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時間進入六月下旬,已經到了最熱的三伏天, 天還沒亮, 就有知了不知疲倦的呱噪叫着,讓本就熱的人們更覺心煩氣躁。
穆老三扭了扭昨夜睡落枕的脖子, 看着穆秀冬喂雞鴨說:“起早不是熱的,是年紀大了, 覺淺了,聽見聲兒就起床來了。”
“那您今日不要去地裏忙活了, 我看這個天兒像是要下雨。”
新家修葺好後, 穆老三征詢了村委會的意見, 帶着穆秀冬到尖頭村東面,較為偏僻的一座名為拇指山的低矮山頂上, 開了近一畝的荒地自種,種了半畝玉米、半畝紅薯精心伺候着, 沒事兒就拖着殘缺的身體上山拔草、灌水、施肥, 人看着一天比一天瘦, 穆秀冬還是有些心疼。
“也成, 今兒就不去了,一會兒我砍些竹子在家裏編幾個筲箕背簍, 等到鎮上下次趕集的時候,拿上之前編織好的筲箕背簍一起去鎮上賣。”
農村的人們基本都會編織筲箕、簸箕、背簍、魚簍、涼席、竹椅、竹凳等等竹編用具,通常都拿到鎮上去賣,根據編織器具的大小,能給家裏掙個零用錢。
穆秀冬四個月前就開始去山外的紅旗村上學, 由于尖頭村到紅旗村的路都是山路,來回至少要走兩個小時的路,穆秀冬經常天不亮就去上學,下午放了學又扛着麻袋四處收破爛,很多時候天快黑了才回家。
穆老三為了減輕她的負擔,除了忙活地裏,其餘能賺錢的事兒他都會去做,家務活兒也盡量自己幹,平日更是沒少對穆秀冬關系,只用了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就從一個渣父變成了‘慈父’。
說完話,穆老三擡頭看了看天邊的烏雲,又說:“一會兒記得帶上蓑衣鬥笠,六月的天兒雨來得急,打傘沒用,會打濕身子。”
“記住了,爹。”穆秀冬喂完雞鴨,到院子右角的瓦缸裏舀水淨了手,便進到竈房做起早飯來。
當初搬過來的時候,穆大林給他們拿了二十斤玉米面,三十斤紅薯,并十斤白面、大米類的精細糧食,穆秀冬父女精打細算的吃了一個多月後,穆秀冬征求了穆老三的意見,把當初銀元換的錢拿出一半來,到縣裏的黑市買了近六百斤糧食,足夠他們父女倆撐過後半年了。
他們買的糧食裏,以粗糧居多,比如紅薯、土豆、黑面、玉米面加起來就有五百斤,剩餘的一百斤都是沒去殼的麥子和稻谷。
因為是貧困戶,在村裏人的眼中,穆秀冬父女窮得叮當響,雖然村委授權了他們開了一畝荒地,到底地裏的莊稼還沒到成熟的時候,因此父女倆不好再大家面前暴露有點錢,有存糧的事情,平時糧食都鎖在穆秀冬的櫃子裏,輕易不給別人看。
為了避人耳目,也因為這時代沒有多少工業機械,要□□細米面,得自己用石磨磨,三個月前,穆秀冬偷偷去村尾公用的大石磨,把麥子、谷子一樣磨了二十五斤,如今早已吃完。
她尋思着等哪天晚上天氣晴好,她再背着剩餘的麥子、谷子偷偷去磨。
新家安定好後,穆秀冬瞧着院子挺大,空着也是浪費,便把靠近雞舍的地開墾了三分出來,一半種了土豆、紅薯,另一半則種了一些姜蔥蒜,時令蔬菜。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土豆已經可以吃了,屋裏雖然還有不少土豆,不過放了好幾個月,好些土豆都已經變青發芽,穆秀冬怕吃那些土豆會中毒,因此半個月前悄悄的挪進空間裏種着。
經過半年的時間驗證,穆秀冬發現自己空間裏種植的作物,生長速度和外面同等,但是作物長得特別蔥郁,不用灌水撒肥就能雙倍的收獲。
這讓穆秀冬大吃一驚,于是半個月前,把空間裏種菜的一分地,除了番茄、辣椒、西瓜三種作物留着,其餘全部挪到院子的地裏種着,再把土豆種進空間裏去。
今年夏天雨水充足,整個尖頭村的莊稼作物都比往年長得好,穆秀冬院子裏的菜園子也一樣。
她在地裏種了些辣椒、黃瓜、豇豆、四季豆、茄子、蕹菜、南瓜、冬瓜等蔬菜,沒怎麽灌水施肥,但就是長得青翠個頭大。
比如那些搭了竹竿架子的豇豆、四季豆、黃瓜,都是碩果累累,挂滿了整個架子,前來串門的村裏人無一不驚奇,紛紛向穆秀冬讨要種菜的秘訣。
穆秀冬哪有什麽秘訣,三言兩語打發那些人走後,最近兩天都在考慮要不要把籬笆牆換成土牆,然後弄個院門鎖着,免得家裏弄個什麽東西,別人一經過都能看見裏面,跟被人監視一樣,心裏怪不好受的。
盤算了一下早上吃什麽,穆秀冬拿上鋤頭,到院子裏的三分菜地裏挖了一株成熟有些枯萎的土豆秧,收獲近二十個巴掌大到小的土豆。又拿上籃子,采摘了半籃子的四季豆和豇豆。
看着兩排不到一米長的竹竿架子上挂滿了四季豆、豇豆,穆秀冬想着他們父女倆兩個人也吃不了那麽多菜,幹脆把長大的兩種豆角全都摘了下來,足足裝了四大籃子!
她把兩大籃子,近十斤的豆角焯水放在大簸箕上,打算天晴的時候曬幹,存到冬天吃。另外兩籃子豆角,抓了一斤左右出來做菜,其餘打算一會兒送給其他人。
早飯就是水煮土豆沾辣椒面當主食吃,菜是拍了幾顆大蒜、放了點醬油、醋、幾粒剁碎花椒的爽口涼拌麻辣黃瓜,幹煸了一份幹煸四季豆,一碗水煮回鍋的翠綠豇豆,沒有葷菜,父女倆卻吃得有滋有味。
在穆秀冬變聰明之前,穆老三從未吃過辣口的菜,穆秀冬想着自己在空間裏種作物,總不能一輩子在空間裏吃獨食,遲早會有漏馬腳的時候,于是騙穆老三說,她在尖頭群山一個深山裏發現一片好地,自己偷摸着開了一點,在裏面種了點莊稼作物。
她掐算着作物生長成熟的時間,時不時從空間裏收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出來吃,穆老三起先還懷疑,想跟着她一道去山裏,後來實在路途遙遠,他那殘廢的身體爬了一座山就受不了,只能作罷。
當然,穆老三也不是沒有懷疑過穆秀冬突然變聰明的事情,只是他以前跟穆秀冬不親,又有這時代大部分人都封建迷信的思想,相信傻人有傻福,有菩薩保佑她才變聰明的話兒,甭管以前是怎麽想,這種類似菩薩顯靈的事情見多了,自己不信也得信了。
穆秀冬無辣不歡,穆老三跟着她吃了幾個月的飯菜,漸漸得習慣了辣口的飯菜,也養成了無辣不歡的口味,父女倆一起吃飯,倒不用另做其他不辣的菜肴。
吃完早飯,穆秀冬把碗麻溜的洗了,背上自己縫制的斜跨帶方形背書包,穿上穆老三自己上山剮的野棕樹皮做的蓑衣、戴上竹編的鬥笠,跟穆老三打了一聲招呼,拎着兩籃子豆角出了門。
她先去了孟家,照例是從角門外的那顆梧桐樹爬進孟家圍牆,遞了一籃子豆角給正在做早飯的齊雅茹。
自從齊雅茹母子三人從地主成分變成富農成分,日子明顯比以前好了很多,雖然還住在牛棚裏,不過活計比以前少了不少,村裏人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欺負他們。
他們有氣可喘,穆秀冬每個月又偷偷的給他們買糧、送糧,三人的身體漸漸養好,看着比以前圓潤了很多,身形不再幹瘦,漸漸向正常人的體型靠攏,做起活兒來也十分有幹勁兒。
時候尚早,孟九棕和孟景湛還在沉睡,他們依舊睡在用幹草墊的‘床’上,完全沒被齊雅茹做飯的動靜吵醒。
牛棚裏的兩頭大水牛就趴在他們倆的身邊,沒有叫,也沒有亂動,只是水汪汪的眼睛時不時看看周圍,倒很乖巧可愛。
“咋拿來這麽多豆角?”齊雅茹接過她手中的籃子,壓低聲音說:“上回你給我割的韭菜、白菜我們還沒吃完,又送這麽多豆角過來,要是被村幹部看見,我又得想法子圓謊了。”
“四季豆和豇豆都好生長,摘完它們又漲,能摘很多回。我們吃不完,不送點過來,長老了就不好吃了。要是被村幹部或者其他人看見,你就大大方方的說是我送的,左右大家都知道我愛往你們這裏跑,我還放話說菩薩覺得你們是好人,要我對你們好一點。我拿菜給你們吃,他們就算想在上面做文章,也得想想跟我作對會不會遭報應。”
穆秀冬嘻嘻笑着說完,不經意地掃了一眼睡眠中的孟九棕。
他有一半的臉,露在漸漸明亮的光線中,身上只穿着一件補丁摞補丁的灰黑舊短衫,沒有蓋被子,整個人縮成一團,顯得身形有些單薄,面部輪廓安靜又柔和,倒沒了面對他人之時,那種戒備又拒人千裏之外的冰冷感。
齊雅茹也知道穆秀冬最近幾個月在村裏的名聲極大,最典型的就是當初幫穆秀冬修葺了房屋的人家都得了福報,而跟穆秀冬作對的許玉鳳、銀花、銅花,每次找她麻煩總會莫名其妙的出事、受傷。
大家夥兒見得多了,也越發相信穆秀冬有菩薩保佑,因此她來照拂齊雅茹她們母子三人,村裏人也不敢多說什麽。
“那就多謝你的好意了。”齊雅茹跟她道完謝,把豆角放好,左右四處看看沒人後,從牛棚左手位置放雜草的角落地下,撬開一塊巴掌大的土疙瘩,從一個小小的地洞裏拿出一個小陶罐遞給穆秀冬道:“我知道你喜歡吃酸梅子之類的腌制甜食兒,這是我偷摸着去山上摘的刺梨,做得蜜餞。你嘗嘗,看喜歡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