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書名:山水田園之間
作者:文意夏
文案
十幾年寒窗苦讀終獲碩果
一朝穿越農家女付之東流
極品親戚争地搶財
雞飛狗跳家長裏短
既來之則努力安之
随遇而安直面未來
我們一起從布衣飄飄走向白發蒼蒼可好?
內容标簽:穿越時空 布衣生活
搜索關鍵字:主角:葉絡,陳墨 ┃ 配角:葉絡一家 ┃ 其它:種田文,家長裏短,山水田園生活
☆、青山村葉家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前世葉絡最喜歡的一首詩,十裏桃花盛開,落英缤紛的世界裏,看花開花敗,看果結果落,多美的意境。
種桃樹,賞桃花,摘桃子,在一方世外桃源裏,周而複始地進行,就這樣過一生。
穿越後葉絡的房間正對着院子裏那棵桃樹,據說這棵桃樹是祖父親手種的,樹身斑斑駁駁的痕跡彰顯出這棵樹的歷史,蒼翠的枝幹三四月會開滿嬌豔的粉白花,為這老舊的青磚瓦房增添一抹淺麗的光輝。
等到桃花化為一個個果實的季節,葉絡家的院子會充滿小孩的歡聲笑語,當然這得是二嬸出去幹活不在家的場景。
爹他們除了家裏的農活,農閑的時候也會出去找零碎的活幹,比如幫工什麽的。娘她們在奶奶的帶領下,每天持續做着一位婦女該做的活,目前還沒分的這個家,每個人都在勤勤懇懇地為這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倒也會豐衣足食,其樂融融,只是,如果二嬸不是那個例外的話。
想到這裏,葉絡不由嘆了口氣,或許這樣想很不該,但葉絡時常在想:要是沒有二嬸或者二嬸是別人,這個家會不會就不一樣。
用現代詞語來形容這個二嬸,那就是奇葩,大奇葩。
自私自利、小氣計較、尖酸刻薄不說,單是一點,葉絡就受不了,那就是她那張罵人的嘴,罵的最多還是自家人,除了她娘家,其他人,她看不慣的,那張嘴,幾乎罵了個遍。
葉絡想不通,現代兒媳婦罵婆婆公公也不是沒見過,可是,古代見到這麽樣的真是絕跡了。
孝道一直是社會的基本規範,可從二嬸身上體現出來潑婦的一切弊端嚴重颠覆了葉絡的三觀,這完全就不是一個正常古代婦女該有的模樣。
賢良淑德、宜家宜室這些詞跟她絕緣,她偶爾還會忌諱爺爺,但是奶奶,她是張嘴就罵,甚至爹娘是長兄長嫂這個概念從未出現在她認知裏,可以說,自家人連帶親戚,難逃她那張厲嘴。
就這樣一個人,目前還沒出現治得了她的,所有人之所以忍她,都是看在二叔護着她的面上,只是,也不知會忍到什麽時候。
“阿絡,出去割點豬草回來。”響午的陽光剛過,熱氣漸漸散去,葉絡的奶奶,王氏擔回兩筐花生放下,坐在門口小凳上擦擦汗,就叫葉絡出發了。王氏每晚都要熬好第二天的豬食,通常這個滿山遍野找豬草的活是派給葉絡的。
聽到奶奶叫她的聲音,葉絡停止了她無奈的想法,生活還得繼續,“知道啦,現在去。”葉絡起身去西屋旁邊的小房間裏背上背簍就出發了。
姐姐堂姐年齡稍微大點,開始被拘在家跟着姑姑學習刺繡、家務、處理瑣事,開啓大家閨秀煉成之路,再不濟也得成為優雅的小家碧玉。
這裏的女孩都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只是葉絡重活一世,深切感知古代女子的低微地位,再不趁着年紀小貪玩跑去外面,等再過幾年自己是不是也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等着嫁人,相夫教子直至老死,不,如果自己真過這樣的人生,不會等到老死就先會憋屈抑郁而死。
既然已經來到這裏,怎麽也得過得盡興,才能不辜負這轉換的命運安排。
葉絡作為家中老幺,也不會受到什麽特殊照顧,該幹的活得去,爺爺奶奶對家裏幾個小孩一視同仁,這碗水端得還挺平。
當今朝代是紀朝,就算葉絡前世歷史再不好也知道沒有這個朝代,那就是所謂的架空了,即使沒架空對葉絡也沒什麽兩樣,她一直是個歷史白癡,朝代名稱勉強記得,要說到具體皇帝大臣什麽的,完全是睜眼瞎,穿過來四年了她也确定自己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金手指,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像個平凡人慢慢摸索熟悉,由最初的茫然失措到現在的随遇而安,還好當時她只是個3歲的小女孩,沒什麽人在意她的變化。
她的名字讀音不變,只是由絡變為落,葉子凋落,葉絡經常無語這名字,由此可以猜想姑姑葉舞,哥哥葉将,姐姐葉飄,堂姐葉漫,堂哥葉飛的名字是怎麽來得了,葉子漫天飄飛,舞動終将落下,這個時代的爺爺起名還挺文藝。
還別說,比起村裏的各種阿花阿方阿梅名字,這些名算非常好聽了,于是讀過書的爺爺順理成章地成為青山村起名專業戶。
青山村葉姓居多,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外姓,一方水土一方人,這個村出過不少秀才,陳家出了第一位探花,後面讀書的不少,只是再也越不過探花。
葉姓在這個村這麽多年繁衍下來,各家多多少少都沾了點親,端看是不是更親,遇到關于整個葉姓的大事都在祠堂商議決定。
葉絡家這一旁支,爺爺有四個兄弟,除了一個遠嫁的妹妹,皆在青山村落戶,爺爺排行老三,自幼喜歡跟着陳家探花祖父後面,可能是爺爺最終沒去考秀才感到遺憾,對于喜歡讀書的孩子總是多了一份偏愛。
爹在家排行老大,奶奶還生了二叔三叔和姑姑。二叔家衍生出來的是堂哥堂姐,三叔剛結婚一個月,姑姑年芳十八待嫁家中。
姑姑葉舞是有個竹馬,人家在她十四歲就準備定了下來了,可是奶奶舍不得自己才寶貝了十幾年的閨女就這麽嫁出去,狠狠心替青梅拒絕了竹馬的求親,一段青梅竹馬的佳話就被生生阻止。
古人最注重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竹馬求親失敗消沉了一段時間終敵不過家人在耳邊狂轟亂炸,帶着對青梅殘餘的不舍娶了鄰村的姑娘,于是姑姑被留下來留成愁。
爺爺葉民東年輕時曾跟着前期紀朝的威武大将軍征戰四方,按理說老兵退伍了該得到的獎賞不會少,可能是因為分配地方的不同,爺爺也只在池壁縣挂了幾年閑職至如今退下來,俸祿一直渺渺無幾。
甚至都沒什麽人知道青山村這個嗜酒會殺牛,偶爾還爆脾氣的葉家三爺爺曾是一名殺敵勇猛的兵。
這一點從常聽奶奶抱怨就可知,什麽一起參軍,別人回來都分配到大地方啊,都當了大官,修了大院子啊,連帶兒子都被提拔,親戚朋友都跟着沾了光,只有自家默默無聞在青山村裏摸索一輩子。
爺爺聽多了都沉默以對,對于自己曾當兵打仗,保衛過一方平安,是一生最自豪的事。雖然自己老年的待遇比不上別人,但跟着将軍兄弟們一起奮戰那些年卻是自己午夜夢回的最好記憶。
這也是葉絡佩服爺爺的地方,真是看不出來,經常喝點小酒吟詩作對,下地幹活的農夫爺爺竟然上過戰場,還有什麽是她不知道的?
作者有話要說: 啦啦啦~啦啦啦,喜歡種田文的意開了坑,呃,現代那個坑也快完結了,總之,意也不知适不适合寫這類的,有矛盾,不通的地方,親萌可以提出,意會偷偷改進的,意希望自己一直成長*^_^*
☆、溫暖的小家
青草叢生的軟土小道,牛哞哞叫的翠碧田野,野鴨戲游魚的微清河面,錯落有致的片片草房或瓦房,葉絡喜歡這樣的景致。
葉絡挖回的豬草,再混點米糠,是豬食的主要成分,每天給豬的待遇必不能少,養得肥壯可以為家裏增添不少收入呢。
葉絡也會順便挖些野菜回去加餐,有苦荬菜,竹葉菜,紫蘇等,還有些叫不出名的,她最喜歡吃的是馬齒苋,涼拌馬齒苋還不錯。
剛開始葉絡一點也不習慣吃這種天然綠色無污染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環保佳品,但是一旦嘗試久了,真的會習慣成自然,況且出生農家根的孩子,經濟本就拮據,你說你不喜歡吃野菜?不會吃野菜?那是活生生給人罵嬌生慣養、不知人間疾苦的最佳機會!
葉将背着一捆柴禾下山經過河邊的時候,看見自家小妹正在努力跟豬草奮鬥,小小的手拿着把小鐮刀一撮撮割,差不多一把了就放進旁邊的小背簍裏,她從四歲開始就漫山遍野跑,小小年紀就勤勞幹活,小手磨紅了也從未抱怨勞累,看着就心疼。
“小妹,剩下的交給哥,你去找個陰涼地坐。”
葉絡聽到聲音,轉頭看向身後,是哥哥來了,朝哥哥展開一抹燦爛笑顏。
“嗯。”葉絡應了聲,不過沒走開,走到一旁坐下拖着下巴默默看着。
葉将把柴禾放下後,拿過葉絡手裏的鐮刀,蹲下去低頭快速切割起來。
十三歲的少年,因勞作日曬而略黝黑的皮膚,不過哥哥一點也不瘦弱,幹活的時候渾身充滿力氣,笑起來像陽光暖人心。
葉絡在現代只有一個的弟弟,這世多了哥哥姐姐,深切體會到被處處照顧的幸福。
想到乖巧的小正太弟弟,想到風風火火的唠叨老媽,假裝嚴肅其實很關心自己的老爸,葉絡有點想哭。
不是矯情,就是自己好不容易結束十幾年寒窗苦讀考到各種證書、考上公務員,除了被老媽催着找對象有點心塞外,一份安穩的工作,一份穩定的感情,假期還能和家人朋友出去旅游。
人生在世活得自在就好,沒什麽大的野心,輕松惬意的生活準備開啓,結果……
葉将很快就把豬草蓋滿背簍,起身拍拍拍褲腿的草屑才發現妹妹一直坐在他背後沉思,想什麽露出這迷茫的神色呢?
“阿絡,回家啦。”到底還是個孩子呢,葉将看着她這皺着眉的可愛小模樣,有點不忍心打斷她。
“呃,好。”葉絡收回游離到現代的心神,點點頭,準備接過他手裏的背筐。
“沒事,哥來拿。”既然自己都來了,葉将怎麽舍得讓妹妹繼續勞累,背着一捆柴,右手拎着背簍,左手牽着小妹,潇灑怡然歸家去。
既來之則安努力之,葉絡很快把心裏浮現的些許憂郁抛開,跟着哥哥回家。
看着小妹情緒不高,要按平時早唧唧喳喳問這問那了,今日卻很沉默,葉将努力回想着這幾日從學堂學來的幾個成語典故逗小妹開心,果然把小妹逗得咯咯笑,路上有不少路過的村民都暗嘆這兄妹倆真歡樂。
其實葉絡怎麽會不懂哥哥想讓自己開心的心思,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思想異常超前,葉絡都是盡量把自己當成一個七歲女孩,該撒嬌撒嬌該賣萌賣萌,順着年齡的軌跡正常成長,目标不變,活得自在,過得幸福。
村民們早就知道,葉絡有一對很疼很疼她的哥哥姐姐。
村裏的孩子都很羨慕,葉絡三兄妹感情真好,不像自家兄弟姐妹之間老是搶東西,很少互相謙讓。
兩兄妹到家門口的時候,看到娘正坐在桃花樹下摘花生,從地裏拔來的花生需要一個個摘下來,洗淨曬幹才能用作他途,花生成熟的季節會有人按點來村裏收購,直接賣掉,炸油賣掉是大部分花生的歸宿。
葉将笑看着小妹叫了聲娘後就蹬蹬抱着背簍跑去廚房。
葉絡把背簍交給奶奶,搬張小凳子再蹬蹬跑出來,坐在娘身邊幫着娘幹活。
“阿絡真能幹!”李氏笑眯眯看着小女兒有模有樣地學着她。
“對啊,我們家小妹最乖最懂事了。”葉将是個十足的妹控,有機會就順着竿子誇自己的妹妹們,特別是葉絡。
葉絡臉皮再厚,也禁不住人天天誇,可能是自己年齡小,娘和哥姐都是經常表揚自己,真的是很疼她這個老幺。
至于爹,可能真有點遺傳爺爺吧,爹和二叔的脾氣都不算多好,一遇點事就容易發脾氣,葉絡真不敢想象,要是有一天這三人杠上了,那火爆場面得有多可怕!
但值得慶幸的是,爹和二叔兇歸兇,但絕壁是孝順的,即使意見相左,也只是口角上争個一兩句,不會到動手動腳的地步。
現代老爸和叔叔們的關系很融洽,逢年過節拖家帶口齊聚老家,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團圓飯,大人聊聊各自的生活工作,小孩繞着院子跑跑跳跳歡聲笑語,這場面真的很溫馨美好。爺爺奶奶看着也心滿意足,老人家圖什麽?不就圖個合家團圓。
如今在這裏,葉絡非常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和氣生財,把日子過得舒心。
為此,葉絡暗下決心,一定調解好家庭關系,特別要時刻注意那個奇葩的二嬸。
葉将把柴禾扔在後院也過來搭把手,手裏動作也很快,問道:“娘,大妹去哪了,咋都傍晚了還不見她人?。”
娘一看就是幹活的老手,邊熟練地幹活邊回答他,“你姥姥托人傳口信過來讓大丫去一趟,不知道是啥事呢。”
葉将停下手裏的活,急切地問,“大妹怎麽去的?要不要我去接她回來?”
“瞧你急的那樣,放心,她坐張大爺牛車去的,一會就回來了。”
隔壁的張大爺偶爾會去鎮上,會路過文介村口,坐他的車挺方便的。
姥姥家距離這裏不算太遠,坐牛車的話大概半個時辰,姐姐應該快回來了。
葉絡看着哥哥摘下的花生,呃,哥就是用力拔一下,花生是脫離下來了,可是好多都還連着短根,根本沒擇幹淨,果然是男的幹活心不夠細。
正想提醒他的時候,娘抓起一大把花生放到他眼前,笑他,“大郎,你看你做的,仔細點喲,這不是還要再弄一遍嗎?”
看着小妹要笑不笑的樣子,葉将不好意思地笑着撓撓頭,低頭慢慢地把那些還連着根的花生重新摘去。
這兩大筐的花生在娘仨的合力下很快見底。
娘去廚房忙活了,葉将摸摸她的頭囑咐她在這玩,他趁着天還沒黑透叫上鄰裏的小孩,準備去河裏摸魚。
雖然一群半大的小子光着膀子在摸魚,但要按平時,葉絡也會死皮賴臉的跟着去湊熱鬧,不過今日她要在這乖乖等姐姐回來,姐姐對她那麽好。
作者有話要說: 試發兩章,文文存稿中,國慶開更,*^_^*親萌試閱覺得不錯就收了它吧,意會感激不盡*^_^*
☆、萌能收人心
葉絡坐在大門口一個人無趣地拿着根木棍在地上地寫寫畫畫,眼還時不時地往大路瞄一眼,看有沒有姐姐的影子。
葉舞出來倒花生殼,喚她,“阿絡,在這幹啥呢?準備吃飯了。”
“姑姑,我在等姐姐。”葉絡跑過去擡頭看着她,拉着她的手搖晃。
十八芳華的葉舞長得眉清目秀,臉上未施粉黛,天然美女一枚。
呃,再加一點點自戀,她得空閑的時候會把葉絡抱到她的小房間,摸着葉絡綁着羊角辮的頭,笑得溫柔地詢問:“阿絡,你說姑姑和梅子姐小芳姐她們比起來誰好看點?”
梅子和小芳是村裏跟葉舞關系最好的姑娘,葉舞也不知道自己這樣的模樣在她們當中排第幾,內心肯定有着股拼勁不想比姐妹們差,姑娘家家臉皮子薄,問娘肯定是說自家姑娘好。
童言無忌,都說小孩子比較單純會說出真實判斷,葉絡就被姑姑鎖定為詢問的首選人。
往往葉絡的話語總會答到葉舞的心坎裏去,以至于葉舞這麽些年有事沒事總會悄悄拉着葉絡重複問着那個問題,就是為了能聽到葉絡睜着黑葡萄一樣的眼睛,認真地點頭,童言童語地回答:“姑姑是她們當中最好看的,我可喜歡姑姑了哇。”
可是,葉絡在心裏默默吐槽:姑姑,你問錯人了哇,我是心智二十多歲的小孩,你問我,我肯定是說你想聽的答案啊,怎麽可能去刺激你。
葉舞确是長的不錯,可是要比起梅子姐還差了點,樣貌是不分伯仲,只是梅子姐家務熟練,幹活利索那是一把好手,是村裏出了名的好,多少成年漢子排隊等着求娶呢。
而姑姑呢,奶奶算老來得女,難免會疼愛了點,是會基本的婦女做活,但農活方面也就是在後院澆澆菜園子,拔拔草。至于要達到梅子姐那種處事井井有條、帶人接物的風範,姑姑還有的學呢。
不知不覺張大爺駕着牛車咯吱咯吱響過來,天色已黑,葉絡還拼命揮手,“姐,姐……”
“姑姑,阿絡,你們咋都站在外面呢?”葉飄身上背着手裏拿着幾個包袱,跳下牛車走到自家門口。
“當然是出來迎接你啊。”姑姑伸手去接姐姐手裏的包袱,葉絡也幫着分擔其中一個小包袱。
葉飄拉起小妹的手,準備進家門,“姑,我們進去吧,阿絡真好,還知道等姐姐了。”
“嗯嗯。”葉絡笑得更歡了。
按年齡排序,原本的葉落一直被叫三丫,穿過來之後,聽到誰叫“三丫”這名號,葉絡趕緊用軟軟糯糯的聲音,細聲細語地答道,“我不是三丫,我是阿絡哦。”那什麽,三丫實在是不好聽哇。
終于在葉絡堅持不懈、不厭其煩地糾正下,“三丫”這代號逐漸淡出她的聽覺,再有叫的也是為了逗逗她。
萌要靠技術,怎樣才能在古代萌得自然,不要萌不成萌,反成蠢,葉絡勵志要修煉成一代萌物,在古代萌萌噠生活。
家裏吃飯的桌子是擺在院子裏,葉絡她們進去的時候娘正把菜端出來,三嬸在擺碗筷,奶奶吆喝着吃飯,大家正陸陸續續坐下。
娘看到她們進來了,停下手裏的活,喊她們去吃飯,接過她們手裏的包袱放好。
“二郎,去叫你娘出來吃飯。”二叔幹活回來洗好手沒看見媳婦就讓葉飛去喊。
每次吃飯都要人請,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奶奶已經習慣随口就來一句,“咋吃個飯都要人去叫。”
大家眼觀鼻,鼻關心,不接奶奶這話茬,都知道二嬸就是那樣的人了,不想再說她,再說她一會出來聽見了少不了又是一場口水大戰,算了,累了一天還是吃個消停飯要緊。
大家這麽想,奶奶可沒這麽想,奶奶也是個能說會道的人,一張嘴也是村裏出了名的不服輸,不過人還是個好的,不會像二嬸那樣“喪心病狂”。
全家人吃着一會,二嬸才姍姍來遲,借着月光,能看清她那張圓潤的大臉,身穿藏青粗布長裙,盤着婦人髻,招呼不打,一屁股坐下,拿起筷子就開吃,還專門挑着好點的菜連續夾到碗裏,統共桌上也就一盤肉末炒豆角沾點葷腥,粗瓷碗立刻被這道菜蓋得高高的。
二叔都看不過去了,在桌子底下偷偷拽拽她,“你吃完再夾,大家都看着呢。”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飯,媳婦這樣自己也挺不好意思的,再說桌上的可都是自己爹娘和親兄弟呢。
“咋了,你兒子女兒夠不着,我幫着夾還不行咋的。”說着就站起來把碗裏的菜夾兩筷子分到葉飛葉漫碗裏。
葉絡好想對她翻白眼,她這招都用了幾年了,就不會換個理由嗎?
葉飛葉漫很小的時候,她這樣大家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可是現在,九歲的葉飛,十歲的葉漫會夾不到自己想吃的菜?她以為大家都跟她一樣看到點好菜就眼紅?
果然是個護食的主,葉飛愣是把她這種搶食的個性學了個十成十,這要再不扭轉回來,一個小奇葩正在可怕地養成。
還好葉漫是個文靜的,說話也輕聲細語,專心跟着葉舞學刺繡,爺爺奶奶派的活也認真完成,幸虧葉漫沒學她娘,不然真的是學到一點都不好。
奶奶忍不住了,不滿地開口,“你瞧瞧你個護食的樣子,都不如孩子們,就不能好好吃個飯嗎?”
二嬸一聽這話可不幹了,把筷子一放,瞪大眼睛,陰陽怪氣地回答,“誰讓家裏一年到頭沒點葷腥,我再不吃點肉我哪有力氣幹活,到時候您又該罵罵咧咧了。”
葉絡只恨自己身板太小,真的是好想抽她一巴掌,這人睜着眼睛說瞎話的本事太高了。
飯桌上起碼有二分之一的肉沫進了她的肚子,還好意思說自己幹活,每次不是找着各種借口偷懶,要不是爹娘不允許,自己早出聲反駁她了。
“你這個女人,你自己說說你一天到晚都幹了什麽了?”奶奶也氣地筷子一摔,不吃了。
“你們都給我閉嘴,吃個飯都不安生。”
爹和三叔不好開口說二嬸的不是,爺爺開口果然有威嚴,二嬸不敢回話了,讪讪地拿起筷子埋頭吃飯。
葉絡一臉崇拜地看着爺爺,這就是傳說中的不怒而威啊。
娘看着場面得到控制趕緊說起別的事把話帶開,“聽說童試結果快出來了,也不知道咱家大郎和二郎能不能中啊?”
葉将和葉飛的童生考試,全家都盼着結果,特別是哥,這次都第二次參加考試了。
三叔書讀的比較多,三嬸也是個識字的,于是話題就被帶起來,說到自家兒子讀書的事,二嬸也是與有榮焉,難得安靜地聽大家分析。
“我看這次,咱村怎麽也得中一兩個吧。”三叔跟村裏教書的秀才談過,預計多則三四個少則一兩個還是會有的。
爺爺非常喜歡讀書的孩子,平日裏對葉将葉飛也是督促着多溫書,但爺爺最佩服的還是陳家那個小孫子。
“我看這次陳墨定中啊,這孩子前途不淺呀。”爺爺看他做過的不少文章,摸着胡子感嘆。
三叔點點頭,“那孩子是個好的,後生可畏啊。”
連爹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老粗都跟着誇,“嗯,他不錯,很有禮貌。”
十歲的陳墨溫文爾雅,文采斐然,很是深得爺爺喜歡。
爺爺說他看人很準,可是葉絡橫豎就是看不出來那個陳墨有什麽突出的,不就是一個正宗書呆子嘛,或許是自己還沒有爺爺經歷得多吧。
飯後回到自家的堂屋東間,這裏共有三間房間,中間稍微大點的爹娘住,哥哥住左間,葉絡和姐姐擠右間,姐妹倆的感情就是這麽擠出來的。
葉絡憋了一肚子的話終于有機會說出來,“娘,你說二嬸怎麽老那樣啊,又跟奶奶吵起來,明明是她不對。”
大家看着她氣哄哄的小模樣,都被逗笑了。
娘抱着她安撫,“阿絡乖,你不要在意她的話就是,可有一點,她畢竟是你的長輩,你可不能出言頂撞她,這樣會被人留下話柄。”
李氏是知道她那人,撒起潑來了才不管你是誰,不想自己兒女在她那吃虧,都是從小就仔細叮囑着,她說啥就聽着,不要當面反駁,有什麽話回屋再跟爹娘說。
“嗯,阿絡聽娘的。”葉絡乖乖回答,然後對着姐姐意味深長地一笑,這是一種暗號。
葉将是個男子漢,自是不理會二嬸偶爾的胡言亂語,“她說啥我們甭放在心上就是。”
葉飄對于二嬸的想法跟葉絡差不多,兩姐妹又睡在一起,娘不讓說的話,都是回屋偷偷在一起說。
爹坐在門口吧嗒着嘴裏的煙,不忘回一句,“聽你們娘的總歸是對的。”
作者有話要說: 啦啦啦,十一開始日更啦,新手上路,雖然是架空,但是對于描寫方面,如有太離譜的,歡迎親萌提出,意會改正,謝謝大家閱覽。O(∩_∩)O
☆、農活的樂趣
次日清晨,今日輪到娘留在家裏,娘早早起來生火熬稀菜粥,蒸幾個窩頭給下地的人。
一家人吃完早飯,爹擔着兩大筐草木灰先走,二叔和三叔擔着水桶,葉将和葉飛扛着鋤頭跟在後頭,奶奶她們拿着扁擔空筐開始往地裏走。
爺爺早已在四更天就去王屠戶家幫着殺牛去賣,算是和王屠戶合夥做點小生意賺錢,收拾牛皮的活也是自家承包了。
當然了,這種生意只是偶爾會有,牛畢竟是農戶人家的寶,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賣牛。
葉家到了一定年齡的姑娘是可以不用下地幹活的,葉絡坐着草草繡了朵小花交差,就沒心思接着來了,走到院子裏透透氣。
想當初自己還興趣盎然跟着姑姑學,到後來學到繡景繡物,算了,真沒這天賦,也沒這耐心像姑姑她們那樣可以坐着繡一天,葉絡決定學會縫縫補補、打打絡子就差不多了,以後又不靠這吃飯。
農忙時節地裏挺熱鬧,葉絡準備出去溜溜,背上爹為自己特別制作的小背簍,拿着把小鋤頭,出門前去娘說一聲,“娘,我去地裏找哥哥他們。”
李氏正坐在樹下紮簸箕,聽聞她要出去,一個姑娘家家怎的老喜歡往外跑,“行吧,別貪玩,早點回來。”到底是疼這小女,不忍心七歲就拘着她,罷了,且随她。
葉絡本就向往随心自由,再上這裏山水田園自然風光這麽好,出去呼吸清鮮空氣都值得,怎麽能把大把時光都浪費在針線上,那也太不劃算了。
如今正是農忙時節,正趕上炎熱的夏季,天還沒亮會太陽就出來了,田地裏各類作物前幾天已種下,這時候來地裏就是鋤鋤草、松松土、引水或擔水灌溉。
天公不作美,幾個月都沒下一滴雨,再這樣下去擔水灌溉都頂不住。地裏的玉米小麥是耐旱作物還好,可是水稻正是成長的關鍵時期,是家裏口糧的一部分呢,可禁不起幹旱,那樣收成将會大大減少。
葉絡出來的時候日頭正毒,曬得人悶熱,匆匆跑到地裏,跟着哥哥後面撿他鋤下的草放到籮筐裏,牛很樂意吃這種和莊稼一起成長的草,肥嫩多汁。
“阿絡,這麽熱的天你咋跑來了,在家呆着不是涼快?”哥哥的一臉不贊同,這日頭多毒辣啊,曬得小妹紅乎乎的。
葉絡看着哥嘿嘿笑,“我要哥等下帶我去烤甘薯呀。”
葉将沒辦法說她了,“你啊,小饞貓。”
葉絡不是真就為了吃甘薯,而是現代小時候,寒暑假回老家也跟村裏的小孩子一起去地裏烤甘薯、去河邊釣魚、在樹上摘野果等。
這些不論過了多少年都是她心裏最溫暖的童年記憶,現在有機會了當然要不斷重溫那種感覺。
葉絡看看四周,爹他們正去河裏擔水,往水田裏澆灌,奶奶她們拔地裏剩下的花生,二嬸則是拔幾顆就停下來,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汗,花生沒收多少,汗倒是流了不少,弄得好像她多勞累一樣。
奶奶每次看着二嬸這幅幹活像要她命的模樣,開始念叨,“你看看你都不如一小姑娘,真是慣會偷懶。”阿絡小小身板吃力地拉着個大筐跟着她哥後面撿着草,看着就惹人疼,再瞧瞧二媳婦這懶樣,氣就不打一處來。
二嬸不幹了,站起來掐着腰大聲嚷嚷:“我不幹活您說我,我幹活了您還說我,那我不如不幹了。”
“喲,就你幹活那模樣,還真不如不幹吶。”二嬸的聲音有點大,附近地裏的村民聽到了,與奶奶相熟的謝家大奶奶忍不住出言刮刺她,心裏真真是為老姐們攤上這樣的兒媳婦抹一把辛酸淚,要這是自家兒媳婦,早勸兒子和離了。
地裏的村民們聽到全噗嗤笑了,大家一副看好戲的模樣看着她,虧得她還有點羞恥心,也不接着說啥了,朝其中一個新嫁婦狠狠剜一眼,岔岔不平地蹲下身子,埋頭用力拔花生。
葉絡時不時就會看到這位奇葩上演潑婦戲碼,要不是不大适合,她真的想跟奶奶提個建議:“您勸二叔納個小妾回來,刺激她,讓她們去相恨相殺,看她還會不會覺得自己一身光景,還敢這麽嚣張。”
人的忍耐皆有限度,要不是看在她是葉飛葉漫的娘,二叔對她又好,像她這種人,葉氏早開祠堂大會全體批/鬥了。
葉絡最擔心的倒不是她罵人,就是怕她這麽做風做浪下去,有一天這個家會不會被迫分了?畢竟二叔這人心腸不壞,對自己和哥姐都不錯。
如果真的有這麽一天,葉絡真的會恨透她。
葉絡一直堅信,家是溫柔港灣,不論自己身在何方,皆是喜愛親情的溫暖,那是種不論在外拼搏多累多苦的最後救贖。
前方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叫聲打斷了葉絡的沉思,擡頭看過去是葉飛正跟一群小孩摳土找“雞蟲”。
玉米地裏的土細軟,一小圈的土堆在一起就說明這是它的窩,小孩子們最喜歡去破壞它們的窩,順着小洞摳一會就能在底下找到它,一個窩一只,把它們撿起來放在破瓦罐裏拿回家喂雞,小雞吃了長得快。
本來葉絡有點怕昆蟲類,不過這種蟲看着真不可怕,也不惡心,葉絡看了一會心血來潮也跟着玩玩,不過自己不會,摳着摳着蟲不知道去哪了,幾次都是這樣,這時候葉飛就會一臉鄙視地看着她,“去去去,阿絡你根本不會抓,白白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