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瞿瑾铖回首都後先去了研究院, 述職後趁着有半天的空閑,趕緊去了總後大院, 拜訪岳父岳母。
恰好是飯後午休時間,陳瑛還沒去單位, 聽到敲門聲開門, 見門外站着的是女婿瞿瑾铖, 特別驚喜。
“瑾铖, 你啥時候回來的?”
“昨晚上火車到站, 上午去了趟研究院。”
陳瑛拉着瞿瑾铖的胳膊進屋,坐下後給他倒了杯水,看看牆對面挂的時鐘上是一點二十六分, 怕他沒吃飯,又問道, “對了,瑾铖, 你吃飯沒有?沒吃飯我給你整點吃的去。”
說完她就要起身去廚房,瞿瑾铖趕緊攔住,“媽, 不用,我在食堂吃過了。”
陳瑛這才安心的坐下。
“你回來是單位有事?湘湘那裏還好吧?她懷孕了, 我們心裏很不放心,可一時半會又去不了,就跟着瞎着急。”
“湘湘挺好,之前有段時間沒什麽胃口, 吃不下東西,現在緩解了不少,只要不是太油膩的都能吃的下。”
“她也挺擔心你們,托人買了毛毯跟棉鞋。”
說着,瞿瑾铖把那一包東西遞給了陳瑛。
“這孩子,懷着孕呢,還操心這些。”
嘴裏是責怪,臉上卻帶着笑,顯然是對女兒的孝心非常受用的。
“我跟你爸已經商量好了,等湘湘到了日子,我就請假去照顧幾個月,等孩子大些了再回來。”
不管怎麽樣,得有人照顧月子,女婿再細心也是個男人,很多女人家的事不方便,另一個,他還有工作,肩上擔子也重,總不能工作不做,一天二十四小時在家伺候媳婦月子吧?
瞿瑾铖聽到岳母主動提起去照顧妻子月子的事,心裏非常感動。
Advertisement
即便是親人,也不是誰都能想到他人的難處。
“謝謝媽,讓你跟着受累。”
“一家人,還說什麽謝,不都是應該的嘛。”
要說瞿瑾铖這個女婿哪裏都好,就是瞿家人都在國外,靠不上,但這也不是什麽缺點,這個年代,多的是年輕夫妻自己待着孩子工作的。特別是從農村走出來到城裏發展,老家離了那麽遠,家裏兄弟姊妹那麽些,誰還能幫襯誰呢。
就是陳瑛自己,當初生衛東時,也沒長輩照料,她願意請假去西北,不過是心疼女兒,知道坐月子對女人的重要性,不想湘湘一輩子落下病根罷了。
瞿瑾铖沒有留晚飯,說了會話就走了,跟陳瑛另約了時間過來。
回首都第三天,總理在百忙之中抽時間參加了會議,會議結束後,跟衆位科研工作者閑話家常。
“我在首都就聽到了瑾铖的好消息,聽說你要做父親了。”
“是的,總理,預産期是來年五月。”
“五月好啊,‘五月五日天晴明’,既不冷也不熱。”
“可不是,我記得我家老大出生的時候,寒冬臘月,手伸出來都能凍成冰窟窿,我還得給臭小子洗尿布。”
衆人哈哈大笑。
“你該說給成艮聽,讓他以後好好孝順你這個當爹的。”
對方苦笑着搖頭,“算喽,養孩子是天經地義的,誰讓我這個當老子的攤上了呢。”
總理笑着點頭,“确實,咱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所以才有那句,‘養兒方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就知道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所以比起做一個好父親,咱們更應該做到的就是孝敬父母。”
“是,總理說的對,咱們那個年代,父母養大我們很不容易啊。”
離開前,總理特意找了瞿瑾铖說話。
“你妻子現在也在基地,那裏的條件呢肯定是要差一些,不管生活上有什麽需要,你放心提,不要有什麽顧慮,我回頭也跟石銘說一聲,讓他照顧一些。”
石銘是基地後勤部負責人,負責基地所有的物資調配。
縱使瞿瑾铖再穩重內斂,聽到總理的話也忍不住眼眶發熱。
“總理,謝謝您的關心,石主任已經非常照顧我們了。”
總理揮了揮手,溫和的笑道,“我知道。那就這樣,你呢,照顧好自己,照顧好你的妻子和孩子,咱們的‘革命’永遠不能停止嘛。”
說完,他拍了拍瞿瑾铖的肩離開了。
回西北前瞿瑾铖又去了一次總後大院,跟岳父岳母吃了一頓晚飯。
“我給湘湘準備了些東西,有吃的用的,你給她帶回去。”
瞿瑾铖自然是滿口答應。
“西北冬天挺冷,我給湘湘織了件毛衣,特意放款了腰身,都放那個包裏了。”
“好。”
褚國成笑着抿了口酒,“瑾铖是個妥帖的,我相信他一定能照顧好湘湘。湘湘這孩子呢,從小就很懂事,也很孝順,你們一塊過日子,我放心的很。”
跟着,褚國成說了不少褚湘小時候的事,都是瞿瑾铖以前沒聽過的。
比如仗打完了,褚國成跟陳瑛回家看孩子,因為褚國成留着胡子,身材又高大,褚湘見了就怕,不肯叫褚國成爸爸。
“我們虧欠她很多,所以總希望她下半輩子能過的高興,當時要不是付主任把總理搬出來,我們還不樂意讓湘湘這麽早去相親,想在身邊多留幾年。”
瞿瑾铖舉着酒杯跟岳父碰了碰,心裏慶幸着當時總理對自己終生大事的關照,正是應了那句,‘有緣千裏來相會’。
…………
“這封信就拜托你了。”
“放心,我一定帶到,等我下次回來,記的請我喝酒。”
對方一臉笑意的拍着瞿瑾铖的肩,他知道瞿瑾铖的妻子懷了孕,沒幾個月孩子就要出生,之前還快玩笑說如果是個女孩就要跟瞿瑾铖結親家,被瞿瑾铖以自己做不了主婉拒了。
“好,我等你回來,不過你得去西北找我。”
對方搖了搖頭,“你這是不誠心請啊。”
說完,他又笑道,“那也行,有緣自會相見,我看這頓你是逃不掉的。”
褚湘懷孕的消息瞿瑾铖一直沒找到機會告知國外的父母,這次回首都,好不容易托了一位好友,這位好友不是直接去M國,而是去法國,這封信,要輾轉着從法國寄出。
看着友人遠去的身影,瞿瑾铖輕輕嘆了口氣。
一封信都如此艱難,不知道他與父母何時才能相見。
“褚湘,在家不?”
褚湘正在屋裏縫毯子,屋外響起了秦蘭珍說話的聲音。
“蘭珍嫂子,我在屋裏呢。”
秦蘭珍手裏提了一籃子核桃,聞言往屋裏走去。
“你在家呢?今天沒上課啊?”
“今天周末。”
“這是人家給的核桃,我也用不上,你不是懷身子嘛,給你補補。”
“嫂子,這太不好意思了,我用不上,你還是帶回去給孩子吃吧。”
籃子裏的核桃皮薄個大,一看就是品種好的,這年月有點好東西不容易,何況秦蘭珍一給就是一籃子,褚湘哪裏好意思收呢。
“你別跟我客氣,咱們一塊住的鄰居,有來有往的,你不收我還不高興呢。”
瞿主任走之前還特意照應了,幫他看顧一下褚湘,秦蘭珍活了這麽些年,還是第一次見這麽疼媳婦的男人,褚湘呢,也是個好的,模樣性子一等一,家裏有什麽都不往給自己捎一份,沖着她這麽大方,秦蘭珍也不能小氣了。
褚湘推托不過,只好謝着收下。
“你這是幹啥呢?給娃娃縫被子呢?”
“是啊,閑着沒事,先把一些東西準備起來。”
“你這是第一胎,東西備的不齊全,等你生了兩個三個啊,家裏東西就不缺了。”
“這料子摸起來還挺舒服,從首都帶來的吧?”
秦蘭珍沒摸出是啥料子,只覺得摸在手裏軟和的很。
“是啊,也是別人送的。”
褚湘随口拿話掩了過去,事實上自然不是旁人送的,是她從空間找出來的。
“那肯定是好東西,說不準市面上沒的賣。”
秦蘭珍不是沒見識的婦人,瞿瑾铖跟褚湘的家庭背景她是知道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用些旁人沒有的布料也是情理之中,感慨了兩句事情就放到了一旁,跟褚湘唠起了旁的事。
說了二三十分鐘的閑話,秦蘭珍要走,褚湘趕忙用竹筐把核桃倒下來,把籃子還了過去。
秦蘭珍笑呵呵的接過,“那你在家忙吧,不過這針線活你要少做,做多了對眼睛不好。”
說完,她挎着籃子出了院子。
褚湘回到窗邊的椅子上,拿起做了一半的小毯子,心想着,看來以後空間的布料還不能随便用,現在是計劃經濟時代,什麽東西都是有數了,換個懂行的人過來,自己還真解釋不了。
天色漸暗後,褚湘把做的差不多的小毯子跟針線一起收了起來。
她一個人在家,一天三餐也不想花心思,一般面條、面湯或者米粥。
吃飯的時候,不免又想到了瞿瑾铖,想着他已經離開八天了,不知道他的會議結束沒有,是不是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晚上睡覺時,她側身躺着,看着窗臺下的那張書桌,仿佛看到他伏案工作的情景。
閉上眼睛正準備睡,感覺肚皮輕輕的動了動,她有些驚奇的把手放在肚皮上,又是輕輕的一下,不細心感受容易忽視的那種,這難道是胎動?
“寶寶,你是不是也想爸爸了?你知道爸爸出差不在家嗎?”
褚湘把被子擁在懷裏,聞着被子上淡淡的松木味,仿佛他就在身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的支持,小紅包繼續,愛你們,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