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鴻漸于陸(五)
天色陰沉如怒,繼而潸然淚下,如泣如訴,悲鳴震耳。南方的樹木抖擻着舊綠的葉片,汁水熬煎成湯,晶瑩墜落。路面如新,換了一層保護色,行人如織,都是龍翔黑白色的校服打扮,朵朵傘花般點綴,像是夏季草原上的風筝那樣争奇鬥豔。
陸于那個時代,有句老話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裏風氣尤盛,湘郡所有考生都會列入同一張排行榜,孰強孰弱,一目了然。模拟考試大體反映了六十多天之後的幹考,可謂考前演練。大部分考生的心情也随之調動起來。
正如那個經典問題,考前的雨有何作用……暗示了人物悲慘的命運;烘托了凄涼的氛圍;與考後的欣喜形成鮮明對比之類的。
有人慌,也有人渴望。
而他們看到陸于之後,只一臉豔羨,這種考試對于天之驕子來說,不過又是一次展示自己逼格的機會。
這次模拟考試的座次正是按照上次考試的名次來排的,也就是說,陸于穩居第一,坐在第一把交椅上。
“第一堂考試……言。”
這考試,并非實戰。考的全是考卷上的理論知識。換句話說,就是做題。
這點也挺遭诟病,原因在于,會做題不代表會應用。
言的三大應用都是入門容易,深入很難。比方說陸于那次對質陳棂穸和陸幹,只看了一遍陳棂穸的【出口成章】就立刻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到用【千裏傳書】來給陸家打小報告。
而很多高中學生,将語言實體化凝聚在空氣中持續一分鐘都困難。
陸于之所以學的這麽輕松,最大的便利在于他是站在知識的金字塔俯視下去,從難處攻略,奢入儉。
就拿言來舉例子,陸于學起來就像古代的學者去學習高中語文,自然是高瞻遠矚,學起來一日千裏,如探囊取物。
——自然,說是這麽說。坐在第一個教室第一組第一個的陸于,真正拿到考卷,做起題目來,還是一臉懵逼。
言分三層,字詞、句與篇章。而試卷的結構也是這樣層層深入,先是考察考生對基礎詞彙的認識和理解,然後對句子的運用,最後是根據文章來提問。
形式大體是這樣。本質實際上還是考察考生的人文素養和對萬事萬物自然大道的理解。
Advertisement
陸于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陌生化,言的問題大都基于這個幹雲大陸上的風土人情,時事歷史……導致很多詞彙都是新創的詞彙。
就像給力、然并卵、互聯網+等等這種詞彙一樣,陸于碰到大量這種詞彙。基本全靠邏輯推理演繹在推進題目。
再一個就是句子方面,非常中二,要麽文青,諸如“勿視,吾為奪命者之鐮”、“爆裂吧現實!粉碎吧精神!放逐這個世界!”和“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終于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後,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最後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書寫。這個世界的文字雖說和陸于那時候相差無幾,陸于可以輕易讀懂,但是要寫的話,還是容易卡。
這大概就是看得懂繁體字但是提筆要寫的話,發現不會寫。
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這裏就不贅述,總而言之,陸于走出考場,連估分都估不出來……而他以往,估出來的分數不會有三分以上的誤差。
正惆悵——
“還不去食堂?”一個頗打眼的姑娘一臉自信的靠在欄杆上,偏頭慵懶,似乎是對陸于說的。
陸于腦子中只記住了班上同學的資料,眼前這位顯然不是,又跟自己一個考場,綜合考慮,她,是別的班的學霸。
學霸之間會有一定交流,也就是說陸千和她很可能認識,還有可能比較熟。不然人家會這麽自然地上來聊天?
陸于心中把握陸千的基礎人物設定:随和,陽光,鄰家男神,有錢有涵養……,繼而細微處調整自己的氣質。
考慮到對方還是個隔壁班的女學霸,陸于稍稍迎合她的做派,笑道:“不吃了,考砸。”
妹子怔了怔,繼而搖頭笑道:“呵呵,別又拿滿分秀我們。”
“有作文怎麽會滿分……”陸于謙遜道。
她憑欄遠眺,白雲飄散,山川像是雞蛋餅攤在大地上,雨煙如絲,清涼,白雲城的城樓巍峨矗立,籠在一片黑色的鐵甲中。
“說的也是。”她笑了笑。
過去有人問,學什麽技能能讓妹子眼前一亮。答曰:發光。
眼前的少女斜着馬尾,睥睨着眉眼,渾身黑色校服卻散發着謎一樣的光芒。姑且說是聖光,在朦胧中頗為閃耀,閃光少女?
陸于手插兜,喚醒小Y。
少女不知道思索着什麽,出言道:“多少吃點。”
她的信息小Y也用彈幕顯示出來:
【姓名:雲衣】
【身份:校花】
【注】有些學校不是沒有校花,她們只是存在于群衆的八卦和心裏
陸于一時無語。天知道陸千和校花還有什麽交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陸千絕對屬于高富帥,雲衣則至少是白美,雖說很有可能是窮白美……總之這個角度來看,說明他們之間有貓膩!
何況剛剛陸于和雲衣的神對話,那需要一定的默契……所以,陸于現在可以斷定,他倆之間絕對有貓膩。
兩人并肩走下走廊,然後沿着屋檐往食堂走去。
小雨在兩人的右側淅淅瀝瀝,世界忽然安靜下來。
吃過一個驚心動魄的飯後,陸于找個借口,單獨去教學樓。——待久易露餡。
這一路走來,陸于心中估算。
龍翔一中占地五百多公頃,設施完備,教學樓一共三棟,其中兩棟勾連一體,互為莫逆。
就這建築技術,科技樹不輸給陸于那個時代,但是從高新科技來說,這個世界幾乎毫無起色。陸于猜是被埋葬了,亦或許有了玄幻力量之後,人們摒棄了這方面的科技。
在教學樓中走了一圈,陸于偶遇了很多學生,通過他們的反應,陸于也深入對陸千的了解。
學弟學妹都認識陸千沒錯,态度都是崇拜欽佩之類的,這符合人設。但是另一方面,他沒有太過熟絡的朋友,難道陸千的随和還隐含了絲絲高傲?還是身份帶來的距離感?莫非真正的朋友還沒有浮出水面?
懷疑是這麽懷疑,但是總歸些許欣慰。
陸于自懂事以來,自認未有過“朋友”,這一世的陸千令他有種惺惺相惜的感動。就是那種,我沒有你也沒有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