媽媽商量過,之前我們不願意賣畫,是因為這是我們家的傳家寶,當初我外公為了保護它,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它對我們家族來說有非常特殊的意義,我媽媽不願意為了錢就将它賣掉。可是如今它如果能夠進入故宮,能夠被展覽讓所有人看見,我跟我媽媽都覺得這更有意義,所以我們已經同意故宮的購藏協議了。”冉菁的嗓音依舊十分愉悅。
靳木桐能感覺,對于自家的傳家畫能夠進入故宮,冉菁也覺得很開心。
“這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恭喜你,希望你媽媽能夠早日康複。”
“謝謝你啦靳小姐,我們拿到錢以後,打算也在海西路開一家繡館,等店開業以後,我請你吃火鍋。”
“嘿,行!”靳木桐笑道。
剛要結束聊天,靳木桐卻突然靈光一閃:“等等,冉菁,你說你跟你媽媽開的是繡館?”
“是呀,等我媽媽病好了再說,不過就我們倆肯定不夠,如果生意好的話,還得從蘇州招人呢。”冉菁興奮的暢想着未來。
靳木桐咽了咽口水,調整呼吸:“你媽媽叫什麽?”
此時,紀松柏正在頭痛呢,工作組傳來消息,已經遍訪蘇州各大繡館,也有一些能繡雙面繡的繡娘,可是當她們看見圖片上的繡樣以後都拒不接單。
原因是這種繡法已經失傳,而且對繡娘的各方面能力要求極高,根本不可能在故宮要求的時間內完成。
尋找雙面繡傳人的工作陷入僵局。
這可真是好事多磨,之前倦勤齋的通景畫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合适的桑皮紙,如今雙面繡又遇到困難,按時完工簡直比登天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