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霸道皇帝愛上我(12
王太後怒氣沖沖道:“他還能不要我這個娘了?”
瓊蘭道:“娘娘,奴婢嘴拙,也沒什麽見識,但是不說君王了,尋常百姓家,兒子當家後就忘了親娘的可不少啊。若是其他事,娘娘還能争一争,陛下礙于母子情分,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去了。但是武安侯做的事大逆不道,既然陛下态度堅決,您何必再争呢?”
王太後掉了一串淚珠,道:“那可是我親娘和親兄弟姐妹啊,我怎麽能看着他們死呢?”
瓊蘭道:“奴婢有個不成熟的建議。”
王太後淚眼婆娑道:“你什麽時候玩這把戲了?快說。不管成不成熟,中不中聽,有用就行。”
瓊蘭道:“是。奴婢覺得啊,這件事娘娘不适合親自出面,不如請隆慮長公主出面,讓她請大長公主向太皇太後說情。別人保不下,起碼也得先保下來太太。那畢竟也是陛下的外祖母啊。其實依奴婢看,陛下也不是對王家田家絕情,對娘娘絕情,只是陛下根基太淺,最怕的就是被動搖了皇位。而武安侯偏偏犯了忌諱。陛下下此狠手,是要殺雞儆猴啊!”
王太後聽完,嘆了口氣:“你說的是,想辦法傳信給隆慮去吧。”
隆慮長公主是誰呢?她是王太後和景帝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最小的女兒,還是陳阿嬌的大嫂、陳蟜的妻子。和劉徹與陳阿嬌的婚姻一樣,他們倆的婚事也是小小年紀就定下的,這倆人打小就互相不順眼,長大後也沒成為歡喜冤家。隆慮長公主長得像景帝,景帝那臉,長在男人身上是英武,長在女人身上是悲劇,性格還悶悶的,三棍子打不出句話來。陳蟜呢,和他弟弟陳須一樣,沒啥本事,就是風流浪蕩,章臺街的常客。生平最愛三件事:喝酒,畫畫和聽音樂。這三件事也都很有講究:
他喝酒,有三不政策——不是美女倒的酒不喝,不是美女來喂酒不喝,不是美女用嘴盛着酒來嘴對嘴喂酒也不喝。
他畫畫,可別出心裁了,畫筆是手,顏料是蜂蜜、牛乳、糕點,畫紙呢,則是人體,還必須是美人。
他聽音樂,那更講究了,必須得是十五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女孩唱的歌、彈的琴。多一個月不行,少一個月也不行。
他還真有本事,他曾經在醉芳樓聽曲,那歌女一開口,他就勃然大怒,摔盤子摔碗道:“老板,你不知道我是誰嗎?怎麽拿這種貨色糊弄我?”
老板忙出來,鞠躬,再鞠躬,然後問他:“對不起啊陳大爺,是發生啥事了?”
陳蟜道:“你明知道我只聽十五歲到十八歲的小妞唱歌,你怎麽弄了個十八歲三個月的來糊弄我?”
老板道:“不可能啊,陳大爺是您弄錯了吧,這丫頭剛十七歲啊。”
後來一查,發現是歌女謊報了年齡,她三個月前剛過完十八歲生日。陳蟜一戰成名,好一陣子都是浪蕩子們追捧的偶像。
Advertisement
這樣的人,哪看得上文靜沉悶的公主兼自家表妹啊,兩個人半年就同了五次房,比劉徹和陳阿嬌還慘。隆慮長公主沒孩子,正在家閑的無聊,和身邊人商量要不要養只最近流行的波斯貓解悶呢,結果瓊蘭找上門來了。隆慮長公主昨天就聽說這件事了,說實話,她沒多大感覺。她從小性格就悶,在宮裏很不出挑,不比平陽和南宮在王太後身邊得寵,和王家人都沒見過幾次面。她嫁的又是陳家,王家倒了和她沒多大關系,陳家倒了和她關系才大呢。
她就應付說:“那我跟婆婆說說。”
瓊蘭道:“娘娘在宮中傷心欲絕,今天早上還和陛下大吵一架絕食了。陛下一看也跟着絕食了,說娘娘不吃,他也不吃。”
隆慮長公主道:“母後何必這樣呢。徹弟一向最孝順了,他寧可陪着絕食也不肯松口,那就是不行啊。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政事,姑姑你說我該怎麽勸婆婆?”
瓊蘭道:“奴婢想啊,公主您不如跟大長公主說,田老爺和太太年紀那麽大了,太太又是陛下嫡親的外祖母,兒子做下的事,也不該殃及他們啊。殺不殺他們也沒什麽影響,不如請皇後求情,這一來向太後娘娘賣了人情,太後娘娘日後都會感激她。二來陛下也會覺得皇後仁慈孝順。這不是有百利無一害嗎?”
她走了,隆慮長公主就去找劉嫖說了。劉嫖聽了,心裏覺得很有道理,就進宮找女兒了。譚意濃正在長信殿陪太皇太後吃飯呢,劉嫖進來,一個老媽一個女兒,屋裏沒外人,她就直說了。
太皇太後這兩天都在教課,授課內容是她這些年來的宮鬥故事,從她在呂後眼皮子底下當小宮女,到她誤打誤撞去了代國被文皇帝看上,她得寵生了好幾個孩子,再到她眼瞎失寵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聽了劉嫖說的話,她覺得到布置作業時間了,問譚意濃:“阿嬌,你覺得呢?”
譚意濃道:“太後娘娘都這麽說了,我做媳婦的,當然該盡力而為。其實若只有他倆,阿彘也不一定不會網開一面,我就擔心太後娘娘是想借這個慢慢和阿彘磨。”
太皇太後搖頭:“你去看看律法怎麽寫的。”
譚意濃就去翻了,還好有宮人啊,不然那麽多竹簡,她得找到什麽時候。宮人給她翻到謀大逆那條,上面寫着:大逆無道,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不問老少一律棄市。這謀大逆呢,就是造反。棄市呢,就是送到鬧市上斬首,是為了震懾百姓的。
見她看完,太皇太後道:“諸呂之亂才過去多久?徹兒太年輕,沒有成績,他們不會服他的。在沒有威望的時候,人就要按從前的規矩做事,哪怕刻板點,至少不會出錯,惹人诟病。”
聽完,譚意濃服了,對劉徹服的五體投地,他真是個天生的政治家。
她也就不管這事了,當然,還專門去長秋殿勸了一通,跟王太後分析了一下事情,勸她吃飯。然後譚意濃回宮,聽聞王太後在她走後摔了屋裏不少東西。
劉徹中午還是沒吃飯,譚意濃也沒吃,下午在花園裏散步的時候,宋姬問她:“娘娘怎麽不吃飯啊?”
譚意濃道:“如今太後娘娘和陛下都不肯吃飯,我怎麽能先吃。”
這話傳開,劉徹十分感動,跟韓嫣說:“我從前不懂事,只看見阿嬌的壞處,看不見她的好處。真是該打。”
韓嫣聽了很委屈。他也沒吃飯啊,皇上怎麽不表揚他?
韓嫣勸道:“陛下,這不吃飯也不是事啊。太後娘娘年紀不輕了,別餓出病來。”
劉徹不屑道:“母後還能真殺死自己不成?”說完後悔了,咳嗽一聲,掩飾說,“等咱們布置好兵馬就行了,出征前先斬了他們。一了百了,母後那兒我再慢慢哄。韓嫣,你願不願為朕分憂啊?”
韓嫣立馬站起來,單膝跪地道:“臣願意。”
劉徹哈哈笑道:“快起來吧,別動不動下跪。你這次就和李廣學學,來日啊朕要封你個大将軍讓你去草原上帶兵。”
“是。”韓嫣眼睛發亮,他琢磨自己許久沒和劉徹牽個小手親個小嘴做深一步交流了,他對自己認識還挺清晰,知道自己除了貌美,其實沒多大本事,最怕失寵了,摸了摸頭發,笑道:“陛下……”
“你先下去吧,”劉徹沒接收到他的脈脈深情的眼波,太皇太後好不容易松口了,他現在一心撲在國事上,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八十一塊忙活,好做出成績給太皇太後看看,哪有功夫理其他的事情,“叫窦嬰過來。”
這場戰役譚意濃沒資格參與,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衛家人叫到宮裏來,問他們:“你們誰想去給衛姬報仇?咱們也算親戚,你們想去就跟我說一聲,我還有幾分面子,總能推舉你們入伍的。”
衛家人面面相觑,只有衛青跪下道:“臣想去。”
譚意濃笑道:“你會打仗嗎?”
衛青搖頭,誠實道:“臣不會,臣只是在建章當差的時候聽同僚說過幾場戰事。但臣入伍後,一定會努力向別人學習。絕不會給娘娘和陛下丢人。”
譚意濃道:“好!我記得你這話了,你也得記得!”
晚上她和劉徹說起這事,劉徹猶豫道:“衛青還那麽小。”
确實小。衛子夫死的時候才十六歲。衛青是她弟,剛滿十五歲。換到後世,也就是剛上高一的水平。
譚意濃一想,這聽起來怎麽那麽像自己看不慣衛青,逼着他送死呢?忙解釋道:“就讓他做個小兵,跟着漲漲見識也好。若是個将才,日後也好幫你打匈奴。不是我看不起淮南王,但是淮南兵不強,馬不壯,他倉促應戰,能打出什麽名堂來。”
劉徹道:“也好,就讓他跟在韓嫣身邊吧。”
譚意濃很想用書打他,哪有他這麽埋汰人的。韓嫣有什麽本事啊,成天在街上用彈弓射金彈丸玩,你要他教衛青玩彈弓嗎?
譚意濃道:“韓嫣雖然跟着你學了很久騎射兵法,但畢竟頭一回上戰場,衛青也是頭一回上戰場,跟着韓嫣我看不大合适。”
劉徹瞥她一眼,道:“你對他倒很上心。”若非衛青年紀還小,他就該懷疑其他的了。
譚意濃嘆氣道:“衛姬去了,我總該對她家人照拂一二。我看他兄弟姊妹,就衛青眼中有股靈氣,沒準兒日後能做出大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