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一
一心懷孕了。
當一心拿着兩條杠興奮地砸林秋家門時,林秋還在睡午覺。
“不能吧。你看第二條杠顏色淺得都快看不到。”沒見過驗孕試紙的林秋不明就裏。
“你不懂,這就是懷孕。”一心說。
“哦。”林秋突然想起來,說,“那你不就是非嫁給張博士不可了。”
“我一定要嫁給他。”一心說。
林秋看着一心,心想又一朵鮮花插那啥了。
張博士可不覺得自己是那啥。一心懷孕的消息讓他樂壞了,他的前妻帶着兒子去了新加坡,一年才見一兩次。人年紀越大越發依戀親人。張博士一想到肉乎乎的小寶貝,心都快融化了。
“辭職辭得好。這幾個月你就在家養着就行,我給你雇個保姆。”張博士說。你要是喜歡一個人,她做的任何事都是對的。所以,如果一個男人,你做什麽事他都認為是錯的,那麽不要懷疑,他否定的絕不是事兒而是你這個人。
姜月陪領導去稅務局考察群衆路線。一個筆直的背影讓她心慌不已。她笑自己,真是相思成災,她的林軍官現在應該正在部隊的訓練場流血流汗呢。
姜月記得林秋說過,好的愛情應該是兩個人一起成長。林秋在遇到大建之前是個不折不扣的野丫頭,跟了大建後,眉眼間竟然生出幾分妩媚,也越來越會照顧人。姜月記得,大學時有舍友腳踏兩只船,要林秋幫忙遮掩,林秋當即拒絕。這麽愛恨分明的林秋竟然在她“夜奔”的時候沒有責備和離開,不得不說是大建的功勞。好的愛情,會讓人心情愉悅,心胸寬闊,對這個世界更寬容。
姜月也反省自己,和張衡在一起的這些年,她的負面情緒多于正面,難過的時候抽煙酗酒,堕落多于進步,這是糟糕的愛情。她不知道和林軍官那場短暫的戀愛,算不算愛情,但是起碼回想起來歡笑多于唏噓。
年輕人談戀愛,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30歲的女人則喜歡捉迷藏。有些幸福是需要獨享的,越隐秘越美好,越見不得光越刺激,就像有些人熱衷**一樣。這場游戲本來由大暖開啓,但她發現自己漸漸着了魔。
她越來越想見到張衡,開始盼望他的電話,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時光,尤其是海邊的那晚。也許就在那一晚,她開始心動。可是,張衡是姜月的前男友,姜月、林秋不會接受,尤其是林秋。大暖一想起林秋那一根筋的性格就開始頭疼。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友情比愛情更為珍貴,尤其是一路走來,還在一個圈子裏的朋友。大暖以前也有很多朋友,可是這麽多年,要麽實地距離太遠,要麽思想差距太大,最後大家只能靠回憶來溫故友情這杯老酒。
Advertisement
越是珍惜林秋和姜月,就越是不能讓張衡見光。大暖讨厭自己,當初幹嗎要住在林秋樓下。
林秋知道大暖又談戀愛了,“想必不是哪家公子哥,就是一奮發小青年。”林秋說。
“我那天去工地,看見她從一奧迪車下來。”大建說。
“男財女貌,配。”林秋沖着大建說,最後一個爆破音出來,噴大建一臉口水,然後又樂颠颠地給大建擦臉。
最近林秋很高興,大麥既能幹又可愛。和優秀的人共事,每天都像打了雞血似的興奮,又像吃了冰淇淋一樣舒爽。
李修竹派下一組下鄉幹部的采訪,因為上次林秋做的宋一先的報道很出彩,所以安排采訪的時候特地讓杜梅和林秋一起。林秋覺得李修竹的想法非常好,既弘揚了主旋律,又為以後的組織活動埋下伏筆。她很有興趣。
杜梅安排采訪的時候都帶上林秋,凡事也征求林秋意見。但是對接部門的人和聯絡方式緊緊攥在手裏,林秋插不上嘴,說不上話,幹着急。她突然明白,杜梅只是在做姿态,如果自己認真就可笑了。
“不管她怎麽安排,我喜歡做人物采訪,我要揀幾個人好好做。”中午吃飯的時候,林秋跟大麥說。
“你覺得杜姐的安排不合理?”大麥問。
“她把人分得太滿,像分豬肉一樣。要做一個好的采訪,需要接觸和了解,最好要下村,她一下子把采訪人全安排下去,而且三天交稿太急,又不能耽誤其他采訪,這樣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記者為完成任務而做。這些下派幹部都是公務員,從事機關工作,肚裏沒有幾點墨水也坐不久。會寫點東西的人的特點就是愛挑剔,假如記者糊弄、改材料,他們會更瞧不起,這樣不但會達不到李站要我們做采訪的目的,反而還會讓他們輕視我們網站。”林秋說。
“那你怎麽不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大麥問。
“跟杜梅說了,她說考慮下,結果還不是這麽安排。”林秋插起一塊紅燒肉說,“所以我準備不再說話,做好自己的報道就行了。”
按照杜梅的要求,記者的采訪稿件果然都按時交上來,林秋一看基本都是改的彙報材料。林秋不方便多說,就把稿件提交給杜梅。杜梅看不出問題,說“挺好的”。林秋很無語。
林秋覺得還是提一下比較好。例會的時候,林秋就稿件說了兩句,說采訪不是改材料,這樣偷工減料,實在是說不過去。林秋沒有注意到,鄭琳當場就拉了臉。鄭琳的稿子就是改的被采訪者的思想彙報材料,每一個大段落前都有一句毛主席語錄。林秋看稿時簡直哭笑不得。
“這樣吧,交稿時間放緩緩,記者争取下村采訪,采訪要紮實,不要為完成任務而做,這些幹部本身也都有一定水平,不要讓他們小瞧咱們。”杜梅說。
林秋覺得杜梅的話很耳熟。