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離梁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梁慶兩國素來友好,現慶日漸昌盛,大梁自當習之以自強。皇三子梁卓自幼穎悟絕倫,特代國使慶,欽此。”
梁庭宇接過李公公手中的聖旨,心中松了半口氣,想到一會要去跟母妃道別,不日便要離開梁國,定又是一翻争吵,心中不由多了幾分無奈。
遣身邊的小太監十七送走李公公,梁庭宇轉身回到寝宮,換了一身暗紅色的蟒袍準備到華妃娘娘宮中請安道別。
十四五歲的少年,面冠如玉,嘴角噙着一絲笑,身材高挑,四肢修長,少年人特有的單薄身子襯着暗紅色的蟒袍更顯風流肆意。
從安和宮中出來,一路上宮女太監忍不住的偷偷打量。梁庭宇早就見怪不怪,邁着從容的步伐直接往永和宮走去。
梁庭宇雖已經成年,卻尚未分地建府,仍居宮中,想來待去了慶國,短時間內也不必出宮立府。
站定停了腳步,擡頭盯着永和宮的牌匾深呼吸了幾回,在心中做了半天準備,梁庭宇才邁步進了宮殿。
他的母妃--華妃生于梁國京師洛城,是首富舒旺的獨女名為舒華,自幼便聰明早慧更是生得玉雪可愛,其父視之為珍寶,早早便請了名師教導,不待及笈之年,才名便譽滿京都,與之相伴的是她極愛牡丹的美名。
永和宮的院子中擺放的只有牡丹,魏紫,姚黃各色名貴的牡丹應有盡有,占滿了空閑的地方。
才才過了滿園牡丹春色,琳琅彩瓷的茶杯從屋中摔出落在梁庭宇的腳邊。
梁庭宇看了一眼摔的粉碎的杯子,心中知曉這次自請去慶國,名為習強國之法,實則是為人質,确确觸到了母妃的逆鱗。
當即一撩衣袍跪在了青石鋪就的臺階上。
華妃站在雕梁畫柱的房檐之下,臉上再沒有和梁庭宇如出一轍的溫暖笑容,冷眼看着他,“卓兒,你可清楚你做在什麽?”
梁庭宇低着的頭一直未擡起“兒臣知道,自幼,母妃便教導孩兒為王之道,為民之法,寄希望孩兒有朝一日能為父皇分憂。只是母妃亦教導孩兒要明是非辯黑白,皇兄是嫡長子亦有大胸懷智慧,從小便對孩兒愛護有加,孩兒實在不願兄弟阖牆,弄得梁國大亂。”
華妃靜默了許久,看着落日後昏暗的宮牆,半晌才深深嘆了口氣“你自幼便聰慧,學什麽都是一點就通,常常能舉一反三,只是性子實在散漫了些。如今你已成年,能夠自己拿主意,既然做了決定,母妃便不再幹預。”
頓了頓,看着梁庭宇擡起那張風華絕代像極了自己的臉,卻說起了往事。
Advertisement
“十六年前,慶國皇帝突然仙去,未來得及立下太子,七位皇子中,四子尚幼,餘有三子勢力相當,慶朝堂一時大亂,雖五皇子最終登上皇位,朝堂上下亦是內憂外患。”
“慶國地幅廣闊,土地富饒,內憂之時西邊的耿狄,北邊的猶真族對慶國虎視眈眈,我們大梁亦在靜觀其變。随後慶國除了內憂,為解外患,送慶國公主到梁國和親以換取南部邊境和平,也就是慶雲皇後。”
“而當今的慶帝雄才大略,野心勃勃,十六年間慶國早已平定邊境,同時強大到讓我等忘塵莫及啊。我們大梁的國土尚不足慶國十之一二國力尚弱,然梁國富饒天下皆知,懷璧其罪啊,只怕此次學習之途是醉翁之意。”
說話的功夫,廊下的燈籠已經亮起來了,華妃往後退了半步,柱子的陰影遮住了她的側臉,
“你此去慶國。。可讓十七随行,他的父親是慶國有名的高手,因早先受過你外公的恩惠,當年為救本宮與你外公而死,你且需好生對待十七。恩,對了,你外公前些時候外去耿狄經商,你不必去同他告別了。起吧,。。我累了,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華妃說完便轉身進入寝宮中,梁庭宇的一聲母妃卡在喉嚨中還沒來得及喊出就只看的到華妃的背影。
“母妃保重身體,兒臣…”梁庭宇知道母妃今天說得話有些奇怪,卻只當是母妃在氣自己自作主張請命去慶國。
月光灑在院子裏的牡丹,顯得熠熠生輝。臺階上已經跪了個把時辰的梁庭宇腰杆依然挺直,光潔的額上卻早已布滿冷汗。
母妃自小疼愛他,從來不曾懲罰過,這次跪得如此久,母妃也未出來。
梁庭宇自知這次傷了與母妃感情,直到午夜時分,足足跪了三個時辰,梁庭宇從浸骨的青石臺階上起身,還未站直,一個趔趄差點又摔倒在臺階上。
早已候在一旁的十七上前一步扶住梁庭宇的手臂“殿下,步攆停在外面。”
月光打在十七冷峻的面容上,庭宇側目打量着十七,雖身着太監服微彎了腰身,仍是略微高于自己。
梁庭宇五歲時初見十歲的十七,當時的十七便是每日面無表情,十分嚴肅,雖是華妃帶來貼身照顧他,卻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印象。只是如今看來,十七也許并非是宮中的公公。
“十七,你可會武功?”梁庭宇站在十七身邊,顯得身子愈加單薄。
“習過,家父善長使刀,屬下從小便學習刀法”梁庭宇扶着十七坐上步攆,
“母妃既是讓你跟着本宮,本宮此去慶國,你也同去。”
黑暗中傳來一首低沉簡潔的聲音“是”。
梁庭宇暗笑一聲,沒想到十七竟是個這樣悶的性子,之前居然沒有發現,也是有趣!
慶國皇帝朱南城多年來勤政愛民,在他的治理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這年平定了北邊邊境多年來的外敵猶真族,普天同慶,改國號慶厲以自勉,警醒後人。
慶厲元年四月初,梁國皇三子梁卓由洛城出發,至慶國學習強國之策。
梁庭宇站在紫金城宮門口,環視一圈,有些失望沒有看到母妃的身影。拜別梁國皇長子梁庭軒,帶着護送的侍衛,十七,和梁庭軒送的十八個侍衛高手,開始他到慶國的學習之途。
只是,梁庭宇遠遠沒有想到,永和宮與母妃一別,竟是見母妃的最後一面;他沒有想到原來自己身邊豺狼環飼,危機四伏;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際會遇到一個人,為了他傾其所有,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