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裴元修今兒個得了順啓帝的召見進宮來。便與順啓帝請命,要随大軍出征去西疆。不止是為了父親報仇,也因着那個所謂的“家”,他委實住不下去了。
裴元修乃前裴大将軍,裴勁的嫡子。
若說這裴家人口實在簡單,可這糟心的事半點沒見少。
裴家三代為将,戰死疆場,現如今,長輩中只一位裴老夫人,是裴大将軍的繼母,嫁過來時,裴大将軍已十三歲。這繼母繼子之間的感情本就不親和,再加上裴老夫人是個小心眼兒的,雖沒有苛待了少年時的裴大将軍,卻也并不好。不過,說來這裴老夫人也是個命苦的,給裴大将軍當了後娘,之後生了四個都是閨女。到老了,還要指着繼子過日子。
裴大将軍的夫人,生裴元修的時候落下了病,一直拖拉了許多年也未好,終于在裴元修七歲那一年去了。當年也不知道這裴老夫人使了什麽法子,在裴夫人纏綿病榻的時候答應将裴老夫人的侄女陳茹擡進來,做了平妻。
在大昭國,大戶人家的嫡女哪怕低嫁,也絕無做續弦的,更還說是平妻了。平妻是甚?說的白一些也不過一個妾。
故,這裴老夫人和她這侄女的娘家雖不是小門小戶,卻也破落了。裴老夫人便想着,這兒媳婦身子每況愈下,沒準哪天就撒手了。繼子還是壯年,早晚會續弦,不若将自己娘家侄女擡進來,将來也好拿捏着點兒這個繼子。
裴大将軍氣妻子不與自己商量便應下了此事,只陳茹擡進府來那一日同了房,便再也未曾進過她的門兒。
要說這陳茹的肚皮也争氣,只這一次便坐了胎,十月之後一朝分娩,竟然得了一個兒子。裴大将軍并不待見,取了個名字:裴遠之,估摸着是“敬而遠之”的意思。
待裴夫人病故沒兩個月,剛巧西疆有戰事,裴大将軍請命出征,可又不放心将嫡子交在家中這兩個女人的手裏,怕自己從打完仗回來,兒子被她們啃得渣也不剩,便也顧不得什麽守孝三年了,連着兒子裴元修一并帶上了戰場。
裴元修八歲同父親上戰場,十歲便可将敵人一箭封喉。這殺過人的人,眼中必然透着狠戾,故,珑玥半點沒有看錯。
西疆一戰四年,将要得勝之時,裴大将軍中了敵方的奸計,重傷不治。裴元修扶靈回京,為裴大将軍守孝。
裴大将軍少年時,做了順啓帝與平王、安王許多年的陪讀,與三人感情甚篤。後康王謀逆之時又幫着順啓帝擋了兩劍,救了順啓帝的命。
順啓帝一直念着裴大将軍生前的好,故每到年節總是将裴元修召進宮來問幾句話。每年裏的賞賜,也并未因裴大将軍沒了,便少了去。
裴元修兒時便跟着裴大将軍待在軍中,自是對後宅庶務一竅不通。家中兩個女人雖不敢在明面上苛待于他,暗裏的小動作也未見的少了。
故而,守孝三年一滿,裴元修便想離了這烏煙瘴氣的“家”,今日得了順啓帝召見,剛好請命随軍出征。
Advertisement
可這裴元修一來年紀不大,再者又是老臣留下的唯一嫡子。順啓帝本想着,待到他弱冠,以着他祖父與父親的軍功,蔭封裴元修一個閑散侯爺,好給老裴家嫡支傳宗接代。這必是不能放他去疆場的。
誰知,裴元修是個倔強,剛直的性子。也難怪裴大将軍予他之字,曰:韌之。便是希望他莫要過于執着,過剛易折。
順啓帝臉一沉,便将裴元修轟出了禦書房外。那小子便在外面跪了下來,大有:今兒個若不應準,便跪死于此的架勢。
将順啓帝氣了個仰倒。便不甚厚道的想着:跪吧,凍病了朕着太醫給你治,讓你于病床之上躺上三、五個月,看你如何出征。
裴元修在禦書房外跪了有小半個時辰。渾身上下便已冷透,手腳更是僵硬,膝蓋以下已無知覺。
忽見眼前出現一個通身紅衣,如小炮仗的小丫頭。粉雕玉琢的明麗小臉兒上,五官精致得不像話。任誰看了都忍不住疼愛。
走近了,小丫頭突然開口對他說話,聲音清靈悅耳。
“你是何人?為何跪在這裏?是犯了甚錯誤被罰了嗎?”
裴元修緊抿着唇,不作聲。
一則是這小丫頭太小,說了她也不會明白。
再則,跪了這些時候,他已凍得找不到自己的聲音。
珑玥見他不理自己,小眉頭颦了一颦,有些鬼使神差的将暖袖中的手爐掏出來,塞入他的手中,“你且忍上會子,我幫你求個情去……”邁來小短腿兒便向禦書房內跑去。
裴元修兩手捧着暖手爐,略微發愣。暖手爐的溫度随着手掌直傳進心中。
那小丫頭塞給他暖手爐之時,大紅的鬥篷随着動作敞開,将長命鎖露了出來:赤金的璎珞項圈上綴一天然血玉的平安扣,平安扣中心處鑲嵌一顆圓潤的東珠,那東珠只比順啓帝十二旒冕上帽正那顆略小一些。
美玉明珠,長命鎖暗隐着女兒家的閨名,裴元修心下了然,這乃當今最受寵的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