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餘舟拉開凳子正要往裏面坐的動作一頓, 擡起眼皮飛快看了先生手裏的書一眼,熟悉的封面跟裝訂, 毋庸置疑, 就是之前他給書肆抄的話本。
他猶豫了一下, 又退回桌角邊站着,嘀咕道:“先生……也看話本啊?”
“你……”文先生原本準備好訓斥的話被他這麽一問給堵了回去, 便把手裏的書往桌子上一摔,輕斥道, “問你話就好好回答!”
餘舟低着頭,撇了撇嘴道:“先生您應該知道我家裏的情況,幾月前我夫郎剛到我家,我們連飯都快沒得吃了, 若不是在書肆裏接了抄書的活, 我們不是沿着各個村子去乞讨,就是餓死了。”
“我說不準你抄書了嗎?”文先生叩了兩下書桌。
餘舟猛地擡頭,眼裏盡是意外, “先生您既然不反對我抄書,剛才為什麽還這麽吓我啊?”
文先生頗為嫌棄地看了餘舟一眼,“我是沒想到你平時看着挺機靈的, 在這事上居然這麽犯蠢。”
“我……我怎麽犯蠢了?”餘舟不解地問。
“人家給書院抄書的也好,寫話本的也罷, 都知道避開自己常用的字體,”文先生越說越來氣,又撿起桌上的話本翻開了擺在餘舟面前, 敲打着道,“你看看你,跟平時寫詩的字體有什麽區別?”
說完等會兒,看餘舟還是一臉被驚吓到的模樣,他又補充道:“所以這話本,我一眼就看出來是你抄的!”
餘舟倒不是真的被吓到,他只是突然領悟到,之前覺得讀書人看不起抄話本寫話本的行徑實為腦子有坑,現在想來,能夠有空閑看不起這也看不起那的,除了那些迂腐到極致的,還有一部分應該是家裏條件優越,不愁生計的人。
那些迂腐到極致的人,就算家裏再貧窮,估計都會覺得被家裏人養着是心安理得的事情,畢竟他是讀書人,而後者,自己不可能去做抄書的事,就高高在上的覺得去做這些事情的人有辱斯文,兩種都是又狠又毒。
而且若是仔細去想的話,那些話本估計也是賣給了這部分人。
至于真正想要靠抄書賺錢養家的,能夠做到像先生說的換個字體抄話本,又談何容易,有幾人能夠做到?
難怪當初吳常林跟他說書肆裏缺少抄書的人。
文先生噼裏啪啦一通說完之後,氣消了不少,又等了這許久沒等到餘舟的回話,便放緩了語氣問:“你前前後後一共給書肆抄了多少的話本,現在沒再抄了吧?”
Advertisement
“沒有再抄了,”餘舟連忙道,“之前也只抄了十本。”
“不算多,以後應該不至于惹來什麽麻煩。”文先生微微颔首,又叮囑餘舟,“你以後不管做什麽事之前,都要考慮過後果再行動,別再像抄話本一樣,留有隐患在外面。”
“謝先生教導,學生銘記于心。”餘舟行了個禮道謝後,又問,“您不責備我了?或者罰我背書什麽的?”
文先生失笑,“就你背書的積極性,還需要我罰嗎?至于你說的責備……”話說道這裏,他擡頭看向屋外,淡淡地道,“你先生我跟你同一個村的,家裏也曾有過連飯都快沒得吃的時候。”
餘舟聞言松了一口氣,先生能夠理解就好。
等中午吃飯的時候,餘舟閑聊中就把先生知道他之前抄書的事跟錦川說了。
錦川聽完筷子都停住了,半響才提議道:“要不,之後你寫好的話本,我給你謄寫跟整理?”
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方法,以他對自家夫君的了解,要是提議以後別寫話本了,肯定會被拒絕,那就由他來整理跟謄寫,這樣就不會再有夫君字跡的話本流出去了。
餘舟是真的不太介意這種事情,但是如果這樣能讓錦川覺得安心一些的話,那這樣做又有何妨?
而且他寫的話本,由錦川整理跟謄寫,總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親密感,便笑着點頭道:“好啊。”
錦川也笑了下,這才擡起筷子繼續吃飯,過了一會兒道:“沒想到文先生還挺開通的。”
“是。”餘舟贊同,跟着先生學習越久,他就越覺得先生雖然人看起來嚴肅,但其實比他想象中古代迂腐的夫子要好得多,尤其是今天關于抄書這事。
所以他想了想又道:“下回你去買魚的時候,多買兩條,我給先生也送一條過去。”
“再過幾日吧,”錦川遲疑了一下,“我最近去買魚買得勤,村裏已經有人在說三道四了。”
自從入夏以來,家裏的菜便存不住了,兩人又不像村裏其他人,還有去年冬天薰的臘肉可以偶爾解解饞,他們最近又很少去鎮上,所以想要吃次肉都困難。
所幸村裏有人家裏有魚塘,他跟錦川又都愛吃魚。
餘舟是那種只要能賺到錢,就不會在吃的上面虧待自己的人,所以隔山差五,他自己不跑去買魚,也會讓錦川去買。
只是沒想到吃個魚而已,村裏人都會說長道短,但既然住在村裏,他們就算不在意,也不能當作完全聽不見。
畢竟誰也不知道,有些人眼紅久了會做出什麽事來。
餘舟略一琢磨後就有了主意:“要不我們自己挖個小池塘吧。”
“挖個池塘?”錦川驚道,心想他家夫君果然不同凡響,平常人遇到這種事要麽是暫時少去買點,免得被人說東道西,或者是不在意別人的目光,繼續想怎麽做就怎麽做。
他家夫君倒好,幹脆想着自己挖個池塘,一勞永逸。
“對啊,”餘舟點頭道,“反正我們後院還有挺寬的空地,池塘也不用挖太大,長寬各五六尺就足夠了,一次多買些魚放裏面養着,想吃了就撈一條上來,還不用跑半個村子的去買。”
錦川聽他這麽一說也心動了,只是尚有疑慮,“只五六尺寬的池塘,可以養活魚嗎?”
他每次去買魚那家的池塘,都有兩畝左右了。
“當然可以,”餘舟回憶了一下以前見過的小池塘,“挖個三四尺深,就可以養不少魚了。”
兩人都是有行動力的人,當天下午餘舟從先生那裏回來,就在後院選好了地方,然後去隔壁找陳叔商量,問他跟陳豐能不能來幫忙挖池塘。
當然,是給工錢的那種。
陳叔自然是滿口答應,反正又不是播種或是收割的季節,地裏的活也都不急于一時,擠擠總會有時間的。
再者不談兩家的關系,每次給餘舟他們做事,開的工錢也比外面的豐厚。
只有陳大娘在得知他們想挖池塘後,頗有顧慮地道:“你家後院地方寬,除了那些雞之外,你們二人也沒養豬跟牛,确實有地方可以挖個池塘。”
餘舟從她語氣裏聽出她要說的肯定不止這些,便靜靜地等着後面的話。
果然,頓了一下後,陳大娘又道:“只是池塘離家太近,以後你們有了小孩,若是沒看好容易有危險。”
餘舟家的後院跟陳家的後院同樣也世用竹籬笆隔開了的,所以陳大娘說這話完全是在為餘舟他們着想,而且餘舟自己也知道,家附近有池塘,溪流這些,小孩遇到危險的可能性也會相對增加。
只是他既然想挖池塘,自然也想好了防護的方法,“我只挖一個很小的池塘,也不靠這個養活多少魚,能供自己家吃就夠了,不過幾尺長寬的地方,周圍都栽上木樁子,再用竹條編起來,就算是養的雞,只要它們不飛,也鑽不進去。”
“這倒是可以。”陳大娘這才點頭,笑着道,“你們什麽時候動工,我也跟過去看看。”
餘舟:“我自然想越快越好,具體還是看叔跟陳豐什麽時候有空。”
“我今天下午就有空。”陳豐興致勃勃地道。
餘舟沒有接話,而是看向陳叔,等陳叔也點頭後,他才道:“那下午就開始吧。”
兩家人都覺得挖池塘是個好玩的事,不僅餘舟跟陳叔、陳豐這三個幹活的,其餘人也全都跑過來圍觀,甚至小娟一個小女孩,都興奮得跟什麽似的,恨不能跳下去給他們搬土。
不過即便再熱鬧好玩,餘舟也只下午會去挖上一陣,其他時候繼續照常學習。
三天後魚塘終于挖好,長八尺左右,寬四尺左右,深度同樣是四尺,呈長方形,跟餘舟之前計劃的有點區別,原因是陳大娘說這樣以後撈魚會更方便一些。
挖好的池塘四周用木錘錘結實,又曬了幾日後,餘舟就請來陳豐幫忙,兩人從前院井裏挑水,用了半下午的時間把池塘給灌滿。
但僅僅是灌滿水還不夠的,想要魚能在裏面更好的生長,池塘裏必須得有一個小的生态鏈才行。
能快速讓池塘有用一個生态鏈的方法,就是把別的地方完整的生态鏈搬過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河裏扯些水草放池塘裏。
一般水草裏都會夾雜着螺類,小魚蝦、魚卵,還有微生物。
只要丢一些水草在池塘裏養着,再養魚就不是問題。
餘舟已經讓陳豐幫忙挑了半下午的水,所以也不好意思再讓他去幫忙扯水草,就只跟錦川一起。
結果陳豐走到門口聽到要去河邊,就又立馬退回來:“我跟你們一起去,我去游泳。”
錦川聞言一頓,“那你們去,我就不……”
他話沒說完,就被陳豐打斷,“你別誤會,我游泳是去下游,不會讓你們看到的。”
餘舟、錦川:……
最後還是三人一同去了。
結果好巧不巧,才到河邊就遇到了過來澆菜的幾個嬸子。
看到他們三人一起,有幾個嬸子的目光轉了轉,最後落在了陳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