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命不由己
許霁川從家裏回來之後,并沒有馬上就向太子示好。
一則是怕他現在貿然上前去向太子表忠,太子會懷疑他別有用心,要找到合适的契機才能行動。
二則也是他一直看不透太子,覺得他精明的時候,他馬上就做出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打破其他人的幻想,所以他想進一步了解太子,以後處理事情的時候也能對症下藥。如果太子真的是個蠢貨,哪怕惹的聖心不滿,他也要早點離開東宮。
許霁川是家中幺兒,上面有大哥頂着,且許延川溫文爾雅,責任心強,一心以家國為己任。所以在他光芒下的許霁川壓力很小,即使是挑剔的尚書令,也不過多限制他的發展自由,只是在他鬧的太過分的時候才現身制止一下他。
在許霁川本人對于未來的設想中,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卷入梁國奪嫡權利鬥争的漩渦中。
他以為自己長大之後一定會琴劍天下,詩酒天涯,騎着馬行遍天下,交最灑脫的朋友,喜歡最美的姑娘。
可現實是最讓人沮喪的,一入東宮就意味着他今後将要被困在大梁的朝堂中,生死榮辱全部要系在一個他完全不了解的人身上,真是造化弄人,時也命也。
許霁川嘆了一口氣,此時已經是初夏,東宮學堂的院子裏的大理石水缸裏的荷花早就悄悄露出了尖尖角,院子裏的紫薇樹的葉子也從嫩綠變為了深綠,而他來東宮已經過了一季。
東宮學堂沒五天休息一天,這天正好是休息的日子,沒有了小王爺聲嘶力竭的背書聲,許霁川總算可以心平氣和的背一會兒書。
太子殿下就比較辛苦,好容易休息一天,這天一大早又被陛下叫過去上朝去了。
上朝比上課還要辛苦,五更上朝,太子寅時就要起床,而且還要穿繁瑣的正裝,從頭發梢到腳底板都要一絲不茍,要是衣服稍稍有些不整,禦史臺那幫人又要大做文章了。
身為朝中的太子,十二歲的時候正好是整個太子教育體系的最後階段,這段時間太子既要學習四書五經,還要學習王道知識,還要抽空去上朝,接觸一些朝中事務,壓力很大。
有時候許霁川設身處地地去想想,這樣的連續的高壓下,如果是他自己肯定會煩悶死的的。現在他來看太子那點愛看小人書的愛好就會覺得其實也沒那麽嚴重,人總是要給自己找點樂子的。
不過現在不是擔心太子的樂子的時候,昨天太傅給所有人布置了作業,要求大家論述君王和臣民關系,尤其點名太子,說太子的作業會重點檢查,還要交給陛下過目,論文要求大家下次上課的時候交上來。太傅的課在明天,平常太子的論文大綱都是陸昇寫的,但今天陸昇要陪着太子去上朝。
因此太子殿下在他和李岱敖之間選了他來給自己寫作業,太子殿下選他的時候分明皺了一下眉頭,那潛臺詞就是實在沒辦法,矬子裏拔将軍只好選你了。
許霁川悶着一口氣,在心裏暗暗道:真是委屈你了,太子大人。
但是太子殿下既然安排了任務,許霁川也只好認真完成了。
東宮學堂裏有兩間圖書室,專門可以查閱各種典籍,許霁川從管事的公公那裏要來了鑰匙,給自己找了需要用的書籍,搬到學堂裏自己的座位上就開始給太子寫文章了。
這天福王殿下也不在,被他的母妃叫進宮裏去了。
許霁川每一節課都很認真地聽太傅講課,所以太傅的觀點他大多數都記得,小論文寫的很得心應手。
阮毓的學問深邃天下皆知,但是他的保守認死理也同樣天下聞名。
許霁川有一個忘年交名字叫做陳松陽,是門閥陳氏之人,和他的父親是發小,此人曠達不羁,和阮毓是同一年入朝為官,兩人曾經同在翰林院供職,當時恰逢陛下要求翰林院編寫周朝的史書,狂放激進的陳松陽和因循守舊的阮毓在編寫史書體例問題上幾次交火,阮毓的死板氣的陳松陽在家裏大醉七天,最後向陛下寫奏疏辭官了,陳松陽為人雖然狂傲,但是畢竟有真才實學,在天下名士中頗有影響,因此陛下最後将阮毓斥責一頓,然後在下發聖旨褒揚了陳松陽一番,最後将他調到地方做了郡長史,這事情才算罷了。
許霁川和陳松陽在思想上頗為投契,否則也不會成為忘年交,不帶任何感情色彩,許霁川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同意阮毓的觀點的。
但是這是太子的論文,他也不好将自己的觀點表現的太露骨,所以還是順着太傅的觀點說,求個無功無過就行了。
中午的時候,許霁川已經寫好了大概的框架,正巧這時候有個小黃門來叫他吃飯,他就将論文的雛形随意夾在桌子上的書裏面就和小黃門一起去吃飯了。
小黃門低着頭在前面走,身量還未長開,看上去非常瘦弱,就和十一二歲的黃毛丫頭一樣瘦弱。他看上去非常害羞,許霁川起了逗弄的心思,說:“你叫什麽名字,我以前怎麽沒見過你?”
許霁川雖然身在東宮,但是東宮丫頭公公衆多,許霁川熟識的也就那幾個經常跟在太子身邊的,宮裏的奴婢們更是可悲,要是得了貴人們的喜歡,那平日裏的吃穿用度就和這些經常見不到主子的公公們有很大的差別。
跟了太子這許久,許霁川知道最得太子心的一個小公公是冬淩,打小就跟着太子一起長大,加上人長得清秀,做事細心體貼,經常貼身伺候太子,太子對他總比旁人要好一些。上次太子和許霁川搶的那個燈籠就是賞給冬淩的,雖然燈籠是個小物件,但是太子當時為了那個燈籠也是費了很多心思,甚至不惜屈尊和許霁川争。
而眼前這個小公公,看他穿的衣服就知道他肯定沒有見過太子。他們公公雖然平日裏穿着的衣服款式全是一個樣,但是衣服的材質區別可大了,眼前這小公公穿的衣服就是普通的布制成的,眼力好的人甚至可以看到他衣服上的線頭。不像深得太子喜歡的冬淩,他的衣服是用绫羅制成的,宮裏尚衣局的繡娘親手縫制的,雖然是一件深紫色的普通袍子,但是看上去很合身,周身氣度完全不一樣。
聽到許霁川這樣問,小黃門說:“奴婢小安子。”
果然不是太子跟前的人,太子跟前的小公公都是太子自己起名的,除了照顧他起居的四名貼身奴婢之外,其他公公的名字都是按照太子看的話本上起的,什麽夢梅、方玉之類的,小安子這個淳樸正常的名字一看就不是太子的手筆。
他始終不敢擡頭看許霁川,許霁川心下好笑,這孩子也太害羞了,于是便問道:“小安子,今天小廚房裏又做了什麽好吃的。”
小安子道:“今兒個太子和福王并小王爺都不在,所以也只做了些日常小菜。”
許霁川一聽沒什麽特色菜,失望地“哦”了一聲,瞬間對吃飯的欲望就少了許多。
到他們伴讀吃飯的飯堂裏就看到李岱敖正在那裏吃飯,他皺了皺眉,陸昇不在,李岱敖知道他不受太子待見,對他越來越放肆了,竟然不等他來先行吃飯了。
許霁川感到自己被冒犯了,但他并沒有表現出來,坐在對面的椅子上自己吃了起來。
吃完之後,許霁川就回了學堂,想要将原來的作品潤色一番,晚上交給太子殿下。
他将自己的論文從書裏翻出來,翻看了一會兒,他就發現自己的論文被人動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