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陛下,敢問子氏後人和姬氏後人如何安排?”李綱問趙桓。
趙桓還未說話,便聽到一個聲音道:“不用安排了,我們要走了。”
“走?”趙桓驚訝了,又有些愧疚:“先生……。”
“愧疚什麽?”子辛神色雍容,端華洞徹:“我當日覺得天下百姓可憫,出手救你。希望你不負蒼生。”
“趙氏式微,本來是要亡的,然我算陛下運勢。”姬發微微笑起來,手指點向趙桓眉心,一點就放。
趙桓眉心出現了繁複的細紋,紅色的紋路美麗而神秘。
“浴火鳳凰,置死地而後生。”姬發慢慢的說道:“ 趙氏中興有望,
只望陛下莫負蒼生。”
說完兩人就走了。
李綱看着這番變故也不知該說什麽了。
趙桓推開窗向外看去,那兩人已經不見了。
李綱驚疑不定:“陛下,這兩人?”
“建安天子子辛和王後永寧王姬發。”趙桓靜靜地說道,眉間鳳紋鮮豔奪目。
李綱被打擊的不知道該說什麽。
“李綱,你将宗澤喚來。”趙桓突然道。
“臣遵旨。”李綱很快将宗澤宣了過來。
Advertisement
宗澤進來時便發現帝王眉間鳳紋華美奪目,不由驚疑。
“适才,永寧王為朕一蔔,言朕浴火鳳凰。”趙桓慢慢的道:“你帳下岳飛此人如何?”
宗澤滿肚子疑問不知道該如何出口,見皇帝發問,就說了幾句此人勇猛之類,事實上宗澤真的對岳飛是誰都搞不清。
趙桓心中清楚,也不在意。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岳飛是怎樣的人。
“永寧王剛救出朕時言朕此生妻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人岳飛,有言他在你軍中。”趙桓微笑着道:“永寧王言岳氏大才,必能幫朕平定天下。朕已經讓人去宣他了,現在只怕已經到了。”
果然,內侍進來言岳飛已經在偏殿聽宣。
趙桓臉上有了笑意:“宣!”
岳飛随着內侍進來也不随便亂瞅,恭恭敬敬的道:“臣岳飛叩見陛下。”
他還沒跪下去一雙手已經扶住了他:“鵬舉不必行此大禮。”
岳飛微微一怔,擡頭正好碰上皇帝含笑的眸子。皇帝眼中含笑,眉間鳳紋光彩奪目。
趙桓也怔住了。
他以為這岳飛也許是俊美儒雅,儒将風采;也許是威武勇猛,強悍無比;或許是嚴肅威嚴,說一不二。他想了很多種岳飛的相貌神态,卻沒有想到岳飛真正的樣子。
他看上去也就二十歲左右,神情平靜。讓皇帝驚住的是他的容貌。
他淡淡一笑,應聲謝恩。
姿儀優雅,容貌絕豔。
“你是岳飛?”趙桓輕聲問道,;“湯陰岳鵬舉?”
“是。”岳飛答道。
趙桓臉上重新有了笑意,對李綱二人笑道:“鵬舉姿儀高貴,朕第一眼見他就覺得他就應該是皇家人的。”
李綱和宗澤面面相觑。想要勸谏卻又怕這真是永寧王所言;不勸又擔心這是皇帝見色起意。
岳飛心中思忖。
他重生在這個相同卻又不同的大宋已經一個月了,這個地方與前世最大的不同就是男人和男人是可以在一起的。
這一點導致他遭遇不少男人垂涎,若不是他實力強勁,還不知後果。
這位欽宗這樣說是看上他了?
如果皇帝看上他了他該怎麽拒絕?
但見李綱和宗澤也不勸谏皇帝的,他便認真思考發生了什麽事情。
“兩位相公既然已經鵬舉了,鵬舉人品宗澤已經保證過了,二位相公便傳下去吧,三日後在行宮成婚。”趙桓溫聲道:“朕與鵬舉說一會話。”
岳飛微微斂眸,站在帝王下側,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鵬舉坐下吧。”趙桓和氣的道。
岳飛應了,在趙桓下首坐下。
趙桓苦惱要跟岳飛說什麽。
畢竟,皇帝知道的岳飛不知道,岳飛知道的皇帝不知道。
“鵬舉不用緊張,三日後我們就成婚了。”趙桓笑着道。
岳飛眉微微皺起來:“陛下,臣一男子,出身農家,不敢以色攀扯陛下。”
趙桓哭笑不得。
“鵬舉想多了。”趙桓拍了拍他的肩,只能如此說道。
結果岳飛就被強迫在行宮中住下了。
與此同時,天下基本都知道了一個叫岳飛的小子,魚躍龍門,将成為大宋皇後。
岳飛冷眼旁觀,什麽都不多說。他容顏絕豔,導致李綱等人見了他都是同情可惜的神情。
可惜什麽?他一個大男人即将與皇帝成婚?
芸芸衆生态,也不過如此罷?
無論高官還是平民,大家都在俗世掙紮呢。
他想起他剛重生過來不久見到的男子,形形色色的人就為了他的容貌對他大獻殷勤。
終究不是前世了。
這個世界衆生真的如此膚淺?
他重生回這個世界還有何意義?
了卻君王天下事,留的生前身後名?
他嗤笑出聲。
他硬要把一個庸君當成明君,最後那般下場又怪得了誰?
不喜不怒不怨不恨,這點他能想的開。
明君?
他真是魔障了。
如果還有明君,那金兵又怎麽打進了汴梁?
所以,這個國家真的是該滅亡的。
現下正住在正殿裏的皇帝與他的父親兄弟沒有什麽不同。
他心緒真正平靜下來,從容的抽出一本書,看了起來。
《大商國史-天子議-建安天子議》言:建安天子者,帝辛也,少年議國,寬仁高憫。王少而高義,美姿儀,其氣也清正。雍容端華,世所難及。
他随手翻了一頁,上面如是描述。
他記憶中并沒有這樣的天子。
他被挑起了興趣。
他一氣讀完了這本《大商國史》,心情澎湃。
他可以想象的出商王風華高貴,運籌帷幄的樣子。他能想象的出君臣相的,天下大治的繁榮。
他放下書,推開窗向外望去。
然後,他發現正殿燈光還亮着。
他心情便有些複雜。
這個皇帝與他印象中的趙桓是不一樣的。
如果他一直都是這樣勤政,那大宋是不會有靖康之恥的。
除非,他與自己的情況是一樣的。
一想通他的思路就一下子打開了。
他要同自己成婚最大的原因便是他知道以後的岳飛,但又害怕自己忠于趙構,于是他放上了最大的籌碼——他的婚姻。
岳飛微微苦笑起來。
即使他此刻心神俱蕩,但神志清明,警惕心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