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到七十歲的身體,淩桑終于感覺到年輕與年老的差別,仿佛套上一層沉重的軀殼,連呼吸都不太順暢。
好歹是習武之人,相對普通人而言,她衰老速度要慢很多,加上保養得當,明明已經七十歲,臉上一條褶子都沒有,出去說自己四十歲也有人信。
同時,她的身體機能也保持得非常好,別看她總愛拄着拐杖慢悠悠的走,這純粹是因為秦采桑這個愛操心的老家夥,想讓她修身養性,不要總那麽暴躁,就送了根拐杖給她,讓她放慢行走速度,磨磨性子。
萬一哪天生氣了,操起拐杖就能揍人,多方便,省得自己手疼了。
然而比起十七歲的身體,七十歲的她到底是老了。
慢慢坐起身,淩桑靠着床頭,不太想動,就讓壹佰貳把飯端上來,保姆機器人聽話地下樓。
這種小事她是不會反駁主人的。
房間門輕輕阖上。
擡起手,輕輕拿起床頭櫃上的相框,淩桑對着裏面英俊嚴肅的老頭子苦笑:“我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你們的命運,讓你們都好好地、快樂地活着,沒想到只是一場夢。”很可惜,我還是做不到,只能繼續這樣活下去,舉目無親,茕茕孑立。
相片裏的老頭子默默與她對視,還是那副嚴肅模樣。
手指隔着冰涼的玻璃撫過他的臉,淩桑把相框放回原來的地方,輕巧地下了床,走到窗邊,“唰”一下拉開窗簾,仰頭望着夜空星子閃爍。
原來還不覺得,從熱鬧的夢裏醒來,她頓時覺得這棟房子太過安靜,就像一個精致昂貴的墳墓,等她漸漸衰老,死亡。
最後,她所有的記憶,都埋葬在這裏,再也無人知曉。
壹佰貳很快端着托盤回來,催促她趕緊吃飯,淩桑沒什麽胃口,卻還是給機器人面子的吃了一些。
飯後,淩桑在沙發上坐了一會兒,忽的想起什麽,起身快步走到書房,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相冊。數十年的光陰,染黃了相冊的邊邊角角,散發着陳舊的氣息。
翻到第一頁,入眼的是一張老屋門口的全家福。
精神矍铄的爺爺攬着兩個漂亮的孫女,臉上褶子擠成一塊兒,笑得開懷,淩楓溫婉秀美,淩桑桀骜不馴。
這是淩楓結婚前一天,請鄰居幫忙照的全家福,那天爺爺高興極了,笑得見牙不見眼。
過去那些年,無論日子多麽艱難,他都如一棵百折不撓的老松,為她們姐妹撐起一片天空,他此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兩個孫女平安長大,成家立業。
如今願望完成了一半,他怎能不高興?
誰能想到命運捉弄,淩楓婚後不久便跳樓自殺,這根頂梁柱終于支撐不住,轟然倒塌,
淩家人似乎注定了親緣淺薄。
淩大軍幼年喪父,少年喪母,被父親好友塞進軍隊摸爬滾打攢下家業娶來嬌妻,沒兩年妻子便難産而亡,只留下嗷嗷待哺的嬌弱兒子。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成人,讨了媳婦兒生了兩個孫女,一場車禍又帶走兒子兒媳。
青年喪妻,中年喪子,到了晚年,孫女重孫女也沒了,他的一生都好像泡在黃連水裏,出不了頭,最終抱憾離世。
不過短短數年,全家福上的三人,獨剩淩桑在人世間茍活。
抱着相冊,大顆大顆的淚水從淩桑眼中滾滾落下,茫然四顧,她在乎的人都變成薄薄一張照片,沒有絲毫溫度。
為什麽,每次被留下的人都是她?
到底年紀大了,哭了一場,淩桑身心俱疲,被安靜的壹佰貳扶到床上,不多時便沉沉睡去。
床頭的相框裏,秦采桑靜靜凝望着她,目光亘古不變。
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間,淩桑耳邊又傳來阿公中氣十足的吼聲,“淩桑,你怎麽又賴床了!連着兩天沒有早起練功,你說你是不是皮癢了?”
淩桑:“???”
這到底怎麽回事?這夢有全息效果也就算了,還帶有續集的?
·
不對。
這肯定不是夢。
淩桑站在洗手間的鏡子面前,用刮眉刀在手臂上劃了一道口子,血珠迅速冒了出來,盯着這道傷口,她終于确定了這一事實。
這樣真實的觸感,只有兩種可能,要麽是她真的穿越了,要麽就是有人利用某種全息技術搞鬼。
不過,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小。
因為她體內憑空多出來的一甲子內力可不是全息技術能做出來的。
嚴格算起來,淩家算得上是武林世家,祖上出過絕世高手,在江湖赫赫有名。
淩桑太爺爺也是天賦卓絕之人,在大戰中立下不世之功,只可惜在一次慘烈的戰役中,他為救戰友犧牲,還沒來得及培養出下一代便英年早逝,只留下一本家傳秘籍,《淩家拳》。
《淩家拳》分為拳法與心法兩部分,內外兼修。淩大軍天賦是有,悟性卻不足,沒有長輩指導始終參不透心法。沒有內功輔助,淩家拳只能發揮出十之三四的威力。
自知本事不足,淩大軍退伍後便老實到工廠上班,不再與武林中人聯系,過着普通人的日子,免得鬧出笑話堕了祖先威名——況且如今是法制社會,不得以武犯禁,武林人士行動隐蔽,不為大衆所知。
而在淩大軍之後,他的兒子從娘胎出來就體弱多病,小時候別說練武了,多走幾步路都能喘不過起來,好容易長大成人,生了個女兒,也是個柔弱的。
等到淩桑出生,滿了周歲,淩大軍才發現她骨骼清奇,天生是個練武的好料子。果然,随着年紀漸漸增長,淩桑一身怪力,交起手來,連淩大軍都不是對手。
一力破十會,有這種天賦,即便沒有心法輔助,她也能将淩家拳的威力發揮至十之七八,這已經足夠了。
不過,淩大軍還是希望自家武學能重新發揚光大,便逼着淩桑研究心法秘籍。
可惜這姑娘生來就是武夫性子,不喜歡動腦去琢磨拗口難懂的文言文,還是學霸姐姐淩楓幫着翻譯,這才讓她入了門,修出一點點內力。
但修內功不如練外功有意思,淩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練了幾年還是不成氣候。
對此,她後悔了許多年,若她當年能習得一身內力,就能在阿公突發疾病時以內力護住他的心脈,争取一點搶救機會,更恨自己粗枝大葉,沒注意到阿姐的異狀。
以至于家破人亡之時,她只能用最無能的辦法去報複仇人,還搭上了自己。
她清楚,如果不是有太爺爺當年救下的戰友的幫助,她不可能只判了五年,更不可能被秦采桑從地下街撈出去當保镖。
這一甲子的內力,就是淩桑在入獄之後發憤圖強修煉出來的,一直到七十歲,都不敢有一天懈怠。
現在,幾十年努力的成果跑到她十七歲的身體裏面,究竟是怎麽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