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前塵往事
街道的青石路上人流如織,車馬粼粼。應和着不遠處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偶爾還有一聲馬嘶長鳴,一派繁榮昌盛景象。
此時遠處出現一輛策馬狂奔的馬車,驚的行人紛紛避讓。一晃而過,看其遠去的方向,像是直奔臨街的官員府邸處。
中年男子剛走進路邊的茶館,見此情形好奇的問上前迎他的店小二:“這是什麽人,竟敢如此嚣張的在街上跑馬車?”
“客官不是封都人士吧,看見那馬車前挂的标志了嗎?可看清是刻着什麽字……”小二見他好奇,神秘兮兮壓低聲音道。
中年男子回想了一下:“若是沒看錯,應該是刻了個趙字。”他靈光一閃,記起有人說過大封國有一名門望族,正是姓趙。
小二看他一臉恍然大悟,沖他擠眉弄眼一翻,正要多說兩句。突聽到有人高聲喊“小二”,忙轉身應道:“來了客官。”
中年男子還想繼續打聽打聽,見人一走,只能遺憾的坐下喝茶,看着窗外的繁華喧嚣,想着此行來封都的原因。
而此時此刻那輛引人注目的馬車已經停在相府院內。
魏容提前一步趕到相府,通知李總管快去請禦醫,範氏也接到消息,一邊吩咐陳嬷嬷去門口守着。
一邊行色匆匆的趕往宴息處,見到在宴息處等候的魏容焦急的詢問他:“長明,阿宛可有受傷。”她聽傳話的下人說趙清宛差點葬身馬蹄下,頓時心驚肉跳,後怕不己。
“範夫人放心,趙姑娘無事,許是受到驚吓,才會暈倒,并未受傷。”魏容邁步上前,執晚輩禮,沉穩的性情,極能安撫人心。
“無事便好……無事便好……”範氏稍稍放下心來,坐在主位上,擡手示意魏容坐下。
一旁侍候的侍女斟了兩杯茶給二人奉上。
靜默片刻
陳嬷嬷匆匆過來傳話:“夫人,姑娘回來了,已經安頓好,禦醫把完脈說無大礙,只是受了些風寒,吃兩副藥即可。”
範氏立即起身要往外走,突然又想起還有人在,回過頭來道:“長明要一起過去看看嗎?”
Advertisement
“趙姑娘既已無事,晚輩還有要事在身,就先回府了。”魏容見事了,便不想留在相府多生事端。
範氏心中一嘆,真是愧對這孩子。
她溫聲道:“好吧,替我給你娘問聲好。”
“晚輩一定帶到,多謝範夫人,告辭。”魏容拱手行禮,正色道。
範氏吩咐道:“陳嬷嬷,替我送送魏公子。”
“是,夫人。”
随後陳嬷嬷引着魏容出府,範氏朝西桐院而去。
西桐院
禦醫已經離開,白英在院中一角煎藥。見範氏領着侍女走進院中,趕忙過去行禮:“夫人。”
“恩,藥煎好了嗎?”範氏詢問。
“馬上就好。”白英回道。
範氏點點頭,進了屋裏。
房中只有青竹守着趙清宛,正在給她擦拭手。見範氏進來,青竹屈身給她行禮:“夫人。”
範氏擺擺手讓她起來,走到床榻邊,坐在青竹剛坐的鼓凳上,接過青竹手裏的手帕,繼續給趙清宛擦手。
趙清宛還未醒來,靜靜的躺在床榻上,面容沉靜,範氏看着看着,不由想起她小時候的事。
那年小阿宛才三四歲,正是活潑的年紀。趙清岩整日只顧着四處瘋玩,對年幼的妹妹也無耐心。粉雕玉琢的小人兒眼見親哥不想跟她玩,不知怎麽賴上暫居相府的魏容,整日念叨着魏哥哥……魏哥哥……跟在魏容身後當個小跟屁蟲,還特別他聽話。
魏容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沉穩,長的也跟魏侯爺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大封國的魏侯魏子衍年少時可是享譽三國的美男子,多少蒼國女子不遠萬裏,翻山越嶺只為一睹其風采。
範氏一直覺得她家那小丫頭,就是看上人家的美貌,才那麽乖巧。
有一年盛夏,小丫頭偷偷背着下人們在池塘邊玩,也不知是怎麽落水的。
等下人發現的時候,魏容已經跳進水裏把人救了出來,當時兵荒馬亂的衆人只顧着救一只腳踏進鬼門關的趙清宛。
忽視了将人救出來的魏容,那時的他也才只有九歲。
等趙清宛的情形穩定下來,伺候魏容的下人才發現他昏迷在自己居住的院子裏。
也虧得他從小習武才撿回一條命——
後來範氏寫了封書信,快馬加鞭送到魏夫人手裏。
這就是兩人定下婚約的前因。
想到此處,範氏心裏像堵了團郁氣,吐不出來。
魏府的家風,本是讓她最為放心的。
奈何擋不住閨女作。
作者有話要說:
可見某人從小就是個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