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外篇·玉·前世今生(下)
“起床了!”窗外的喊叫聲,打碎了這個夢,夢裏的沈懷安還是那個儒雅的翩翩公子。而今早就雙鬓白發,形容枯槁,還有多少年,我們才能夠相見,不過我會回去的,一定會。
在白天的勞作結束後,等待他們的還是夜間的采玉。
這次去的地方是一條更加寬大的河流,那裏的玉質更好,玉也相對更多。
“要潛下去采,不要就會彎彎腰,聽到沒有!”小官在岸邊照例訓話,“你們勤快一點,來這裏不是趟水玩的,要會泅水,懂了吧!快點下水吧。”
這次的河.水.很.深,最淺的已經到了腰部以上,很多河底深坑的地方,都有兩三米的深度了。小官不斷訓斥,鞭子也不斷地抽着。無論會不會水,犯人們都彎下身體,尋找玉石。
沈懷安原先是會水的,但是他的身體早就破敗不堪。這樣潛水後,在寒風中必定留下傷寒,這個年代的傷寒,不定就是不治身亡了。雖然現在的他離死亡也不遠了。
但是他還是潛水了,不得不做,淺的地方沒有玉。找不到玉,那麽就是責罰挨打。在一處深坑處,好像有一種朦胧的反光,他低頭仔細看看,透過河水,明明滅滅的看不清楚。
他潛了下去,果然是玉,還是一塊不錯的白玉。他伸手将玉拿了起來,有半個巴掌大,可以做一個大的玉佩挂墜。
但這時,他的右腿猛地抽了一下,河水太冷了,又怎麽可能不抽筋呢?周圍沒有什麽人,大家都分散在河床中。
這時,左腿也抽筋了。沈懷安奮力地用雙手劃水,終于将頭露出水面,他一手緊緊抓住玉石,一邊向岸邊而去,快了就要到了,還有一點點。
但是,右腿又猛地一抽,一個不注意,他掉了下去,那裏是一個較深的地方。
士兵看到了,急忙過來,将手中的棍子伸下去,讓他抓住棍子。沈懷安碰到了棍子,但是手一滑,沒有力氣了。他太冷了,也太累了。就是一個錯失,他掉進了河底的坑中。仰面向天,水從四面八方而來,他隐約看到河邊的人影走動。
冰冷的河水灌進了他的眼睛裏、鼻子裏、耳朵裏、嘴裏。他慢慢地被冰冷的河水侵蝕了。
‘對不起,汝文。’不知怎麽的,腦海中還是當年春天他們相見的樣子。
湖岸邊,鳶飛草長,成群的學子,吟詩作賦。
至死他還是沒有放松手中的玉石。
Advertisement
“這是一塊不錯的玉!”小官說。
沈懷安的屍體被撈了上來,掰開他的手,小官看到了玉石,“把這個人埋了吧。”說罷不在意的搖搖手,将玉放到了要送入京城的盒子中。
一年後,在京城的玉石店鋪裏,邱汝文看到了一塊美玉,這本是一塊上好的白玉,但是卻在中心處,有了一絲黑紋,硬是破壞了整體的玉質,哪怕打磨的再好也改不了這個缺陷。也是這個原因,才沒有人買。
夥計見到邱汝文像是有興致,連忙說,“這位大人,您要嗎?不貴的。”
邱汝文不知為何覺得這玉就像故人,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他沒有猶豫,買下了玉。
三年後,豫地大旱,有流寇出現。皇帝派兵鎮壓,邱汝文作為文官前去調查事件來龍去脈。
在經過一個山谷的時候,一群寇匪從山林中而出,都手持大刀,攔路截殺,奪取錢財。邱汝文為了查明詳情,沒有跟随着大部隊,身邊沒有幾個官兵。
幾個匪人拿刀向他砍殺過來了,眼見刀鋒将要落下。
就在此時,晴朗的天,突然陰雲密布,一陣陰風猛地刮過,掀起了無數飛沙走石。
許多山邊的大石筆直地向匪徒砸去,‘砰’‘砰’一個又一個就這樣被砸死了。
邱汝文狼狽地坐在地上,總算逃過了一個大劫。
這時,他脖子上的白玉挂繩斷了,‘啪嗒’一聲掉在地上,應聲而碎。
有一個黑霧從玉中散了出來。
“懷安?你是懷安!你回來了,懷安!”邱汝文看到黑影,踉踉跄跄地站起來,想要抓住他,“是你救了我吧。”
“我做到了,答應你的事情,我回來了。”黑影沈懷安對他說,想要撫摸他的臉,卻落了個空。
就看見從沈懷安的手臂處開始,黑霧不斷的消散,來不及多說什麽,就聽到“還有對不起。我不能陪你了。”
隐約中,黑影留下眼淚。
在沈懷安被判罪的那一年,他沒有落淚。在流放與邱汝文分別的時候,他也沒有流淚。在無數日月裏,他受到了從來不曾想象的苦難時,他也沒有流淚。
只是,現在他卻不能不流淚了。活着太痛苦,死去又太不甘,如有來生……
空氣中,什麽也沒有剩下。
“懷安——”,整個山谷只回響着邱汝文的悲嚎。
***
醫院的床上,登山人對雲子諾與郁陽說了這個故事。
“你們是修道者嗎?”他問,“我不知何時起做這個夢來,後來在一個攤子上淘到了一塊用金相補的白,就想來看看采玉人的生活。”
“你想多了,這是極度寒冷出現幻覺,我們只是附近的登山人而已。”雲子諾否認了,“至于你所說的玉和夢境,不過是巧合罷了。還是好好休息吧,祝你早你康複。”
登山人問不出什麽,也不糾纏,向他們道謝。送走了雲子諾與郁陽。
“巧合嗎?這次我還是會等你的,懷安。”登山人握住了手中的滿布裂縫的白玉。
雲子諾與郁陽走出了醫院。
郁陽回頭看了看醫院說,“子諾,我們當時能發現他,是因為那裏的出現了淡淡的靈氣波動,應該是從玉上面發出來的。”
“确實如此。但是輪回池早就不存在了。那不過是一塊靈氣不多的玉石罷了。”雲子諾腳下一頓,擡頭看向藍天,今日風和日麗。
“那說不定有意外呢?”
“這就看他有沒有這個運氣了。”
這年春節的時候,登山人在火車上認識了一個人,叫沈念文。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