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節
的碗和筷子:“我來叭。面挑完了要舀湯嘞。”
盛之梧讓方其文接手,他确實不知道方家村的長壽面是什麽樣式的。看着方其文舀了兩勺湯,放入事先炒好的澆頭——青椒、雞蛋、肉末,又在邊上碼了一圈蝦米、青菜和香菇,盛之梧覺得自己餓了。
方其文把中午的兩個菜很快熱好,長壽面沒用完的青椒炒雞蛋青菜蘑菇湯等也算做晚餐菜肴端上桌。盛之梧捧着面在擔心不趕緊吃會不會坨,熟悉的電瓶車聲就響起了。
方其文照例跑去院子裏接工具,祝鈴秀眼尖,很快發現了正堂裏站着個人。她眯着眼辨認,又興高采烈睜大眼:“盛……小盛!”
盛之梧把面放下走出來打招呼,方其文在一旁說着“今天是他生日嘞”,盛之梧笑,卻看到方繼慶皺着眉。
祝鈴秀大嗓門把方其武叫回家,五人上桌,四人吃飯,盛之梧吃方其文做的長壽面。面極鮮,盛之梧的味蕾被滿足,心裏卻有點做賊心虛的不自在,他覺得方繼慶好像不太樂意自己過多的突如其來的造訪。
果然方繼慶夾着菜,漫不經心模樣地開了口:“小盛今天是滿多少歲?29?”
“對。”
“聽文文說你在S市工作,是什麽……環境工程師?”
“是。”
“工作忙不忙啊?”
盛之梧猜這潛臺詞是不是不滿自己來得太勤了,如實回答道:“挺忙的。一般一個月也就一個周末空閑一點。”
祝鈴秀連連附和着“是好忙哦”,方其文瞟盛之梧一眼,眼神好像是知道他忙,沒想到他會這麽忙。方繼慶又問:“住Z市?”
“是。”
“那來我們村,也挺累的噢?”
聽這平和且略不确定的語氣,盛之梧突然覺得方繼慶不是不樂意,只是想問出自己總來方家的原因。
Advertisement
提到原因,盛之梧自然地想到時喻蘇早先分析的,“看着個有點溫情的農村家庭,羨慕了”,“向往一個完整的家”。
對方家一家人,盛之梧确實是尊敬且喜愛的。在僅有的幾次來往中,他感受到方繼慶的不卑不亢、寬厚包容,祝鈴秀讓全家過上更好生活的努力,方其武作為小兒子的頑皮,方意如作為長女的吃苦,方其文……方其文就不用說了。
盛之梧覺得,可能,一直以來時喻蘇都分析得挺對的,畢竟時喻蘇老,又混跡燈紅酒綠間,經驗多些。
但時喻蘇有一點大概擔心過頭了,盛之梧想,他總擔心自己在這件事中受到傷害。
盛之梧覺得不是不會受傷吧,只是自己不太怕受傷,有點像電影臺詞說的那樣:
“I’m not frightened. I’m not frightened of anything. The more I suffer, the more I love. Danger will only increase my love. It will sharpen it. It will give it spice. ”
所以不用擔心,不用擔心。
何況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可能讓自己受傷跡象。現在,這個滿月虧去一半的夜晚,自己非常快樂,很久未體驗過的那種快樂。
所以盛之梧喝了口面湯,笑着回答方繼慶:“可能有點兒吧,但每次來,我都覺得特開心。”
11
要得到總得付出,當歡愉顯得異常誘人時,盛之梧選擇了給出得到這歡愉所需要的付出。
略去父母的部分,他就着最後幾口面盡量從容地大致敘述了童年在爺爺奶奶的生活,那些久遠的鄉村記憶部分得到了方繼慶的應和——當然這應和可能僅出于禮貌。他又表達了不能常回家看看的遺憾,合在一起最終是說明了:方家和爺爺奶奶家很像,所以經常來,并且每次都很開懷。
方繼慶淳樸,不單是相信了盛之梧所言,也覺得如果自家能給盛之梧帶來家的溫暖,算是做一件好事。他點點頭,得到了合理解釋那般安然地點點頭,說:
“樂意來就來,文文總是在家的,家裏總能找到人。不在家就在地裏。來和我們一起吃飯甚的,不打緊。” 想想又補充:“就是你不用帶東西來嘞。錢呀東西呀,不用。不是甚大事,不打緊。”
祝鈴秀之前一直在對話中見縫插針說幾句,這會兒瞪方繼慶一眼,轉頭對盛之梧堆笑,缺斤短兩地附和:“是哩!想來就來!”
方其武聽着阿爸阿媽說話,嚼着菜杆子也嚷嚷:“叔叔來噢!我喜歡你來!”
盛之梧感懷,誠懇地問:“會不會太麻煩你們了,比如……如果我今晚留宿的話?”
方其文臉埋在碗裏,小心地擡眼瞟方繼慶。方繼慶說話聲音低沉,聽着像不樂意,實際是真誠的:“有甚麻煩的!日裏我們都不在家,就文文在家,你能麻煩他甚哦。留着住也不麻煩嘞,家裏多一個人而已。”
盛之梧笑着說“好”。方其文頭繼續埋碗裏,悄悄也笑開。
只是說不麻煩,實際還是有些麻煩,比如春天還不算熱,村裏人好幾天才會洗一次澡,盛之梧卻是習慣了天天洗澡的;再比如方其文家雖然有盥洗室,但盥洗室裏沒裝淋浴設備,他們一家人洗澡都還是原始地,拿桶拿盆裝着兌好的溫水,直接往身上潑。
盛之梧在那個原先是豬圈的盥洗室前躊躇了會兒,最終決定入鄉随俗不洗澡,反正明天一早就回家。可新的問題又來了,方其文拿着一條他毫無印象的毛巾小聲問:“這是你去年冬天來的那一次買的毛巾,你……你還用嘛?”
盛之梧想,說“用”是不是更符合方家村風土人情,可對一條要直接接觸皮膚的毛巾,久別重逢又還是有點介意。他斟酌了下問:“超市這個點還開門嗎?”
“應該還開的哩。”
“我想了想還需要幾個盆,幹脆一起去超市買新的吧?”
方其文覺得挺浪費的,但又挺歡喜這個逛超市計劃,就點了點頭。盛之梧想到什麽又笑着說:“順便帶上風筝,我放車裏去,免得你總擔心它被弄壞。”
方其文不好意思,身體卻誠實地跑去房間,拿了風筝出房間時,臉撲撲的紅。
村裏還是沒路燈,路上坑坑窪窪,盛之梧總一腳高一腳低,腹诽着鄉村建設不到位,時不時被絆出一聲“哎”。方其文在旁邊安靜走着,盛之梧忍不住自嘲:“我覺得我一路上都在大驚小怪……哎……”
方其文扶他一下:“你不熟悉路嘛,很正常的。”
盛之梧笑:“我覺得我還蠻滑稽的,你都能忍住不笑。”
方其文不懂他的邏輯,語氣憂心忡忡:“笑甚嘛。我一直擔心你摔哩。”
超市老板娘很高興快關門前還有生意,看到是方其文時拉住他唠嗑,友好問着父母姐弟的近況,留盛之梧自己在花花綠綠中挑了一只牙刷、三條毛巾和三個盆。
結完賬兩人往村外走,村口人家大概已經睡下,門關着,屋裏也不見光。盛之梧打開後備箱示意方其文把風筝放進去,方其文小心翼翼挑了片空放平,聽到盛之梧說:“你把旁邊兩個盒子拿出來吧。”
方其文聽話地拿出來,有點沉。盛之梧把後備箱用力蓋上,車響了一聲,聽得方其文一抖,抱着倆盒子邊往回走邊問:“這甚呀?”
“電水壺,燒開水用的。大鐵鍋燒水慢,也挺麻煩。這個快,插上電摁個按鈕,五分鐘水就燒開了,要喝直接從壺裏倒。”
方其文聽個迷迷糊糊,突然想到:“你怎麽又帶東西來嘞!”
要說頭幾次給錢帶東西多少有點因窺探他人家庭溫暖心虛補償的意味,這次盛之梧确實主要出于關心,而非補償。他嘗試着給方其文解釋:
“不是因為吃了你們家幾頓飯所以買東西。這個和你衣服穿舊了爸媽給你買新衣服性質一樣,是覺得你需要了,因為關心你、愛護你,所以買給你。”
方其文不懂:“你又不是我阿爸哩!”
盛之梧占小朋友便宜:“按輩分我該是你叔,不是差不多麽?”
方其文不覺得差不多,主要是不太覺得盛之梧該是他叔。他搬出方繼慶助威:“阿爸都說你下次來不要帶東西哩!”
盛之梧教唆小朋友:“那你就先別告訴他。明早我給你示範一下怎麽用,很簡單的,你學會了就自己收好。”
方其文想象了一下覺得不行,更急了,嚷:“盛之梧!”
不知誰家的土狗用叫聲應着方其文,盛之梧笑着安撫他:“收着吧,沒事的。怎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