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鄰居
“升平巷?”林彥弘剛聽到何昌說起這個巷名, 頗有些驚訝。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雲桐城的老巷了, 竟然也會有宅子空出來?
大概是猜到大少爺會因此感到訝異, 何昌立刻笑盈盈地解釋道:“原本小的也不相信,還當這宅子有什麽問題, 但反複确認了才知道, 是一位老大人被召回天京,過去就有禦賜的宅子住, 那位大人并非雲桐本地人,而是臨縣人,将來就算致仕,怕是也不會回來了, 這才把舊居給賣了。”
那種明明在好位置的宅子, 若是突然要出售, 一般聰明人遇到了,都不會馬上買下來, 多半會斟酌一下。
最怕那種宅子裏有人死于非命,或者主人家惹了什麽大官司和麻煩上身, 就算宅子再好, 價格實惠,也不會有人願意接受。
因着正經主子總不在家中, 何昌這個管事在院子裏幾乎無事可做,所以幹脆帶着“徒弟”玄青到處在跑,就是希望能夠在大少爺面前好好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忠心。
遇到這樣的“好事”, 他自然是謹慎再謹慎,生怕不小心上了當,辦砸了差事,在大少爺面前再無信任可言。
也該他運氣好,這邊原主人剛把代賣的契紙遞到府衙裏,何昌就去了府衙,立刻得了消息。
他還算聰明,又得了林彥弘“事急從權”的命令,連信都沒送青桐書院,就趕緊打聽情況,确認不是那種“兇宅”,然後直接登門拜訪。
這位老大人雖是賣宅,但作為文官,倒也有幾分執念,他最不願将故居賣給商賈,所以聽說是蜀川的齊氏想買給在青桐書院求學的外孫,心裏就有幾分願意。
再加上他是奉旨進京,在雲桐待不了多久就得啓程,把宅子交給府衙代買原本就是權宜之計,其實到底是不太放心的,如果能馬上定下一個合适的買家,他也是樂意的,于是當即就給了何昌口信,讓林彥弘親自過去一趟,盡快把事情定下來。
林彥弘讓何昌在雲桐城置辦的産業,都是打着外祖齊氏的旗號來辦,避免與林氏産生瓜葛。
這件事他曾經跟齊老太爺請求過,得到了外祖父的首肯,所以很有底氣。
趁着青桐書院休館,何昌趕緊跟大少爺說起這宅子的事情。
“這宅子在升平巷,地段倒是極好,如果情況屬實,确實不容錯過,”林彥弘聽了何昌的描述,打消了一些疑慮,但還是繼續追問道:“不知那位大人是?”
“是莊舜遠,莊大人,曾任禦史中丞,前年因病乞骸骨返鄉,原本是住在臨縣的,但後來又搬來了雲桐,現在的宅子,其實是他岳家的舊居,用來給他養病的。”
雲桐城因青桐書院而聞名,在周圍諸縣中條件自然是最好的,梁境有名的藥局在這裏也有駐店,而且靠山靠湖,還挺适合養病。
這位莊大人也是青桐學子,但并非出身世家,岳家是雲桐城普通人家,沒有多少助力。
因一路都沒有經任“肥差”,後來任禦史中丞,又大病了一場,所以莊舜遠家底委實不豐。
如今他返回天京,也不知道自己離京幾年,那裏是個什麽情況,想多些銀錢傍身,而雲桐城的宅子最好脫手,又不是祖産,所以就做了這個決定。
何昌雖打聽不到這些更秘密的事情,但聽莊府管事的語氣,還是能感覺到這位莊大人态度還是十分堅決的。
林彥弘在腦海裏搜尋了一番,發現自己似乎并沒有關于這位大人的印象,不禁又生出幾分疑惑。
能夠在乞骸骨之後還被今上召回,按常理說只有兩個原因……
要麽這位老大人是位能吏,所以被今上記挂;要麽他曾是今上近臣,所以深得陛下信任,今上見他身體養好了,就立刻把他找回去做事。
可若是這樣,這位大人應該有些名氣,然而林彥弘這邊卻好像沒有聽說過他的事跡。
——難道是因為自己“上輩子”因病滞家,太過孤陋寡聞,所以才沒能聽到這位大人名諱?
不過,聽何昌描述得這般細致,就知道這些事情做不得假,應該屬實。
“早上才得的消息,想着少爺今天回來,就沒有再往書院送信,只今日怕是無法登門了,少爺若是無事,看要不要遞帖子,五日後再去莊家?”
“今天确實太趕,就照你說的辦,”林彥弘想了想,點點頭:“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這宅子若能買下,你是首功。”
“不敢不敢,這都是少爺洪福,小的不過是動動嘴,跑跑腿,還都是應該做的,哪敢稱什麽功,”何昌聽到林彥弘的話,心裏美滋滋的,但表面上還是立刻謙虛幾句。
他在慎思堂的時候,因為老爺林豐不争,連帶着整個院子的人都得過且過。
如今何昌投到少爺跟前,眼看着劉全福父子“身居要職”,連老實木衲的龔春也能得到重用,掌着少爺的莊子,心底那份不甘于命的火就竄了起來。
他想趁着自己還算壯年,拼上一拼,跟着大少爺在外面闖一闖,若能像劉全福或者龔春那樣,也不枉自己放棄了“安逸”的生活,從慎思堂跑到大少爺的東苑,還跟來了人生地不熟的雲桐城。
如今大少爺身邊雖有親近的奶兄,但玄青到底還小,撐不住場面,要不然春嬸也不會跟來照料,這時候大少爺正是用人之際,只要他忠心耿耿,再勤快一些,不愁不能在大少爺面前露臉。
他可不像石佐,跑到舊莊子上是要跟衛輝父子争“地盤”的,何昌早就打算好,要跟玄青這樣大少爺身邊的“老人”打好關系,一起為大少爺做事,争取早日也成為大少爺心中的“自己人”。
想到這裏,他的态度更加殷勤:“玄青聰慧能幹,這段時間在小的身邊,幫了不少忙,不愧是少爺身邊長大的,就是非同一般!”
林彥弘見他乖覺,還特意要把他身邊的玄青拿出來贊美幾句,拍拍馬屁,不禁莞爾。
——這個何昌在父親那邊的時候,可不見這麽“機靈”,也不知道怎麽到他這邊了,腦袋瓜子立刻就轉得勤快了,嘴巴都甜了……
小狼崽原本在旁邊玩花花草草,扭頭就見林彥弘對着一個糟老頭(霧)笑,立刻撒開小肥腿就跑了過來,扒林彥弘腿,伸爪爪要他抱。
“嗷嗚嗷嗚~”看這裏,看這裏,弘對着寶寶笑!
林彥弘見它後面肥肥小腿蹬得厲害,小尾巴掃來掃去,一副十分焦急地小模樣,也沒有多想,就如它所願,把小家夥抱了起來。
順手拍了拍它身上的灰,又捏了捏它的小耳朵,當做安撫。
站在一旁的何昌見到了林彥弘一臉溫柔地看着懷裏的小家夥,大少爺原本就精致無雙的面容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有幾分驚心動魄的意味,讓人不自覺屏住了呼吸。
——就看他家大少爺這等的品貌,這等的才學,将來肯定非同凡響……自己這條路,選得真是太對了!
小狼崽被林彥弘摟在腿上,眯着眼睛,看出了何昌眼中的驚豔,氣得肚子都鼓了起來,沖着何昌狂吠幾聲,把正在與有榮焉的可憐管事吓了一跳。
林彥弘還不知道它連何昌的醋都吃,不明所以地拍拍它的小屁股:“不可以這樣叫。”
小狼崽往林彥弘懷裏拱了拱,總算是沒有再對何昌“發威”。
何管事在心中謝天謝地了一番,趕緊告退了。
——哎,玄青那邊好讨好,但這兇悍小犬要怎麽讨好呢?偏偏它還是大少爺心頭寶,去哪裏都帶着,根本不能得罪啊!
不知道何昌如何糾結怎麽讨好小狼崽,林彥弘在五日之後休館之時,親自到了升平巷的莊家拜訪了那位莊老大人。
早就聽說了他雲水郡新晉案首之名,再加上林彥弘的舅父乃鴻胪寺三品大員,莊舜遠即将回朝為官,要給齊光嚴面子,所以對林彥弘十分親切,并沒有擺出長輩的架子,對其為難。
雙方的意思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并定好擇日去府衙簽訂契約。
林彥弘從莊家離開,準備坐上自家馬車的時候,正好有另一輛馬車從莊家門前的巷道緩緩而過。
那馬車裏有一個男子透過撩開的車窗簾,看了林彥弘幾眼,然後對車夫身邊的小厮道:“待會你去打聽一下,莊家的宅子,是不是找到買家了。”
那小厮立刻回道:“是,老爺。”
……
因把李白先生的詩作流傳了出去,而後又得了這麽一處不錯的産業,林彥弘心情自然更加愉悅起來。
他之前在致學堂的小考中又得了第一,相熟的幾個同窗拱他請客,于是林彥弘在雲桐城的書局定了一批箋紙,贈給他們用作書劄。
想起已經有段時間沒有見過瞻河先生,林彥弘就打算也送上一盒花箋給先生,聊表謝意。
他是學生,瞻河先生是書院的夫子,送太貴重的東西給對方未免有些流俗,還不如準備這等“輕禮”,想來更容易表達自己的誠意。
可惜他拿上好的檀木盒子裝好花箋,接下來的幾日都沒能見到瞻河先生,林彥弘在禦書樓抄書的時間明顯比之前更長了些。
王鷺丘并沒有從禦書樓裏面上來,而是走了樓背後夫子和教習專用的樓梯,但他在踏入上面的房間之前,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又繞到前面,從二樓看了看謄臺。
在謄臺之上有十幾個少年都在埋頭抄書,但王鷺丘卻還是一眼就看到了自己想找的人。
看着少年垂頭認真的模樣,他的嘴角微微翹起,然後轉身搖着扇子往裏面走去。
林彥弘似乎感覺到了什麽,可等他擡頭看去的時候,卻什麽也沒有看到。
某人大搖大擺地推開房門進去,就好像進自己家中一般随意。
夏骓一如既往沒有擡頭,似乎也不打算搭理對方。
他之前幫林彥弘抄了一本書,卻也因此重拾了舊時的興趣,一連幾十天都在房中研讀古籍,除了山長派人來找,其餘事情一概不管。
王鷺丘看都不看桌上攤開的古籍,就坐到旁邊,滿臉笑意地道:“你猜,最近誰和我做了鄰居?”
見夏骓沒有搭話的意思,王鷺丘也不惱,他開始自言自語道:
“若是莊舜遠此番回京,能得個善終,那咱們那位小案首,就不至于賠錢羅……”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萌萌竹攸、Gia的地雷投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