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新劇本
陸衡看着手上的新劇本兒, 臉上的表情古怪的難以言喻。
這讓他想起了上輩子看過的一部電影裏面的一句臺詞:我猜中了故事的開始,卻沒料到故事的結局。
陸衡覺得用這一句話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 着實恰如其分。
在接到《花與劍》劇組的試鏡通知前,陸衡以為自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要麽贏得男二號這個角色, 要麽就與這部經典失之交臂。可是他着實沒想到, 這件事居然還會有第三種結局。
“……蘇幕遮這個角色, 是老姚在看過你試鏡時的聞人敬後, 突發靈感臨時加上的這麽個人物。在此之前,咱們這個編劇組一直致力于把劇本改編的更加西方化,力圖用西方人能夠接受的鏡頭語言,來講述東方武俠的故事。說實話考慮到西方觀衆的接受程度, 劇本當中着實有些支線是比較散的。如果照原本的劇本拍攝,很可能會讓很多熱愛武俠元素的國內觀衆感到失望。但我們也沒有辦法, 有些時候你要做成一件事, 必須要有取舍……”
為了能讓西方人看懂這部《花與劍》,方恺之在成立編劇組的時候,特地從好萊塢的編劇工會請來了一位精通華夏文化的M國編劇,幫忙改編劇本。
這麽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打通東西方的文化壁壘, 讓西方人通過這種獨特的電影語言讀懂華夏。
因此姚素華在撰寫劇本的時候, 就非常巧妙的借鑒了《哈姆雷特》與《基督山恩仇記》的故事原型,整個劇本裏除了奪寶複仇的元素, 甚至還融入了牛仔探險的精神,以及偵探追兇的元素。
只是這麽一來,整部電影的節奏便稍顯冗長零散, 即便姚素華多番推敲,很多細節部分仍舊是無能為力。好在節奏悠緩原本就是文藝片的特點之一,這種節奏上的取舍原本就是白璧微瑕。最終要的是這部電影讓西方觀衆讀懂了華夏,讀懂了華夏的武俠世界。
然而這部順利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并且在國際上掀起了武俠熱潮的電影在國內上映的時候,觀衆的口碑和反響卻是平平。舉個最直觀的例子,《花與劍》的全球票房是2.3億M金,而當年在國內上映的總票房還不到一千五百萬。
很多國內觀衆在看過《花與劍》之後紛紛反映,這是一部典型的拍給外國人看的文藝片。披着武俠的皮,實際上武俠不武俠,動作不動作,兩個小時的電影完全不知道在講什麽。要說精彩,也唯有影片最後聞人敬爆發那一段兒才讓人覺得有點意思。
面對國內觀衆的惡評如潮,曾經撰寫出《秋露白》這樣經典劇本的姚素華甚至被媒體評價為“江郎才盡”,直到這部電影出征奧斯卡順利斬獲了小金人,國內的輿論風向才驟然改變。
可是讓姚素華和方恺之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自己都難以兼顧這一份取舍的時候,陸衡的試鏡卻給了他追求完美的靈感和契機。
姚老先生用兩天三夜的時間改動了劇本。第三天早上,整個劇組對外公布試鏡結果,并且把所有演員召集到一起開會。這應該算是《花與劍》劇組成立後的第一個主創人員全部集齊的會議。
經過三天的反複研究和斟酌後,《花與劍》最終确定下來的演員陣容為:趙淼扮演男一號虞逍白,顧潤清扮演男二號聞人敬,陸衡扮演男三號蘇幕遮,邵瓊芳扮演女主角游素繁……而上輩子扮演虞逍白的顧宇則因為試鏡的表現太過突出,得到了男四號沈剛的角色。
莫名其妙就成了男三號的陸衡簡直恍恍惚惚,就聽方恺之拍着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經過那天的試鏡,大家都覺得你在武指和造型這一塊非常有天賦,所以劇組經過商議,決定讓你來兼職電影的武術指導和造型指導。”
Advertisement
方恺之說到這裏,笑眯眯地看了陸衡一眼,指着坐在會議室角落裏閉目養神地方其峥方老爺子說道:“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你要跟在方老身邊好生學習才是。”
陸衡立刻回過神來,順着方導的話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向方其峥問好。
一直閉目養神的方其峥耳朵一動,一雙眼睛半開半合間打量了陸衡一回,笑眯眯說道:“你的試鏡錄像我都看過了。小夥子确實很有天賦。不錯。”
方其峥可以說是國內最為知名的動作指導,便是在國際上都享譽盛名。能夠得到方老爺子一聲贊譽,陸衡自然欣喜非常。
可惜時間緊迫,方恺之可沒給陸衡抒發崇拜的機會,話題一轉又扯回劇組籌備上頭,他要求所有演員都要盡快熟悉新劇本。
一個劇組從籌備到殺青,這漫長的時間內劇本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沒開機之前要根據導演和制片方甚至是投資商的意見修改劇本,開機之後要根據拍攝內容甚至是部分演員的意見修改劇本,直到劇組殺青了,還得過剪輯那一關。因此在成片正式出來以前,沒有人知道一部電影究竟是什麽樣子的。
陸衡上輩子看過《花與劍》的次數不下幾十回,所以他對這部影片的每個細節部分都爛熟于心。
在陸衡的記憶中,《花與劍》這部電影的開場,是男主角虞逍白奉師命上峨眉山探望師娘,順路給師傅的好友——江湖人稱鐵臂神劍韓震天的韓老爺子送六十大壽的賀禮。
結果半路上卻遇見了一位女賊偷走了賀禮。這女賊名為練紅霓,乃是神偷門的女弟子,同樣也是電影的女二號。男主角虞逍白為了追回賀禮,不得不追上練紅霓與之打鬥,好不容易追回賀禮,趕到韓府給韓老爺子祝壽,結果鐵壁神劍韓震天卻在前晚被殺死在自己的練功房中。死者身上的傷口痕跡恰恰與虞逍白奉送的神兵寒鐵劍的劍刃吻合。
負責追查此事的六扇門捕頭沈剛懷疑兇手就是虞逍白。想要将虞逍白緝拿歸案。可是虞逍白前天夜裏根本就沒有進城,他那會兒還在跟神偷門的練紅霓纏鬥,就連城門口的兵役也可以為他作證。
沈剛由此找到練紅霓的身上,并從練紅霓口中得知,江湖上盛傳的神兵奇寶寒鐵劍并非是一把,而是兩把,乃是陰陽雙劍。
如今陽劍在虞逍白手中,陰劍卻不知所蹤。或許殺人的那把劍其實是陰劍也未可知。
然而這把寒鐵劍卻是聞人敬意欲送給韓震天的賀禮。它的來歷虞逍白也不清楚,于是沈剛便提出跟随虞逍白去找他的師傅聞人敬,想要探知寒鐵劍的來歷。
虞逍白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自然答應。只是在此之前,諸人還得拜訪師娘游素繁。并從游素繁的口中得知寒鐵劍竟然關乎着江湖上傳言的一個武林絕學的線索。游素繁說這件事在二十多年前曾經轟動江湖,可是現在知道那一則江湖傳言的人已經不多了。并指點衆人韓震天的死興許和這一則傳言有關。
衆人便順着游素繁的指引繼續查案,在查案的過程中虞逍白愕然發現二十年前自己父親的死竟然和寒鐵劍有關。可是寒鐵劍現在出現在師傅的手中……
《花與劍》這部電影的時長有一百二十多分鐘,前一個小時的筆墨幾乎全都在虞逍白追逐練紅霓,以及沈剛追查韓震天死因的上頭,然而這一幕戲卻僅僅是電影的開篇,或者說是導火索,是為了引出聞人敬這一條暗線。
上輩子很多國內的觀衆在觀看過《花與劍》這部電影後,紛紛表示電影的情節太散了,支線太多,劇情節奏太緩慢。以至于最後的結局到來時,竟然有一種戛然而止的突兀。
而在新改編的劇本中,電影的開場便是閉死關閉了二十多年的蘇幕遮功成出關。
蘇幕遮的身份是聞人敬和虞逍白之父的小師弟,是江湖上盛傳的武學天才。他十六歲問道閉關,二十年後神功大成,面對武當山上陌生的人與事,驚覺人事皆非。
影片的開場便是蘇幕遮下山尋到聞人敬,由這一對二十年不見的師兄弟的相聚,牽引出男主角虞逍白,而後由蘇幕遮與聞人敬的交手切磋引出聞人敬的心法與當年大不相同。使得蘇幕遮發現了端倪,進而考校虞逍白的功夫,果然發現虞逍白的武功路數看起來歸于武當正派,實則修煉的心法卻被人巧妙的改動過。練起來雖然不至于走火入魔,卻也事倍功半。
蘇幕遮因此斷定聞人敬必有問題。可是他閉關二十多年,當年的事情他也一無所知,唯有求問于游素繁。
游素繁便是聞人敬的發妻,虞逍白的師母,同樣也是蘇幕遮的師姐。在蘇幕遮的記憶中,師姐跟師兄們的感情應該很好,可是聽虞逍白的話,游素繁卻有二十年不曾回過聞人府,也不曾回武當山,只在雪雁嶺閉關修煉,不問世事。
這并不是蘇幕遮記憶中的師姐,人若性情大變,必有因由。
蘇幕遮推斷此事興許和大師兄的死有關。虞逍白按照蘇幕遮的指點,果然去尋游素繁……
陸衡細細的将改編後的劇本翻閱一遍,發現他飾演的男三號在電影裏一共出現了三回,第一回 是出關拜訪,讓男主角意識到聞人敬的古怪之處,第二回是趕在聞人敬殺人之前救下男主角,在男主角得知真相崩潰頹廢的時候刺激男主角讓男主角振作,第三回就是大結局時,聞人敬自覺不敵蘇幕遮所以故技重施向蘇幕遮下毒……
從結構上看,蘇幕遮這個角色是标準地好萊塢導師角色。從作用上看,蘇幕遮的出現,删掉了一些讓後世觀衆诟病的支線,讓劇情從曲徑通幽一下子變成有的放矢。而且拜他那天試鏡的表現所賜,陸衡愕然發現新改動的劇本裏面增加了好幾處打鬥情節。以打鬥來推動故事情節,從根本上增添了電影的可看性,不至于像上輩子那樣文戲過多。
陸衡臉色莫名的看着新劇本裏,有關于打鬥場面的那一大段一大段不要錢的辭藻描述,意境是夠唯美的,拍出來的畫面應該也是夠漂亮的。就是這個折騰……
陸衡幾乎想象到了演員們叫苦連天的場面。
正暗自苦笑的時候,房門咔嚓一聲,陸衡盤坐在沙發上,抱着劇本回頭,就看到衛麟煊大包小包的走進來。
“我看到你們的新劇本了,大冬天要跑去大興安嶺和天池拍戲,還得穿着你設計的那身道袍……”
層層疊疊地厚紗在鏡頭前動起來的視覺效果當然特別飄逸,不過零下好幾十度的天氣穿着這種戲服拍戲,也能把人凍出鼻涕泡來。
衛麟煊實在沒有什麽好辦法,只能花錢讓人研究出了各式各樣的熱寶和熱帖,這會兒把各種試用裝一股腦的拿過來給陸衡:“……你看看用哪一種舒服,我回頭讓他們多做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