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臘月習俗!
梁漢讓開身子放兩人走進來。
當洛一、洛九看到朱钰丞的身影時眼裏都閃過喜悅。洛一見他情況還好, 這讓他松了口氣。雖然之前也聽洛九說過, 不過沒親眼看到還是有些不放心。
洛一走到朱钰丞面前,恭敬的說道:“小公子, 主子讓我們來接你回去。”
朱钰丞點點頭,然後看向梁漢。
“別在外面站着了, 咱們進屋說話吧。”既然是小孩家的人,而且看來是得到小孩信任的,梁漢便笑着招呼他們進屋。
小石頭看着兩個陌生的男人,又看了看朱钰丞。知道這兩個人是來接他的。
他走到梁漢身後站住,看向朱钰丞有點不舍。這畢竟是相處了好幾天的小夥伴呢。看人家的樣子應該是大戶人家的小少爺, 這次分別以後興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進來屋子,洛一笑着跟梁漢道謝:“多謝你們這些時日對我家小公子的照料。”然後看向洛九。
洛九知悉的拿出一個挺精致的木盒放到桌上。
洛九:“小小謝意, 希望你能收下。”洛九接着說道,“因為家主對小公子很擔心, 期盼能早日和小公子團聚, 所以我們今天就要啓程了。”
梁漢看了眼桌上的謝意, 沒怎麽在意。然後看向朱钰丞。這孩子畢竟在他家待了些日子, 這就要走了, 多少有些不舍。不過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 再不舍人家也要回家的。
梁漢點頭:“應該的。這孩子意外和父母失散,做爹娘的肯定十分着急吧。”父母想要盡快見到孩子是否安康這點他很能理解,就是奇怪怎麽這麽多天才找來, “稍等一下。”
梁漢去了廚房, 打開馍筐, 裏面有些長得奇形怪狀的小饅頭。前兩天他蒸包子的時候順便弄了些豆沙餡,倆小孩都動手做了自己的小饅頭。本來天真可愛的想做成可愛小動物的模樣,可成品看起來卻有些“慘不忍睹”。但即使如此,他們對于自己做出來的小饅頭還是很喜歡的,一個個的表示自己要吃完它們。
梁漢用油紙挑揀了些小饅頭,也不知道是朱小寶做的,還是小石頭做的。恐怕只有那倆孩子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作品。
這邊小石頭也蹭蹭的跑到炕頭的木箱子裏,拿出自己的寶貝小木馬。只有巴掌大的木馬,做工很粗糙,連馬的形狀都不怎麽像。不過這已經是梁漢盡力而為的成果了,小石頭很喜歡,一直十分寶貝。
他拿着小木馬猶豫了一下,然後走到朱钰丞面前:“小寶,我知道你就要走了。咱們以後恐怕就見不着了。我把我的小馬送給你。”他見過有人臨行前送東西給要走的人,說是留作紀念,希望對方記着自己。
小石頭覺得朱钰丞是他的小夥伴,雖然剛開始時這個小夥伴對他愛答不理的。但倆人都住一個家裏,這點在小石頭看來是很親密的夥伴了:“小寶,你拿着小馬,以後看到小馬的時候就能想起我了。”
朱钰丞看着小孩手中灰溜溜的小馬,這種下等的玩具從來都不會出現在他的面前。換做以前,他碰都不願意碰。可看着眼前的小夥伴,他知道小石頭送他禮物是真心實意的。而不像他以前收到的那些東西,要麽是須于表面的禮節,要麽是有所圖的奉承,甚至有些還不懷好意。
朱钰丞伸手接過小馬,笑着跟他說:“我知道這是你的寶貝,我會好好收着的。我也會記着你的。”
聽他這麽說,小石頭高興的咧嘴笑了。
看到這一幕的梁漢,覺得兩小無猜的感情真是純粹而美好。他笑着把油紙包遞給洛一:“這是你家小公子自己做的饅頭。他說過要自己吃完的。在我家是沒機會了,不過畢竟是他親手做的,還是挺珍貴的。”
心裏雖然有些驚訝,不過洛一還是神色平常的接了過去:“多謝,有心了。”
梁漢帶着小石頭把人送到門外。
朱钰丞上了馬車,回頭跟梁漢說:“梁叔,謝謝你這些日子的照顧。”
“不客氣。”
朱钰丞看向小石頭,想了想後,把手腕上帶着的桃核脫下來伸向小石頭:“小石頭,這個也是我的寶貝,送給你。”
小石頭高興的跑過去接了,笑得很開心的說:“我也會好好收着的。我會一直記着你的。”這可是小夥伴給他的禮物!
朱钰丞點點頭,不過卻知道,等長大了,他們應該會忘了彼此吧。
看着啓程的馬車,梁漢:“小寶,一路順風。”
小石頭也學着喊道:“小寶,一路順風。小寶,你下次再跟你爹娘失散了,就還來找梁叔。”
梁漢聽着這麽單蠢的話,好囧:“……”這話有點不吉利。
車裏的朱钰丞倒是沒有在意。這些時日他偶爾會覺得在梁漢家裏生活的更加自在些,但他知道,他的生活不屬于這裏。他跟小石頭是不一樣的。
朱钰丞的生活,再次回歸-啓程。
看着馬車遠去,小石頭失落的跟着梁漢進了屋子。
“梁叔,咱們以後再也見不到小寶了吧?”
梁漢安慰道:“嗯。不過你也別難過,他這是回家了,回到父母的身邊。小孩子在父母身邊才會更幸福。”說完,意識到小石頭的情況,梁漢覺得不該這麽說的。
小石頭聽梁漢這麽說,癟癟嘴說道:“梁叔這話不對,我覺得跟你生活才更幸福。”
梁漢笑着揉了揉他的頭:“你覺得好就行,要是覺得跟梁叔生活更幸福,那以後就一直跟梁叔住。看看我家都沒什麽人,有你作伴,我也不用孤零零的一個人過年。”
小石頭笑了:“梁叔要是不想一個人,那就加把勁把小竹叔給娶進門。跟小竹叔玩,可有意思了。”
梁漢笑問:“那你的意思是,跟我玩沒意思啊?”
“有意思有意思,只是跟小竹叔玩更好玩。”小石頭笑着跑進屋,“梁叔,小竹叔最近怎麽沒來了啊?”
梁漢自然也不清楚:“過年忙,他哪有時間瞎跑啊。”心裏則想着,這都臘月了,他要跑來肯定特別招人眼。他也清楚張清竹的忌諱。
小石頭好奇:“忙嗎?那梁叔你也沒咋忙啊?”炸了一天丸子,做了一天包子,其它時間不都挺閑的嗎?
“……”梁漢腦子轉的飛快,“那是咱家人少。你小竹叔家人多多啊,他們家的事更多。”
小石頭更疑惑了:“人多不就更好幹活了嗎,怎麽會比人少的還要忙啊?”
“……人多要炸的丸子就更多。咱家炸一天,他家炸兩天。”
小石頭看向梁漢,那眼神,分明是覺得梁漢在亂說。誰家舍得炸兩天的丸子啊,那得炸多少啊?!
梁漢:“……”他也想張清竹來找他,當然,他也想去找張清竹。不過,哪樣現在都不合适。
嘆口氣,他拿起桌子上的木盒,打開來。看着白花花的銀子:“這些人……送的禮可真實在。”
這一天是個晴天,太陽雖然沒什麽熱度,但卻亮堂的讓人覺得心裏寬敞。
早飯之後,梁漢提着籃子拿着鐵鍬,他打算去上墳。這裏的習俗,大家覺得凡間的人要過年,陰間的人同樣要過年。所以,身為後代子孫,該給自己的親人送點錢花。
上墳的活動入了臘月就可以進行了,至于具體是哪一天并沒有具體的規定。反正上墳的事是必須要做的,不然能被村裏人給罵出翔來。梁漢之前差點忘了,特地跑了一趟城裏去買的貢品和紙錢。
出了門往北走,梁家的祖墳就在村子的北面。一路上偶爾碰到跟他同樣目的的村民,都是梁姓人家。因為村裏不止姓梁的人家,還有別的姓氏,大家的墳地并不在一起。這樣避免争奪了對方的香火。
雖然人家不愛搭理自己,梁漢也試着擺着笑臉跟人打招呼。村裏人的人際交往習慣,就算心裏再鄙視你再厭惡你,只要彼此沒徹底鬧翻撕破臉,別人笑着跟你打招呼的時候,就算再不情願,也得搭理人家。還不能直接擺臉子,不然被說閑話的只會是自己。
所以,梁漢看着眼前的漢子,明顯的很瞧不上自己。但當自己笑着跟他打招呼後,他也得帶着勉強的笑回一句:“嗯,我去給我娘上墳。你也是吧?”
梁漢自然笑着唠:“是啊,這都要過年了,也該讓他們跟着過個富裕年。”
然後……然後人家漢子就不說話了。
一進了墳地範圍,梁漢就拿出紙錢和香點上,然後學着別人那樣嘴裏念着:“各位梁氏的長輩們,後輩子孫梁漢來給你們送錢啦。別客氣,盡管用。後輩子孫奉上孝敬……”
這畢竟是梁家的墳地,這裏埋葬的都是梁姓族人,關系牽扯一下都是親戚。所以給自己直系親屬燒錢的時候,也要順道給別的長輩送點錢,全全孝義。
所以梁漢邊燒邊灑的來到了原身父母的墓地前。看到旁邊不遠跪着梁小叔一家人的身影。知道梁小叔是在給原身的爺爺奶奶上墳。本來打算開始給原身父母上貢的梁漢突然想到,應該先給爺爺奶奶上貢。趕忙停了要拿貢品出來的動作,他提着籃子走到梁小叔的身邊。
梁小叔正給爹娘磕頭,見梁漢來了,跟他道:“小漢來了。來,給你爺爺奶奶磕頭,跟他們說說話。”
“好嘞。”梁漢痛快的在旁邊跪下,規矩不可抗,而且自己還占了人家孫子的大便宜了。
梁漢老老實實的磕了三個頭:“爺爺奶奶,大孫子來看你們了。給您二老磕頭。”都說大孫子小兒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原主身為長孫從小可是十分受寵,只可惜命運不濟。先沒了爺爺奶奶,後又小小年紀沒了爹娘,好日子自然也跟着沒了。
磕頭之後,梁漢随着梁小叔一起把貢品擺上。梁漢開始燒紙錢:“爺爺奶奶,過年了,孫子來給你們送些錢。多拿點,別舍不得花。在底下要過個富裕的年。”
梁小叔也邊燒紙錢邊跟自己爹娘絮叨:“爹娘,你們盡管花,不夠了給兒子托夢我再給你們燒。小智說了親,來年就能成親了。等有了大胖小子,再帶來給您二老瞧瞧,讓你們看看重孫子。家裏今年年成不錯,也托了小漢的福。知道你們擔心你們的大孫子,現在他學好了,知道好好過了。等來年我也讓他成親,成親了,人就能定下來了,您二老也不用為他操心了……”
梁漢安靜的燒着紙錢,雖然他向來不信鬼神,但畢竟遇到這種事。就算他覺得自己沒做什麽虧心事,但占了人家的大便宜他還是承認的。一邊燒着紙錢,一邊心裏悄悄的說道:“梁漢的爺爺奶奶,您子孫三代應該在下面已經團聚了吧。雖然占了您家孫子的殼,對不起您二位了,但讓我還我是舍不得了。我還想娶媳婦呢。不過您放心,我生活好了,也不會不顧你倆兒子的。就當我還你們些恩情,行吧?”
兩邊各燒着紙錢,有風吹過,紙錢打着旋的飛起來。這現象燒紙錢的時候經常能見到,大家都說這是長輩來收錢了,不要怕。
而梁漢覺得,這樣的時候最容易起風了,紙錢被吹起來很正常。
梁小叔身為兒子,還有拔草添墳的任務。所以跟爹娘唠叨完之後,讓媳婦接着燒,他自己則開始動手拔墳頭上的草。
梁漢這個時候起身,“小叔,您忙着,我去跟我爹娘燒些錢。”
“去吧。”梁漢是他大哥唯一的兒子,他大哥夫妻倆的香火可全靠他來燒了。
梁漢提着籃子來到原主爹娘的墳前,自然也是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先不說他願不願意,周邊有人呢,要是看到他竟然連頭都不磕,那以後可真沒有人會再搭理他了。
磕頭之後,梁漢擺上貢品。兩盤點心,一只烤雞,一直烤鴨。
梁漢點上香後,開始燒紙錢:“爹娘,兒子來給你們送錢喽——”随手在空中灑了一點後,繼續開始燒。
“剛才我給爺爺奶奶送了錢。爺爺奶奶有大叔小叔孝敬呢我不擔心,您二老可全靠着我呢,我得給您二老多燒點。不過你們也別愁,我給您們燒兩份,絕對不怕不夠花。二老在底下可勁的買吧,想買啥就買啥,咱不必省着,過個豐盛的好年!要是錢花完了,您二老就給我托夢,不然給大叔小叔托夢也行,我到時候再給二老送,當兒子的絕對不能讓您們沒錢花——”當然,這些話是說給旁人聽的,跟父母唠唠嗑,這是上墳的必要步驟。
所以當梁漢聽到不遠處傳來某個漢子悶聲的哭泣聲時也沒覺得驚訝,小輩給長輩訴苦,說說在別人面前不能說的心底話。逝去的長輩,是這些頂門柱唯一能傾訴的對象了。
梁漢又唠唠叨叨的說了不少,等把紙錢燒完了。等着有陣風吹來,看着長輩收了錢再開始動手做別的。這是規矩,要是長輩沒來收錢,就得等着,不過冬季經常出沒的西北風,不會讓大家等太久。
去墳頭上拔草梁漢也不怕,他心裏沒什麽忌諱,自認沒做過什麽虧心事,神鬼都不怕。所以,仔仔細細的把草給拔了之後,開始拿着鐵鍁鏟土添墳。
梁漢一邊幹活一邊心裏給原身父母說道:“看我那麽孝敬的份上,你們也別恨我。我知道做父母的都覺得自家孩子好,再不是東西,那也是自家孩子好。我在二位眼裏是別人家的孩子,不過我把您二位當父母孝敬着,逢年過節該來孝敬的時候絕對不會缺了二位的香火。看在我這麽有誠意的份上,您二位也保佑保佑我。別的不說,先讓我利索的把媳婦娶了了吧。”
………………
在小孩的心裏,臘月的時間過的是最慢的。一天過完又一天,心裏期盼的新年怎麽就還沒到啊!不過,随着一天天的流逝,新年也越來越近。而村裏的年味也越來越濃。
殺豬宰羊炸丸子,要是出門在村裏轉悠一圈,總能聽到殺豬聲,總能遇到一些飄着油香味的家庭。臘月,到處彌漫着快樂的氣氛。
小石頭被村裏的小孩找出去玩了,梁漢一個人在家。本來他想把家裏好好收拾一下,因為明天就要掃塵了。梁小叔笑着進門來找他:“小漢,走,今天輪到我家殺豬了,給我幫忙去。”
村裏請了殺豬匠,但有不少人家要殺豬所以要排隊等着。聽到梁小叔家殺豬,梁漢挺有興趣跟着去湊個熱鬧:“好嘞,等下,我把門鎖上。”
“小石頭沒在家?”梁小叔沒看到小石頭,便道,“那大門別鎖了。他要是回來沒看到你,應該知道去我家找人。”
“行。”
梁漢麻利的收拾好後,跟着梁小叔出了門。
梁小叔挺高興:“今年家裏寬裕,豬肉就不賣了。你也別買肉了,今天咱殺豬,分你些過年。”
梁漢也沒推辭,笑道:“謝謝小叔,那我就不客氣了。”
“嗯,別跟我客氣。我可是你叔。”梁小叔看起來很高興。今年不用摳吧着過年,家裏的孩子都很開心。他們這些做爹娘的,不就是想要孩子過的好些嗎。
到了梁小叔家的時候,就看到院子已經被收拾了出來,需要用的東西都擺放妥當了。梁漢奇怪,他大叔家的三個兒子也在。然後看到豬圈裏的黑白花的豬,他明白了。這裏的習俗,殺豬的人家要請直系的親戚吃頓殺豬菜。所以,身為親戚的人家,好歹要過來幫把手。
雖然兩家關系算不得好,三兄弟見到梁漢也都先打招呼,叫了聲大哥。梁漢笑着回應幾句,見三兄弟沒有繼續搭理他的欲望,梁漢也沒去熱臉貼人家冷屁股。
他站在梁小叔身旁,問道:“小叔,殺豬匠還沒來呢?”
“嗯,不過也快了。我讓你嬸子先把熱水燒上。這殺豬匠可是出了名的好手,一刀就解決,特吉利。”
畢竟是要過年了,殺豬畢竟是殺生。可又不能不吃肉,就覺得豬殺得利索些,讓豬少受點罪為好。所以大家就覺得殺豬只用下一刀,就特別的吉利。
兩人正說着話,就看到一個矮胖的中年男人笑呵呵的走了進來。梁小叔忙笑着迎了上去,“張把式,今天就靠你了啊。”
能被稱為把式,說明大家認可他的手藝。張把式聽着高興,樂呵呵的應道:“你就放心吧,我這殺豬的手藝可是祖傳的。”
“那是那是,咱這十裏八村的,誰不知道張把式可是殺豬的第一把好手。”梁小叔笑着讓小兒子搬了椅子過來。
“來,你先歇着,抽鍋子煙。”
旁邊被安排好的梁磊上前幫着張把式把煙給點上。張把式悠悠然然的抽着煙袋,其他人開始動手把豬從豬圈裏趕出來。
梁漢一旁看着梁小叔家對這個張把式的熱情招待,心道:“技術人員在哪裏都吃香啊。”
豬興許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所以大家怎麽哄它都不出來。最後梁漢跟着他們一起上手,經過圍攻之後,才把豬給趕了出來。
梁漢看着體重明顯不過百的豬。村裏人養豬不舍得用糧食,喂的多是草。野菜榆樹葉榆錢,還有打豬草。所以,這樣養下來的豬一年也長不了多少肉。
等幾個男人把豬控制住。張把式悠哉的抽完一鍋子煙,然後抽出自己的殺豬刀,開始幹活。
殺豬絕對不是件賞心悅目的事,梁漢一旁看着。刺耳的豬叫聲,只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人家果然不愧被稱為把式,一刀就結果了豬。江氏提着桶在一旁接豬血,等豬血流盡了。接下來自然就是清理豬了。
梁漢看着整個過程,心道:“幸好小石頭被叫去玩了,不然肯定得跟着過來。這麽兇殘的場面,看了也不知道會不會做噩夢。”
等豬清理幹淨後,張把式根據梁小叔的吩咐揮舞着殺豬刀,很利索的把整個大豬給拆分了。
梁磊站在梁漢旁邊,看着那麽多的肉心裏特高興,開心的跟梁漢說:“我爹說今年的豬肉不賣了,留着自家吃。等做成了臘肉,過年後也能時不時的嘗點葷腥了。”
梁漢笑了笑,這個年紀的小孩想的最多的就是吃和玩,不過再過兩年,他就該為生計而操心了。這個世界的孩子可沒現代人那麽漫長的輕松日子。
一旁的梁興家聽到梁磊的話眼神閃了閃。往常小叔家的生活比不上他們家,沒他們家過的寬裕。今年竟然能留下整只豬,可見是賺了不少錢。他瞄了眼梁漢,他們家和梁漢關系不好。他并不覺得父母的做法有什麽不對,對梁漢這個堂哥,他心裏也是瞧不上的。只是沒想到梁漢運氣那麽好的竟然會發豆芽,還做起了生意。對于梁漢只顧着小叔絲毫不顧他們家的做法,他心裏是有些埋怨的。
在他看來,他們家雖然沒有像小叔家那麽盡力的幫着梁漢。可他們也沒少被占便宜,這麽多年梁漢的地他們也沒少幫忙種,梁漢仗着臉皮夠厚也沒少占他家的便宜。可好處,卻一點都不念着他們家。
如果梁漢知道梁興家是怎麽想的,他也不會怎麽樣。梁小叔是真心想讓梁漢好,至于梁大叔,确實也被梁漢占了便宜。但那畢竟是被動的,如果可以,他們甚至不想梁漢拿他家一根雞毛。對于這戶人家,梁漢覺得面子上能過得去就行。擺到和梁小叔一樣的位置,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梁興榮沒像自己大哥一樣想那麽多,聽到梁磊這麽說後,笑着說道:“磊子,看你饞的。今年那麽多肉,該夠你解饞了吧。”
梁磊給他個白眼:“榮哥,你都當爹了還這麽開我玩笑。難道你不饞啊?”
上半年剛得了個大胖兒子的梁興榮嘿嘿一笑:“行行行,我不該笑你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