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六
翌日一大早,徐琳琅又帶着蘇嬷嬷和秋檀出了府,去了鋪子所在的南市街。
蘇嬷嬷起了個大早,起床氣還未散去,不禁在心內咒罵起徐琳琅來。這個鄉下丫頭,真是沒見過世面,剛收到田契地契就着急去看,行事做派,一幅小家子氣。
這馬上就到徐老夫人壽宴了,她這整日裏的,不是看那些無用的書,就是出府看她的田地莊子。
錦芙小姐饒是那般出挑都準備了好久,而她什麽也不懂還半點兒不上心,這樣下來,到了徐老夫人壽宴那日,她就只有丢人的份兒了。
徐琳琅出府出的早,南市街大部分商鋪還沒有開門。徐琳琅便帶着蘇嬷嬷和秋檀在應天府有名的周記食肆用了早膳。
待到所有商鋪都開了張,南市街便繁華熱鬧起來,行人熙熙攘攘。經商做買賣,講究的是人稠物穰,毫無疑問,南市街就是這應天府人最多物最廣的地方。
徐琳琅的三個鋪子相鄰,都在南市街最繁華的地段。三間占地都并不算大,不過勝在位置極好,人來客往的頻繁。
三間鋪子俱是被租了出去的,一間被租出去開了玉器店,一間被租出去開了綢緞莊,還有一間被租出去開茶葉店。
這三家店的生意都極好,人來人往進出不斷。
徐琳琅帶着蘇嬷嬷和秋檀依次見了玉器店、綢緞莊和茶葉店的老板。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三家店的東家見了徐琳琅,都一一和徐琳琅訴起苦來,綢緞莊和茶葉店的老板說自己有批重要貨物走了水路,結果沉船了。眼下的大半年,他們是再交不起租子了。
就是這麽巧,綢緞莊和茶葉店走的是同一條沉了的貨船。
玉器店的老板的貨倒是沒有沉船,不過,玉器店的老板近日收了一批假的玉,損失了一大筆銀子,最近正在砸鍋賣鐵還賬,今年是交不起租子了。
蘇嬷嬷瞧了一眼徐琳琅惆悵的表情,心裏很是暢快。
夫人這主意果然好,這丫頭只能有束手無策的份了。
瞧完了鋪子,徐琳琅提出要帶去給蘇嬷嬷買身衣裳。
Advertisement
蘇嬷嬷并不認為徐琳琅會給她買什麽好衣裳,再三推卻。
徐琳琅卻執意要去:“蘇嬷嬷每天近身伺候我,處處照拂我,功勞苦勞都大,我給蘇嬷嬷置辦身好衣裳也是應該的。”
蘇嬷嬷本以為徐琳琅并不會給她置辦什麽好衣裳,徐琳琅卻帶蘇嬷嬷去了錦衣閣。
錦衣閣可是應天府內最貴最好的成衣鋪子。
蘇嬷嬷喜出望外,忙不疊的試了起來,要知道,應天府的夫人小姐們才來這錦衣閣裏置辦衣裳呢,這些衣裳普通的都得三十多兩,那些最名貴的,動辄便上了百兩。
蘇嬷嬷挑了一件湖藍色繡松鶴圖案綢緞褙子,一件石青色瑞錦長衣,一件蓮青色裙子,還有一條繡如意紋春錦抹額,這些衣服一上身,通身富貴。
“嬷嬷不妨多試幾套,挑一身最合心意的。”徐琳琅對蘇嬷嬷說道。
蘇嬷嬷原本還滿心歡喜,一聽這話,頗為不是滋味,這丫頭只給自己買一身啊,她可是有五千兩銀子,多給自己置辦幾身怎麽了。
蘇嬷嬷心中暗罵這鄉下丫頭就是小氣,絲毫不念徐琳琅帶她來的,可是應天府最好的成衣鋪子。
千挑百揀之後,蘇嬷嬷挑了一身喜歡的,一共五十兩銀子。
蘇嬷嬷卻仍有幾分不甘心:“小姐,你看那邊那件雲紋褙子,還有那件綢緞褂子,還有那邊那件兒瑞錦裙子,多好看。對了說起來,老奴绛色的衣裳不多呢。”
蘇嬷嬷就差明說讓徐琳琅給她再買一身了。
“既然嬷嬷更喜歡绛色的,那便用身上這身換成那件绛色的罷,我們還沒出門,想必店家也是願意換的。”徐琳琅應道。
蘇嬷嬷被噎了回來,心裏好大的不爽快,這鄉下丫頭就是鄉下丫頭,怎麽就聽不明白自己的話裏的意思呢。
“這身也行了。”蘇嬷嬷無奈應了。比起眼前那件绛色的,蘇嬷嬷還是更喜歡身上這身蓮青的。
出了錦衣閣,已然到了午飯時辰。
徐琳琅又帶着蘇嬷嬷在這街上尋酒樓,上一世,徐琳琅在國公府的時候,在外面的酒樓吃飯的機會并不多。比不得徐錦芙,隔上一段時間,便出來和幾位閨中好友小聚,在外面買些衣裳首飾,胭脂水粉後,順道在外面的酒樓吃飯了。
徐琳琅便帶着蘇嬷嬷乘了馬車,直奔應天府最好的酒樓邀月樓。邀月樓往來的,都是應天府的權貴,其中也不乏一些徐琳琅前世便認識的官家小姐。
都是些不相熟不親近的罷了,徐琳琅也無心去關注她們。
既來了這邀月樓,第一要務,便是吃飯了。
徐琳琅直去了三樓的一間富貴且雅致的雅間,。
徐琳琅點的菜一道道端上來,蘇嬷嬷侍立在一旁,看的直流口水。徐琳琅動了筷子,這奔波了一上午,徐琳琅的肚子确實也是餓了。
徐琳琅拿起筷子,挑了一口醬肘子口中,甫一嘗到滋味,徐琳琅便皺起了眉頭,印象中,這邀月樓的醬肘子做的勾人心魄,極為出色。可是今日入口,不過爾爾。
徐琳琅将這一桌菜嘗遍,都已然不是記憶中的美味。徐琳琅意興闌珊的放下了筷子,道:“我吃不下了,蘇嬷嬷,你也吃上一些罷。”
蘇嬷嬷的眼睛放了光,這可是全應天府最好的酒樓,以前,她也陪謝夫人和徐錦芙來過這邀月樓,不過都是謝夫人與徐錦芙在吃,蘇嬷嬷只能收拾一些吃剩下的罷了。
邀月樓的飯簡直是天上美味啊
眼下,雖然也是剩飯,不過剩飯和剩飯可不一樣,這鄉下丫頭剩下的,也幾乎和新端上來的無甚區別了。
蘇嬷嬷坐了下來,大快朵頤一番。
這邀月樓的菜,果真是只有天上有啊。
徐琳琅瞧着蘇嬷嬷吃的盡興,倏爾想明白了為何她吃着邀月樓的飯菜都不覺得美味。
上一世,無論是國公府的飯食還是邀月樓的飯食,徐琳琅都頗為喜歡,這一世卻食不知味,不是因為魏國公府和邀月樓的飯食水平有所下降,而是徐琳琅的嘴變的挑剔了。
前世聲名盡毀後,徐琳琅帶着阿筠四處漂泊游歷,吃遍了各地的飯食,總是能遇上各地雖不起眼卻是人間美味的吃食。
後來,徐琳琅登臨後位,宮中的飯食更是精致美味。
更何況,前世徐琳琅的舅舅還将留仙樓開到了北平,留仙樓的飯菜也都是一流,遠超此刻的邀月樓。
吃這些整個大明最頂級廚子做的菜吃的久了,徐琳琅對飯食的要求自然也更高了。所以,這才吃着國公府和邀月樓的飯菜沒什麽滋味了。
徐琳琅瞧着頭也不擡的吃着那菜品的蘇嬷嬷,更覺得她這幾日冒出的念頭可行。
想到這個念頭,徐琳琅的心內便有些雀躍。
剛來應天府的時候,她就給遠在濠州的舅舅舅母去了書信報了平安,舅舅舅母卻依舊不放心,要來應天府看看她。
徐琳琅卻想着剛來的時候沒有站住腳,沒得讓舅舅舅母擔心,便說讓舅舅舅母過些日子再來,眼下,便是舅舅舅母來這裏最合适的時機了。
蘇嬷嬷吃着飯,徐琳琅說她想去街市上逛逛,蘇嬷嬷年紀大,跟着她四處逛未免太辛勞,只秋檀跟着就好了。
徐琳琅給了蘇嬷嬷十兩銀子,教她吃完飯去隔壁的茶館坐着吃茶看戲。
蘇嬷嬷腰腿不好,确是逛不動。聽徐琳琅讓她去喝茶看戲,蘇嬷嬷自然是樂的清閑,去尋了一處茶館,聽了一下午的曲兒,過的神仙般的舒坦。
茶館裏,時不時的有婦人羨慕的打量着蘇嬷嬷身上的衣裳。
蘇嬷嬷感受到了婦人們羨慕的目光,心內得意,喝茶看戲的形影動作,也愈發的驕矜了起來,不知道的,還以為蘇嬷嬷是多麽有身份的貴人呢
離了蘇嬷嬷,徐琳琅便帶着秋檀去一處清淨地兒給遠在濠州的舅舅舅母寫了信。又帶着秋檀在應天府的各個街市上轉了一遍。
這一日過的勞碌,待日色西沉,徐琳琅與蘇嬷嬷才回了府。
蘇嬷嬷雖然在茶館歇了一下午,可是這兩日接連出府,舟車勞頓,依然筋疲力盡,一回屋便癱倒在炕上了,直打發紫鵑伺候她梳洗和洗她的舊衣裳了。
接下來的這些日子,徐琳琅日日帶着蘇嬷嬷和秋檀出府閑逛。
謝氏母女蘇嬷嬷都以為徐琳琅出府一趟之後,看了應天府的繁華收不住心了,這才日日要出府開開眼。
謝氏自然不拘着徐琳琅,這離徐老夫人的壽宴不過剩下一個月,徐琳琅竟然半點兒不上心,到時候,就等着丢人吧。
這些日子,錦芙從棠梨書院下學回來,不是在屋內“繡壽圖”,就是在練習壽宴那日的禮儀,不僅如此,謝氏還請了幾個文筆好的先生,給徐錦芙寫了幾句絕妙的壽詞。
這樣一來,壽宴那日,徐錦芙光彩奪目,徐琳琅卻呆若木雞。
到時候,在全應天府的貴人眼中,徐錦芙和徐琳琅比起來,便是明珠之于泥丸了。
徐琳琅縱然再是嫡長女,也不過是徐錦芙的陪襯,甚至連陪襯都不配當。
所以謝氏樂得徐琳琅每日上街市上閑逛。
謝氏心裏舒坦,蘇嬷嬷的日子也過得快活。
這些日子,清早同徐琳琅一道出了府後,徐琳琅便給上她幾錢銀子,讓她在茶館裏看戲喝茶吃點心了。
蘇嬷嬷在茶館裏認識了幾個商賈的夫人,幾人聊的熱絡,那些商賈夫人見蘇嬷嬷見多識廣,穿戴不俗,皆以為蘇嬷嬷也是和她們一般的商賈之婦呢,蘇嬷嬷也從未說破。
那幾位商賈之婦和蘇嬷嬷相見恨晚,聊得頗為熱絡。
蘇嬷嬷總是能說上些應天府內權貴的家事,那幾位商賈之婦便以為蘇嬷嬷的夫君必然認識一些達官貴人。
為了借着蘇嬷嬷結交這些達官貴人,為她們夫君的生意添助力,那些商賈之婦都頗為擡舉蘇嬷嬷,你一言她一語,将蘇嬷嬷哄得通身舒坦。
芷清苑裏更是由着蘇嬷嬷做主。
蘇嬷嬷日子過得舒坦,便也沒工夫磋磨徐琳琅了。
蘇嬷嬷想着,徐琳琅日日玩樂,她自己便将自己的名聲壞了,根本不用自己費心思去把她養歪。
蘇嬷嬷的差當的舒坦,全然不知,在她眼皮子底下,徐琳琅要将天都掀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