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鬼哭崖?”聽到這個名字, 餘舟不自覺開始腦補某些鄉村鬼怪傳說。
餘慶在樹上時就把他背簍裏的東西看得明白,這會兒不自覺又斜着眼睛瞥了眼, “你背簍裏這種樹葉芽, 除了鬼哭崖外, 就只有往很裏面的深山才有,別跟我說你跑那裏面去了?”
“沒有。”餘舟搖了搖頭, 不過,除了那一塊外, 居然還有別的地方也長着茶葉啊。
“那就是了,”餘慶勸道,“鬼哭崖雖然不像村裏人傳的那樣吓人,但确實有些古怪, 你以後少去那裏轉悠, 尤其是還帶個哥兒去,要是把人吓着了怎麽辦?”
“我知道了。”餘舟不走心地應下,心裏卻想着, 大不了他之後再去的時候,避着點慶叔就好了。
餘慶也不知道看沒看出來他的敷衍,不過只是同村的長輩, 餘舟又是個成年漢子,他叮囑到這份上也就足夠了, “那你們趕緊回去做飯吃吧,都這個時辰了。”
說完又嘀咕道:“話說你摘這麽多數芽尖是要做什麽。”
“呃……”
餘舟還沒來的及回答,錦川就道:“我想拿這芽尖做些吃的。”
餘慶聞言憐惜地看了二人一眼, “我地裏的菜長得都還可以,回頭讓你嬸子給你們送一籃子過去。”
錦川愣了愣,僵硬地道謝:“多謝慶叔。”
兩人跟餘慶分開後,又走了一段距離,才忍不住對視了一眼,接着同時失笑。
既然已經被人看到了,錦川認下茶葉這東西是他需要的,自然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畢竟餘舟從小在村裏長大,他會的東西除了讀書寫字之外,其他的應該是村裏人也都會的,突然摘這麽多樹的芽尖回去,很容易便惹人懷疑。
而錦川則不同,大家都知道他老家在很遠的地方,因此知道一些這裏人不知道的東西也是正常。
只是兩人都沒料到,餘慶是個熱情的,聽說他們要吃樹葉,就提出讓家裏人給他們送菜。
又走了片刻,拐過一段彎後,兩人确認從餘慶的方向看不到他們了,就迅速地鑽進林子裏,薅了一大把樹葉把背簍上頭遮了個嚴嚴實實。
Advertisement
“看來以後再去摘茶葉,回來的時候還是要用東西蓋着比較好。”餘舟今天是想着都這個時辰了,應該不會碰到人,而且新鮮的茶葉即使在框裏,也需要通風透氣,不能捂着,才沒用樹葉蓋在上面。
摘茶葉都是站着,兩人在山裏摘的起勁時還不覺得,等到家喝了水,又坐下歇了會兒後,那股不舒服的感覺就出來了。
但錦川也只坐了片刻,就起身去做飯了。
餘舟看到他走到竈房門口時,伸手揉了揉後腰的動作,有些心疼,但又沒辦法。茶葉摘回來必須得趕緊攤晾,以免全都堆在一起悶壞了。
而且之前不知道今天會摘到茶葉,炒茶要用到的工具也沒準備,這些也得他去把用的着的找出來才是。
炒青要用的鍋可以用竈房裏炒菜的鍋,多洗幾次,把油污洗幹淨,勉強也可以用。
還有就是烘焙要用的火爐跟簸箕。
餘舟只在家裏找到一個陶盆跟兩個簸萁,而配套使用的話,這兩種最低都需要各四個。
陶盆倒好說,不夠的話可以直接在地上燒,反正也是泥地,不用擔心會燒壞。只是簸萁卻沒有可以替代的東西。
餘舟想了想,走到竈房門口對錦川道:“我去趟陳嬸家,借點東西。”
“好,”正在炒菜的錦川回頭,“你要快一點,飯菜馬上就好了。”
到隔壁陳家的時候,陳嬸聽到他說要借簸箕,有些意外,“你這個時候借簸箕做什麽?”
“錦川要拿來晾些東西。”餘舟繼續把錦川拉出來做借口。
“去給舟小子拿吧,”聽到是錦川要的,陳大娘就打斷陳嬸子的追問,又問餘舟,“要新的還是舊的?”
餘舟:“有新的?”
“有,冬天的時候陳豐閑着無事做了一些在家裏收着,打算等夏天曬東西大家用的着了的時候,再拿鎮上去賣。”陳嬸子道。
餘舟道:“那幹脆賣我幾個吧。”
陳嬸子張了張嘴,想到剛才陳大娘的話,沒再多問,只道:“那你随我來挑吧。”
最後餘舟挑了五個,四個兩尺左右大的,可以用來放火上烘培,一個大的用來攤晾一烘完的茶葉。
從陳家出來的時候,餘舟耳尖的聽到屋裏陳嬸子說:“娘,你說錦川要這麽多簸箕做什麽?”
他腳步頓了一下,便聽到了陳大娘的回答:“還記得上回他拿着我給的那些布做什麽了嗎?所以別探聽那麽多,人家總有不想讓外人知道的營生方法,他願意教小娟繡花就已經是我們占便宜了。”
“我就好奇一下。”
餘舟聞言便沒再聽下去。
回家匆匆吃了午飯,把烘焙的烘籠搭起來後,餘舟又燒一會兒火,等把烘籠裏全都添上炭火之後,才把燒火的工作交給錦川。
錦川一直在旁邊觀察着他的動作,尤其是竈裏火勢的大小,生怕一會兒不小心把火燒大了或是小了影響到餘舟炒茶。
其實餘舟自己也好幾年沒炒過茶了,但看到錦川如臨大敵的模樣,沒忍住笑道:“別緊張,大不了第一鍋炒壞了,我們再調整,反正茶葉有不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烏鴉嘴的原因,第一鍋果然炒過頭了,炒出來的茶葉雖然顏色是理想中的暗綠色,但芽尖上的白毫卻被炒沒了。
餘舟想了想,沒做聲,繼續下一步的揉撚跟烘焙。
錦川也沒看出來什麽異樣。
等到第二鍋的時候,餘舟能更精準掌握每個時間段所需的火候,手上動作沒停的同時,還不斷提醒錦川加減竈裏的火勢。
這回炒出來的茶葉葉面同樣已失去光澤,但芽尖上的白毫清晰可見,很是喜人。
錦川一直守在竈膛邊,沒拿到茶葉細看,只從餘舟的表情裏猜到,第二鍋應該比第一鍋更好。
一共五六斤的茶葉,餘舟分了十二鍋炒,等最後一鍋炒完的時候,已經快到酉時。
錦川看着跟其他茶葉分開攤晾的第一鍋,小聲問:“我們第一鍋是真的炒壞了?”
“也不算炒壞,”餘舟道,“就是品相差一些,等好了之後,泡給你嘗嘗就知道。”
趁着攤晾的功夫,兩人匆匆弄了頓晚飯吃了,吃完稍作休息,茶葉也已經稍有回潮。
餘舟又開始給茶葉進行二烘,這時候也不用像剛開始那樣不停地翻炒動作,只需在旁邊看着火,每隔一刻鐘左右翻拌一次就可以。
随着水分的徹底蒸發,原本炒完還剩下快兩斤左右的茶葉,最後只剩下估計不到一斤半。
錦川看着簸箕裏輕飄飄的一堆,嘟囔道:“怎麽炒出來這麽少?”
餘舟失笑,“這還不是最終的成品,等明天早上挑揀過再複火一下,還會更少。”
錦川眼巴巴地看着茶葉,覺得有些心疼。
餘舟失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陶罐,把烘好的茶葉放進去過夜,以免經過一晚上的時間茶葉吸收空氣裏的水分回潮。
一天的辛勞就換來那麽一罐茶葉,錦川看到餘舟就那麽随意放在桌子上,遲疑了一下,還是抱到正屋裏去妥當放好才安心。
之後兩人趁着天還沒完全黑,趕緊燒水洗漱。
一天久站又彎腰,餘舟躺床上後倒頭就睡,等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天光大亮。
他揉了揉似乎更難受了的腰跟腿,有種想要懶床的沖動。
但看到被錦川放到他房間裏的那個陶罐,又勉強坐了起來,畢竟幸苦了一天,還是很想知道自己的勞動成果到底如何。
結果他一出門,就看到錦川拿着繃子坐在堂屋門口繡花,看到他出來,便放下手裏的夥計,雙眼亮晶晶地道:“你起來了,快去洗漱吧,我已經把早飯做好了。”
餘舟:……
不知道為什麽,他突然就對自己的體力産生了懷疑。
沉吟了半響,他才試探地問道:“你腰不酸,腿不痛嗎?”
“還好,”錦川道,“我昨天只摘茶葉的時候多站了一會兒,回來就一直坐着燒火,休息夠了,不像你一直是彎着腰在炒茶。”
雖然這個理由是事實,但餘舟心裏還是有些難以接受,并暗自把鍛煉身體提上了日程,要知道體力不好對一個男人來說,可是天大的打擊。
錦川觑了餘舟片刻,又補充道:“而且我很想知道炒出來的茶葉味道如何,所以比較興奮。”
餘舟決定還是不要再說話了,默默跑去洗漱。
回來的時候,錦川已經把飯菜都在桌上擺好,簡單的白粥跟一小碟鹹菜,還有一人一個煎蛋。
吃完後餘舟從正屋裏抱出裝茶的陶罐,小心地把茶葉全都倒進簸箕裏,兩人進行挑揀。
把雜質跟劣茶全都挑出去,最後又複火了一次,給茶葉進行充分幹燥。
這時出來的才是最終的成茶,餘舟抓了點,送到錦川鼻子前:“聞聞看味道如何。”
錦川深吸了一口氣,“好香。”
但還是惦記着茶葉有多少,“我去把稱拿出來稱一下。”
餘舟失笑,沒有阻止。
兩人先稱過陶罐,再把陶罐跟茶葉一起稱,最後稱出來茶葉只有九兩多一點,還不到一斤。
錦川撇了下嘴,“真的好少。”
餘舟是早就算到大概就只有這麽多成品,“差不多就是這個比例,走吧,燒點水我們泡一杯嘗一下。”
說完他抓了一點出來放杯子裏,其餘的全都裝陶罐裏密封保存,等水燒開後,又冷了片刻,才倒進放着茶葉的杯子裏。
杯裏的水剛浸沒茶葉,他就停下了加水的動作,還拿了張紙覆蓋在杯上。
浸潤過約莫三分鐘後,餘舟拿開蓋在杯子上的紙,把杯裏的茶水加滿,再分別傾倒在兩個杯裏,端起一杯置于錦川面前,“嘗嘗看如何。”
錦川從他往杯裏放茶葉的時候,就眼都不眨地看着,直到茶水泡好,才迫不及待地端起,輕輕吹了下後,淺淺地抿了一口,驚喜道:“好喝!”
餘舟也端起剩下的那杯看了眼,茶湯清亮呈黃綠色,湊近了可以聞到馥郁的香味。
他輕輕啜了一口,只覺味道鮮濃,回味甘甜。
兩人緩緩地把一杯茶都飲盡,錦川就迫不及待地問:“我們今天還去摘茶葉嗎?”
以他對茶葉的了解,就他們今天這種味道跟品相的茶,必定能賣一個好價錢,便想着多弄一些。
“今天不去了,”餘舟道,“崖下那一片我們昨天才摘了,等它們再長兩天比較好。”
這是正兒八經的理由,并非偷懶,崖底下就那麽大,總要給茶葉生長的時間,不過他想起昨天餘慶的話。
除了那鬼哭崖底下外,深山裏面還有地方也長着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