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十三
這一日在棠梨書院,徐琳琅和馮玲珑很快便熟了。
課程上完的休憩時間,徐琳琅主動上前問馮玲珑這書院內的一應事宜。
馮玲珑都細心的一一答了,還額外告訴了徐琳琅很多。
徐琳琅原本就對這書院內的一切很是熟悉,這般問馮玲珑,也是為了了早點能夠和馮玲珑熟悉起來。
馮玲珑的性子好,一來二去,兩個人便很是親切了。
徐錦芙瞧着和馮玲珑說地親熱的徐琳琅,嗤之以鼻。
哼,她徐琳琅,也就配和馮玲珑這樣的庶女相交,這馮玲珑,本是一個低賤的庶女,瞎貓撿了個死耗子解了皇上的疑難才有機會來這書院裏讀書。
不過她來了這書院以後便原形畢露了,每每考試,總是考末幾名。
有這庶女身份已經足夠卑微了,若是她也能像藍琪瑤那樣,名列前三,自己也能瞧的起她,偏偏她馮玲珑還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
徐錦芙又看了看自己的那幾位閨友,李瓊玉、馮城璧和胡珺兒,都是應天府貴女中最有頭臉的人物。
這徐琳琅,也只配和馮玲珑這樣的人相交了,徐錦芙心裏又是一陣得意。
下學之後,所有人都動身回家,徐琳琅卻叫住了馮玲珑,說是自己有些問題不大明白,想要問問馮玲珑。
馮玲珑一臉的不可思議:“問我?我的學問不好,要問你也該問瓊玉和琪瑤她們啊?”
徐琳琅笑笑,玩笑道:“玲珑你是不願意給我講了。”
馮玲珑猶猶豫豫的站在那裏,思忖再三,坐回了座位上,給徐琳琅講解了一些。
徐琳琅聽着馮玲珑的講解,心裏明白馮玲珑便是還像上一世那樣還将學識藏着掖着以求自保呢。
Advertisement
徐琳琅不動聲色
講解完課程,徐琳琅又和馮玲珑閑話一陣,最後和馮玲珑約好明日下了學到街市上逛一逛。
這也是為了快點兒和馮玲珑熟悉起來讓她走出守拙的誤區了。
徐琳琅回了芷清苑,得了一個消息。
謝氏已經給皇後娘娘遞了拜帖,明日下學要帶着徐琳琅去面見皇後娘娘。這樣一來,徐琳琅和馮玲珑去街市上逛的約定便只得改期了。
謝氏還給徐琳琅送來一身名貴衣裳和華貴首飾,看樣子沒少使銀子。
送東西過來的以荷對徐琳琅說:“大小姐,夫人說了,這是她特地為小姐準備的見皇後娘娘穿的衣裳,見皇後娘娘是大事情,小姐得穿的隆重些。”
徐琳琅應下了,以荷才離了芷清苑。
徐琳琅瞧了一眼那衣裳首飾,衣裳是雲錦制成的,首飾是黃金紅寶制成的,樣樣名貴,樣樣莊重,和謝氏為徐琳琅在徐老夫人壽宴上準備的酸腐衣裳完全不同了。
徐琳琅只看了一眼,便吩咐秋檀和阿筠:“你們兩個将這些首飾衣裳,拿出去賣了,然後用這銀子各自置辦些好衣裳好首飾罷。”
秋檀驚道:“小姐不可,這可是你去見皇後娘娘穿的衣裳。”
阿筠也是詫異。
徐琳琅微笑道:“正是因為去見皇後娘娘,我才不能穿這衣裳,皇後娘娘生性簡樸,我若是穿着這身去了,必然要惹了她的不喜歡。”
秋檀憤憤道:“原夫人安的是這心。”
阿筠也明白過來:“這夫人的心眼兒也太多了,這一會兒送壞衣裳一會兒送好衣裳,裏面竟然都有文章。”
徐琳琅點了點頭:“祖母壽宴那日,是需要壓場子的時候,她為我準備了酸腐衣裙,這要見皇後娘娘,是要中規中矩的時候,她倒是給我準備了這華貴衣裳。”
“再者,她給我的東西,我可輕易不敢用,你們兩個便拿去賣了吧。”
知道阿筠和秋檀還要推辭,徐琳琅擺了擺手道:“就別推來推去了,我還有正經事情要忙,你們兩個拿上這些衣裳首飾出去罷。”
阿筠和秋檀只得拿起衣裳首飾回去了。
徐琳琅多點了幾盞燈,破天荒地主動繡起了一個荷包。
麗景苑內,謝氏和徐錦芙私語了一陣,徐錦芙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徐錦芙将徐琳琅為馬車的事情向徐達告狀的事情說給了謝氏。
謝氏被氣得不輕。
這鄉下丫頭,還真的以魏國公府嫡長女自居起來,謝氏思來想去,想到一個好主意。
謝氏給皇後遞了帖子,說是明日下午要帶着徐琳琅去拜見皇後娘娘。
謝氏特意将日子選在了明日,為的就是讓徐琳琅慌忙準備,措手不及。
徐琳琅剛到應天府的時候,皇後娘娘便提出了要見徐琳琅,謝氏以徐琳琅剛到應天府,禮數不周,怕贻笑大方為由,推阻着沒讓徐琳琅見皇後娘娘。
謝氏原本想着是,用這些時日,讓蘇嬷嬷好好磋磨徐琳琅,把徐琳琅養成一幅怯聲怯氣、畏畏縮縮不登大雅之堂的樣子,日後皇後娘娘見了徐琳琅,也定然不會把徐琳琅放在眼裏了。
這樣一來,徐琳琅就算在魏國公府的後宅被搓扁揉圓,也無人問津了。
可是蘇嬷嬷那賤婢,偏偏給徐琳琅教了不少東西,這便壞了她的事兒。
想到蘇嬷嬷,謝氏心裏又是一陣氣結,這死奴才是個見錢眼開的東西,想必是見徐琳琅銀子充足,便重新投奔徐琳琅去了,好在自己看穿了那婆子的伎倆,将那婆子狠狠發落了。
不過眼下看來,徐琳琅讀書雖然不精通,腦子卻還靈光,再拖下去,徐琳琅就要真的将那些禮數都學會了,這樣下去,等皇後娘娘見徐琳琅的時候,保不齊徐琳琅的禮數又沒有任何差池,皇後娘娘見了還會分外喜歡,這便不妙了。
謝氏決定趁着徐琳琅還沒有将所有禮數都學會的時候帶徐琳琅去見皇後娘娘。
翌日,去往皇宮裏的馬車上。
謝氏一臉厲色地責備徐琳琅怎麽沒有穿戴她給準備的衣裳首飾。徐琳琅輕飄飄的一句舍不得氣的謝氏臉都要綠了。
謝氏昨晚給徐琳琅送過去的那些個衣裳首飾,件件名貴,價值不菲,偏自己送給了徐琳琅,徐琳琅又不着圈套沒有穿戴這些衣裳首飾,這可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麽。
這時間也耽擱不起了,見皇後娘娘去晚了可是大罪,謝氏也不能讓徐琳琅回去再換一身了。
徐琳琅心裏便明白,失去了蘇嬷嬷的謝氏,手段并不高明,她用的法子,都是蘇嬷嬷用的剩下的了。
這謝氏實則和徐錦芙一樣,是個蠢人,只不過是有個厲害架子,便讓人心生了畏懼。
這一世,徐琳琅才不會把她們放在眼裏。
一路上,謝氏給徐琳琅安頓,等去了皇宮裏,萬不可随意亂看,不可輕易開口說話,得罪了皇後娘娘,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謝氏說的,無非就是一些讓徐琳琅對皇宮、皇上和皇後心裏生了畏懼的言語。
徐琳琅自是知道皇後娘娘的為人,最是寬大平和不過,根本不像謝氏說的那般不通人情、嚴厲苛刻。
徐琳琅細心的聽着謝氏的囑咐,一句一句的記在了心上。
到時候可得把謝氏對皇後娘娘的描述告訴皇後娘娘,不然可不是費了謝氏的口舌嗎。
馬車徐徐駛向了宮門口,趕車的小厮向看守宮門的侍衛出示了牌子,侍衛這才給開了宮門。
馬車駛進了皇宮,皇宮的景色一一展現在徐琳琅面前。
這宮殿,金碧輝煌,好不氣派。
徐琳琅正環視着眼前的景色。
謝氏警戒的聲音恰在其時的響起:“我都和你說了多少遍了,來了皇宮不要四處亂看,不要多說一個字。”
若是前世的徐琳琅聽了謝氏的話,定然要心生忐忑,心覺是自己失禮了。
此時的徐琳琅卻是知道,自己的儀态行為,并無失禮之處,反而若是表現的太過拘謹,才會招人笑話了。
徐琳琅并不理會謝氏的話,謝氏瞧着徐琳琅并不理會她的話,當即臉就沉了下來。
哼,這死丫頭,這般不聽她的話,就別怪她到了皇後娘娘的面前,不說她什麽好話了。
宮人引着徐琳琅和謝氏到了皇後娘娘的坤寧宮。
皇後娘娘坐在上首,端莊平和。
倒是皇後娘娘身旁的鄒嬷嬷,一臉橫肉,看起來是個厲害人。
徐琳琅與謝氏向皇後行了裏。皇後忙扶二人起身,給二人賜了座。
皇後娘娘看着粉妝玉琢的徐琳琅,溫柔道:“照理來說,你一到應天府的時候,我就該見見你,不過是想着讓你多适應适應,這才等到現在才見你。”
皇後現在才見徐琳琅,便是因為謝氏說徐琳琅禮數不周了,可是皇後自是不想将這原因說出來讓徐琳琅難堪。
皇後不想讓徐琳琅難堪,可是謝氏想。
謝氏開了口:“皇後娘娘現在見琳琅卻是最合适不過了。琳琅方到應天府的時候,不懂禮數,我怕她沖撞了皇後娘娘,便想着讓她晚些再見您,如今,經過我的一番□□,她的禮數也周全了不少,這才敢帶她來見皇後娘娘。”
皇後聽了謝氏這話,微微地皺了皺眉頭,謝氏終究是提起了禮數不周這一事。
謝氏的這番話,倒是辜負了她不讓徐琳琅難堪的一番苦心了。
說起來,徐琳琅被養在濠州州鄉下,馬皇後心裏也是有愧的。
明明張氏就該是正室,可是徐達為了老朱家的天下,只能讓原配和嫡長女屈居濠州鄉下。
這也就是張氏母女顧大局識大體,才安安分分的留在了濠州,沒有半句怨言,要是朱元璋他敢這樣待自己,自己早就鬧翻了天,他也別做皇帝了,大家一起魚死網破。
馬皇後不願意讓謝氏拿徐琳琅剛從濠州回來禮數不周一事說道,可是身為皇後,有很多不得已在身,便不好直言指出臣子夫人的不是。
馬皇後一笑:“你這說的是什麽話,琳琅是個聰慧孩子,我聽聞,在你家老夫人壽宴上,琳琅禮數無一不周之處,你這樣說,也是謙虛太過了。”
謝氏噎了噎,皇後娘娘怎麽會聽說了徐琳琅在壽宴上的表現。
十有八成,就是胡夫人那個長舌婦說的,這些個夫人裏面,要數她最愛巴結和搬弄口舌了,定然是她在皇後娘娘面前說了徐琳琅在壽宴上的表現。
謝氏強陪着笑,剛想開口編造幾件徐琳琅禮數不周的事情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就被皇後聲旁鄒嬷嬷的話打斷了。
鄒嬷嬷冷言冷語:“魏國公夫人這話,聽着像是在故意在貶低徐大小姐似的。”
鄒嬷嬷撇了撇嘴角,若是真有一顆慈母之心,在外必會揚兒女之賢名,怎會輕易把兒女難堪之事挂在嘴上,況且,這難堪,本就是她給捏造出來的。
就算居于深宮皇後娘娘也不是什麽都不知道,有好幾個夫人總和皇後娘娘唠嗑呢,皇後娘娘本就關注徐大小姐,多問幾句,便知道徐大小姐禮數毫無差池。
謝氏被鄒嬷嬷噎的目瞪口呆,這鄒嬷嬷,說話怎麽如此的橫沖直撞。
皇後連忙喝住鄒嬷嬷:“嬷嬷,你這是說什麽玩笑話。”語罷,皇後娘娘朝着謝氏歉然一笑:“鄒嬷嬷是我身邊兒的老人了,口無遮攔,你也別和她計較。”
謝氏自是不能和皇後娘娘身旁的老人兒過不去。
徐琳琅心內一笑,所有人都以為,這鄒嬷嬷是仗着皇後娘娘心腹的身份才敢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所有人都以為,若不是皇後娘娘感着這麽多年的主仆之情,護了鄒嬷嬷好多回,在這深宮之中,鄒嬷嬷這樣的直腸子,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只有徐琳琅看的明白,根本就不是皇後娘娘在護着蘇嬷嬷,真相就是,這鄒嬷嬷,是皇後娘娘的“另一張嘴。”
馬皇後本就是豪放直接之人,最是讨厭婦人們之間的爾虞我詐,虛與委蛇。
可是陪着聖上這一路走來,從無名婦人到母儀天下的皇後,馬皇後經歷了太多,也明白了太多。
那個朱重八的婆娘,可以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打抱不平就打抱不平,想懲惡揚善就懲惡揚善。
可是朱元璋的皇後,必須母儀天下,她不能四處樹敵,她必須事事周全,面面俱到。
有些話,她再也不能直說。
可是人要是憋久了是會出毛病的,恰馬皇後身旁的鄒嬷嬷,和馬皇後是一個性子,鄒嬷嬷私下常和馬皇後說那些命婦的虛僞,一來二去,馬皇後想到了辦法。
有些話,母儀天下的皇後說不得,一無所知的嬷嬷卻說得。
于是,便有了鄒嬷嬷快人快語惹事,皇後娘娘念舊情護仆的場景。
實際上,鄒嬷嬷說的話,十有□□,就是皇後想說的話。
皇後娘娘親和的問起了徐琳琅這些年在濠州的生活,徐琳琅也不拘束,向馬皇後說了許多什麽捉魚摘花捕鳥的趣事兒。
謝氏聽了這些,生出了滿心的鄙夷,連忙插嘴道:“琳琅,這來了應天府,可不能再像在濠州的時候一樣了,你得用功讀書,不能再把文章背的磕磕巴巴……”
鄒嬷嬷挑了挑眉毛,這謝氏,是一點兒也不長記性啊。
鄒嬷嬷“咦”了一聲:“不對啊魏國公夫人,前幾日韓國公世子過來的時候,說是他在棠梨書院聽過徐大小姐背文章,流利着呢,這……”
皇後“連忙”打斷了鄒嬷嬷的話:“嬷嬷。”又看向謝氏:“鄒嬷嬷就是多嘴,你別和她計較。”
一口氣堵在謝氏胸口,提不上來咽不下去,鄒嬷嬷這個刁奴。
等等,不對啊,錦芙明明告訴自己,徐琳琅背的磕磕巴巴,李祺怎麽說徐琳琅背的流利呢。
謝氏不知道的是,頭一日徐琳琅背的咳咳巴巴的時候,徐錦芙回府告訴了她,第二日徐錦芙沒背上來,徐琳琅卻背的流利的那次,徐錦芙一個字兒都沒說。
偏偏李祺看到的是徐琳琅背的流利的那一次。
謝氏被鄒嬷嬷頂的一頭霧水一肚子氣。
皇後娘娘接着聽徐琳琅講濠州時候的趣事,最後還說:“我小的時候,也最是喜歡這些游戲了,你這孩子,和我小時候倒是很像。”
徐琳琅盈盈一笑:“皇後娘娘謬贊了,我怎麽能和皇後娘娘比,皇後娘娘可是能夠陪皇上戰場殺敵,如此巾帼不讓須眉,這天下女子,哪有比得上皇後娘娘的。”
皇後聽這話聽的舒坦,馬皇後最自豪的,不是位居中宮,而是跟着皇上上戰場厮殺,和皇上同生死共進退。
徐琳琅這話,是誇到皇後心坎兒裏了。
皇後娘娘和徐琳琅聊的投緣。
謝氏絞盡腦汁,終于是想出了法子。
別的不能亂說,有一點,卻是可以說道的,徐琳琅奢靡,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着呢,她可是買了不少的好衣裳首飾,揮霍了不少銀子呢。
說捏造的事情會被鄒嬷嬷頂回來,可是,若是說事實,看鄒嬷嬷還能說什麽。
謝氏慈愛的看向徐琳琅:“琳琅啊,你瞧瞧皇後娘娘待你多好,你得把你那揮金如土的毛病改一改,也好不辜負了皇後娘娘對你的喜愛啊。”
謝氏知道,皇後娘娘雖然貴為中宮,卻最是勤儉不過了。
謝氏這話,便是想讓皇後娘娘知道徐琳琅是個揮霍無度的從而對徐琳琅心生厭棄了。
馬皇後看向了謝氏:“琳琅花銀子花的厲害?”
謝氏心頭暗喜,當即打開了話匣子:“是啊,琳琅這孩子,哪裏都好,就是花錢每個計較,衣裳首飾不知道買了多少,我勸了這孩子好多次,可她就是當做耳旁風,今日正好,皇後娘娘也幫我管管她,皇後娘娘的話她定然是聽的。”
馬皇後的面色凝重了起來。
謝氏面上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可皇後娘娘接下來的行徑卻讓謝氏驚呆了。
皇後娘娘招呼了身旁的大宮女,道:“你去我的私庫裏,尋八十匹布,還有那幾套上供的頭面給徐大小姐帶回去,另你再尋兩千兩銀子,裝在封子裏也給徐大小姐帶上。”
謝氏忙開口:“皇後娘娘,您不能這樣縱着她啊。”
馬皇後卻滿不在乎地一笑:“小丫頭喜歡些好看的衣裳首飾也是人之常情嘛,不趁着現在好好打扮,到了你我這個年紀,人老珠黃,便也沒心思打扮了。”
謝氏垂下了頭,皇後娘娘都這般說了,她還能說什麽。
徐琳琅向皇後娘娘扣頭謝恩,從袖中掏出了一枚荷包,遞到馬皇後面前,道:“皇後娘娘,臣女本打算告辭的時候再把這荷包送給皇後娘娘,皇後娘娘給了臣女這麽多賞賜,臣女也等不到告辭的時候了。”
馬皇後接過荷包,目中放出了光芒。
荷包上繡着一尊彌勒佛,笑容可掬,繡技精湛。荷包下面墜着名貴的珠子璎珞,串荷包的絡子更是打的精巧。
鄒嬷嬷誇贊道:“喲,這可比宮裏的繡娘都繡的好呢。”
皇後看向徐琳琅:“這是你親手繡的?”
徐琳琅點了點頭:“皇後娘娘什麽稀罕東西都見過,臣女也沒有什麽好當見面禮的,只繡了這尊彌勒佛,希望娘娘歲歲平安,笑口常開。”
皇後娘娘刮了刮徐琳琅的小臉:“你這孩子,真是有心。”
語罷,馬皇後吩咐鄒嬷嬷:“鄒嬷嬷,去把我收着的那兩個金通寶拿過來給徐大小姐帶上。”
謝氏震驚不已,什麽,皇後娘娘要賞兩個金通寶給徐琳琅,通寶,可就是過去的元寶啊。
徐琳琅用一個破荷包,竟然換了皇後娘娘的兩個金通寶。
這皇後娘娘,是根本沒有把徐琳琅揮金如土這鄙習放在心上啊,相反的,她還助纣為虐,賞了徐琳琅這麽多銀錢。
她何時這樣賞過錦芙啊。
馬皇後很是喜歡徐琳琅,又拉着徐琳琅說了好一會兒話。
徐琳琅原本還想在皇後娘娘面前巧妙的告上謝氏一狀,可是見皇後娘娘如此真性情,待她如此好,她便不想說那些烏七八糟的事情給皇後娘娘聽了。
直到暮色四合,皇後娘娘才戀戀不舍的放了徐琳琅和謝氏回去。當然,皇後娘娘不舍的只有徐琳琅。
謝氏對皇後娘娘給徐琳琅賞賜一事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馬皇後是最勤儉節約不過的了,她怎麽能容得下徐琳琅如此奢靡。
坤寧宮裏,馬皇後和鄒嬷嬷正說着今日見謝氏和徐琳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