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羅開是我挺喜歡的一個角色,而且我特別萌這種性格的師兄弟配對,炮灰掉他,我還是挺心疼的
有些隐隐約約的傳言,說陳習與這回升官調職是皇帝親自安排的,度支司的最高長官,現任度支郎中周挺走哪兒都帶着陳習與,尤其面聖,次次都帶着他,似乎也證明了這個傳言。
周挺是少數有資格和皇帝議對到飯時,可以和皇帝一起吃飯的人,陳習與有幸随行,也吃了幾頓皇家飯。他牢牢記住林霖的叮囑,在長官面前吃飯務必專心,要是有甚事正挂心,千萬想辦法弄盤肉脯魚脯之類的在手邊預防萬一,免得鬧笑話。因此每到飯時,總默默将自己份例裏頭的醬菜肉脯之流拉到近前,然後再在不知不覺中吃掉。
然後,在某次奏對退下時,皇帝叫人拿給他一個小籃子。他誠惶誠恐謝恩,拎着籃子回家打開一看,是一籃子鹿脯,齁鹹。
陳習與撓撓頭,感覺皇帝似乎有什麽誤會,不過也沒必要解釋。
他也沒空解釋。
他最近一門心思在琢磨物價。在調取近五十年來京城及各大州府的物價記錄,做了詳細的對比後,他發現,凡是有巨商大賈活動的地方,物價波動往往非常劇烈。這些商人操縱市場,從中牟利,對于百姓生活影響巨大。
因此,陳習與向皇帝建議,可以由官府來做最大的商賈,斥巨資成立市易局,招募各行業商人做代理,視物價而動,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做最大的那個商賈,以此打擊囤積居奇和違規抛售,從而平抑物價。簡單說就是常平倉的變種,只是常平倉只調控糧食價格,而市易局則涉及百業。
時人鄙夷商人,視為賤業,陳習與建議官府經商,一下子引起軒然大波,就在皇帝面前爆發一場大辯論。
有人說,讓官府做生意已然斯文掃地,居然還不限類別,百業皆納,難道要官府也在街上擺攤,锱铢必較斤兩必稱的賣瓜果梨桃?有傷國體!
陳習與答:“官家禁止私鹽日久,公鹽亦是逐斤逐兩售賣,未見公言有失國體。”
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市易局之事遂定,先從京城始,繼而在揚州杭州等重鎮相繼推廣。而且這回陳習與吃了前一次的教訓,絕不讓市易局走上青苗貸的老路,成為少數人斂財之道。他建議皇帝在市易局中設立準價署,署令以欽使身份監察物價,一旦出現市易局官員違法牟利,可有密折專奏的權力,直接上報皇帝。
這一年,僅僅京城一處的市易局,就為朝廷賺了一百多萬貫,相當于當年農稅三成以上的數量。
皇帝不得不開始重視這個似乎有點金術的年輕人。
陳習與的官越做越大,人也越來越忙。但即便這樣忙,他還是保持了半個月給林霖寫一封信的習慣。
盡管每一封信,都如石沉大海。
陳習與想不明白自己心裏這種油煎一樣的感覺是為什麽,只知道他必須用超負荷的忙碌壓下一些毫無理性的擔憂和恐懼。
林霖是文官,不用真的上陣拼殺。
他不會有事。
不會有事。
不知道有多少次,他茫然地走到林霖的房間門口,望着那扇禁閉的門。
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他在書桌後面擡起頭,昏黃的燈影搖曳中,對面那個座位,空無一人。
直到有一天,他午夜夢回,近乎茫然地回憶起方才的夢境,才忽然明白自己的心。
原來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林霖的存在。
不知不覺中,把林霖,放在了心上。
他竟然在夢中與這個男子緊緊相擁,而且,心滿意足。
陳習與坐在床上,面色蒼白,渾身大汗淋漓,愧悔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