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走了一段雜草叢生的山路,才終于看到了遠處的墓碑,季景霄和馮衛到這裏就沒有繼續跟着了,留在墓地不遠處等着。
傅安瑜、老太太和陶雲到了江氏的墓前,發現周圍的雜草倒真是不少,果然是有一段時間沒來了。
把籃子裏的幾個盤子放到了墓碑前,傅安瑜跪下拜了拜,就起身朝那一叢叢的雜草走去。挽起了袖子,又把裙擺撩了起來,動作利落的除起了周圍的雜草。
等傅安瑜除完了草,老太太已經把事情都說了一遍了。
在老太太身旁跪下了,傅安瑜在心裏和江氏說着話:“娘,我今天這身好看嗎?你肯定覺得好看,我小時候穿什麽你都說我好看的。對了這兩天我們應該就要啓程去京城了,可能有好久不能來看你了,不過你放心,女兒不會讓你一個人一直呆在這裏的。
你以前總跟我念叨,我爹多好多好,那個季景霄說,他這些年一直是一個人,你的眼光應該沒錯,我去京城看看,你夫君到底有多好,讓你惦記這麽多年。
還有啊,你怎麽一直沒告訴我,我還有一個哥哥呢,你不知道,我以前可羨慕笑娘了,笑娘有哥哥,不過我現在不羨慕笑娘了,我也是有哥哥的呢。”
三個人又在江氏的墳前說了好一會兒的話,才收拾了東西往回走,幾人一起下山回了小院。
晚上燒了幾個好菜,就着酒,幾個人還有驚蟄,都好好吃了一頓。
今天老太太高興,還讓從沒碰過酒的傅安瑜也喝了兩杯。
結果傅安瑜兩杯酒下肚,不勝酒力,醉倒了,然後就被陶雲抱回了屋,放到床上睡覺了。
到了後半夜,整個村子的人都已經睡下了,安靜的只有偶爾的幾聲狗叫傳來。
這個時候,傅安瑜酒醒了,揉了揉腦袋,跑到院子裏,打了一桶井水,洗了一把臉,才感覺舒服一些了。
半夜的井水,還是有些涼的,這下子,傅安瑜算是徹底的清醒了。
回屋加了一件衣服,抓了一把季景霄白日裏給的蜜餞,就爬到院牆裏邊的樹上去了。
趟在粗壯的樹枝上,晃悠着腿,時不時吃點蜜餞,看着星星月亮,聽着狗叫蟲鳴,實在是好不惬意。
Advertisement
老太太不知道,自己讓陶雲教傅安瑜功夫,她就真的把自己會的都教了,包括什麽爬樹下水,打鳥叉魚。
要不是鄉下地方沒有馬,陶雲可能就連騎馬這一項也一起教了。
只不過平時在村子裏,也沒有什麽人什麽事情需要傅安瑜用到一身的功夫,一把菜刀基本也就夠用了。
挂在樹上晃悠看天的傅安瑜沒有注意到,自家院門口有一個人影,默默的看着自己。
季景霄和馮衛傍晚的時候就回了鎮上的驿站。
一如往常的,季景霄睡下沒幾個時辰就醒過來了,既然是睡不下去了,就索性起了身,跑到了溪雲村來,就算見不到傅安瑜,在她附近呆着,也是愉快的。
老太太對于睡覺的時候,家門口圍着一圈人這件事情很反感,就把人趕到了一裏開外的地方。
所以季景霄趁着夜色到院門口的時候,一裏之外的侍衛們都沒有發現。
靠在院牆上,季景霄覺得自己一瞬間平和了很多,那些每天夜裏跑到自己腦子裏的噩夢,糾纏不休的記憶,在這一瞬間都散去了,只剩下那半年的美好時光。
回憶着美好的記憶,季景霄覺得這一夜是這些年裏最舒服的一個夜。
正沉浸在回憶裏,就聽見小院裏傳來了一系列的動靜,安靜了一會兒之後,院牆內的樹,就沙沙作響,有一個黑影動作利索的爬到了樹上躺了下來,借着月色,季景霄看出了樹上的那人是傅安瑜。
當年傅安瑜一家住的那個小院子裏,也有一棵樹,其實那棵樹不算很大,起碼比現在這棵要小很多了,只是對于當年才四五歲的兩個孩子來說,也算是一棵參天大樹了。
小小的傅安瑜對于院子裏的這顆樹非常的向往,想要去樹上看看,可惜從來都爬不上去。
季景霄來了之後,傅安瑜就開始撺掇小哥哥一起爬樹,只不過季景霄覺得太危險,每次都會阻止她。
江氏每次都會因為季景霄的阻止,而獎勵他一小塊蜜餞。而季景霄都會把蜜餞拿去給被訓哭了的傅安瑜。
每次傅安瑜都狠狠的咬着那塊蜜餞,然後盯着那棵樹,發誓說:“我一定會學會爬樹,我一定會上去的!”
而季景霄這時候往往都在發愁,下一次要怎麽阻止妹妹呢?
看着在樹上晃蕩腿的人影,季景霄在夜色裏無聲的笑了起來。
你倒還真是學會了爬樹,學得還不差。
等到天微微亮的時候,傅安瑜怕被老太太發現,就悄悄溜回了自己的屋子,而季景霄也回了驿站。
傅安瑜才鑽進被窩沒一會兒,就聽見老太太屋子傳來了動靜,腳步聲朝着自己這兒來了,趕緊閉上眼睛裝睡。
老太太一起來,就跑去把傅安瑜和陶雲都給叫起來了,看着倆人離了床,才放心回屋去收拾自己了。
昨天定下了今日一早出發往京城趕路,原本是定在上午時候的,只是老太太想着早些上路,就可以早些到京城,早些見到兒子和孫子,就把時間改了。
老太太提出來了,其餘的人自然也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老太太收拾好了自己,收拾好了自己的小包裹,就坐在院子裏等着季景霄和馮衛他們來了。
只是坐等也不來,又等也不來,老太太急得在院子裏轉圈。
驚蟄見着好玩,就跟在老太太身後,一起轉起了圈。
傅安瑜見此,很是無奈,硬拉着老太太坐下來吃了些早飯。
終于,外邊傳來了馬蹄聲,老太太總算是把人盼來了。
三個人都沒什麽太多的東西,收拾收拾,也就各自裝下了一個包袱而已,當年來溪雲村的時候,也就是一人一個包袱來的,如今也好,拎上一個包袱就走了。
陶雲帶着一幫侍衛最後把院子稍微歸置了一下,把鑰匙交給了裏正。
一行人加上一條狗,就啓程出了溪雲村,往京城的方向走了。
傅安瑜臨行前那一夜在樹上沒睡覺,之後幾天就過上了晚上不睡,白天不醒的日子。
等好不容易緩過來了,傅安瑜的精神頭也回來了。
有了精神的傅安瑜就瞄上了馬車外的那幾匹馬。
馮衛準備了一輛馬車,給老太太和傅安瑜,剩下的人就都是騎馬了。
傅安瑜掀了簾子,探頭從窗子朝外面看去,所有人都騎着馬,潇灑的不得了,心裏羨慕的不行。
等到停下來休整的時候,終于忍不住,纏着陶雲,要學騎馬。
陶雲很爽快,當即就給傅安瑜找了一匹溫和一些的馬教了起來。
傅安瑜學得也快,幾天時間,插着空學,就能騎着馬慢慢走了。
學會了騎馬的傅安瑜就不願意回狹小的馬車裏了,可惜隊伍裏沒有多餘的馬匹,傅安瑜也就只能繼續呆在馬車裏,眼饞的看着了。
這天,傅安瑜依舊呆在馬車裏,陪着老太太說話,就聽見外頭一陣騷動,探頭出去一看,就見着季景霄騎着一匹馬,手上還牽着另一匹馬。
“公主,你的馬。”季景霄舉着手裏的缰繩,朝着傅安瑜遞了遞,柔聲說到。
“我的?”傅安瑜有些詫異。
“嗯。”
得了肯定的傅安瑜當即就開心了,下了馬車就跑到馬身邊,開始和它熟悉起來了。
“給你的馬取個名字吧。”陶雲在一旁說。
傅安瑜看了看驚蟄,想了想:“□□分吧,它排驚蟄後面,順下去就是春分。”
“你倒還真是省事,當初見到驚蟄就是因為那天是驚蟄,那你往後要是有新的馬,豈不是得叫清明?”陶雲調侃到。
“清明跳過去,叫谷雨,以後就一個一個往下順。”傅安瑜覺得這麽安排非常合适。
……
每天騎着春分趕路,沒幾天,傅安瑜騎馬的技術就熟練了不少,已經能小跑一段了。
這天當一行人走到了一處偏僻的地方時,馮衛突然收起了臉上的笑,嚴肅了起來。
随行的侍衛們默默把馬車和傅安瑜圍了起來,手裏捏着刀随時準備着。
傅安瑜雖然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可見到大家的反應,也猜出來有事情了,退到馬車邊,護住了馬車,對着馬車裏的老太太說到:“奶奶,一會不管出現什麽事情,你都不要出來。”
老太太有些發慌,但還算鎮靜:“好,你記得保護好自己啊。”
驚蟄從馬車裏竄了出來,朝着一個方向拼命地叫了起來,好像那邊有什麽可怕的東西一樣。
衆人朝着那個方向看過去,果然,冒出來一夥蒙面提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