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滂沱雨中送葬人
三人心下了然, 難怪會有哭聲,不過這大雨天出殡,也着實是苦了那些擡棺的舁夫。
烏蘭達點了點頭, 沖車夫吩咐道:“靠邊讓道吧。”
都說逝者為大, 路遇送葬之隊讓道以示尊重也在情理之中, 車夫顯然也深谙此理, 拉了拉身上的蓑衣,扯過缰繩驅馬将車趕至路邊停下。
後頭兩輛馬車見前車如此, 也便跟着他們停到了路旁。
車停下後,車夫忽然疑惑地“欸”了一聲,烏蘭達聽見這聲,奇怪道:“怎麽?”
車夫的語氣變得有些古怪,猶豫道:“這送葬的……好像還不止一家啊。”
此時那隊人已經離馬車越來越近, 烏蘭達再次掀開車簾,三人終于在那哭嚎聲中看清了這些人。
引魂幡在前, 銘旌在後,一行人披麻戴孝,哀恸哭喊。
揚于空中的紙錢在大雨拍打下很快便重新墜落,濕漉漉地貼在泥濘的地面上, 被鞋靴踩過後與爛泥融為一體。
這些都與尋常送葬隊伍相差無幾, 本不該引人注意,但令人奇怪的是,這長列之中的棺木竟然不止一副。
季青臨眼看着他們步步接近,心中默默數着:一, 二, 三,四……
數完之後, 他忍不住有些震驚,這一行送葬的隊伍之中,棺木竟是有八副之多。
季青臨與解無移交換了一個眼神,顯然二人都發現了其中古怪。
民間婚喪嫁娶皆是大事,禮數衆多,流程嚴謹。
尤其是喪葬出殡之禮,細節更為複雜,對每一個步驟的要求都很是嚴苛。
聽說過結伴上京趕考結伴喝酒逛窯子的,卻沒聽說過出殡送葬還呼朋喚友紮堆同行的。
送葬隊伍在滂沱大雨中緩慢前進,這鄉間路面本就多塵土,被這雨水一澆,頓時滿地污泥,它們裹上行路人的長靴,也将那喪服下擺沾染得盡是泥痕。
眼看着這行人就要與他們的馬車擦肩而過,季青臨的目光落在了隊伍末尾的一個人身上。
那人雖在送葬隊伍之中,面上卻并無多少悲痛之色,且與其他人不同,他的孝帽之上戴了頂鬥笠,孝服之外還披了件蓑衣,一看便知他與那幾位逝者并非至親,或許只是遠方親戚因着禮數才至此相送。
季青臨放下手中白毛,撩着車簾便跳下了車去。
那人看見了他,稍微愣了愣,似是沒料到會有人放着那舒适的車廂不待卻跳進這大雨裏。
眼看着季青臨向他走來,他面上顯出了一絲警惕之色,顯然是不明白季青臨的企圖。
季青臨剛往前走了兩步,忽然感覺頭上的雨像是停了,一擡頭才發現頭頂已是被寬大的傘面嚴嚴遮住。
偏頭一看,見解無移也已跟着他跳下了車來,此時單手執着傘柄,擡了擡下巴示意他繼續走。
季青臨對他笑了笑,便與他一同走到了那人面前。
季青臨向那人一拱手,點頭道:“抱歉,不知可否留步片刻?在下有一事想稍作打聽。”
那人看了看前方依舊緩慢前行的隊伍,發現并沒有人注意到他,便點了點頭,停下了腳步。
季青臨見他配合,便開門見山道:“冒昧問一句,你們這送葬隊伍中,為何會有這麽多棺材?”
那人聽見此問,苦笑了一下,抹了抹腮邊雨水道:“你們既是一路到了芪南,想必也知道瘟疫之事吧?”
季青臨點了點頭。
那人無奈道:“這瘟疫蔓延至今,每日待葬的人都不是一個兩個,若是遵着以往的禮數錯開出殡,還不知要排到何時。你也知道,芪地濕熱,遺體不宜放置太久,所以雖是不合禮數,也只能如此将就了。”
季青臨了然,繼續問道:“如此說來,這幾位逝者都是因疫病離世了?”
那人聽見此問,面上竟是露出了一絲為難,季青臨正不解,便聽他道:“其實……也算不得離世。”
他像是有些羞于啓齒,遲疑了片刻,但還是如實道:“他們都還尚有呼吸,但神智已經全無,身體多處甚至腐化露出了骨肉,弄得家中奇臭無比,所以……也只得早早将其入土了。”
季青臨怔了怔,心中有些沉重,但卻沒有再多說,只點頭道了聲:“多謝。”
那人見他沒有繼續盤問的意思,便微微颔首告辭,快步跟上了前行的隊伍。
季青臨站在原地看了看那列長隊,正欲轉身回車,卻忽然瞥見腰間玉佩一閃。
他低下頭,還沒來得及驚訝,便眼看着玉佩緊接着又閃了一次,再一次……
這一回,玉佩足足閃動了八次才平靜下來。
季青臨震驚地擡起頭,看向前方漸行漸遠的送葬之隊。
八次……八副棺木。
這是巧合嗎?
他不可思議地轉頭看向解無移,便見解無移亦是眉頭微蹙,而後轉了個身,将雨傘換到了另一手上道:“先回車裏。”
季青臨沒再多說,兩人回到車上後,烏蘭達忙問道:“你好好的下去攔人家作甚?”
季青臨将幾戶同時出殡之事稍作解釋,又将玉佩閃動之事一提,烏蘭達有些詫異,道:“這麽說來,玉佩閃動的确與封魂之術有關?”
季青臨想了想,道:“我的猜想也是如此,但我奇怪的是,為何前兩次玉佩僅僅閃動一次,而這回卻閃了八次呢?”
烏蘭達道:“這也不奇怪吧?如果二者之間确有關聯,那八副棺材,八個被封魂之人,玉佩閃了八次,這不正好嗎?”
季青臨搖了搖頭,将那日苓芳園水榭之事簡單敘述了一遍。
那日苓芳園中,被封魂者的屍體幾乎擺滿了整個水榭,加上水下密室中的兩人,那裏的被封魂者多達十餘人。
如果水鏡閃動的次數真的與被封魂者的人數有關,那麽,為何水鏡在苓芳園僅僅只閃了一次呢?
烏蘭達聽他這麽一說,也覺得頗有道理,頓時沉默了下來。
解無移卻是回憶了片刻,道:“不,那日水榭之中,被封魂者的确只有一人。”
季青臨一怔,疑惑地看向他。
解無移道:“松針一旦拔除,便已不算‘被封魂’。”
他這話雖是說得簡略,季青臨卻立即恍然。
當日水榭上層中的屍體雖然都曾被封魂,但送到苓芳園之前,身上的松針都已在打鬥過程中被拔除至少一根。
而水下密室中雖然躺着兩個人,但其中一人并非将死之人,被松針觸及死穴後已是立即斃命,并沒有被封魂。
唯有那茍延殘喘的另一名試術之人,才是真正的“被封魂者”。
季青臨緩緩點了點頭,道:“所以玉佩閃動的确與封魂之術有關,閃動的次數取決于周圍正處于封魂中的人數。”
解無移道:“對。”
季青臨低頭看向水鏡,若有所思道:“被封魂者魂元随身體腐爛而碎裂,而碎裂後的魂元會散為靈氣,所以玉佩閃動,會不會是因為它感知到了這些靈氣?”
烏蘭達撇嘴想了想後,搖頭道:“雖然你這想法聽上去有些道理,但這世間處處都是靈氣,為何玉佩平日都無反應,偏偏就對這被封魂之人魂元分裂出的靈氣有反應?”
季青臨認同地點了點頭,但又補充道:“這個我也想過,但若是硬要解釋也不是不行,我暫時有兩種猜測。第一種,可能是魂元分裂後散成的靈氣與尋常靈氣不同,但這種猜測暫無憑據,所以姑且不去深究。第二種猜測是,封魂之術分裂魂元時散出的靈氣比較……顯眼。”
“顯眼?”烏蘭達顯然未能理解這個形容,追問道,“什麽意思?”
季青臨略微斟酌了一下,這才找到了合适的措辭,道:“這就好比我們寒冬臘月裏呼吸,若是将一口氣徐徐呼出,雙眼并不可見,但若是猛地呵出一口氣來,便能看見一團白霧。”
此話一出,烏蘭達幾乎立刻理解了他的意思,笑着調侃道:“那這麽說來,這鯉魚眼神不大好,尋常的靈氣它都看不見,就只能看見這種一大團一大團往外冒的?”
季青臨也被他這話逗得笑了起來,低頭拍了拍玉佩,促狹道:“水鏡啊,聽見沒?烏蘭達說你眼神不好,下回他再轉生,你就可以假裝找不見他的轉生之處了。”
這話說完,季青臨再擡頭時,便見烏蘭達雙眼一瞬不瞬地盯着他,目光呆滞,像是失了魂一般。
季青臨吓了一跳,以為自己說錯了什麽話,忐忑道:“烏蘭達?”
烏蘭達瞬間回過神來,眨了眨眼幹笑道:“你這拿人打趣的神色語氣,真是和他一模一樣……”
他越說聲音越小,到最後幾個字更是聲如蚊吶,季青臨未能聽清,伸頭湊近道:“和誰?”
烏蘭達迅速地擡眼看了一眼解無移,季青臨随他目光轉頭看去,正巧迎上解無移的雙眼,只見他眼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情緒一閃而過,随後便轉頭看向窗外,避開了季青臨的目光。
季青臨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又轉頭看向烏蘭達。
烏蘭達像是意識到自己一時失言,懊惱地皺了皺眉,慌忙笑着找補道:“那個,前面就到南山了,山路坎坷行不了馬車,快收拾收拾東西,有什麽要帶的都帶上。”
季青臨看着烏蘭達這略顯慌亂的尴尬模樣,聽着這突兀的插科打诨,立刻便反應過來他方才應該是提到了什麽人,而這人似乎對解無移來說十分不同尋常。
思及此處,季青臨心中瞬間便有了答案。
水鏡神尊。
季青臨沒有揭穿烏蘭達的掩飾,他伸手抱起了一旁的白毛,一邊輕撫着它一邊順着烏蘭達的話笑道:“哪有什麽要收拾的,火油都在後頭幾輛車上,到時候咱們幫着搬就是了。”
烏蘭達讪笑點點頭,心不在焉地附和道:“是,也是。”
正如烏蘭達所言,他們此時距離南山腳下已經不遠,窗外大雨傾瀉之聲漸漸減小,轉為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車停下時,周遭幾乎已經沒了道路的痕跡,入眼之處盡是雜草,顯然已是到了人跡罕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