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劍廬霁月
穆瀛桓膝下現今只有一個弟子名戚煊,凡人出身,一路行來經歷頗為傳奇。
七大聖地收徒大多基本有兩個途徑,一是舉薦,這一途徑适用的人不多。只有像齊雲霄這般至少父母有一方是派內長老以上的嫡系,放開通過此法入門。
第二種就是大開山門了,這種方式收來的弟子魚龍混雜,有別院支脈出身、有修真家族出身、有散修出身、甚至有凡人跋山涉水而來。這些弟子一律都需過五關斬六将,查明身家方可入門。
可是荒天大世界這麽大,總有許多人因着路途遙遠、信息不暢而成為滄海遺珠。聖地不是不知道,可一來無所謂,二來就是為了其餘門派的生存了。
戚煊本來也是滄海遺珠中的一員,他出身一個偏僻的凡人小國,附近最大的門派是個連二流都算不上的小門派。掌門修為最高也不過元嬰期,可他憑着自己天生的劍修資質生生把一部齊雲霄翻都懶得翻的《風雷劍》煉出了劍意。一劍出,風雷動。
本來這該是又一個傳奇的開始或是被現實逼迫着泯然衆人,怎麽都很難與重雲天闕發生交集。
只是命運這個小妖精總是出人意料,重雲天闕發生內亂,穆瀛桓原先的弟子東臯叛出師門,堕落成邪修,穆瀛桓也因此失道。
重雲天闕緩過神來,追捕東臯時,東臯已經一路屠滅了幾個小門派小家族,為了修煉邪法。其中之一就是戚煊的師門。巧合的是當重雲天闕趕到時正好救下了戚煊和他的師弟,而東臯也因此得以再度逃走就此銷聲匿跡。
東臯是重雲天闕的叛逃弟子,他所造的殺孽都有重雲天闕一份因果。之前那些勢力屠滅一空也就罷了,如今剩餘兩個遺孤,當然不會薄待了。
尤其當時為了追捕東臯,出動的是湛泸殿殿主,重雲天闕有五把真器級的仙劍,以劍名作為殿名,設五殿殿主輔佐掌教。
湛泸劍取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是一把明察秋毫,賞善罰惡之劍,故湛泸殿也被稱為執法殿。
湛泸殿主既愧疚于對兩人的傷害,又愛惜戚煊的驚才絕豔。最重要的是穆瀛桓只有東臯這麽一個弟子,無論是穆瀛桓還是重雲天闕都需要一個新的掌教弟子。
最後就這麽錯有錯着地成了這樣,齊雲霄聽了戚煊口述的傳奇經歷,心中吐槽這幫劍修也是心大。一個不怕弟子懷恨在心,伺機報仇。一個不怕門派心有隔閡,敝帚自珍。這是天定的緣分吧。
雖然想要詳細了解當初內亂的詳情,尤其是穆瀛桓失道的具體情況。可一來他畢竟是外人不好打聽太多,二來戚煊也是內亂之後才入門的,知道的也不很清楚。
至于兩人是如何這麽熟悉都能聊到這些話題的,都是因為斬念無垢劍的後續事件。之前殿主們同意讓齊雲霄入劍廬擇劍,又有他爹他師尊替他還人情。長輩們想着反正之後兩人還有雲鯨公交的事情要合作,幹脆一事不煩二主,兩人先熟悉熟悉。就讓戚煊帶他到劍廬擇劍,順便解說一二。
齊雲霄本以為劍修嘛,應該都是像穆瀛桓一般高冷內斂,雷厲風行的。沒想這個戚煊倒也是個說風就是雨的,可高冷內斂是一點兒沒看出來。
一見面就請他喝酒,也不看看他還是個七歲兒童。雖說修真界沒有未成年不得飲酒的規矩,可見過送靈果、送法寶甚至送人,卻真是第一次見請喝酒的。
當齊雲霄嫌棄地放下戚煊遞來的酒,拿出自己釀的酒後,兩人就成為忘年交(?)了。
齊雲霄也發現這個戚煊成了修士這麽久,還是一身凡間豪俠習氣,也是難得。
“劍廬內沒有太多規矩講究,唯一一點就是那裏是劍的地盤,其他法寶、法術最好不要用。擇劍和選道侶類似,不能強求,只要适合。選準了就不要朝三暮四,否則一拍兩散。大致就這些,還有什麽問題嗎?”
兩人落在劍廬前,齊雲霄連連點頭感謝對方,兩人都是幹脆之人,話既說完,齊雲霄就揮手告辭進去了。
劍廬從外面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座草廬。走入其中卻是別有洞天,齊雲霄早習慣了修真界要緊之地處處都是須彌空間的設定,毫不見怪地徑直走着。
劍廬裏面倒是名不副實一把劍也沒有,反倒山石花木,風動雲從,應有盡有。不過齊雲霄不是初出茅廬,知道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是劍氣所化,修真界最不能相信的就是肉眼了。不過齊雲霄有重瞳在身,沒有什麽騙得過他的眼睛。
果然不出所料,大樹是劍意所化,流水也是劍意所化。若是重雲天闕的弟子進來應該是以自身劍心感應适合自己的飛劍,可齊雲霄不是劍修,沒有劍心,光憑重瞳看得破幻象,卻挑不出劍。齊雲霄想起前世看的不少小說主角都會選擇那些別人眼中不起眼甚至破銅爛鐵的劍,最後發現其實都是有大來歷的神劍,只是別人不識貨沒機緣罷了。
齊雲霄卻沒有這麽選擇,真正來到修真界才會發現雖說神物自晦,可別人也不是傻子。真正的寶物再如何僞裝也有其神異之處,只要細心總能看出來。何況這裏是聖地的藏劍閣,自家有什麽東西自己還不知道嗎?永遠不要把這些人老成精的大能們當成傻瓜,不然他們會讓你知道自己有多傻。
好在齊雲霄早有其他辦法,劍心沒有,可他有劍意啊。
斬念無垢劍一出,就引發了空間動蕩,所有劍都變回原身發出陣陣劍吟,互擊互搏,唯有三道劍光向着齊雲霄射來。
最先飛來的是一把無形之劍,劍身唯獨在光下才顯現,這把劍繞着齊雲霄飛了三圈,似在評估考量。當他伸手想要握住劍時,又倏忽飛走了。
剩下兩把劍幾乎是同時來到齊雲霄面前,齊雲霄本以為他們會像之前那把一樣把他打量一番,卻沒想他們自己反倒先打了起來。一把劍恍若九天銀河傾瀉,劍光如水,光華流轉。一把劍若高懸明月,劍光閃動,寒光森森,宛若銀霜。
兩劍相争,如銀瓶乍破,水花四溢;又如水中月影,相得益彰。最後,一劍稍勝一籌,另一劍不甘長鳴一聲終究離開。
齊雲霄伸手握住劍柄,他先前就覺此劍劍光如同月光,此時見劍身镌刻篆體“霁月”二字。劍身望去如明月般裛露珠晖冷,淩霜桂影寒。齊雲霄愛不釋手地抱着,霁月也極有靈性地收斂劍氣,安靜下來。
走出劍廬,就見戚煊一直等在外面,見他抱着劍出來就急不可耐地迎了上來。
“快,快給我看看這是把什麽劍?”戚煊一臉愛劍成癡地望着霁月,好在還有分寸沒有直接上手。
齊雲霄不以為杵,炫耀地耍了個劍花,說:“這是霁月,比你的淵鳴如何?”
戚煊鑒賞片刻,中肯地品評道:“若論飛劍等級,淵鳴不過三十三重天罡禁,而你的霁月已經是三十六重天罡圓滿的極品法寶,稍有不如。可若論劍氣淩厲,淵鳴是真正的殺伐利器,殺氣極重。而霁月不愧其名,光風霁月最和道家真意。”
齊雲霄信服地點頭,沒反駁。把霁月收回了須彌戒,雖說他極愛此劍,可拿着別扭。當飛劍使着沒什麽,若是拿在手上以他現在還沒劍長的身高,實在傷眼。
“好了,過幾日就要出發去餐霞靈境了,你還是先回去祭煉好霁月。這些天我都有閑暇,你可随時來找我練劍。”有戚煊這個劍道天才陪着練劍,實在是極好的機會,齊雲霄也不矯情,一口應下了。
回了觀雲臺劍閣,齊雲霄就閉關開始祭煉霁月。重雲天闕作為劍修門派有專門祭煉飛劍的法決,同為聖地的九霄道宗當然也有,只是不如重雲天闕的适合劍修。
齊雲霄所選的一套名為《大衍三十六決》,專用于祭煉法寶,使其與主人神靈相合,靈性大增。
齊雲霄選擇這套法訣是因為《大衍三十六決》是提升法寶進階真器級概率最大的。真器與法寶的最大區別就是器生真靈,所以雖然這套法訣既不能提高法寶威力,也沒有一些特殊效用,齊雲霄還是選擇了它。
齊雲霄不是劍修故而他的本命法寶不會是劍,那麽霁月就會是他唯一的劍了。既然霁月選擇了他,他願意花更多的精力來提升霁月的品級,讓他可以陪伴他一直走下去。
《大衍三十六決》是一套手決,按照法寶禁制數量逐漸提升。霁月是三十六重天罡禁制,就需要掐滿三十六道手印。齊雲霄雖然資質極佳,可是第一次施展手決,又是這麽一套複雜又麻煩的手決,為了一次成功祭煉霁月,他先拿出龍雀環練練手。
龍雀環是齊天給他護身克敵的法寶,盡管同樣是極品法寶,可龍雀環潛力已盡,遲早會被淘汰。之前齊雲霄雖然用過龍雀環可僅僅屬于法寶自主攻擊,沒有祭煉過的法寶,無法發揮實力的千分之一。
而原因自然是築基境修為不夠,一個手決還未掐完真氣就不夠了,如今他已天煞境界勉強夠用了。齊雲霄一個手決接一個手決得打出,争取一次完成,因為這樣會使三十六重天罡禁順暢完滿,法寶禦使起來更得心應手。
龍雀環随着逐步祭煉,閃爍着青紅光華,一只青龍虛影和一只朱雀虛影漸漸顯露。一聲龍鳳合鳴,巨大的青龍虛影和朱雀虛影重新回到法寶之中,宣告祭煉成功。
齊雲霄把玩着腕上浮現龍雀身姿的手環,喝下甘露靜靜調息。
直到感覺真氣完全恢複後,開始正式祭煉霁月劍。
霁月劍所需的真氣明顯更多了,幸好齊雲霄準備充足一直含着一口甘露。霁月劍劍身如海上升明月,又如晝雪初霁,清光水澈。
一聲悠長劍吟,霁月劍異象收起。齊雲霄感覺與霁月劍血脈相連,心神相通,雖未到劍心通明之境,也比之前更甚一籌。
齊雲霄興致勃勃地出關來到觀雲臺上試劍,斬念無垢劍合着庚金劍氣注入霁月劍。一劍既出,千裏雲海盡皆消散,露出龍門山脈高聳的山脊,一盞茶後方才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