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她們所期待的未來》
你有沒有聽見過。
一句兩句的,對于古代的欽羨。
“漢服真好看啊。”
“古代的那些人家,一定很高貴吧?我也想不用幹這麽多活,每天烹茶賞雪。”
“哎,還是古代好,古代的女孩子從來不怕嫁不出去。”
古裝。
長袖流水,錦繡織裳。
重重紗簾以後,隐秘萦繞着的濃茶與花香。滾燙的茶盛在小巧而精致的茶壺裏,一只纖細雪白的手提着它,茶水倒出來,溢了滿滿的香茶。坐在茶杯與茶壺後的人,身穿淺色的裙裳,梳着整齊的發髻,她臉上的表情恬靜而從容,是活脫脫的世家千金樣。
屋子裏不是又矮又窄的天花板,看起來像是随時要掉下來的電燈泡,還有屋子裏角落的贓污。
而是高高的屋梁,懸挂着的香囊和八寶架子上的擺飾。
書架上,不是壓死人的作業和書本。
而是一本本簡潔的四書五經,看起來就異常複雜秀美的繁體字。
她輕輕搖鈴,就将侍女喚來,“去将我的琴拿來吧。”
侍女規矩極嚴,轉身就去了。
》》》
呵呵。
Advertisement
好了,完了。我咬着一根棒棒糖,感慨這一切終于有個頭了。那坐在椅子上的姑娘立刻起身,去脫妝換衣服,一副害怕被人看見的樣子。
一套那種布料和繡工的古裝,盛惠五位數。
一套定制的茶壺,盛惠四位數。
幾個香囊,三位數可以集齊。
八寶架上的那些東西——如果是真的,大概夠普通人家買一層樓的單位。
四書五經,最便宜,我一個月的工資。
一把琴,哦,如果它出場了而且是頂尖工匠的話,大概抵得上整個劇組了。
人的思想被時代所限制。嗯。大多數的女孩子,現在都不知道這句話了。
我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嗯,不是那麽複雜的衣裙,而是一套短打,看起來像丫鬟才穿的衣服。不過,方便。我才不管呢,他們說我賤。
才短短幾十年,這個世界變成了什麽樣子。
片場裏有八成以上的都是男性,少有的女孩子都基本上是窮人家裏出來的。我嘆了口氣,反正像我這樣自作孽的人不多了。
片場裏的工作人員,立刻将東西收拾起來,我靠在片場的一邊,沒人理我,也沒活要幹。于是我跟着走進化妝間,看着那個化了好妝容的姑娘。現在沒了。
她很快地卸了妝,沒有了說“将琴拿來”的那副優美樣子,一張小臉看起來反而有點蒼白,頭發紮成馬尾,看起來幹淨利落。我說:“你要回家了?”
她輕輕地應了一聲:“嗯,回家。”
我還是有點舍不得——片場裏的女孩子不多,只有我一個,我還是有點孤零零的。
我說:“那個……要不,你留下來?”
她睜大眼,好像我說了什麽讓人震驚的話。我有點猶豫不決:“你要是想靠織布賺錢,那你家的債務一輩子也別想還完了。”
她慌忙搖頭,說話瓷聲瓷氣,是真正的姑娘家:“我……我這次是瞞着家裏人出來的。”
這是個為了還債,出來抛頭露面的女孩子。我知道,這次勾搭多半是不成了。
我想了一想:“所以你以為等廣告播出的時候,就能瞞住他們了?”
“那時候,錢已經拿到了。”她說。
我點頭,也不挽留了。這樣子繼續說下去,反而讓人覺得我像個登徒子。雖然是這樣,但我還是說:“唔,那麽,祝你好運。”我不太會祝賀別人,這就是極限了。那女孩匆匆而去,仿佛害怕在外頭多待一分鐘。
唔,話說回來,一分鐘這個詞真是讓人不習慣——那麽我到底該用什麽詞語呢?
我嘆口氣,回了片場。
幾十年前,嗯,應該是。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回家嫁人這句話成了主流。女性受到的打擊越來越嚴重,求職的門檻也越來越高。而就在這時候,一條看起來可行的路出現了——回複古代舊制。不知道是誰說的,反正現在已經是現實了。
女孩子可以不上學讀書,有補助;女孩子十八歲以前嫁人,有補助;女孩子上學讀書,要交更多的稅;女孩子出來工作,除非是非常好的那些,否則基本沒機會錄取。
當時看,這些事情不是立刻公布出來的,而是慢慢的。不過從我們這些幾十年後的人看來,也差不多了。
那個時代,本來能讀大學的人就不多。再這樣的限制,終于沒多少人再反駁了。在絕大部分人看來,反駁是沒用的,因為事實已經擺在那裏了。所以反正考不上大學,很多家庭都放棄了供養女孩子上學讀書。
掙紮的人,不是沒有。
也有人死扛着要供女兒上學,努力讀書,做人上人。因為他們看來,女孩子和男孩子是一樣的。然後,所剩無幾了。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下,能堅持的人沒幾個,最後越來越少了。
甚至後來,有一部分被母親供養着上學的女孩子,說母親給她們的學習壓力太重,甚至為此不肯上學,或者出了一些惡性的傷人事件。因為大多數女孩子都不上學了,她們承受的壓力太重。十幾歲的女孩子,寧願在家裏悠悠閑閑的過活,不讀書了。
所以,最後,就成了這個片場裏九成以上的,都是男性,我已經被迫的每個來片場的女孩子都勾搭一下了QAQ……
我嘆了口氣,到下班時間,回家了。
我拿起自己的包,往片場外走去。風很冷,刮得人眼鏡都快掉了。在無人駕駛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發明的時候,女性也成功回歸了家庭。這個片場裏,大多數男性的工資,是我的一倍——因為他們要養家,房貸、保險、生活費之類的重擔,全都壓在了他們的肩膀上。
因為女孩子們不幹活了,這個時代的勞動力少了一半?
不,不是的。
我坐在車廂裏,看着屏幕上的畫面。
網絡上的課程、上下線聯系。網絡上的人數一點也沒減少,至少女性向網站還在,也有一水的女性向游戲在開發。剛好相反,因為網絡文化盛行,所以女孩子們有了謀生的渠道。
寫文、畫畫、程序、客服。
幾乎一整條産業鏈,女孩子的比例遠遠超過現實。因為嫁了人,然後繼續悶在家裏,看看影視劇,然後寫文、交稿的人,是很多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夠賺錢的人已經不多。現在網上有的網文大神,其中大多數都有個不好的丈夫——
拿在網上賺的錢去養自己的丈夫,各種還債,自己寫了文卻連一件衣服都買不起的也不少。
而且還會被表揚,說她們才是真正合格的婦女。
他們大概不知道,出外工作賺的錢,是在網上賺的至少五、六倍;應該也不知道,不是虛拟現實創造出來的高樓大廈、藍天白雲是什麽樣子。
嗯,反正不出門也沒關系。也曾經有人抱怨過,怎麽能在沒見過幾個男人的情況下寫男主角和男配,見的人太少了,完全寫不出來。然後大夥開發出了新的辦法——看影視劇裏的男孩子們,按着他們的表情變化和肢體動作描寫角色。
所以最近面癱的男主越來越多了。
我沒有說話,開車回家。城市裏的景觀并沒有變,但富人區裏卻都建設得越來越古風态了。而其他的。車子進了停車場,我下車。有一對夫婦,女孩子穿着長袖衣裙,從車子裏下來,還要顧忌不要扯到了腳步。
她走得很慢,但卻坐在一輛很好的車子裏。我只看了一眼,繞過去,卻聽見她問人:“夫君,那是誰?”
那男人道:“不知道,在外頭幹活的吧。”
啧,所以自己出去賺錢到底有什麽不好。我才不聽,我一句話都沒聽。
這座城市裏就是這樣,大多數人都只過着自己的日子。
農村被建設得倒是不錯,看起來像種田文裏的農村。女孩子們每天下田幹活,穿着短打,每天忙活在自己的小日子裏。城市裏的街道,幾乎看不見女性,大多數人都是網購,網絡支持了女性回歸家庭的論調,讓她們在家裏也有生活。
中産階級,每天的生活就是打點上下,偶爾上上網,只認識基本的漢字,英文和數數基本不會。
而那些還沒有嫁出去的女孩子們,看着我們拍攝的廣告,然後萬分期待自己有一個好夫君。
無人駕駛、地下建設、虛拟現實。上述所有的現象,與這些發明共存于同一個時代。
我按了電梯,這個時代基本已經沒有鑰匙了,因為指紋鎖的普及。
所以她們大概也不會知道,一樓又有女孩子被喝醉酒的父親打死,說她是賠錢貨;而二樓的那個祖母,已經逼着自己的兒媳堕了三次胎,揚言如果懷不上就要休了她。而剛剛我看見的那對夫妻,男的有性|虐|待傾向——
他們也不會知道,我的父親在我十五歲那年說讓我去嫁人,然後他悄無聲息的死了。
所有事情,都被掩蓋在光鮮亮麗的思想渲染下。
我進了門,倒在沙發上,用手機發了一條帖子:
“嗨,女孩子們,你們想不想來片場幹活?”
無人回複。
我笑了一下,按熄了屏幕。
嗨?未來只是一個黑色的假設。
作者有話要說:
我會寫第三人稱的,我真的會……但是那是好幾年前的事了,我認真寫第三人稱,是在十五歲的時候orz
這一篇,嗯。主要就是,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畫面,如果我們不堅持女權了這個世界會是什麽樣子。然後我就寫了一下。當然世界觀是瞎撇的,因為我不是經濟學家,我想象不出幾十年後的物價。當然通貨膨脹是必然的,所以不要被開頭的價錢吓到。
不可能的啦,這個短篇太不科學了。因為未來的發展程度已經不适合那種古代模式了,識字率和知識的共享讓人們的智商高了,邁向新的社會模式是必然的走向【攤手】除非末日到了。所以我只是寫一寫,過把瘾,我喜歡最後那句臺詞。
古風我寫膩了。我覺得,染琅就是我能寫出來最完美的古代人設,所以我沒有耐心繼續寫古風了。限制太多,每次做設定我都煩。所以下一篇應該會回歸到殺手paro。這次的cp不是相愛相殺,而是“你要死,我遞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