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VIP] (捉蟲)
“你們來正好趕上好時候, 這接待處的土房子蓋了都快八年了,所以看起來簡陋了些。”
費岳見丁書涵打量這房子,便猜到了她的心思解釋着。
“平常我也不在這兒辦公, 這裏就在行李倉庫旁邊, 每次迎接你們這些新加入兵團的士兵們才會來上幾天,用的機會少, 所以也一直沒有翻新。”
聽到這些話丁書涵剛剛還緊張的心才稍稍放松了些下來。
路途遙遠她也奔波勞碌了快十日, 即便那住宿條件再差,這茫茫戈壁灘也不是能立馬轉頭就回東山的。
費岳怕她這嬌滴滴的姑娘還是不放心,特意又說了句, “小丁你放心,你們新建的房子比這兒好!”
“肯定讓你喘得上來氣!”
後面那句, 丁書涵自然知道這費師長在玩笑自己,但也不覺着羞, 反正臊得不是自己。
對方明顯臊得是那不跟自家媳婦解釋清楚,讓人白白擔心一場的陸文曜。
陸文曜自然聽出了費岳的潛臺詞, 但他來的路上就做好了心理建設,并沒有因為對方這話而覺得臉紅。
當然也可能是這幾日和丁書涵的相處, 讓他的臉皮稍微厚了那麽一點點。
想明白的丁書涵決定眼下還是走一步算一步,所以識相地配合陸文曜将那調配的手續和檔案處理、交接。
丁書涵聽着他們工作上的對話,大概知道這兵團農五師十七團三營是新設立的, 所處位置在查克爾地區的北緣, 靠近邊境。
除了他們這些從東山和豐山來的調配幹部外,主要就是從之前兵團二營分出來的一批士兵。
讓他們老帶新。
近期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多跟着有經驗的老軍墾們多學多做、虛心請教學習,早些上手将三營軍事化的生産建設模式建立起來。
Advertisement
還有那加緊建設邊團帶, 盡快安排駐守輪崗值班,防止邊民越境的事情再次發生。
丁書涵雖然聽他們說的這些話想象不出那軍事化生産建設模式是何, 但是看着短短兩年就在從那幾乎埋在地下的地窩子搬到了這能遮風擋雨的土坯房。
實在是讓她有些佩服,也讓她對西北的生活不似剛剛那般抵觸。
離開接待處前,這費岳還特地跟張建平說道:“小張,你等會兒開車送他們去團家屬院的時候,走經過營部禮堂的那條路。”
張建平自然知道師長的意思,這是想讓這資本家小姐好好看看他們這群軍墾前輩在西北的建設成果。
“保證完成任務!”
辦理完調配交接手續後,張建平帶着他們二人來到旁邊的行李倉庫。
打開倉庫的大鐵門,還沒往裏走上幾步,就看到丁書涵那又那一大堆行李,裏面最醒目的便是那十一個碩大又氣派的紅木箱子。
也就是這十一個紅木箱子,讓張建平對這丁書涵印象深刻——見過許多人舉家搬遷到這西北建設兵團的,但是沒有見過陣仗這麽大的。
原以為只是陣仗大,但是兵團裏有一個老軍墾祖上是做木工出身的認識這木材,一看那紅木箱子直接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才知這可不是普通木頭,是那降香黃檀,俗稱黃花梨。
而且看做工明顯是那傳下來的老物件。
單單一個木箱制作下來光木材就價值不菲,別說這十一個了!
正因如此丁書涵人還沒到西北,她這十一個紅木箱子行李的事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十七團幾乎每個人的耳朵裏。
誰都想看看這嬌滴滴的資本家小姐到底能在這西北待多久。
其他人的行李用那三輪汽車便能拉走,可他們這些個行李這個輕型卡車都險些裝不下。
還好陸文曜耐得住性子,反複調整将整個卡車後鬥的空間充分利用才将這十一個紅木箱子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行李将将裝下。
可能是到了張建平熟悉的地方,也可能是謹記費岳剛剛給他布置的任務。
一路上他開着車,嘴裏的話幾乎就沒有停過,“……嫂子,你別看那片地現在什麽都還沒有,我們前幾天就規劃好了等大家都到齊了先開墾這裏,然後将我們之前在中部培育好的葡萄藤還有甜瓜苗給移栽過來……”
“……我們這兒可能趕不上播種春小麥了,但是我們這邊開墾就是從中部開始向四周進行發散開墾,這十幾年的發展,中部自種的糧食蔬果産量不僅能滿足整個兵團的溫飽問題,每年還向國家交售不少富餘的農副産品……”
“……而且營裏面有軍屬食堂,所以大嫂你不用擔心吃飯問題……”
他本就是個愛笑的,現在嘴又得得地說個不停,哪裏還像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話密的程度都能和大嫂陳穎一比高下了。
期間路過一座座土坯房緊密排列的居住群,遠遠地看過去就能感覺到那是剛建成沒多久的新房。
丁書涵還以為是他們的兵團軍屬院,卻不想那車并沒有往那方向開,忍不住開口問張建平。
“小張,剛剛路過的房子裏住的都是什麽人啊?”
張建平知道她問的是什麽,“那是黎城當地的村民們,嫂子是覺得那房子新是吧!”
“也是我們到北邊後去年幫他們一起改建的,我們剛來的時候都沒想到這麽多年了他們村還有好幾家還住那地窩子呢!”
“早知道嫂子你對這個感興趣,我剛剛就開慢點了,還能指給你看看哪幾戶房子是我幫忙改建的呢!”
語氣裏是滿滿的自豪感,只覺得他像那撿到了飛盤等待主人誇獎的活潑金毛。
見他這般,丁書涵也不知道怎麽誇獎的話脫口而出,“是嘛?這麽厲害啊!”
這句誇獎雖然聽起來稍微有些敷衍,但卻格外應景。
但下一秒,丁書涵也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不要對勁,忍不住笑出了聲,心裏也輕松了不少。
從上車起就一直默不作聲的陸文曜從後視鏡看到坐在後座的丁書涵嘴角終于松動,自己也不自覺地松了口氣。
車又開了會兒,終于開到了那費岳師長所說的營部禮堂附近。
車還沒開近,丁書涵就看見了那營部的大門,比她想象的要壯觀得多。
大門上方幾個紅色大字“十七團三營”格外醒目,旁邊還有鼓舞人心的标語。
等離近了那營部禮堂,車速也慢了下來。
“陸副營長和嫂子,這營部的南側是我們剛建好的營部禮堂,禮堂對面是辦公室,衛生所、宿舍也都在這裏……”張建平介紹着這十七團三營裏的種種。
營部裏面的建築主要都是仿蘇式建築,聽他說用的是磚木結構外加石灰泥漿裝飾構建而成。
雖然沒有東山的辦公樓和各種工廠氣派,但是已經是東山軍屬家屬院裏面的房子的程度了。
在戈壁灘裏一衆地窩子和土坯房中顯得獨樹一幟。
車又開了十幾分鐘,終于到了那團家屬院。
這卡車載着那數十個紅木箱子開進家屬院,家屬院門口的軍嫂嬸子們本帶着孩子們坐在小馬紮上圍在一起不知道說着什麽話。
因為西北風沙大,所以大家都用棉麻布或者絲巾将自己頭和臉捂得嚴嚴實實的。
遠遠地看過去各種顏色的腦袋聚在一起,像是各種“蘑菇”開會,看起來倒是有些許喜感。
聽到那卡車發動機的聲音有人剛要回頭,也不知道是哪個眼睛尖的,突然就說了句。
“你們快看是不是那個十一來了!”
一聽這話原本還圍坐着的軍嫂嬸子們齊刷刷地回頭,甚至有些還從馬紮起身探看着。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他們這輛裝滿行李的卡車。
待那卡車開過她們身旁,她們看着卡車後鬥滿滿當當的行李裏有好些個紅木箱子,便明了。
剛剛那個第一個開口的女子頭上纏着的是個明黃色的絲巾,雖然遮住了下半張臉,但是眼睛裏确實止不住的得意神情,“你看我說的對吧!就是那個十一!”
“還是明月,你眼睛尖!”
“你們有誰看清車裏的人沒有,那十一長得俊不俊!”
“呀,光顧着看行李了,誰還顧得上看她長得俊不俊啊!”
……
就在這群軍嫂嬸子們七嘴八舌争論着車裏的丁書涵時,丁書涵也趴在車窗上往後瞧那些個軍嫂嬸子們。
要不是這車開了進來,丁書涵根本沒料到這團家屬院的門口竟然和村口差不多。
之前東山軍區家屬院她是見識過那些個軍嫂嬸子們在涼臺圍坐着說閑話解悶,但她們在怎麽樣也是在院子裏面。
而這西北建設兵團的軍嫂嬸子們直接就在大門口大搖大擺地圍坐在一起,那一個個小馬紮明顯是準備充分。
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閑話家常還有八卦可以說……
而此刻的丁書涵還不知道自己人還沒有到東山,就已經在這群軍嫂嬸子們取好了外號。
這外號“十一”本來也不是這群軍嫂嬸子們特意取的,只不過當時她們得知這次有家人的行李有整整十一個碩大無比還價值不菲的紅木箱子,便來了勁兒。
都想知道這人是什麽來頭,能有這麽大的派頭。
她們因為是軍屬主要負責管好打理好小家的衣食住行,不需要下地開墾幹活。
所以平日裏她們除了洗衣、做飯、打水還有打掃衛生,其他閑着的時間便到這院門口消磨。
她們這些人都是一個團的軍屬又住在一塊,一個個又都開朗健談,沒有什麽秘密是可以逃過她們這群人的火眼金睛。
不到一天時間便把這帶了十一個紅木箱子的主人陸文曜和丁書涵查了出來——原來娶得是個資本家小姐,怪不得這般鋪張!
這些個軍嫂嬸子的丈夫們看她們在飯桌上眉飛色舞地炫耀着自己和自己這幫姐妹們用這麽短的時間這麽快就把這紅木箱子的主人給找到的模樣。
甚至都覺得她們不去搞情報真是可惜了!
只是她們那一口一個資本家小姐喊着,喊得自家丈夫直皺眉。
不是瞪她們一眼,就是要說不利于同志間團結的話來教育她們,還再三強調出門在外不能這樣說人家。
這些個軍嫂嬸子們知好歹,只好作罷,沒辦法只能喊她“十一個紅木箱子”。
但這稱呼太長喊着實在不順口,在她們嘴裏喊着喊着就成了這“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