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
《熱血長安之家國長安》作者:超級肥龍貓
文案:
==================
☆、楔子
楔子長安不見使人愁
他回來了。
黑衣的戴公,輕輕咳嗽着,皺若春水的眼尾微微含笑,目送那少年離去的背影。
挺直的脊梁,像是從不圓融的松柏,一絲彎曲也無。高傲的有些落寞。
戴公輕輕的嘆着。
一刻鐘前,那少年躬身。低首,斂眉,不動聲色低聲道:卑職李郅,參見戴公。清淩如劍的聲音,連一絲久別重逢的歡喜也無。也是這些年官場的風霜未曾改變的。
在這孩子第一次被帶到他面前時,骨子裏的倔強,就讓戴公皺了眉。
不是不喜。
因為,這是長安。天子腳下,浮華鼎盛。李郅這樣冰雪般冷而透明的性子,并不适合留在皇庭,甚至不适合留在長安。
年近六旬的戴公,少時曾名震朝野,中年以後日益低調。因為不站派系,不卷入黨争權謀,戴公與高官厚祿、炙手可熱絲毫沾不上邊,便給派了來大理寺這處清靜之地。
大理寺,明斷是非,處理訟獄。不管外面的世界翻雲覆雨,戴公嚴管之下,大理寺一群人夙興夜寐,日夜操勞,閱讀案卷,提審斷獄。遠離世事的寂寞外表下面,蘊着一腔為民執法、為天地持衡平的熱血。
Advertisement
多年兢兢業業,總博了一個秉公清廉的美名。
不知何時起,戴公覺着皇上單獨召見的次數慢慢變多。而大部分時候,君臣并無言語,皇上只是看着手裏的奏折,戴公只是默誦律法條文。在皇上問及時,不假思索流暢答出。
這樣的安然以對,戴公不曾揣測過皇上的心思。他從來都是盯着眼前事的人,不想有深沉的心事。也是官場多年,無根無基無背景之下的明哲保身之道。
況且,這位縱橫沙場、殺伐果決的皇上,他的心思是不容許有人看透的。
而那個孩子,就是這位皇上親自交到他手裏。
八九歲的孩子,個子比同齡人要高出一截,穿着素白衣衫,挽着發髻。如此簡樸的裝束,在富麗的皇宮裏,竟是有幾分寒酸的。
“見過戴公。”皇上握着手裏的奏折,疲倦的揉搓着眉頭,漫不經意吩咐着。這種态度,戴公只有在皇上遇到棘手難題時見到過。戴公思忖,難道這孩子,竟然是令九五至尊的天子,也不知如何是好的難題?
那孩子擡起眼。黑白分明的一雙眼眸,不摻雜質,單純執拗。戴公和那孩子對視了一會,那孩子才跪下,道:“戴公。”無喜無怒的聲音,超出年齡的淡定。
戴公颔首致意,孩子便起身,垂手而立。皇上繼續揉着眉頭。日夕的光影落在宮殿門廊前,一分分的移動着,袅袅的龍誕香搖曳,氣氛似乎變得微妙起來。
“你要帶着這孩子。”皇上突兀開口,收住了戴公的神思。“今日之後,他就在大理寺生活,學習武功和律法,将來便在大理寺當差,聽你差遣。”說完,轉向那孩子,凝目片刻,道:“承邺,你聽明白了?”
那孩子擡起頭,望向皇上,有那麽一瞬,戴公恍惚覺得這孩子五官輪廓很眼熟,竟有幾分和皇上相似。“承邺明白。”
皇上微微颔首。有內監上前,把孩子領了下去。皇上看着那孩子的背影,默然無語。許久幾不可聞的輕輕嘆息。“戴公沒見過這孩子麽?”
戴公舉目聖顏,皇上正深深注視他。戴公緩緩地搖頭。“微臣從未見過此子。”
“他是建成的兒子。”皇上的聲音并不大,但在戴公耳中聽來如焦雷一般。“以後,一切有勞戴公。”
戴公深深跪伏。以額抵着地面,将無數複雜的情緒壓制下去。“臣遵旨。”
一年兩年,光陰似流水過去。
戴公依然定期被皇上召見。但是皇上從未問起那孩子的景況。仿佛禁忌般的,這個名字連同這個人,君臣之間從不觸碰。
只是,不知為何,開國功臣尉遲将軍時常登門指點李郅武功,上官大夫也經常讓女兒過府玩耍,至于魏丞相、長孫國舅,這些原本點頭之交的重臣,隔三差五,會來大理寺品茶,順便看看李郅的課業。
本來門頭冷落的大理寺,倒是因為這些達官貴人的造訪,多了幾分熱鬧。
在這樣的默契下,李郅,一切擾動因素的源起,仍然是無聲無息,被人遺忘般長大了。
十六歲,李郅中科舉,入籍大理寺,一年後外放汴州判佐,兩年後任并州法曹。在別的王孫公侯鮮衣怒馬,武陵纏頭時,這個孤僻少年埋首無盡卷宗和一樁樁罪案,成年累月與屍體和罪犯打着交道,益發沉默如山,也多了一般天潢貴胄子弟們沒有的威儀。
每每看到自并州而來的公報,戴公總是把那份文書放到一邊,待無人時仔細讀,好像能透過一筆一劃銀鈎般剛勁的字體,知道一些公式化語句所表達不出的,那孩子的情緒。
或喜,或憂,或安好。但戴公看到的,只有隐忍,隐忍。
這一次,李郅的書信,他又是看到很晚,以至于都忘記了喝藥。
這是李郅在并州給他的最後一封書信了。戴公微微咳嗽着,端起了藥碗。那孩子,終于還是要在長安城暗流湧動的時刻回來了。
自窗外飄飛進來朵朵楊花,無聲無息的落在屋裏。誰都不知道,漂浮不定的命運,是因為怎樣的風在激蕩着。
戴公向着皇城方向舉了舉碗,神妙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