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聖誕節不知何時居然風靡整個中國,方秋想想就覺可笑,一個具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國家,有着整個世界都無法理解的文明,走到今天。是何其的偉大。中國的每一個節日都承載着歷史豐厚的文化內涵。 都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情感。那是歷代民衆共同創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澱,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可是在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那些節日文化竟被日趨淡化、不斷異化。有時看着中國傳統節日被西方節日沖擊,自己竟有種說不出的無力感。
方秋想起自己的父親,一個對中國傳統滲到骨子裏的人。他不允許家人過任何的西方節日。他說那是西方的毒瘤,會侵蝕人的思想。方秋當時只覺自己的父親迂腐。可是看着這滿街的聖誕樹,聖誕老人,看着族人對這個節日熱衷度,竟感到可悲。可悲,自己一個無名之輩竟也會有這樣憂國憂民的情愫。
聖誕節簡峰要在自己的酒吧開個派對,其名曰:大家終日忙碌,今日趁過節好好的聚一下。易少墨想這是什麽節,自己的父母親從來不過外國的節日。連帶着易少墨對外來節日也興趣缺缺。只想拒絕,
再拒絕也抵不住簡峰夫婦的輪番電話轟炸,逼的他不得不答應。易少墨決定晚上帶方秋一塊兒過去。大不了兩人早早退場。
易少墨本今天帶方秋去逛街,自己還從來沒給方秋買過什麽東西。倒是方秋前幾天給自己買了件黑色的風衣,不是自己平時穿的牌子,但一看就知道價值不菲。但是他一次也沒有穿過,自己從來沒有問過方秋的工資是多少,但相信也不會很高,方秋對工作很散漫,很少加班。從沒有見過她穿過工裝。總是懶懶散散的樣子。
想起方秋卧室有一書架的書,書袈的書很雜,經濟、市場、哲學、傳記、甚至還有些宗教類書籍。易少墨也曾認為方秋的愛好是讀書。只是有一天,易少墨進門看着方秋坐在客廳拿着本《道德經》翻閱,便問:“你喜歡看這種書。”
方秋便收起手裏的書,放一邊笑着說:“書不是我的”
雖然方秋回答的和自己問的不對,但是易少墨還是走到書架旁,拿了一本看确實不是方秋的書,書的主人是“蘇木揚”,連續翻了幾本都是寫着“蘇木揚”,易少墨自小母親都教育他,別人的東西不用亂動。
易少墨拿過方秋手邊的書放了回去,說道:“別人的東西別亂動。”此後易少墨再沒見方秋讀過書。
易少墨想自己和方秋在一起小一年的時間了,除了知道她不好做飯,懶散外,自己竟對她的愛好一無所知。即便是情人自己也做得不合格。想着就撥了方秋的電話。
“你在哪呢?”易少墨問道
“公司”方秋對着這個突來的電話說
“晚上簡峰要我去他的酒吧聚一下。”方秋聽着電話那頭的話心想:你去就去呗,給我說幹嘛!我又不去。
易少墨除了幾個月之前帶他去了次她和簡峰、齊岩的聚會,再沒有帶她參加過任何的聚會,方秋自是知道裏面的道理。
自己對于易少墨是什麽,自己清楚的很,易少墨從來沒有讓方秋去過他住的地方。每次都是易少墨來方秋這,半年來,易少墨多的時候可以一個星期來方秋這四次、五次。有時有可能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去。易少墨把兩人的關系其實定在,近不了也斷不了的位置。
前幾天自己逛街的時候,在商場外看見模特身穿的一件黑色風衣,當時方秋就想起一句歌詞。最怕看見,冬天你最愛穿的外套。她不知道自己當時買衣服的心理是什麽,但是她就是買了,那是方峥喜歡的牌子,自然價格不菲,但是方秋買了送給易少墨,他只是笑着說了聲“謝謝”。但是一次也沒有穿過。衣服挂在方秋的衣櫃裏,方秋有時感覺那件衣服像是一種嘲諷。在嘲笑着什麽。感情有時真有意思,它讓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己。
“方秋”易少墨等了好一會沒聽見電話那頭說話。
“手機信號不好。”方秋給自己的分心找了個借口。随後道:“你去吧!我下班自己回去就行”
“晚上你和我一起去。”易少墨說
“合适嗎?”方秋不确定的問
易少墨聽見方秋這樣問,不禁苦笑,是呀!合适嗎?自己和方秋的關系在齊岩他們眼裏本來就婆娑迷離,如果今天去了,是不是就說明什麽?
“沒什麽合适不合适的,咱們坐一會就走。不多呆。”易少墨說
“我今天穿的随意,只怕到時候別給你丢臉”方秋說
易少墨笑了幾聲說:“就是幾個發小,沒外人,沒什麽丢臉不丢臉的,不礙事。下班我在樓下等你。”易少墨說完就挂了電話。
方秋看着被挂掉的電話想:這算什麽。
晚上易少墨又很晚,本來說好的他等方秋,結果又變成了方秋等他,兩人出發時已經快八點了。
意外從來就是來的那麽的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當我們感覺自己很快樂的時候,總會有意外讓你的快樂散去。花樣百出。
作者有話要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