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沈大房間裏,沈大郎和自己的媳婦趙水桃正在低聲私語。
“看起來,二弟是打定主意要做生意了,爹以後可有氣生了。”趙水桃露出一臉看熱鬧的笑容,神情中有些興奮。
沈大郎盤腿随意的坐在床邊,随手拿過被子蓋住腿,并不在意自己媳婦的話,笑了笑,道:“反正跟咱們沒關系,咱們只要守着三弟,等三弟當了官老爺了,咱們自然有好日子過。”
趙水桃翻了個白眼,“就知道想着你那三弟,等他過了年考中了秀才,那舉人的考試還要再等一年呢!想進京城考試,至少還要兩年,等他派官,至少還要三年起步,到那時候也說不定只是個芝麻綠豆的小官,想跟着他享福啊!沒個四五年可是不成的,我們還要熬那麽久呢!”
趙水桃很不滿意,她當年也算是前凸後翹的一個美人兒,當年嫁進沈家的時候也正是沈家最風光的時候,沈父不知道從哪裏突然發了一筆財,榮歸故裏,還給了她好大一筆嫁妝,又聽說幾個小叔讀書好,特別是那個三叔,年級小小的讀書比大人都厲害,以後一定能當官,所以她才嫁了過來。
沈家當時家中有錢,沈三沈四又讀書識字,算是鄉下頂好的人家,所以她才想着嫁進來享福,卻不想,人家是頂好的,可是卻不是把最好的給她,而是給了沈三,害的她照樣是和嫁進了一般農戶無二,整日的做活下地,孩子都生了仨了,也沒見哪個沾了沈家的光,原本就憋了一肚子怨氣,暗暗的對沈家的偏心有些不滿,要不是堅信沈三真的能當官讓一家人翻身享福,以她的脾氣,她早就爆了。
可即使是如此,等沈三出頭還是要等個好幾年的,趙水桃現在幾乎都是倒數着過日子,才能讓自己心裏平衡一點。她偶爾也會想一想當年要是沒有嫁進沈家,而是嫁給了什麽富農家做填房或者嫁進了地主家做小妾,是不是會過得比現在好一點,想想自己逝去的青春年華,大好容顏,再看看現在自己粗糙的皮膚臃腫的身材幹枯的頭發,趙水桃一時間心頭百味雜陳。
等沈三當了官就好了啊!那時候,她也可以當官家夫人了,趙水桃心酸的想到,一時間已經把沈淩要做生意的事情忘在腦後,她不過是鄉下女子,哪裏看得到沈淩做生意對沈三的影響,只不過是大家都這麽說,她也就這麽随口一提罷了,并沒有走心。
轉眼間時間已經将近過年,沈淩的‘病’也漸漸的又好了起來,這日天剛微亮,裏正家就迎來了沈淩韓實兩人。
裏正媳婦是一個微胖的中年婦人,但是隐約也可以看出姣好的容顏,可見年輕的時候也是鄉下頂漂亮的姑娘,沈淩随意的掃視一眼,就彎腰抱拳道:“大娘好。”
“唉。”裏正媳婦點點頭,顯得有些不鹹不淡,“沈二啊!來進來坐。”
沈淩拱拱手帶着韓實走進去,裏正此刻正在家裏,見沈淩進來,還有些疑惑,表情溫和的問道:“怎麽了?來,進來,是有什麽事情找我麽?”裏正态度正常,仿佛之前沈淩在祠堂前給他添的麻煩已經被他忘記了,實際上坐在他這個位置,這種大事小事給他添麻煩的人多了,他也并不太介意沈淩的麻煩,一般只要不是有仇的,他待人接物向來溫和有禮,否則也不能年紀輕輕的就當了裏正還兼任着族長,要知道,比他輩分大還年輕力壯的人可有的是。
沈淩站在堂前,卻沒有聽從裏正的話進屋,恭敬的行了一禮,道:“大伯,給您拜個早年。”說着,就接過韓實手裏的禮物,雙手捧着遞上去。
裏正目光裏幾乎是立刻多了些滿意,一開始的冷漠有禮也變得有些親熱起來,但是表情還是沒有什麽特別的變化,幾乎看不出這一絲情緒變化,但是旁邊的裏正媳婦的表情卻顯然可見的親切起來,笑容都多了幾分真誠。
“這太客氣了,我們不能要,也沒道理要你的東西啊!”裏正媳婦連忙推辭,他們不過是同宗,逢年過節的也從來沒有過什麽交往,怎麽突然就送禮了呢?
“大娘,您可一定要拿着,以前的事情我也記不清了,不知道我是不是第一次來,但是就當我是初次登門吧!怎麽能不帶禮物就來呢?”沈淩微笑的道。
沈淩倒還真的是第一次登裏正家的門,所以,裏正媳婦也沒有說什麽,只是微笑,轉頭看向裏正,目光中似乎在詢問。
裏正點點頭,沈淩趕緊又往前遞了遞,裏正媳婦這才收下,笑着進屋去泡茶,裏正笑罵道:“怎麽?說說吧!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來我這裏幹嘛來了?”
“大伯英明。”沈淩跟着裏正走進堂屋,恭敬的站在裏正面前,微笑道。
裏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家常年人來人往的,所以也常備了茶葉熱水還有茶具,跟一般農戶并不一樣。
裏正家的小子是裏正唯一的兒子,還是成親好幾年之後才有的,今年不過七歲,正在裏屋低聲讀着書,聽到外面有客人來,聲音才漸漸的低了下去,弱不可聞,似乎是有什麽特別的事情,突然輕輕發出一聲低呼,又連忙掩住。
沈淩心知肚明,他在買禮物的時候就打聽過裏正家裏的情況,裏正家不知道為什麽,生育艱難,至今也只有一個兒子,寵的跟眼珠子似的,從小到大沒幹過一點活,反而從小啓蒙讀書,比之當年的沈三天賦雖然差點,但是在農家來看,他在讀書上,已經算是極其優秀的了。沈淩送的正是一些鎮子裏價格比較昂貴,小孩子又喜歡吃的糕點,還有一匹布,估計這小孩是看到了糕點了才驚呼一聲的吧!
裏正沒有說話,又示意沈淩坐下說。
沈淩才坐到一旁,也沒有動桌子上的茶水,道:“大伯,你也知道我家那房子實在是沒法住了,剛好我手裏也有點銀子,就想着買一塊宅基地,然後自己再蓋一間房,不知道村裏可有什麽地要賣?”
裏正放下茶杯,“你身體不好,手裏好不容易有幾個銀子,還不好好攢着,房子怎麽就沒法住了呢?再說,即使是有銀子,買點水田之類的豈不是比買宅基地來得好?自己就算種不了,也可以給別人種,自己收收租子啊!”
沈淩笑道:“應當的,我準備等買了宅基地再跟大伯說這個事情呢!咱們村裏有什麽荒地要賣嗎?我想買一點種種果樹養養雞鴨之類的。”
裏正看了沈淩一眼,“你确定要買荒地,我跟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荒地雖然便宜,但是卻不好打理啊!你還不如好好買點水田,再不濟日後也不會餓着。鄉下人手裏有銀錢的時候,可都是買水田旱田的,哪有買荒地的?”
“自然,我已經想好了,多謝大伯關心。”
“好吧!你想好就成。”裏正看在剛剛的禮物上,好心提醒了兩句,但是沈淩不在意,那他也就不說什麽了,反正無論是荒地水田還是宅基地,他都是一樣的抽成,過一遍他的手,總能賺到點錢,至于沈淩要買什麽,倒是與他沒有多大關系。
沈淩決定要買地,裏正也就跟沈淩确定了了一下要買的地方,村東頭倒是有一片荒地,只是靠近大山,地上很多石頭,難以耕種,上面長滿了荒草灌木樹木,但是好的是裏面有一處水坑,常年蓄滿了水,要是養雞養鴨,種種果樹,倒是好地方。
沈淩一開始也看上了那裏,又跟裏正确定買了一處距離村東頭的荒地較近的宅基地,才道別後離開,裏正坐在屋裏有些疑惑,忍不住喃喃自語,“寫春聯能賺那麽多錢嗎?”要是能賺那麽多錢,怎麽那些科舉無望賣字為生的書生都沒有發財呢?
想了想,到底想不通,也就放棄。
事實上,沈淩确實是沒有再寫春聯,而是去賣了辣椒油的方子,又賺了十五兩銀子,加在一起才想着要買地的,沈淩有心搞一個類似于罐頭廠的存在,他自從來到這處世界以來,就一直在關注這個朝代的一切,甚至去書齋看了好幾天書,差點被店老板給趕出來,最後只得以每天給了書齋老板十文錢的租書價錢,才得以繼續在那裏讀書。
後來書齋老板竟然把這個法子在其他讀書人那裏推廣了一下,只要交了押金,再以每天十文錢的價格往外租書,狠狠的賺了一筆,一時間看待窩在他書齋裏看書的沈淩,目光也和善起來。
對于自己白送給書齋老板一個賺錢的方式這件事,沈淩也很無奈,這個世界竟然沒有租書一說,他也是沒有想到啊!不過這方法簡單易學,說出去就會被人傳播使用,他也沒指望賣什麽錢,也就放下這事,專心研究這個朝代的一切,看各種雜書歷史圖志。
這個朝代不屬于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當然,雙兒這種奇特的存在已經讓沈淩明白,他來到的是一個異時空,也并沒有多麽驚訝。
這個朝代叫做晉朝,建國不過百年,算起來皇帝也才傳承了兩代,不過書齋裏讀書的人說,今上身體不好,估計第三代也快了,皇帝這個職位一向短命,沈淩也沒有什麽想法,只是繼續關注其他的事情。晉朝建國以來,從最初的貧弱戰亂,一直到現在能安穩的休養生息,中間将近動亂了幾十年,而戰亂徹底停止下來,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距離現在也不過十幾年,所以總體來說,晉國現在還是貧弱不堪的。
而且前朝抑商,商人不許穿绫羅綢緞,兩代以內不許參加科舉,雖然前朝已亡,晉國也沒有這些抑商的規定,但晉國一直忙着打仗動亂,也沒有管過這種事情,所以直到如今,人們還是瞧不起商人,在鎮子裏縣裏的富豪,大都是官宦人家,或者大地主之類的,即使是手裏有生意,也大多是交給奴仆去做,沒有誰以經商為榮,雖然他們也沒有誰不經商。
但是沈淩在翻看朝廷發放的官報的時候,還是明顯發現了朝廷似乎有改變這種現象的意味,畢竟有心想要提高國力,而商人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所以,去年的官報還曾經特意提過一件事,商人如果納稅,納稅額度可以和民戶等同,算是比之前降低了不少,足見朝廷的心思。
沈淩看了這些之後,才放下心來下定決心要做商人的,只是在這個全民瞧不起商人的時代,他還是暗暗決定做一個儒商,所以,又在書齋買了一些考試用的書籍和往年的優秀考卷之類的,算作參考資料,這才徹底的不再每天往書齋跑,讓書齋老板大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