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仙界太和殿
天帝在偌大的玉宇中來回踱步,時不時轉頭看向殿門外,臉上寫滿不耐與不安。
天帝此刻仍穿着大道坐忘時的青袍,長發披散着,這是他首次上殿議事沒着帝服。
天帝的耐心在一步步的走動中消失殆盡,正欲再度傳令,卻聽得殿門外一聲鶴唳,一位白髯老者駕鶴而來。
老者慈眉善目,身放億光,作百寶色,照得玉石宮殿熠熠生輝。
終于來了。天帝閉目再睜眼時,已斂去眼中所有情緒。
天帝緩步走上蘭臺寶座,站在玉案前等候老者入殿。
老者下鶴,腳下生出一團祥雲,将他緩緩送入殿中。
老者于大殿中央落地,祥雲隐去,老者慢悠悠地将手中拂塵搭在臂彎上,擡頭看了看天帝,見他未着帝服,不緊不慢道:“天帝似乎有些慌張?”
天帝也沒心情與他寒暄,直接道:“吾聽聞冥界出事了,靈寶天尊可知此事?”
靈寶天尊并未即刻作答,而是撚起胡須,有一下沒一下的捋着。
靜默了一會兒,靈寶天尊才開口:“老朽早已不聞三界事,只與太清、玉清煮茶論道下棋。天帝乃三界之主,重權在握,怎的還問老朽這種問題?”
天帝被靈寶天尊的話堵了一下。
三清道祖乃創世之主宰,維持着時空秩序和乾坤綱紀,衆仙雖聽命于老天帝,但實際權力一直掌握在三位道祖手中。
仙魔大戰後,老天帝退位,神權重新分配,新天帝對至高神權志在必得,暗裏使了一些手段。三清道祖經歷過萬物化生之後的沉淪起伏,對神權已無掌控之心,雖不認同他的做法,但那時除他之外,沒有更好的候選,三清便默許他繼位。
新天帝上位後,不想和老天帝一樣,只有虛名沒有實權,便日日親臨三清境,看似是向三位道祖讨教道法,實則卻是不厭其煩地語言暗示三位道祖該放權給後起之秀,過過逍遙日子。
Advertisement
三位道祖被天帝軟磨硬泡不得安生,合議之後,決定暫時放權給他,看他能不能把三界治理好。若他真有經緯之才,三清倒也樂得清閑。若他統治無方,收回神權對三清來說亦是輕而易舉。
三清放權後,天帝倒也遵守承諾,将全部心思放在三界平衡治理上,轉眼已過萬年,三界秩序井然,無大事發生。
天帝政績不錯,終于可以緩一口氣,想趁大道坐忘時放松一下,沒想到冥界卻在這個時候出了亂子。
鬼怪對神仙來說太過卑微不值一提,天帝沒必要強行終止坐忘,親自回來處理此事。天帝這般緊張,全因冥界禁锢着一個他無法除掉的魔,那魔就像天帝的一塊心病,需得時時提防。
天帝深深吸氣,将心裏的焦慮壓了下去,在靈寶天尊面前切不可慌亂出錯,失了尊主氣度。
“吾剛坐忘歸來,仙炁尚未凝結,不夠沉穩,有失分寸,讓靈寶天尊見笑了。”天帝道。
靈寶天尊當真撫須笑了一下:“無妨,天帝這樣倒也不失率真可愛,老朽上一次見天帝着素衣,已是兩萬年前了。”
天帝也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不太走心的微笑。
靈寶天尊看天帝笑得如此勉強,越發起了逗他之心:“老朽記得,天帝幼時白玉玲珑,似粉雕琢,十分乖巧。那時,老朽和太清,玉清争相收你為徒,你可還記得?”
聽靈寶天尊這語氣,有點想要憶舊年的意思,天帝很是無語,但又不能不答,吐出兩個字:“記得。”
“可你三位都沒選。”靈寶天尊搖了搖頭,很遺憾的樣子。“後來紫胤降生,拜在我洞玄門下,長于逍遙境,自小便獨處滌心,未染半點塵埃。”
靈寶天尊這番話看似憶舊,實際卻有另外一番用意。
說到紫胤,靈寶天尊不由面帶慈笑,歡喜自然流露,也不管天帝愛不愛聽,繼續說着紫胤的好。
天帝的臉色越來越深沉,荀珩有你說的那麽好嗎?他降生時仙魔一體,老天帝氣得差點一掌散了他的神元,若不是你們三清護下他,将他的魔性分/身出來,仙界哪有紫胤天尊。你們說有辦法淨化他的魔性,到最後他還不是墜入魔道了。仙魔大戰因何而起,你們三清心裏沒數嗎?
靈寶天尊說的津津有味,天帝實在聽不下去了,直接打斷靈寶天尊的話:“吾知紫胤天尊有功于天庭,但冥界放着的那個一日不除,吾便難得安寧。吾當初聽三清的話,放他在煉獄思過,這才九千年,他就按捺不住,逃出冥界,不知會攪起什麽風浪。”
天帝言語中充滿殺心,靈寶天尊忽然斂去笑容,不悅道:“天帝既有決定,何必再問老朽?”
“靈寶天尊!”天帝僅存的一點耐心耗盡,沉聲喚道,語氣隐含怒意。出于尊重,天帝才請三位道祖來太和殿商議此事,結果三清只來了一位不說,還東拉西扯處處維護着荀珩,如此不公,天帝氣不打一處來。
“三位道祖對荀珩如此看中,連他的魔性分/身也護得這般嚴實,吾實在不知三清作何想法。難道任由他東山再起,重演仙魔劫?”天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生氣問道。
靈寶天尊垂眸,沉吟片刻後,嘆道:“天帝只知紫胤有仙魔二體,卻不知其中一體被破壞,另一體也會随之湮滅。紫胤在仙界的作為有目共睹,冥界那一體魔元已毀,便是出逃,也難成氣候,讓下面的仙官處理便可。老朽與太清,玉清已在想辦法,将他兩體合二為一,以荀珩現在的修為,克制那點魔性不是難事。”
原來如此。天帝聽後面色稍霁,難怪抓到荀珩的魔體後,三清不但沒滅掉他,反而對外給他僞造了一個身份,同時發出封鎖令,禁止衆仙談論此事,便是荀珩自己也不知道冥界關押的那個是他的分/身。
“既然三清已知此事,吾便不再過問,日後若生變故,三清莫怪罪吾。”天帝先把自己從這件事裏摘出來。
靈寶天尊點頭:“那是自然。”
有靈寶天尊作保,天帝緊繃的情緒舒緩下來,不再掩飾倦色,跟這個極度護短的老頭子沒話好談了,捏了捏鼻梁道:“吾有些疲乏,靈寶天尊若無教誨,吾便派仙侍送天尊回上清境。”
靈寶天尊卻道:“天帝不必拘禮,老朽久未出境,想在天宮轉轉。”
“道祖請自便。”天帝向靈寶天尊施了一禮後,離開太和殿。
靈寶天尊慢吞吞地走出大殿,仙鶴長鳴三聲,靈寶天尊正欲駕鶴歸去,卻見回廊深處隐現紫光。靈寶天尊停下來,輕輕拍了拍仙鶴的羽翼:“稍安勿躁,我的乖徒兒來了。”
荀珩踏入南天門後,便和玄胎平育神君分道而行。荀珩來了太和殿,玄胎平育神君去給王母複命。
荀珩看到靈寶天尊的剎那有些意外,加快速度來到靈寶天尊面前,非常恭敬地行師徒禮,喊了一聲“師父。”
“徒兒從何處來?”靈寶天尊含笑問道。
荀珩從人間界回天宮,身上帶着一些細微的塵埃。
荀珩從不欺師,如實答道:“徒弟在人間界接到天帝的傳喚,沒來得及沐浴更衣,冒犯師父了。”
靈寶天尊點點頭,又問:“人間可太平?”
荀珩道:“嗯,國泰民安。”
“除了人間界,你還去過何處啊?”
“冥界。”
靈寶天尊撫鶴的手一頓,但很快又恢複動作,繼續問道:“這是你首次去冥界吧?為何要去?”
荀珩道:“徒弟坐忘時感應到冥界有異動,想到冥界關押着一位魔将,怕生禍端,便下界查探。”
靈寶天尊不動聲色問道:“你見着他了?”
“未曾見到。”荀珩微微搖頭:“徒弟到時,那魔将已沖破鬼門關,逃之夭夭。”
荀珩已将冥界之亂坦白給了靈寶天尊,天帝很快也會知曉,荀珩怕天帝治晁汐的罪,便先在靈寶天尊面前将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這次冥界之亂乃是那魔将韬光養晦時就在精心籌劃的事,他将混亂制造在冥帝換屆之時,讓冥界官員措手不及。新任冥帝雖已拼盡全力制止,卻因雙方實力懸殊,那魔将才得以僥幸逃脫。徒弟若能早些發現及時趕到,便不會是這種結果。師父,懇求你讓徒弟下界捉拿魔将,将功補過。待此事了解,徒弟會向天帝領罰。”
荀珩以為靈寶天尊會考慮自己的提議,沒想到靈寶天尊卻哈哈大笑不以為然:“殺雞焉用牛刀。冥界的事讓冥官去辦,實在棘手的話,叫天帝派遣一位真仙下界處理便可。”
說話間,靈寶天尊伸出手在荀珩的胸前運作一周,道:“你坐忘時強行聚形,現在天帝靈氣在神藏中滞留不前,久堵傷身。你随為師回上清境,正好太清和玉清都在,他們也想見見你。”
“師父,不可對那魔将掉以輕心……”
不等荀珩說完,靈寶天尊便将他拉上鶴背,駕鶴消失在茫茫雲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