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時疫痢
痢疾, 古代有多?種稱呼,比如“腸澼”“熱利”“下痢”“滞下”, 等?等?, 主要症狀是腹痛便血。中醫按照病因進行分類,如風痢、痧痢、暑痢、濕熱痢、寒痢……但現代醫學認為?,這多?和細菌感染有關。
被謝玄英找來加班的禦醫是這麽說的:“痢疾由濕熱所致, 或外感濕熱、疫毒之邪, 或內傷飲食,脾胃運行失常, 氣血搏結。”
說人話。
痢疾的病因有三:外感暑濕, 感染疫毒, 飲食不對。
“敢問禦醫, ”李太監不止是東廠提督, 也是司禮監的秉筆,故不親自來,派出了手下的一?名?姓何的掌班。
何掌班開口?就是直切要害:“小王爺是何種緣故所致?”
禦醫有兩把刷子, 直言不諱:“下痢赤白相雜、腹痛後重, 為?濕熱痢,感染暑濕、疫毒之邪, 食不潔生?冷之物,均有可能。”
何掌班無語。
這說了和沒說有什麽區別?
“既是如此,”他慢慢道, “先從飲食查起吧。潘宮正以為?如何?”
潘宮正問:“不知其他宮人可是如此?”
禦醫看了一?眼謝玄英,回答:“尚未診斷,畢竟是宮人聚集之處, 多?有不便。”
潘宮正看向程丹若。
“我去看看好了。”她忖度道,“不過, 我建議諸位不要查什麽飲食了。”
何掌班轉過臉。他長着一?張方臉孔,眼睛不大,很老實的面相,說話也沒有半點不男不女的陰陽怪氣,反而?慢條斯理的,透着一?股子恭敬順和的味道,叫人見了就覺得信服。
這是大太監們的統一?氣質,可親可信,如此才能讓主子們愛用。但真把他們當做好人,那可就太天真了。
“噢?掌藥有何高見?”他笑眯眯地問。
程丹若道:“你們都知道,痢疾一?人傳一?家,一?家傳一?鄉,如今,最源頭的病人已經傳播了新的一?批,哪怕核查諸人飲食,也不可能查出每個?人都吃過的東西。”
禦醫贊同她的話:“确實如此,在下曾問過小王爺飲食,并無異樣。”
何掌班卻說:“酥山不曾有問題?”
禦醫道:“酥山為?生?冷之物,寒濕食積壅塞腸中,氣滞血瘀,化為?膿血。”
但這并不是何掌班要的答案。
他剛想說話,就聽程丹若又開口?了:“痢疾會?傳染,寺內尚有妃嫔,比起調查源頭,更重要的是切斷傳染途徑。”
潘宮正立即附和:“此言在理,何掌班,孰輕孰重,你應當明辨。”
何掌班略一?思忖,倒也不急着現在就定罪,便道:“張禦醫,你怎麽說?”
張禦醫道:“痢疾怕暑濕,令衆人少去寒濕處,亦當忌口?,清淡飲食。至于小王爺的病情,可用針灸緩解,再服芍藥湯。”
謝玄英點點頭,餘光卻瞥向程丹若。
她眉間閃過一?絲失望,目露踟蹰,卻似乎不知道該不該開口?。
他便道:“此次病情來得突然,陛下也頗為?關心,這裏?便全托付于你了。”
張禦醫拱拱手,識趣地退出了紛争。
外人走了,潘宮正反而?好開口?,問程丹若:“你想說什麽?”
“治療疫病有三點:第一?、切斷傳染途徑,第二、尋找傳染源,第三、治病,三者缺一?不可。”程丹若眉關緊鎖。
禦醫雖然沒有提出荒誕的理由,什麽疫病是由于天相、神鬼而?生?,勉強算得上唯物,但對于傳染病的認識還非常淺薄。
“飲食不必說,忌生?冷(要吃熟食),寺內的食物或許已染外邪(病毒),全都不要為?好。餐具全部放入滾水中,沸騰三次以上。而?口?鼻與?胃腸相通,唾沫可能飛濺到物品上,接觸病人的時候,千萬不要觸碰東西,出入換鞋、洗手。
“痢疾是邪壅滞腸中而?成,所以最危險的東西,莫過于病人的穢物。一?定要處理好穢物,不然必定會?導致更多?的感染。”
程丹若注視每個?人的眼睛,強調說:“糞便要掩埋,也可撒上石灰,絕對不能露天放置,若惹來蚊蠅,叮了食水,你我都會?倒黴。”
何掌班大皺眉頭,但事?關自己?與?衆妃嫔,一?時不能反駁。
謝玄英:“好,我吩咐人去辦。”
潘宮正則道:“何掌班,你我不如先去給兩位娘娘請安?”
此次禮佛,二公主的母妃要照顧年幼的女兒,故不曾來,麗嫔受寵,跟着皇帝去了西苑,順嫔和莊嫔意欲求子,倒是都在。
何掌班老神在在地答:“這是應當的。”
程丹若卻問:“我能不能先去看看病人?人命關天。”
“你做你的。”潘宮正點頭同意,“貴妃娘娘已經将生?病的宮人關押在一?處,你小心一?些?。”
她颔首:“我省的。”
“哪能讓掌藥孤身前去,小六子。”何掌班不疾不徐吩咐,“你跟着去,眼睛放亮點兒。”
他背後的小太監點頭哈腰:“是,孫兒明白。”
何掌班轉頭,恭敬又親昵地勸說:“謝郎,天色已晚,你可要早些?回去?這裏?有我們在,放一?百個?心。”
潘宮正也客氣道:“若害你過了病氣,那就是我們的不是了。”
謝玄英搖搖頭,眸光隐蔽地轉過他們背後的倩影,道:“身負皇命,豈有偷懶之理。我就在前院住下,以便支應。”
他堅持不走,何掌班與?潘宮正也樂得有人一?起分擔責任,便不再勸。
随後各自行動。
貴妃已将所有患病的宮人,全部轉移到寺中最大的一?處禪院。門口?有四個?身強力壯的宦官守着,無論裏?頭的病人怎麽拍門呼叫,均無反應。
程丹若無視影子似的小六子,讓他們開門,問:“總共有多?少人?”
宦官道:“十?八人。”
這麽多?。
她微蹙眉梢,戴好口?罩進去。
第一?個?就找王詠絮。
她單獨住一?間屋,裏?面暗蒙蒙的,只點了一?支蠟燭。空氣裏?飄散着藥味,帳子胡亂搭着,一?個?角沒挂好,聳塌塌的。牆角放着馬桶,沒有遮擋的屏風掩着,只好拿一?個?箱籠堆在外頭,勉強遮蔽。
王詠絮身穿紗衫,病歪歪地靠在枕上,嘴唇起皮,聽見動靜,沙啞地問:“我藥都吃完了,別來煩我。”
“是我。”程丹若蒙面進入,小心取出脈枕,“手放上來,診脈。”
王詠絮愣愣地瞧着她,忽而?落下淚:“沒想到又是你來救我。”
“職責所在。”程丹若見她這樣,便知她這幾?日必不好過,卻不多?廢話,“手,快些?,我要看所有人。”
王詠絮擦掉淚,趕忙伸出手腕。
把完脈,又道:“舌頭。”
脈滑苔黃,與?濕熱痢的症狀吻合。
“便血嗎?”
王詠絮搖搖頭,有些?難為?情,小聲說:“只是次數多?了些?,有時候都是水。”
便血是痢疾的顯著特征,而?糞便如清水卻是洩瀉的症狀。
程丹若擰眉:“腹痛嗎?”
王詠絮點點頭,還說:“腸子好像在叫,怪怪的。”
“有沒有裏?急後重之感?”
“什麽叫……裏?急後重?”王詠絮眨巴眼睛,面露不解。
程丹若形容:“就是肚子有緊縮的感覺,□□後墜,便出不爽?”
王詠絮仔細想想,不甚确定:“好像沒有,我就覺得肚子疼,總是瀉。”
“很急?”
“很急。”
奇怪,這是濕熱洩瀉的症狀。
程丹若想想,道:“我給你開個?葛根芩連湯,你吃着試試。”
王詠絮忙不疊點頭。她入宮自是帶了藥丸,乃是家中常用的丸劑,這次腹瀉,她早早服用,原有緩解,可後來又有不少人出現症狀,知道她有藥便來求。
她抹不開臉,給了她們幾?丸,原想回到宮裏?再弄就是,誰知道被關了起來,藥全吃完了。
“這是怎麽回事??怎的那麽多?人生?病?”王詠絮試探着問,“他們說,是時疫。”
程丹若不動聲色:“确實有些?蹊跷。正要問你呢,你來寺中數日,都吃過什麽,去過哪裏?。”
“我一?直跟在公主身邊。”王詠絮解釋,“你不知道,各地挑選來的驸馬人選已然進京,待過了禮儀房的挑選,便将進宮面聖。公主怕之後都要拘在宮裏?,這幾?日可勁玩耍,托她的福,我又把惠元寺裏?裏?外外轉了遍。”
程丹若問:“公主身邊只你一?人病了?”
王詠絮道:“倒也不是,有個?宮婢也在,她比我晚了幾?日。”
“你們倆照過面麽?”
“怪就怪在這兒了,她不是公主面前伺候的,素不曾見。”王詠絮皺眉,“程姐姐,我對你說心裏?話,那碗乳糖真雪,我嘗着的時候就覺味澀,只是,這是承郡王妃帶來的,又是公主所賞,不好不吃……”
程丹若想她在王尚書身邊長大,政治嗅覺應當不低,便放輕聲音:“你覺得,會?是她嗎?”
王詠絮立時搖頭,低聲道:“你若認為?有人陷害郡王妃,離間郡王爺和陛下,那就大錯特錯了。”
程丹若:“願聞其詳。”
“東西是郡王妃給的,無論是不是被陷害,終究難逃其責,故郡王妃絕不會?做下此事?。可若是他人,也太難了些?。”
王詠絮約莫打探過,仔細道來,“郡王妃是路上臨時起意帶來的,由她的宮婢親自送來,不曾假手他人。”
程丹若不動聲色:“到公主手上後呢?”
“公主就瞧了個?新鮮,便令人送到我這裏?。”王詠絮困惑道,“雖說也經宮人之手,可誰有道理害我呢?即便有,也不該用郡王妃送來的。”
“也是。”程丹若笑笑,轉而?說,“藥會?給你送來,好生?休養,多?喝水。”
她掏出數個?米紙包好的鹽糖袋,叮囑道:“不要喝茶水,用這個?,一?袋正好是一?茶壺的水。”
王詠絮問:“這是什麽?”
“鹽和糖。”程丹若道,“你體內失水太多?,喝這個?非常必要,明白了嗎?”
王詠絮這才點了點頭。
接下來,程丹若依次看完了剩下的十?七個?病人。
她們都惴惴不安,生?怕被關在這兒等?死,見程丹若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每個?都很配合。
然而?奇怪的是,除卻王詠絮外,剩下的人都有或輕或重的痢疾症狀。
程丹若記下每個?病人的姓名?、差事?、發?病時間,以及最要緊的行程安排。
錄完,夜已深沉。
她退出院落,門口?卻已經換了一?批人。小六子笑着問:“姑姑進去這麽久,病人情況可是不大好?”
程丹若點點頭,掏出方子:“病人的症狀有輕有重,開了三個?方子,麻煩你們找人熬藥,按照上面的名?單送。”
小六子接過來看了好一?會?兒,才應下。
“辛苦姑姑了。”他笑眯眯地說,“咱們一?定把差事?辦好。”
程丹若笑笑,在門後換了一?雙鞋,将原來的鞋履包好,放在門檻後面:“我的鞋放這裏?,勞煩你們看一?下,你們進出最好也要換,以防萬一?。”
小六子也應了。
接着是洗手。
“哪裏?有井水?”她問。
看門的宦官随手指了個?地方。
程丹若提起藥箱,将信将疑地往那邊走。前頭有個?月洞門,她才拐進去,忽然感覺背後有人,猛地回身。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