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緊急時刻,還是大boss夠淡定,提醒韓皎不能親自去燕王府求援。
若是知道燕王是被韓皎扯進來幹涉叛民事件,徐閣老未必肯配合。
于是,通知燕王的任務由大boss親自執行,韓皎先一步獨自前往京畿以南的倉齊鎮。
他想盡快到場勸說督察官,阻止軍隊再次與叛民交手。
然而,到了倉齊鎮附近,發現那座叛民藏身地山嶺,已經被官兵層層包圍了。
由于脫離都察院獨自行動,韓皎沒法證明自己是随行官員,守衛不肯放行。
韓皎沒時間扯皮,幹脆趕到北邊的山谷大營,先參與安撫剩餘的六萬流民。
看守剩餘流民的士兵少得多,畢竟只剩下老弱病殘,沒什麽威脅。
負責撫民的官員昨日見過韓皎,便讓守衛放韓皎進入大營。
一走進山谷,韓皎眉頭就緊緊皺起來。
營地裏的慘狀比昨日更甚。
從兵部調來地軍用帳篷都是用爛了的,絲毫起不到遮風避雨的作用。
剩下的流民,都是老人孩子和婦女,一張張枯瘦麻木的臉上,無神的雙眼從帳篷上一塊塊破洞裏望出來,讓韓皎感到難以言喻的凄涼。
昨日見到這些流民時,他們雖然也是這麽沉默着,卻是一種溫順的、壓抑着期望的沉默。
而此刻,這些人臉上的麻木,是屬于将死之人的絕望。
營地裏唯一的聲響,是孩子的哭聲。
Advertisement
只剩下這些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的孩子,還在用自己的方式求救。
他們很餓。
韓皎急切地看向身旁負責施粥的都察院官吏:“程大人!這都已經第二日上午了,施粥點怎麽一處都沒有搭建好?”
聞言,那官吏仿佛看到了瘋子,露出個古怪的笑,回答:“韓大人還打算給這群反賊施粥?”
韓皎驚道:“什麽反賊?昨日鬧事的流民又不是這些人,您怎麽能把他們當做反賊?”
官吏笑了笑:“您以為剩下的這些流民就不想反?那是他們沒力氣反!”
韓皎駁斥道:“如此武斷的定論,在下不敢茍同,這些流民沒反就是沒反,請大人按照原計劃,執行撫民任務。”
官吏收起笑臉,冷冷回答:“撫民撫的是無辜流民,這些人都是反民家屬,沒有內閣的明确指示,下官只負責看守。”
“在下就是內閣派來傳達指示的監察員。”韓皎道:“昨日您與我見過面,那位禦史大人沒有聽我指示,濫殺流民,才導致了這場禍亂,今早,我已将昨日之事上報徐閣老,等到平息禍亂後,內閣便會治他的罪,您不會想要重蹈他的覆轍吧?”
那官吏聞言一激靈,緊張地看向韓皎,想看出他是不是危言聳聽。
韓皎朗聲道:“請大人不要再耽擱下去,立即執行內閣下達的撫民任務,緊急選定二十個地點,開始熬粥。”
那官吏眼睛滴溜溜轉了轉,仍舊不想從命,便神色無奈道:“韓大人,您就別為難卑職了,赈災糧都被叛民搶走了,我去哪兒找糧食來施舍給這些叛民家屬?”
韓皎道:“我來的時候,已經看見山谷外堆積的糧袋了!”
官吏道:“那是前方官兵的軍糧,怎麽能給叛民家屬享用?”
韓皎怒道:“若是軍糧,怎麽會送來撫民大營?送糧的戶部差役呢?你去問他們,這究竟是赈災糧,還是軍糧!”
那官吏拒絕道:“送糧的早就走了,要問,韓大人就親自去戶部衙門問去,沒有上頭的明确指示,下官一粒米糧都不敢動。”
“上頭現在忙着平亂,本就沒空搭理安撫事務,您非但不為內閣分憂,反而不肯執行原本商定的差事,這是何道理?”
那官吏聞言也有些猶豫,便陪笑道:“韓大人稍安勿躁,還是耐心等待朝廷的指示。”
“快餓死的流民們還能等嗎?您若是怕擔責,在下就自己動手了!”韓皎說着便卷起袖子,拔腿跑去山谷外,扛起一袋米糧走回山谷,去西北角一處施粥點放下糧食,又跑出山谷,去扛第二袋大米。
從第三趟開始,難民營地裏,有髒兮兮的孩子跟在韓皎身後,一起跑到山谷口。
孩子們被士兵攔下,就睜大眼睛巴巴看着,等待韓皎一趟趟把裝着大米的大包扛進來。
從受災縣徒步來到皇城,這些孩子沒少挨打,不敢鬧出太大動靜,髒兮兮的小臉上都挂着近似牛馬般溫順的沉默,始終以不招人煩的距離,跟着韓皎來回跑。
韓皎扛着的包裹裏透出糧食的香味,孩子們就是為了聞一聞那味道,才這麽執着地跟着跑。
來回跑了七趟,韓皎彎身丢下一袋大米,累得直不起腰來,坐到大米旁,閉着眼大口喘息。
再睜開眼時,仿佛變戲法似的,眼前那群隔老遠圍着他的孩子,一下子多了一倍。
孩子們髒兮兮的小臉上看不出膚色,只有一雙雙期待的眼睛閃亮亮,安靜地看着韓皎。
韓皎對着那群孩子抿嘴笑,右手拍了拍身旁的米袋,問他們:“想不想喝粥?”
出乎意料的,沒有孩子回答,依舊沉默地看着韓皎。
韓皎猜想這些孩子反常的沉默,可能是因為不抱希望,便又拍了拍糧食,溫聲告訴這群孩子:“只要你們乖乖聽哥哥的話,一會兒大鍋架起來,半個時辰就可以排隊領粥喝。”
七八歲、乃至十歲出頭的孩子們,依舊無聲看着他,有年紀小的才三五歲,被韓皎的話給打動了,可是,每次對食物的期待,換來的都是痛苦和絕望,被打動的年幼孩子非但不開心,反而捂着臉嗚嗚哭起來。
大些的孩子也開始無聲地擦淚。
“別哭,哥哥說話算話。”韓皎吃力地站起身,邁步走近孩子們。
大些的孩子如同驚弓之鳥般一哄而散,只有哭得忘我的幾個小孩沒有動。
韓皎彎身把一個哭得最厲害的小家夥抱了起來,捏住自己衣袖替他擦眼淚,溫柔地對他保證:“不要再哭了,聽大哥哥的話,哥哥一會兒讓你第一個領粥吃,好不好?”
散開的大孩子們被少年溫柔的舉止震驚了。
似乎在地獄待得太久,陡然透進的溫柔陽光,讓他們感到陌生,卻忍不住想要靠近。
孩子們怯生生地朝韓皎走近了。
有膽大的少年帶着鄉音開口問:“老爺!您要俺們幹啥活!俺們啥都會!”
韓皎被這帶着鄉音的嗓音逗笑了,轉頭看向那說話的孩子,反問道:“我看起來像老爺嗎?我才十八歲!”
韓皎懷裏的孩子聞言停下哭泣,好奇地看了看韓皎,嗓音稚嫩地小聲回答:“老爺穿官服,穿官服的都是青天大老爺……”
韓皎臉上的笑意一僵,神色複雜地看着懷裏年幼的孩子。
這些被當地知縣吞了赈災款的流民孩子,竟然還管當官的叫“青天大老爺”,也不知還有多少官老爺,當得起青天二字。
韓皎收斂思緒,神色鄭重地告訴這群孩子:“沒錯,老爺穿官服,今天,本官就要當你們的青天大老爺,為你們做主。只要你們肯聽本官的差遣,今日有粥吃,日日有粥吃,往後還有地種,有房子住,就跟回家鄉一樣,你們願不願意相信我這個青天大老爺?”
一陣安靜。
孩子們茫然的目光裏,有希望在死灰複燃。
陡然間,山谷裏爆發出一聲齊齊的回應:“相信青天大老爺!”
于是,韓皎緊鑼密鼓地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先讓孩子們去流民營地奔跑傳話:
“朝廷派來撫民的青天大老爺來了!一會兒粥棚搭好了,鄉親們排隊領粥,不得争搶!患病的流民和年紀大的老人優先排隊!朝廷開倉赈災,萬兆子民共享災糧都管夠!不得争搶,凡有争搶者,一經抓獲,三日不得領粥!”
“凡有争搶者,一經抓獲,三日不得領粥!”
第一波“公告”通過孩子們傳遍了營地,韓皎看見面色麻木的老人婦女們紛紛走出帳篷,朝他的方向望過來。
韓皎繼續下一步計劃,讓回來複命地孩子們,繼續去營地裏喊話,選五十個力氣夠的村民來幫忙搭建粥棚。
不久後,營地裏選出了五十個流民來了,全都是三四十歲的婦女。
青壯年地男人們已經全都逃去了山上,剩下的壯年女人,比老人們有力氣。
韓皎讓十幾個流民,把營地北邊堆積的物資,擡到各個施粥點,開始搭棚架鍋,剩下的人,去東邊的小溪打水。
因為流民不能走出山谷大營,扛糧食的活還是韓皎一個人在幹。
平時不健身,到了這種關頭真要命,扛到第十二袋大米,韓皎實在是要升天了。
放下大米,韓皎側頭看向周圍的糧倉守衛:“你們想立功嗎?”
守衛們沒理他。
韓皎自顧自說道:“把山谷裏的災民們安撫好了,讓他們告訴山上的叛民,朝廷沒有抛棄他們,山上地叛民們自然會下山投降。所以,你們只要協助本官安撫這裏的災民,平亂的功勞,你們都有份。”
守衛們依舊沒理他。
守衛都知道,韓皎既然自己搬糧食,一定是沒得到都察院官員的允許,只不過因為韓皎也是負責赈災的官員,才沒有守衛阻攔,這屬于官員們內部分歧,守衛們不敢插手。
韓皎無可奈何,只能咬牙扛起第十三袋大米,可還沒站直身體,就倒在了地上。
實在是搬不動了。
韓皎靠着大米,盤腿而坐,再次開啓嘴炮技能,仰頭看着一群無動于衷的守衛,問道:“你們都是外地來京當差的吧?父母妻兒一起來了嗎?”
守衛們疑惑地面面相觑,有人小聲回答:“都在老家呢。”
韓皎點點頭:“你們都是哪個州哪個縣的百姓?去年多地發大水,你們鄉裏的田地沒遭殃吧?”
有人回答說:“沒有。”
韓皎嘆道:“那就好,田被淹的村子可慘了,就像這大營裏的老人孩子和婦人,都沒什麽念想了,只盼着在外的漢子能活下去,你們的父母妻兒,也該是這般盼着你們好好活下去。”
守衛們沉默了。
忽然,有一個守衛默默出列,彎身扛起韓皎身旁的大米,對着韓皎小聲開口:“大人,俺替您扛幾袋大米去大營門口,勞您自個兒扛進去,讓流民接一下就成,別讓程大人知道,不用記俺的功勞。”
韓皎總算找到了幫手,雖然吵架吵不過徐閣老,動員能力還是很穩的。
等到大米都下了鍋,那負責撫民的都察院官員也無可奈何,只能調遣官兵,一同參與管理。
韓皎正忙着監督流民排隊秩序,有士兵忽然跑進來禀報:燕王與翎王殿下請韓皎去山下軍營議事。
作者有話要說:正确的升官秘訣: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