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因果循環
在羅姨娘愕然的目光中, 徐氏不緊不慢的繼續說了下去。
“到現在你還相信薛博明說的話,以為他說娶你就會娶你?他當時是榮昌伯世子, 你是個什麽?他父母會同意你們兩個人的親事?還是說,你覺得薛博明有那個膽量為了你去跟他的父母鬧?”
“當年就算不是我, 他父母也會重新給他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姑娘。總之不論如何, 這個榮昌伯夫人的位子肯定輪不到你來坐。就是後來要納你為妾, 若不是我出面在他父母面前周旋, 你以為薛博明會一直跟他父母鬧下去?将他關個兩天,餓他兩頓, 保管他就老實了。就是現在要如何處置你們母子三個人, 薛博明可也是同意了我說的。”
說到這裏,徐氏嘲諷的看了一眼羅姨娘。
“你剛剛還說你們母子三個是我的眼中釘, 我欲将你們除之而後快,我想告訴你的是, 你未免也太看得起你們了。我從來就沒有将你們母子三個放在眼裏過,因為你們壓根就不值得我對你們上心。我看待你們, 無非也就跟個猴兒一般。你們老老實實的, 我就容得下你們, 你們若不老實了, 我就打壓打壓。不過這一次,你們鬧的很過分了, 我也就确實容不得你們繼續待在這個家裏了。”
至于羅姨娘說的, 她嫉妒薛博明對羅姨娘的寵愛, 所以才會這樣對他們母子三個, 徐氏真的是笑的很輕蔑。
她從來就沒有在乎過薛博明,更無所謂他到底寵愛誰。
“看在你好歹給我請了近二十年安的份上,我教你一句。”
走回到羅漢床坐下,右邊的胳膊随意的搭在炕桌上面,徐氏的臉上依然帶着淡淡的嘲諷笑意,“這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吶,都別輕易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擱在別人的身上。哪怕就是枕邊人,也別将自己的一顆心都交出去。若不然,往後死了只怕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
不欲再跟羅姨娘說話,對着文竹揮了揮手。文竹立刻吩咐張媽和趙嫂子押着羅姨娘和薛清雪往外面走。
羅姨娘和薛清雪還想叫喊,好讓人傳到薛博明那裏去,讓薛博明過來救她們,但是趙嫂子和張媽已經極有默契的拿東西将她們兩個的嘴巴給堵上了。
透過一扇半開的槅扇窗看到她們兩個的身影消失在院門口,徐氏拿起蓋碗喝了一口茶水,然後轉過頭對孫媽媽笑道:“往後總算可以清靜些了。”
孫媽媽看她一臉疲憊的樣子,止不住的開始心疼起來。
先前老爺過來鬧成那個樣子,早有小丫鬟趕着去告訴她了。
等到她過來的時候,雖然永嘉侯府和靖國公府已經相繼送了請帖過來,老爺再不提休妻,除族的話,但可想而知夫人心裏面該有多寒心。
現在又忙着處置了羅姨娘等人,怎麽可能不累?
Advertisement
就柔聲的勸道:“夫人,您歇一會兒罷。”
又問着:“我叫個小丫鬟過來給夫人捶捶腿?”
剛剛徐氏還不覺得,但這會兒将所有的事情都處置妥當了,徐氏才察覺到自己全身都很酸痛。
就點了點頭。在孫媽媽的服侍下在羅漢床上躺下,聽着她輕聲的叫小丫鬟的聲音。
漸漸的神思就恍惚起來,仿似下一刻就會立刻睡過去。
但依然記得吩咐孫媽媽:“你去元韶的書房看看他們兄妹三個怎麽樣了。”
孫媽媽輕聲的應了一聲,蹑手蹑腳的轉身離開。
羅姨娘和薛清雪的事,薛清寧後來還是從薛清芸那裏聽說了才知道的。
薛清芸對這件事很高興。
因為薛清雪雖然還住在清桐院,但就如同是被軟、禁了一般,一步都出不了院門的。
“......聽得說母親已經遣人給她相看了一門親事。是京裏一位夫人的遠方侄兒,在越州府做絲綢生意。家境是很不錯的,當地有名的富商,她嫁過去,旁的不說,吃穿用上面肯定差不了。我還聽得說婚期已經定了下來,等到開春暖和起來,那邊就會遣車船過來接親。”
京城到越州府雖然是可以走陸路的,但顯然走水路要更快一些。
薛清芸說這番話的時候,眉眼間是掩都掩不住的幸災樂禍。
薛清寧明白她為什麽會這樣。
且不說媒人的嘴裏有幾句話是真的。哪怕男方家裏明明只有一枚銅板,到女方家裏來說親事,卻恨不得說成是有一錠金子一般。這個越州府的絲綢富商,只怕是有水分在裏面的。
而且,薛清雪再如何都是官家小姐,還是榮昌伯府的大小姐,現在卻嫁了一個商人。縱然那個商人再富有,那也肯定是比不過讀書做官的人家的。
更何況她這也算是遠嫁了。越州府離着京城幾千裏,往後她便是受了什麽委屈,想要找娘家的人給她讨個公道,給她撐腰都是不可能的事。
薛清雪的那個脾氣又......
薛清寧覺得她都能預想得到薛清雪嫁到越州府之後會是個什麽樣的境況了。
不過她也沒法子同情起來。那天若不是有永嘉侯府和靖國公府的請帖相繼的送到,她娘就會被休,她和二哥也會被父親除族。
只能說有那樣的因,才會有這樣的果吧。
就只淡淡的哦了一聲,然後繼續剝手裏的蜜桔。
這蜜桔還是初八那日她們去永嘉侯府赴梅花宴,起身作辭的時候孟夫人特地叫人拿了一簍子給她們的。
說是浙江衢州的橘子,皮很薄,也極美味,外面就是想要買都是買不到的。
另外還有一簍子小核紅棗和一簍子雪梨。
徐氏推遲,孟夫人就笑着說道:“薛夫人客氣了。銳哥兒竟然認了令嫒為義妹,咱們兩家就親如一家,這些個東西你還要推辭,那就是嫌這些東西微薄了。”
說的徐氏只好收了下來。
孟夫人還拉了薛清寧的手,接過旁邊丫鬟遞過來的一只錦匣遞給薛清寧,笑着說道:“你這麽個相貌,又這麽個性子,難怪我那弟弟看到你就很喜歡,一定要認你做妹妹呢。就是我今兒見到你,我心裏也喜歡。”
說的薛清寧都不好意思起來。
那天明明是大家話趕話說到那個份上,而且是薛元青主動提起來的,并不是孟銳忽然生了這個念頭,但怎麽現在孟夫人說的就跟孟銳一早心裏就存了這樣的念頭似的。
屈膝行禮,謝過孟夫人的表禮。孟夫人還攜着她的手,叫她往後要常到永嘉侯府來玩兒。
那天還有旁的世家女眷去赴這場梅花宴的,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大家都很震驚。
一開始那些瞧不上他們榮昌伯府的,心裏暗暗的想着以他們家的身份地位,怎麽也能收到梅花宴的請帖?莫不是孟夫人搞錯了不成?
不過當後來孟夫人說起孟銳已經認了薛清寧為義妹的事之後,大家對她們的态度就都很親熱起來。
回來的第二天就有好幾家遣人送了請帖過來,邀請徐氏帶着哥兒姐兒過去看戲赴宴,所以這幾日薛清寧都忙得很。
好容易今兒終于不用出門去應酬了,薛清芸過來,兩個人就坐在暖閣裏面說話。
薛清寧剝好橘子,将上面白色的筋絡都撕幹淨了,然後分了一半遞給薛清芸。
薛清芸依然還在很興奮的說話。
“......夫人竟然将浩哥兒記到我姨娘的名下。四妹,你不知道,我姨娘前幾年自己繡了一幅觀音佛像出來,然後挂在牆上,每日都要在佛像前面靜坐好些時候。旁人都說她這是信佛了,為下輩子祈福,我卻曉得,姨娘這是心中沒有什麽挂礙。”
“你是知道的,父親已經好些年沒有來過我們住的院子了,我又大了,姨娘就覺得這世上是再沒有什麽能讓她挂心的事了,整個人看着就日漸的頹喪起來。我看在眼裏,自然也是急在心裏,可也沒有辦法。也不敢對你們說,只能自己偷偷的哭。但是現在夫人将浩哥兒記在了我姨娘的名下,讓我姨娘往後撫養浩哥兒。我這些日子親眼看到我姨娘一天天的更有精神起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好像人忽然就活過來了一般。我心裏真的是,真的是十分的感激夫人。”
薛元浩的生母雖然是羅姨娘,但羅姨娘現在既然已經被送到水月庵裏去修行了,這輩子是肯定再也見不到薛元浩的。
薛清雪也即将遠嫁。可以說,只要馮姨娘好好的養育薛元浩,往後薛元浩肯定會跟她親近的。
畢竟現在才是個三歲大的小孩兒,以前的事他能記得多少。以後肯定只跟養育他的人親近。
對于馮姨娘而言,也算是這輩子有了個依靠。
要知道在大宅門裏面,一個有兒子和沒有兒子的妾室,下半輩子的境遇會差別很多。畢竟女兒總歸是要出嫁的,一旦女兒出嫁,自己有多冷清?而有了兒子,将來娶妻生子,總歸都在自己身邊的。還有孫子孫女承歡膝下。
也就難怪薛清芸為什麽會這麽激動了。
甚至一雙眼圈兒還紅了,拿了自己的手帕擦着臉頰上的眼淚水。
薛清寧很體貼的當沒有看到,只叫她吃橘子,說這橘子很甜。
薛清芸覺得自己在薛清寧面前這樣哭也挺不好意思的。尴尬的笑了一笑之後,也就拿起薛清寧掰給她的那一半橘子吃起來。
這橘子确實特別的甜,汁水也很多。一口咬下去,好像口中立刻就被跟蜜一樣甜的汁水給充盈滿了。
薛清芸一邊吃,就一邊感嘆着:“四妹你可真是命好。誰能料想得到孟公子竟然會是靖國公世子呢,還認了你做義妹。這往後在京城的貴女圈中肯定是誰都比不上你的。”
就是他們榮昌伯府,連帶着也水漲船高起來。至少她這幾日也跟着徐氏和薛清寧去了好幾家權貴家。知道她是薛清寧的姐姐,還有好幾位夫人叫她過去親親熱熱的跟她說話。
她甚至都已經聽到有幾位夫人給自己家的子侄說親事了,都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人家......
不由的臉紅起來。
薛清寧口中塞了兩瓣橘子,臉頰鼓起來,蹙着一雙纖細的眉,沒有說話。
對于孟銳是靖國公世子的事她其實一開始就料想到了,不過她确實沒有料想到孟銳竟然會将這件事告訴靖國公夫人,還一定要靖國公夫人同意這件事。
想想那日在永嘉侯府孟夫人笑着跟她說孟銳是如何的過去跟她要梅花宴的請帖,又如何的說他就是喜歡她,所以才要認她做妹妹的話,薛清寧就覺得口中的橘子一點兒都不甜了,反倒酸的倒牙。
甚至孟銳回府之後還那樣軟磨硬泡的一定要靖國公夫人同意這件事......
這讓靖國公夫人心裏該怎麽看她啊?
後天她簡直都不想去靖國公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